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景舞台基础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0882发布日期:2020-02-07 23:08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水景舞台基础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景舞台基础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舞台建设已是屡见不鲜,用途亦是相当广泛,例如演出、开幕式、典礼等等。然而当舞台使用功能复杂,要求众多时,尚无一套完整成熟的施工技术。例如大型水上表演、水效果表演舞台在表演完成后,需要瞬间排空舞台上所有水景用水,这就对舞台瞬排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的舞台排水技术达不到瞬间排空舞台上所有水景用水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舞台无法快速排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景舞台基础排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景舞台基础排水结构,包括:

基础梁,包括呈网格状布置的多条第一基础梁和多条第二基础梁,所述第一基础梁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基础梁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基础梁和所述第二基础梁均为倒t字型结构;

多条排水沟,所述排水沟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基础梁相交,所述排水沟的两端贯穿所述排水结构的两侧边缘,所述第一基础梁于所述排水沟和所述第一基础梁的相交处形成有供水流过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基础梁和排水沟,实现了水景舞台的全面、快速排水。于舞台下密布排水沟排水,同时密布基础梁起支撑作用;为了使排水和支撑之间起到良好的配合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梁包括两个方向的基础梁,即第一基础梁和第二基础梁,网格状布置的支撑结构提升了荷载能力;使多个排水沟均沿同一方向设置,实现有序排水,便于施工,在满足排水能力的同时,避免大幅度降低结构荷载能力;基础梁为倒t字形结构,有利于受力,增大底面受力面积,降低单位面积荷载压力,回填之后可以锚固牢靠;第一基础梁和排水沟相交处,第一基础梁形成供水流过的通孔,由此实现了排水沟穿过第一基础梁,便于排水。

本实用新型水景舞台基础排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基础梁和所述第二基础梁均包括底部的基础部和连接于所述基础部的支撑部;

所述排水沟包括连接部和两个翼缘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两个所述翼缘部的底部之间;

所述基础部的底面和所述连接部的底面位于同一高度,所述基础部的顶面和所述连接部的顶面位于同一高度,所述支撑部的顶面和所述翼缘部的顶面位于同一高度。

本实用新型水景舞台基础排水结构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基础梁与所述排水沟相交处的所述连接部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水景舞台基础排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水沟的顶部开口中设有排水篦子。

本实用新型水景舞台基础排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环沟,所述环沟环绕于所述排水结构的边缘并连通于所述排水沟。

本实用新型水景舞台基础排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水沟、所述第一基础梁和所述第二基础梁之间填充有具透水性的回填材料。

本实用新型水景舞台基础排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水结构的高度低于地面。

本实用新型水景舞台基础排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相邻的所述第二基础梁之间设有一条所述排水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景舞台基础排水结构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中未设置回填材料)。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中设置有回填材料)。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排水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舞台无法快速排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景舞台基础排水结构。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水景舞台基础排水结构作进一步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水景舞台基础排水结构包括:

基础梁,包括呈网格状布置的多条第一基础梁11和多条第二基础梁12,第一基础梁11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二基础梁12沿第二方向设置,第一基础梁11和第二基础梁12均为倒t字型结构;

多条排水沟20,排水沟20沿第二方向设置并与第一基础梁11相交,排水沟20的两端贯穿排水结构的两侧边缘,第一基础梁11于排水沟20和第一基础梁11的相交处形成有供水流过的通孔111。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基础梁和排水沟20,实现了水景舞台的全面、快速排水。于舞台下密布排水沟20排水,同时密布基础梁起支撑作用;为了使排水和支撑之间起到良好的配合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梁包括两个方向的基础梁,即第一基础梁11和第二基础梁12,网格状布置的支撑结构提升了荷载能力,较佳地,第一基础梁11垂直于第二基础梁12;使多个排水沟20均沿同一方向设置,实现有序排水,便于施工,在满足排水能力的同时,避免大幅度降低结构荷载能力;基础梁为倒t字形结构,有利于受力,增大底面受力面积,降低单位面积荷载压力,回填之后可以锚固牢靠;第一基础梁11和排水沟20相交处,第一基础梁11形成供水流过的通孔111,由此实现了排水沟20穿过第一基础梁11,便于排水。

