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桶喷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7522发布日期:2020-04-17 18:22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桶喷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桶喷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智能马桶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现有智能马桶喷嘴的水花种类很少,较为常见的是柱状实心花洒水或者混有气泡的柱状水,由于此种水型的出水面积较小,清洗的面积很窄,同时对应同等水压下的冲击力比较大,作为妇洗水会给女性的敏感皮肤带来刺痛的不舒服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马桶喷嘴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马桶喷嘴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设置的进水通道、工作腔及喷射口,所述工作腔内形成分别与所述进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还包括导流结构,所述第一流道的水和所述第二流道的水在所述导流结构的作用下交叉汇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道的水和所述第二流道的水在所述喷射口处交叉汇合后喷出,或者是,所述第一流道的水和所述第二流道的水由所述喷射口喷出后交叉汇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道的水和所述第二流道的水在所述导流结构的作用下交叉汇合后形成片状水。

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道的水和所述第二流道的水在所述导流结构的作用下分别形成片状水后由所述喷射口喷出。

优选的,所述工作腔内设有一沿所述工作腔水流方向设置的隔板,进而所述工作腔在所述隔板作用下分隔成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

优选的,所述隔板靠近所述喷射口的一端设有朝向所述喷射口设置并与所述喷射口相通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连通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并且所述导流结构设置于所述连通槽内。

优选的,所述连通槽沿所述隔板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连通槽沿所述隔板厚度方向上的开口大小大于所述喷射口相应方向上的开口大小。

优选的,所述导流结构为对称设置的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一流道的水沿所述第一导向斜面流动,所述第二流道的水沿所述第二导向斜面流动,并且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配合呈v字形,进而使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的水流相交叉汇合。

优选的,所述主体包括喷嘴本体、外罩和压盖,所述喷嘴本体通过所述压盖限位在所述外罩内,其中,所述进水通道形成于所述喷嘴本体上,所述工作腔及所述喷射口形成于所述外罩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马桶喷嘴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设置的进水通道、工作腔及喷射口,所述工作腔内形成分别与所述进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还包括导流结构,所述第一流道的水和所述第二流道的水在所述导流结构的作用下交叉汇合,通过使两路片状水流汇合,增加水流的面积,降低水流的冲击力度,使水流更加的柔和,给用户带来宽幅清洗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马桶喷嘴装置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马桶喷嘴装置的进水通道的水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马桶喷嘴装置的隔板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马桶喷嘴装置的剖视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马桶喷嘴装置的剖视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马桶喷嘴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设置的进水通道11、工作腔21及喷射口22,所述工作腔21内形成分别与进水通道11相连通的第一流道211和第二流道212,还包括导流结构30,所述第一流道211的水和所述第二流道212的水在导流结构30的作用下交叉汇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211的水和所述第二流道212的水由所述喷射口22喷出后交叉汇合。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211的水和所述第二流道212的水在所述喷射口22处交叉汇合后喷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211的水和所述第二流道212的水在所述导流结构30的作用下交叉汇合后形成片状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211的水和所述第二流道212的水在所述导流结构30的作用下分别形成片状水后由所述喷射口22喷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腔21内设有一沿所述工作腔21水流方向设置的隔板40,进而所述工作腔21在所述隔板40作用下分隔成所述第一流道211和所述第二流道212。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包括喷嘴本体10、外罩20和压盖50,所述喷嘴本体10通过所述压盖50限位在所述外罩20内,其中,进水通道11形成于喷嘴本体10上,所述工作腔21和喷射口22均形成于所述外罩20上,并且压盖50设有垂直向外延伸的凸柱51,所述隔板通过所述凸柱51抵接限位在所述工作腔21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板40靠近所述喷射口22的一端设有朝向所述喷射口22设置并与所述喷射口22相通的连通槽41,所述连通槽41连通所述第一流道211和所述第二流道212,并且所述导流结构30设置于所述连通槽41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结构30为对称设置的第一导向斜面30a和第二导向斜面30b,所述第一流道211的水沿所述第一导向斜面30a流动,所述第二流道212的水沿所述第二导向斜面30b流动,并且所述第一导向斜面30a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30b配合呈v字形,进而使第一流道211和所述第二流道212的水流相汇合,其中,第一流道211的水在所述第一导向斜面30a的附壁效应下形成片状水,第二流道212的水在第二导向斜面30b的附壁效应下形成片状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通槽41由靠近所述喷射口22的一端的端面向远离所述喷射口22的一端内凹形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通槽41沿所述隔板40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连通槽41沿所述隔板厚度方向上的开口大小大于所述喷射口22相应方向上的开口大小。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进水时,水流进入喷嘴主体的进水通道11中,并在隔板40作用下,水流分别进入第一流道211和第二流道212内,所述第一流道211和所述第二流道212的水流分别在导流结构30的第一导向斜面30a和第二导向斜面30b的作用下形成片状水,并在导流结构30的作用下汇合后形成加宽的片状水,进一步增加片状水流的面积,降低水流的冲击力度,使水流更加的柔和,给用户带来宽幅清洗的体验感。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