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硅砂雨水调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70829发布日期:2020-05-08 17:1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地埋式硅砂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并排安装在地下的初雨沉淀池(100)和雨水蓄水池(114),所述初雨沉淀池(100)上部安装有一水平伸出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自由端与雨水蓄水池(114)上部的入水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硅砂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雨沉淀池(100)上端檐水平位置高于雨水蓄水池(114)上端檐水平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硅砂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雨沉淀池(100)为一封闭腔体,所述初雨沉淀池(100)后侧上端部安装有进水管(101),所述初雨沉淀池(100)内由进水后的水流方向顺次设有初级沉淀集泥池(103)和二级沉淀集泥池;

所述二级沉淀集泥池上方设有集水组件,所述出水管入水端插入集水组件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埋式硅砂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沉淀集泥池(103)和二级沉淀集泥池之间通过一个隔档结构作为隔离,隔档结构由若干硅砂透水砖(111)堆叠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埋式硅砂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隔档结构上端檐与封闭腔体的顶面之间设有间距,隔档结构的上端檐水平位置高于所述集水组件底面的水平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埋式硅砂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腔体后侧面以及隔档结构中初级沉淀集泥池(103)一侧的侧面上,皆设有向初级沉淀集泥池(103)中部下方倾斜的集泥坡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埋式硅砂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沉淀集泥池包括沿水流流向顺次衔接的排污池(110)和集泥池(104),排污池由隔档结构的侧壁、集泥池(104)对应侧壁以及上部的一个向集泥池(104)方向下部倾斜的密封盖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埋式硅砂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沉淀集泥池(103)和排污池(110)底部分别设有排污泵一(108)和排污泵二(109),所述排污泵一(108)和排污泵二(109)通过连通管共同连接初雨沉淀池(100)上部的排污管(11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埋式硅砂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泥池(104)包括下部的向排污池(110)方向下侧倾斜的污泥管(105),所述污泥管(105)端部与排污池(110)连通,污泥管(105)上方设有与污泥管(105)平行的底面,底面上沿底面轴向阵列的凹凸单元,凹凸单元中凹位置低位处设有与污泥管(105)连通的通腔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埋式硅砂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组件包括通过安装支架(106)固定的槽结构,槽结构的侧面和底部与初雨沉淀池(100)相邻侧壁连接形成一个腔体,槽结构内安装有若干沉淀斜管(107),沉淀协管(107)下端透过槽结构底部与集泥池(104)区域连通;所述沉淀斜管(107)上端与所述出水管内的穿孔水管(113)对应连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埋式硅砂雨水调蓄系统,包括两个并排安装在地下的初雨沉淀池和雨水蓄水池,所述初雨沉淀池上部安装有一水平伸出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自由端与雨水蓄水池上部的入水口连接。本发明使用硅砂透水砖,过滤和沉淀同时进行;沉淀池为上大下小的倒锥形结构,在池底底部形成一个狭小空间,有利于固体颗粒集中。集中一起后再通过排污泵排出沉淀池,污泥和固体颗粒物无法在水池底部长时间沉积,减少水池污染和细菌滋生。

技术研发人员:刘从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西海给排水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