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泥石流防护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森林泥石流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雨水较多的夏秋季节,森林及山区经常会发生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传统防止泥石流的方式多是开挖人工沟渠以对洪水进行导流,但也不能完全防止泥石流的发生。泥石流发生时会对树木、道路、农田及房屋等设施产生较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森林泥石流防护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森林泥石流防护装置,包括柱体、连接套及插杆,所述柱体为中空结构,柱体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槽,柱体的外侧还沿竖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槽;所述连接套为柔性材质,连接套的一端通过连接绳与柱体连接,所述连接绳的端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槽,所述连接套上开设有穿孔;所述插杆的长度大于所述柱体的长度,插杆的底部形成锥状的插头,所述插杆穿过所述柱体并使插头位于所述柱体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柱体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段,所述插杆的外部具有外螺纹段,所述外螺纹段螺接于所述内螺纹段。
进一步地,所述插杆的顶部具有顶板,所述顶板的直径大于所述柱体的外径。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连接槽位于所述固定槽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展开后呈梯形结构,连接套远离所述连接绳的一端的宽度较大,所述穿孔设置于所述连接套远离所述连接绳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森林泥石流防护装置,这种防护装置设置于森林内可有效地对地面及落叶起到加固作用,放置在雨水的冲刷下造成泥石流,并对已有的泥石流形成阻挡作用,起到防护森林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森林泥石流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森林泥石流防护装置中插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森林泥石流防护装置中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森林泥石流防护装置中连接套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森林泥石流防护装置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汇总:柱体11;连接套12;插杆13;连接绳14;固定槽15;连接槽16;穿孔17;插头18;外螺纹段19;顶板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森林泥石流防护装置,这种防护装置设置于森林内可有效地对地面及落叶起到加固作用,放置在雨水的冲刷下造成泥石流,并对已有的泥石流形成阻挡作用,起到防护森林的作用。
如图1所示,这种森林泥石流防护装置包括柱体11、连接套12及插杆13,柱体11为中空结构,柱体1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槽15,柱体11的外侧还沿竖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槽16;连接套12为柔性材质,连接套12的一端通过连接绳14与柱体11连接,连接绳14的端部固定于固定槽15,连接套12上开设有穿孔17;插杆13的长度大于柱体11的长度,插杆13的底部形成锥状的插头18,插杆13穿过柱体11并使插头18位于柱体11的外部。
柱体11是圆柱状结构,其内部为中空,使插杆13能够插入柱体11内;连接套12为柔性结构,其可以展开呈片状,也可以设置为套状结构。柱体11外部设置的固定槽15用来与连接套12连接,柱体11外部设置的连接槽16用来与其他柱体11的连接槽16配合使用。
插杆13底部具有锥状的插头18,并使插头18延伸至柱体11外部,在将柱体11固定至地面时,可通过插头18插入地面。
在安装时,先将插杆13穿过柱体11,使插头18延伸至柱体11外部,将插头18插入地面,并带动柱体11的一部分插入地面,当柱体11插入至合适深度之后将插杆13拔出柱体11,可以在柱体11内部填充土壤并压实,使柱体11牢固地连接在土地上。插杆13可以循环使用,将柱体11逐个地固定至地面。
连接套12用来连接在树干上,将连接套12围绕在树干的外部,并使连接绳14穿过连接套12的穿孔17,将连接套12固定在树干上;连接绳14的一端连接在固定槽15内,使连接套12与柱体11连接起来。
如图5所示,两个柱体11及两个连接套12配合使用,形成类似矩形的结构,在柱体11及连接套12之间可以拉设防护网,此时连接套12处于较高的位置,柱体11处于较低位置,使防护网倾斜设置在森林里,能够有效地抵挡森林内流动的水体内的树叶、树干等杂质,防止泥石流的产生。
多个柱体11也可以配合使用,例如,地面上设置的四个柱体11相配合,形成矩形结构,在矩形结构内可以水平设置防护网,将防护网的端部连接在柱体11的连接槽16内,防护网将地面的落叶压实在地面上,使其不会被森林内流动的水带动。在一个柱体1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槽16,在维护期间内,先将防护网连接在柱体11上较低的连接槽16内,当落叶在底层的防护网上堆积一段时间之后再在较高的连接槽16内设置防护网,继续对落叶起到限制作用;再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在更高的连接槽16内设置防护网。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层叠的结构,依次对森林地面的落叶起到防护作用,使落叶及树枝不会随着水体流动,防止泥石流的产生,起到保护森林的作用。
如图2及图3所示,柱体11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段,插杆13的外部具有外螺纹段19,外螺纹段19螺接于内螺纹段。
在将柱体11插入地面时,通过螺接的方式将柱体11及插杆13连接,使二者连接稳固,使插杆13能够有效地将柱体11带入土地内。当柱体11固定完成之后,旋转插杆13可以将插杆13取出。
如图1及图2所示,插杆13的顶部具有顶板20,顶板20的直径大于柱体11的外径。顶板20位于插杆13的顶部,其直径较大,能够使柱体11不会从插杆13的顶端脱离;且在安装柱体11时,通过铁锤可以敲击顶板20,使插杆13快速地插入土地内。
如图3所示,多个连接槽16位于固定槽15的下方。这样使得地面的多层防护网位于固定槽15的下方,使地面上方可以设置倾斜的防护网。
如图4所示,连接套12展开后呈梯形结构,连接套12远离连接绳14的一端的宽度较大,穿孔17设置于连接套12远离连接绳14的一端。
这种结构的连接套12能够牢固地贴合在树干上,在使用时不容易滑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