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43787发布日期:2020-04-10 22:27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基坑施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建筑工程中为建筑物制作基础建设过程中的开挖的坑。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现有的基坑支护结构有地连墙、支护桩等。

其中地连墙的施工方法为:在基坑开挖前,在预挖基坑的位置的周边开挖沟壑,在沟壑中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地连墙。

地连墙完成后进行基坑的开挖,通过地连墙的结构对基坑侧壁的支护。

但是基坑较大且较深时,依然需要在基坑内部制作支护结构对地连墙进行支护,提供地连墙的支护强度。

支护结构一般为一端支撑在基坑底部,另一端支撑在地连墙的内壁上。

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在于:在基坑内另设支护结构需要占据较大的空间,影响基坑内部的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具有降低支护结构对基坑内部所占用的空间的优点。

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位置周边的沟壑以及浇筑在沟壑内的支护墙,所述支护墙包括钢筋笼结构以及连接在钢筋笼结构上的加强筋,所述钢筋笼结构与加强筋均浇筑连接有混凝土柱,所述加强筋插接在沟壑远离基坑一侧的侧壁上,所述钢筋笼与加强筋浇筑有混凝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筋与沟壑侧壁连接能够提高支护墙与侧壁的连接的强度,将通过沟壑侧壁对支护墙的拉力代替在基坑内部向支护墙进行支撑,进而能够节省基坑内部的占用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加强杆以及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根加强杆的一端的u形的连接杆,所述加强杆穿过钢筋笼插入沟壑的侧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筋设置连接杆以及加强杆,能够将钢筋笼捆扎在两根加强杆之间,并通过与沟壑侧壁的插接,提高支撑墙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远离加强杆一侧抵接有第一浇筑模板,第一浇筑模板远离加强杆一侧的沟壑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浇筑模板,第一浇筑模板与第二浇筑模板之间设置有两端分别抵接在第一浇筑模板与第二浇筑模板上的推动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推动组件将第一浇筑模板固定在钢筋笼上,向第一浇筑模板与沟壑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支撑墙作为基坑支护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抵接在第一浇筑模板上的第一螺纹管,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管上的转动杆,螺纹连接在转动杆上的第二螺纹管,第二螺纹管连接在第二浇筑模板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杆转动让第一螺纹管以及第二螺纹管相互远离,进而能够实现对第一浇筑模板的固定,方便对支撑墙的浇筑。

进一步的,第一浇筑模板与第一螺纹管之间以及第二浇筑模板与第二螺纹管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可拆卸连接第一浇筑模板与第一螺纹管、第二浇筑模板与第二螺纹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件是实现推动组件的拆卸,在进行基坑开挖时,第一浇筑模板、第二浇筑模板进行拆除。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开设在第一浇筑模板上的第一连接槽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一螺纹管上的第一连接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连接板嵌入第一连接槽内实现推动组件与第一浇筑模板的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预挖基坑位置的周边开挖沟壑,沟壑内设置钢筋笼,将钢筋笼通过加强筋固定在沟壑的侧壁上,在沟壑内浇筑混凝土,等待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支撑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形成的支撑墙与沟壑的侧壁上具有了连接结构,结构强度更好,不易坍塌,代替了从基坑内侧支撑的方式,减少了支护结构对基坑内部空间的占用。

进一步的,钢筋笼的固定方式为将第一加强杆与第二加强杆穿过钢筋笼插入沟壑的侧壁上,连接杆抵接在钢筋笼上,对钢筋笼进行加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加强杆与第二加强杆插入沟壑的侧壁上,并通过连接杆与钢筋笼抵接,让钢筋笼与沟壑侧壁的连接更稳固。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加强筋与沟壑侧壁连接能够提高支护墙与侧壁的连接的强度,将通过沟壑侧壁对支护墙的拉力代替在基坑内部向支护墙进行支撑,进而能够节省基坑内部的占用的空间;

2、将加强筋设置成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杆以及连接杆,让第一加强杆与第二加强杆插入沟壑侧壁,连接结构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基坑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沟壑;10、浇筑部;11、支撑部;2、钢筋笼;3、加强筋;30、第一加强杆;31、第二加强杆;310、尖端;32、连接杆;4、第一浇筑模板;5、第二浇筑模板;6、推动组件;60、第一螺纹管;61、转动杆;62、第二螺纹管;63、驱动把手;64、第一连接板;7、阻挡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参照图1,在基坑周边开挖沟壑1,在沟壑1内放入钢筋笼2,钢筋笼2放置在沟壑1远离基坑的一侧。

