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雨水管道组装模块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09200发布日期:2020-05-01 23:00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雨水管道组装模块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市政管道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雨水管道组装模块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雨水排水管道一般沿城市公路走向的进行预埋,因此排水管道一般需要承载上方填埋的土方的重量,市政雨水管道施工一般采用圆形混凝土管材或其他圆形塑料管材,且大多数位于道路下方位置。其缺点是:位于道路内的部分管道经车辆长期的不规律荷载作用,有些部分还需要承载上方行人、杂物的重量等,使得排水管道容易疲劳破碎。

现有的城市排水预埋管道一般只通过简单的支撑装置辅助支撑甚至不采用支撑,现有的一些支撑装置采用弹性件缓冲的方式对排水管进行支撑,容易使得排水管道受压时与相邻的排水管道发生错位,使相邻管道接驳处容易应力崩坏、泄漏或降低使用寿命,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雨水管道组装模块,具有提高对排水管的保护效果,减少上方作用在排水管上的压力的功能;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雨水管道组装模块及施工方法,具有快速安装和提高排水管抵抗上方压力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市政雨水管道组装模块,其特征是:包括若干组模块单体,所述模块单体包括开口朝上的圆弧形的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卡接设置有与之贴合的承插管,所述支撑底座开口处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远离铰接点的末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承力板和第二承力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转动至相互靠近的倾斜状态时,所述第一承力板和第二承力板位于所述承插管上方并相互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模块单体之间相互连接并连通,实现对雨水管道的组网。其中支撑底座与承插管卡接,对承插管进行定位,从而在将模块单体吊装进沟槽内并相互连接时,相邻的模块单体的承插管更容易相互连接,不容易失位。其中支撑底座为圆弧形,通过圆弧形的设置使支撑底座与沟槽贴合更紧密,并且对支撑底座进行均匀支撑。其中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远离铰接点的一端相互靠近并呈倾斜状态,并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通过第一承力板和第二承力板对承插管上方的压力进行传导,从而在受到向下的压力时,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有进一步相互靠近的趋势,而通过第一承力板和第二承力板之间的相互抵接实现限位,从而将上方的压力传递给支撑底座。圆弧底座开口两侧受压时有发生形变的趋势,圆弧形的设置增大了支撑底座与沟槽槽底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沟槽更好地对支撑底座进行支撑。进而通过传导的方式将承插管上方的压力进行传导,减少了承插管上方受到的压力,对承插管进行保护,提高了该雨水管道组装模块的使用寿命,并且整个组装模块安装更加方便,相比现有的加装支撑装置的保护方式,支撑能力更强。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插管外周面间隔固定有限位环,所述支撑底座的开口内开设有与所述限位环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环与所述限位槽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承插管的外周面固定有若干限位环,限位环沿承插管的轴线方向排列,支撑底座的开口内的对应位置开设有与限位环卡接的限位槽,从而对承插管和支撑底座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从而便于吊装、运输以及对相邻的组装模块的安装。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长度,当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互靠近时,第一承力板位于第二承力板上方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重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支撑板的长度设置为大于第二支撑板的长度,从而使第一承力板位于第二承力板的上方,并且设置第一承力板和第二承力板的长度满足使两者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有重叠的部分,从而可以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将第一承力板和第二承力板相互连接,进而加强第一承力板和第二承力板之间的连接关系,使排水管上方的压力更好地向挡板和管槽侧壁传递。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承力板下端面凸出固定有与第二承力板抵接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承力板上端面凸出固定有与第一承力板抵接的第二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分别与第二承力板和第一承力板的末端抵接,因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呈相互靠近的倾斜状态,从而在重力作用下第一承力板和第二承力板之间有相互靠近的趋势,通过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使第一承力板和第二承力板稳定在承插管上方。当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受到上方向下的压力时,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有进一步相互靠近的趋势,从而通过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进行限位,形成类三角形的稳定结构,将上方收到的压力传导至支撑底座的两侧,通过圆弧形的支撑底座将压力分散在承插管下方的泥土里,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承插管的保护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插管两端分别设置有伸出所述支撑底座的承口和插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组装模块之间通过承插管的承口和插口相互连接,且因为承口的直径较大,将承口和插口伸出支撑底座设置,从而减少与支撑底座发生碰撞的情况,并且也方便相邻的组装模块之间的连接。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承力板和第二承力板相互远离的端部均延伸有插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部的设置用于供第一承力板和第二承力板与管槽的侧壁插接,将插接部插入管槽侧壁的泥土内,使第一承力板和第二承力板之间保持相离的状态,从而便于将支撑底座中的承插管取出及更换,或者在承插管发生局部破坏时,可以通过安装堵漏器或切割承插管破碎部分后通过甲管进行修补,从而起到便于修补承插管的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承力板的插接部与所述第二限位板固定,所述第二承力板的插接部与所述第一承力板所在平面共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承力板的插接部和第二承力板的插接部共面设置,从而增大了承插管上方的支撑面积,使第一承力板和第二承力板的受力更均匀,提高对承插管的保护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承力板和第二承力板均贯通开设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的设置便于在管槽回填的时候使更多的泥土落入排水管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承力板和第二承力板之间,通过泥土增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承力板和第二承力板的承力能力和整体的稳定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插管上方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铺设有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垫的设置,当支撑底座发生形变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下端做相互远离的运动时,第一承力板和第二承力板向承插管施加压力,橡胶垫可以隔离承插管和第一承力板,并对承插管进行缓冲,减少被第一承力板直接挤压破碎的情况。

