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截流量可控的底流式截流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8495发布日期:2019-11-27 18:48阅读:8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截流量可控的底流式截流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截流井,特别涉及一种截流量可控的底流式截流井,属于城市市政排水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截流井是市政排水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构筑物,可收集旱天直排污水,消减雨天溢流污染。旱天时,将沿河排水口的污水截流进入污水处理厂;雨天时,将部分雨污混流水截流进入污水处理厂,超过截流能力的雨污混流水排入地表水体。

传统的截流井有槽式、堰式和槽堰结合式,存在以下不足:1.设计截流量与客观需求的截流量相差较大。设计截流量是通过一定调查研究和理论计算,设定不同的溢流堰高度等措施来确定的;客观需求的截流量是根据各个排口合流混流的实际情况,以及溢流污染控制要求和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能力确定的。两者的误差很大,溢流堰高度一旦设定就难以调整。2.排涝阻水。设计规程要求溢流堰顶高高于河道洪水位以防止河水倒灌,这势必形成排涝不畅。3.截流效率低。排水系统中通常由一根截流干管串联起若干个截流井,上一个井截流后的水与下一个井截流前的水混合后再截流,混流水经逐级稀释,最终进入污水系统的水浓度低。4.沉积污染严重。截流的多为面层水体,管、井沉积污染严重,最终随暴雨冲刷一并入河,影响城市水环境。

近年来,截流井技术有了一定的改进,主要有依靠动力操控的闸阀替代固定堰,实现截流量可调;有依据降雨量、河道水位等信息控制闸阀开度的自动化系统;有依靠浮力控制闸阀开度的复杂传动装置,等等。这些新技术实现了截流量的可控,但实际上调整截流量问题是仅需通过1~2次手工调节即可解决的,采用复杂的机电设备和自控设备,必要性不强,故障率高、投资大、运维成本高。此外,截流水质浓度低、排涝阻水等状况仍然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截流量难控制、截流水质浓度低、排涝阻水、河水倒灌、结构复杂等问题,提供了一种能有效提高截污效率,适配截流水量,顺流畅排,反流逆止,无机械设备,可靠性高,投资省,运维成本低,适合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现状和发展要求的截流量可控的底流式截流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截流量可控的底流式截流井,包括井体、井盖和混流管,截流井的结构为:混流管穿过井体的两侧,一端为入口,另一端为出口;井内混流管的中段底部开有切口,为混流污水进入截流干管的出口,在井内混流管上套接哈夫节,所述哈夫节的内径与混流管外径相同,长度大于混流管底部切口;轴向移动哈夫节,改变哈夫节与切口的相对位置,用于调节混流污水出口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井体的底部设有流槽,流槽的上部形状为两边高中间低的弧形,截流干管设于流槽中间。

所述混流管的出口端为斜截面,拍门安装在混流管的出口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可调控截流量。通过调节哈夫节与混流管底部切口的相对位置,可调整实际截流量的大小,有效修正设计误差,使其更符合客观要求,在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一定的条件下最大程度控制溢流污染,同时,消除了因截流引起的排涝阻力。

2.采用底流式混流管下切口为混流污水进入截流干管的出口,能达到更高的截流浓度,并可有效解决逐级稀释的问题。

3.拍门安装在混流管出口处,可将超过截流能力的混流水排向地表水体,实现排水通畅,还能防止地表水体倒灌;混流管排水口为斜面,有利于拍门利用自重更好地达到密闭止水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截流井其截流量的调控采用简单的哈夫节结构,不需要复杂的机械设备,仅需通过1~2次手工调节,具有更高的可靠度、更省的投资以及更少的运维成本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截流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截流井在旱天时的截污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截流井在小雨时的截流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截流井在大雨时的截流原理示意图;

图中,1.井体;2.井盖;3.混流管;4.哈夫节;5.截流干管;6.流槽;7.拍门;8.污水流;9.雨污混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截流井适用于雨污合流和雨污分流不彻底的排水系统,也可用于收集初期雨水。

参见附图1,它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截流井的结构示意图。该截流井主要包括井体1、井盖2、混流管3、哈夫节4和拍门7。井盖2设置于井体1的顶部,井体底部设有流槽6,流槽的上部形状为两边高中间低的弧形,以减少积存污染,截流干管5设于流槽中间。混流管3的一端为入口,另一端为出口,混流管穿过井体的两侧,井内混流管的中段底部开有切口,为混流污水进入截流干管的出口,在井内混流管上套接哈夫节4,哈夫节的内径与混流管外径相同,长度大于混流管底部切口;轴向移动哈夫节,改变哈夫节与切口的相对位置,用于调节混流污水出口的流量,可适配截流量。混流管的出口端为斜截面,拍门7安装在混流管的出口端,可将超过截流能力的混流水排向地表水体,并防止地表水体的倒灌;混流管排水口做成上短下长的斜面,利于利用拍门自重更好地达到密闭止水的效果。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截流井,可通过调节哈夫节与切口的相对位置,改变混流污水出口的流量。截流量的调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如下:

(1)根据溢流污染控制要求和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能力确定总截流倍数;

(2)根据各个截流井所服务区域的污水量测算和总截流倍数,推算单个截流井的设计截流量;

(3)根据水工试验确定截流井的实际截流量与哈夫节相对位置的关系(可制表以供批量使用);

(4)初步调整哈夫节位置;

(5)截流井投入使用后,检查其实际截流情况是否恰当;

(6)发现截流情况不符合实际需求时,调整哈夫节位置以满足要求;

(7)随着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提高,有条件提高截流量时,再普调各个截流井的哈夫节。

参见附图2,它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截流井在旱天时的截污原理示意图。旱天时混流管3内只有污水8,全部污水由混流管底部切口处流入截流干管5,汇入污水处理系统,混流管出口处的拍门7处于关闭状态。

参见附图3,它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截流井在小雨时的截流原理示意图。调节哈夫节4与切口的相对位置,适配截流量,小雨时,降雨形成的雨污混流9不超过截流能力,混流管3出口处的拍门7处于关闭状态,雨污混流全部进入截流干管5。

参见附图4,它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截流井在大雨时的截流原理示意图。大雨时,降雨形成的雨污混流9超过截流能力,截流能力内的雨污混流进入截流干管5,其余部分冲开混流管3出口处的拍门7,雨污混流排涝入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