步骤2,结合图3,固定钢筋笼2,在钢筋笼2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加强筋3,通过加强筋3对钢筋笼2进行固定,加强筋3包括两根平行的第一加强杆30以及第二加强杆31,第一加强杆30的一端与第二加强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形的连接杆32,连接杆32的两端分别一体连接在第一加强杆30与第二加强杆31的一端,第一加强杆30与第二加强杆31的远离连接杆32的一端插接在沟壑1的远离基坑的一个侧壁上。

通过锤击的方式将连接杆32插入沟壑1的侧壁上,由于钢筋笼2具有弹性,所以锤击之后连接杆32抵接在钢筋笼2上,连接杆32插入沟壑1侧壁的深度为30cm。

第一加强杆30与第二加强杆31远离连接杆32的一端设置有尖端310,方便将加强杆插入沟壑1的侧壁上,加强杆插入沟壑1侧壁的部分开设有螺纹,用来提高加强杆与沟壑1侧壁的牢固性。

沟壑1包括浇筑部10以及支撑部11,浇筑部10的深度大于支撑部11的深度。支撑部11的深度与基坑的深度相同,钢筋笼2嵌入浇筑部10内。

步骤3,结合图3,在沟壑1内贴在连接杆32上设置有第一浇筑模板4,第一浇筑模板4位于支撑部11与浇筑部10的交界处。沟壑1内靠近基坑一侧的侧壁上放置有第二浇筑模板5,第一浇筑模板4与第二浇筑模板5之间抵接有推动组件6,通过推动组件6让第一浇筑模板4抵接在连接杆32上,第二浇筑模板5抵接在沟壑1的靠近基坑一侧的内壁上。

抵接组件包括第一螺纹管60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管60上的转动杆61,螺纹连接在转动杆61上的第二螺纹管62,第一螺纹管60与第二螺纹管62内的螺纹互为反向。

第一螺纹管60远离转动杆61一端命名为第一连接端,第二螺纹管62远离转动杆61一端为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上连接有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端上连接有第二连接件。

第一连接件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端的连接板、开设在第一浇筑板模板上的第一;连接槽,第一连接板64嵌入第一连接槽内,第一连接槽的深度小于第一连接板64的厚度。第一连接槽的两侧转动连接有阻止第一连接板64脱离第一连接槽的阻挡杆7,阻挡杆7靠近第一连接板64一侧为向外延伸的楔形面。

转动杆61中部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驱动把手63,转动驱动把手63,将第二浇筑模板5抵接在沟壑1内靠近基坑一侧的侧壁上,第一浇筑模板4抵接在连接杆32上。

步骤4,在第一浇筑模板4与沟壑1的远离基坑一侧的内壁之间浇筑混凝土,让钢筋笼2以及加强筋3都与混凝土浇筑在一起。形成强度较高的支撑墙。

步骤5,拆除模板与基坑的开挖,模板拆除的具体工作为:旋转阻挡杆7,将第一连接板64与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槽之间解锁,旋转转动杆61,让两个第一螺纹管60与第二螺纹管62相互靠近,进而让第一连接板64与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槽之间脱离,取下推动组件6,然后将第一浇筑板以及第二浇筑板取下,沿着支撑部11的侧壁上进行基坑的开挖。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参照图1,包括沟壑1,沟壑1包括浇筑部10以及支撑部11,浇筑部10的深度大于支撑部11的深度,浇筑部10内嵌入钢筋笼2,钢筋笼2水平穿过钢筋笼2设置有若干加强筋3,加强筋3包括两根平行的第一加强杆30以及第二加强杆31,第一加强杆30的一端与第二加强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形的连接杆32,第一加强杆30与第二加强杆31穿过钢筋笼2插入沟壑1的侧壁内,连接杆32抵接在钢筋笼2上。

结合图3,第一加强杆30与第二加强杆31的远离连接杆32的一端均设置有尖端310,加强杆插入沟壑1侧壁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滑的螺纹。

支撑部11与浇筑部10之间竖直放置有第一浇筑板,沟壑1的支撑部11一侧的侧壁上竖直贴放有第二浇筑板,第一浇筑板与第二浇筑板之间连接有推动组件6,第一浇筑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槽,第二浇筑板上对应第一连接槽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连接槽。

结合图2,推动组件6包括第一螺纹管60、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管60上的螺纹杆,螺纹连接在螺纹杆远离第一螺纹管60一端的第二螺纹管62。

第一螺纹管60上位于远离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64,第一连接板64嵌入第一连接槽内,第二螺纹管62上位于远离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嵌入第二嵌入槽内。

第一浇筑模板4上位于第一连接槽两侧以及第二浇筑模板5上位于第二连接槽的两侧设置有均转动连接有阻挡杆7,阻挡杆7靠近第一浇筑模板4或第二浇筑模板5的一侧设置有楔形面,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