一种市政雨水管道组装模块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工厂内预制组装模块;

b.现场测量放线、开挖沟槽;

c.在沟槽内安装组装模块;

d.沟槽回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与沟槽贴合的支撑底座,以及相互固定的第一支撑板、第一承力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二承力板,对承插管上方进行遮盖,并将排水管上方受到的压力向支撑底座传导,并通过支撑底座的形变趋势将压力向沟槽侧壁、底壁传导,从而提高了对承插管上方的压力支撑能力,对承插管进行保护,提高承插管的使用寿命;

2.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与支撑底座铰接,第一承力板和第二承力板相互远离的端部均凸出固定有插接部,通过插接部可以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与沟槽插接固定,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保持相离状态,便于对承插管进行更换或修补,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

3.通过设置第一承力板和第二承力板相互重叠,从而便于将第一承力板和第二承力板相互连接,并且配合第一承力板和第二承力板的插接部共面设置,从而对承插管上方形成平整的支撑面,使之受力更加均匀,从而对压力的传导更均匀,提高对承插管的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中模块单体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实施例1中中模块单体的插接部与沟槽插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模块单体;11、支撑底座;12、限位槽;2、承插管;21、限位环;22、承口;23、插口;31、第一支撑板;32、第二支撑板;41、第一承力板;42、第二承力板;51、第一限位板;52、第二限位板;6、插接部;7、通孔;8、橡胶层;9、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市政雨水管道组装模块,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模块单体1,模块单体1包括用于放置在沟槽9槽底的圆弧形的支撑底座11,支撑底座11的圆弧开口朝上设置,支撑底座11内卡接有圆柱型的承插管2,支撑底座11与承插管2贴合且支撑底座11的圆心角不大于180度。其中承插管2的两端固定有承口22和插口23,承口22和插口23均伸出支撑底座11设置,相邻的模块单体1之间通过承插管2的承口22和插口23相互插接实现连接。

其中承插管2的外周面间隔固定有若干限位环21,支撑底座11的开口内开设有与限位环21位置对应的限位槽12,承插管2通过限位环21与限位槽12的卡接实现限位,从而使承插管2可以抵抗轴线方向的压力,便于相邻的组装模块之间承插连接。

支撑底座11的开口处两侧分别铰接有若干组正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各第一支撑板31均设置在支撑底座11的同一侧,各第二支撑板32设置在支撑底座11的另一侧。相邻的第一支撑板31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二支撑板32之间间隔有供限位环21穿过的空间。其中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远离铰接点的末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承力板41和第二承力板42,第一支撑板31和第一承力板41之间、第二支撑板32和第二承力板42之间呈大于90°小于180°的夹角。夹角满足当第一承力板41和第二承力板42相互靠近并呈水平状态时,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呈相互靠近的倾斜状态。

其中设置第一支撑板31的长度大于第二支撑板32的长度,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相互靠近至第一承力板41和第二承力板42相互平行时,第一承力板41位于第二承力板42上方并且两者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重叠。而第一承力板41下端面在靠近第一支撑板3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限位板51,第二承力板42的上端面在靠近第二支撑板32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限位板52。当第一承力板41和第二承力板42相互平行并位于承插管2上方时,第一承力板41与第二限位板52抵接,第二承力板42与第一限位板51抵接,使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保持固定的支撑角度。

其中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2、第一承力板41和第二承力板42均贯通开设有通孔7,承插管2上方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1之间铺设有橡胶层8。便于在沟槽9回填时使泥土从通孔7进入,填补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2、第一承力板41和第二承力板42与承插管2之间的缝隙,从而提高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2、第一承力板41和第二承力板42的力学传导性能以及承载能力。并且橡胶层8对承插管2上方进行一定的缓冲,避免硬物对承插管2造成破碎伤害。

如图2至图3所示,第一承力板41和第二承力板42相互远离的端部均延伸有插接部6,第二承力板42的插接部6与第二限位板52固定,第二承力板42的插接部6与第一承力板41所在平面共面。插接部6的设置用于供第一承力板41和第二承力板42与管槽的侧壁插接,将插接部6插入管槽侧壁的泥土内,使第一承力板41和第二承力板42之间保持相离的状态,从而便于将支撑底座11中的承插管2取出及更换,或者在承插管2发生局部破坏时,可以通过安装堵漏器或切割承插管2破碎部分后通过甲管进行修补,从而起到便于修补承插管2的效果。

实施例2:

一种市政雨水管道组装模块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工厂内预制组装模块;

b.现场测量放线、开挖沟槽9;

c.在沟槽9内安装组装模块;

d.沟槽9回填。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组装模块通过工厂预制的方式有利于降低成本,并且将支撑底座11与承插管2预制完成后一起吊装入沟槽9中,相邻的组装模块之间通过承插管2相互承插连接,然后再将开挖的土方组件似回填入沟槽9中是,将组装模块掩埋,并将细碎的泥土穿过通孔7填满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2、第一承力板41和第二承力板42与承插管2之间的间隙,提高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2、第一承力板41和第二承力板42与承插管2之间的配合度和受力传导。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