一种排污管道用升降阀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2264发布日期:2020-01-24 13:04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污管道用升降阀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污管道用升降阀门结构,属于污水处理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阀门井是地下管线及地下管道相互连接处设置的阀门,设置阀门井的目的是在需要进行开启和关闭部分管网操作或者检修时方便作业,阀门井作为管道的枢纽,对密封性有较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由于阀门井内的积水排出是一个难题。通常情况下,在阀门井井底设置有集水坑。集水坑可设置为与雨水系统不连接或与雨水系统连接。其一,如集水坑不与雨水系统连接时,阀门井内的雨水可由工人将临时排水泵放置于预设的集水坑,用泵将雨水抽走,保持井内干燥,但此项工作工作量大,管理上往往难以落实到位。其二,如集水坑与雨水系统连接时,平时的雨水渗入可以及时有效的排入到雨水系统,保持井内干燥。但根据时间经验,尤其在江南地区,圩区较多,梅雨天气时段降雨量较大,降雨历时较长,往往出现地下雨水管网满水运行的情况,此时雨水很容易倒灌进入进阀门井中,并导致阀门长时间浸泡于水中。造成阀门锈蚀,甚至无法开启关闭的情况,给市政给排水管网系统带来较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排污管道用升降阀门结构,避免雨水进入阀门井时阀门长时间被水淹没锈蚀造成运行故障。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污管道用升降阀门结构包括井本体,特征在于:所述井本体下部相对的侧壁上对称开有圆孔,所述圆孔内分别安装有上游管和下游管,所述上游管的出口端和下游管的入口端分别连接有一根柔性管,两根柔性管之间通过钢塑组合法兰连接有阀门,所述阀门固定在浮动垫上,所述浮动垫位于井本体内的底板上;所述浮动垫底部设有支脚,使浮动垫底面与底板上表面之间形成间隙;所述井本体下方一侧设有集水坑,集水坑通过排水管连接至雨水管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动垫的外径小于井本体的内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动垫采用空心pvc箱体或充气橡胶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动垫通过弹性牵引绳与井本体侧壁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门底部通过支座固定在浮动垫上表面中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管采用波纹软管,并设置呈s弯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波纹软管为金属波纹软管或pe波纹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井本体顶部设有检修口,检修口通过螺纹井盖将井本体封闭;所述检修口内上部槽口的槽口立面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纹井盖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上表面为外凸弧面,所述上盖下表面一体式设有下盖,所述下盖的下表面中部设置有一圈旋接板,所述旋接板圆周侧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上盖与下盖的外径相同,并大于检修口的外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纹井盖上穿设有引风管,引风管下端伸入井本体中,上端伸出螺纹井盖上表面呈折弯结构,使得引风管上端开口朝下。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排污管道用升降阀门结构布置紧凑,操作简便,浮动垫采用空心(中空)的pvc箱体或框架板,阀门通过支架焊接或者通过法兰连接固定在浮动垫上,方便阀门通过浮动垫受到浮力后浮起,连接绳确保浮动不跑偏;浮动垫底部设有支脚使浮动垫与井本体底面之间具有间隙,从而给积水提供通道,使最后的积水能够排除干净。

本发明的柔性管具有可伸缩的特性,呈s弯形,在阀门受浮力升起时可以伸展,使阀门能够顺利上浮,能防止阀门和上下游管拉力过大而造成管道接口处破裂。

本发明为了进一步保护阀门不受井外雨水影响,减少雨水渗入量,优化了井盖设置,采用螺纹连接,增强了密封性能,且方便安装;螺纹井盖的上盖上表面为外凸弧面,有效引导水流,其外径大于检修口外径,使得边沿伸出检修口的口径,能有效防止路面的雨水灌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a-a截面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部大样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游管、2-下游管、3-阀门、4-柔性管、5-弹性牵引绳、6-浮动垫、7-井本体、701-底板、8-集水坑、9-检修口、901-内螺纹、902-槽口立面、10-螺纹井盖、101-上盖、102-下盖、103-旋接板、104-外螺纹、11-支脚、12-引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3所示,包括上游管1、下游管2、阀门3、柔性管4、弹性牵引绳5、浮动垫6、井本体7、底板701、集水坑8、检修口9、螺纹井盖10、上盖101、下盖102、旋接板103、支脚11及引风管12。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本发明一种排污管道用升降阀门结构,包括井本体7,所述井本体7下部相对的侧壁上对称开有圆孔,所述圆孔内分别安装有上游管1和下游管2,所述上游管1的出口端和下游管2的入口端各连接有一根柔性管4,两根柔性管4之间连接有阀门3,所述阀门3固定在浮动垫6上,所述浮动垫6位于井本体7内的底板701上;浮动垫6底部设有支脚11,使浮动垫6面与底板701上表面之间形成间隙;浮动垫6的外径小于井本体7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浮动垫6采用空心pvc箱体或充气橡胶圈。所述浮动垫6通过弹性牵引绳5与井本体7侧壁连接。

优选地,所述阀门3底部通过支座12固定在浮动垫6上表面中部。

优选地,所述柔性管4采用波纹软管,并设置呈s弯形。

优选地,所述波纹软管为金属波纹软管或pe波纹管。

优选地,所述柔性管4通过钢塑组合法兰与阀门3、下游管2的入口端或上游管1的出口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井本体7下方一侧设有集水坑8,集水坑8通过排水管连接至雨水管网。

优选地,所述井本体7顶部设有检修口9,所述检修口9通过螺纹井盖10将井本体7封闭;所述螺纹井盖10包括外凸的上盖101,上盖101上表面为外凸弧面,上盖101下表面一体式设有下盖102,下盖102的下表面中部设有一圈旋接板103,所述旋接板103圆周侧面上有外螺纹104,所述检修口9内上部槽口的槽口立面902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104配合的内螺纹901。

优选地,所述上盖101与下盖102的外径相同,并大于检修口9的外径;螺纹井盖10上穿设有引风管12,引风管12下端伸入井本体7中,上端伸出螺纹井盖10上表面呈折弯结构,使得引风管12上端开口朝下。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

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如果阀门井内发生雨水倒灌时,集水坑无法有效排出雨水,此时阀门井内雨水水位较高,浮动垫泡水受到浮力作用上浮,阀门跟随浮动垫升起,避免受到水淹从而避免淹水导致的锈蚀和工作故障。柔性管可随阀门上移而伸长,从而在阀门和上游管、下游管之间提供缓冲距离,防止连接处拉力过大造成接口处损坏。牵引绳进一步限定了浮动垫的浮动位置,防止积水瞬时流动造成浮动垫掀覆等现象。如遇外围的雨水系统内水位较高,可保证阀门在浮动垫上部,不被雨水浸泡,当雨水水位逐渐下降后,阀门随雨水回落至井底。

本发明大大缩减了阀门井内排水的运维成本,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升降式的结构保证了阀门最大限度的避免被雨水浸泡,防止阀门锈蚀,延长阀门的使用寿命,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本发明设置了螺纹井盖,进一步防止检修口外的雨水的进入,增加了阀门井的防雨性能,避免了雨水从上部进口灌注至井内。设置的引风管,将井内湿气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减轻井内湿度,为阀门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降低阀门井内湿度,且引风管出口端开口朝下,可防雨水灌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思想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