本实用新型具有特大舞台快速排水功能,同时具有极高的荷载能力。

较佳地,每相邻的第二基础梁12之间设有一条排水沟20,更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空间提升排水性能,同时具有高荷载能力。

进一步地,第一基础梁11和第二基础梁12均包括底部的基础部101和连接于基础部101的支撑部102;排水沟20包括连接部201和两个翼缘部202,连接部201连接于两个翼缘部202的底部之间;基础部101的底面和连接部201的底面位于同一高度,基础部101的顶面和连接部201的顶面位于同一高度,支撑部102的顶面和翼缘部202的顶面位于同一高度。

本实施例中,基础梁和排水沟20相配合,基础部101和连接部201同底、同厚,便于支模,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可以一同浇筑;便于混凝土浇筑,避免因高度不一致而导致的浇筑困难。同样的,支撑部102和翼缘部202同底、同厚,便于支模,浇筑混凝土时可以一同浇筑。

更进一步地,通孔111位于第一基础梁11与排水沟20相交处的连接部201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第一基础梁11的通孔111上方的部分,仍旧可以起到支撑作用,提高荷载能力,避免局部荷载能力不均。

进一步地,排水沟20的顶部开口中设有排水篦子50。

进一步地,还包括环沟40,环沟40环绕于排水结构的边缘并连通于排水沟20。

本实施例中,于舞台边缘(即排水结构的边缘)设置大容量的环沟40,水由排水沟20流至环沟40,再由环沟40排出。

进一步地,排水沟20、第一基础梁11和第二基础梁12之间填充有具透水性的回填材料30。

本实施例中,设置回填材料30,在满足强度的同时,能确保局部小水量未来得及流入排水沟20,即被回填区吸收,达到海绵效果。

具体地,回填材料30包括下部的碎石和上部150mm厚的高强滤水混凝土。

本实施例中,基础底部为100mm厚c20的混凝土垫层1;基础梁和排水沟20设于混凝土垫层1上方。

进一步地,排水结构的高度低于地面。

实际施工中的具体施工流程如下:首先将舞台基础设置低于四周地面,确保排水瞬间不会漫出地面,导致外侧跑道上全部有水流出现;施工深度最大的环沟40;支设基础部101和连接部201的模板,浇筑基础部101和连接部201的混凝土;支设支撑部102和翼缘部202的模板,浇筑支撑部102和翼缘部202的混凝土。

本实施例中的基础部101和连接部201同底同厚,便于支模、浇筑;支撑部102和翼缘部202同底同厚,便于支模、浇筑。

较佳的,支模时使用方块代替模板,用方块堆叠出待浇筑空间,再于方块间浇筑混凝土成型基础梁和排水沟20;由此,避免了支设模板时复杂的模板连接结构,适用于此复杂、密集的施工结构。

本实用新型阐述了一种大型水景舞台基础瞬间排水构造技术,以水景舞台的施工为例,具体阐述相关构造施工技术。具体如下:首先将舞台基础设置低于四周地面,确保排水瞬间不会漫出地面,导致外侧跑道上全部有水流出现;在所有舞台基础梁中间,设置密布通长排水沟20构造,使舞台整体布局在一个大面积排水沟20上,如附图1所示。同时,基础梁与排水沟20中间回填材料30均为透水材料,在满足强度的同时,能确保局部小水量未来得及流入排水沟20,即被回填区吸收,达到海绵效果。

因基础梁按照受力要求,间距最大布置成2m,故排水沟20均布置在基础梁之间居中位置,如附图2所示。并通过该排水沟20设置能保证瞬间、快速地排空景观水池内水量的效果,且能满足100年一遇大暴雨正常排水要求。同时,利用梁上过水洞(通孔111),确保所排水量全部往外流,最终汇集在环沟40内,及时流出场外。

此种基础结构设置,能保证后期舞台改造为足球场草坪,也能达到透水透气的效果,利于草坪维护和草皮生长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专利优点和积极效果:

1、排水沟20能达到大方量排水效果,即使出现特大暴雨,也能正常排水,保证军运会开幕式舞台不积水;

2、基础安全可靠,且能有效地承载舞台荷载,又能满足快速排水;

3、整体构造简单,工序完善可行,能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建成,符合快速建造。

4、方便后期舞台拆除改造,利于基础上部足球场草皮生长,符合绿色施工原则。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