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溢洪道分层消能泄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4355发布日期:2020-02-11 09:19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溢洪道分层消能泄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溢洪道泄槽,特别是一种溢洪道分层消能泄槽。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溢洪道是一种常用的泄水建筑物,而泄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溢洪道分为岸边溢洪道和河床溢洪道。岸边溢洪道的泄槽往往较长,溢洪道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泄槽上,因此泄槽的布置至关重要。对于长泄槽,由于长度较长,势能较大,如果采用直接到底部再进行消能,有可能对底部消能建筑物及河床造成巨大的冲刷,对下游河道的其他建筑物会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实现逐层消能,有效减轻对底部消能建筑物及河床的冲刷的溢洪道分层消能泄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溢洪道分层消能泄槽,包括沿溢洪道布置的至少两级泄槽,各级泄槽的底部分别设置消力池,且第一至第n-1级泄槽的消力池出水端设置尾墩堰,第n级泄槽的消力池出水端设置尾墩。

进一步地,所述尾墩堰的体型为实用堰、宽顶堰或驼峰堰。

本实用新型将泄槽整体分成两级以上的泄槽,每级泄槽分别设置消力池,第一至第n-1级泄槽的消力池出水端设置尾墩堰,第n级泄槽的消力池出水端设置尾墩,从而利用各级泄槽逐段进行消能,使得达到最末一级消力池的能量尽量小。尾墩堰既是消力池的尾部结构,是消能结构的一部分,又是下一级泄槽的起点,做成堰形,可以使过流顺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逐层进行消能,有效地减轻底部消力池及河床的冲刷,减轻对下游河道其他建筑物的损害。

(2)充分利用地形进行布置,减少开挖量及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图。

图中:1—第一级泄槽;2—消力池;3—第二级泄槽;4—消力池;5—尾墩堰;6—尾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上、下、左、右等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进行描述的,并不对本专利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溢洪道分层消能泄槽一实施例包括第一级泄槽1,消力池2,尾墩堰5,第二级泄槽3,消力池4,尾墩6等。第一级泄槽1和第二级泄槽3沿溢洪道水流方向布置,且第一级泄槽1的底部设置消力池2和尾墩堰5,第二级泄槽3的底部设置消力池4和尾墩6,通过第一、二级泄槽1、3逐段进行消能,使得达到最末一级消力池4的能量尽量小。尾墩堰5的体型为实用堰、宽顶堰或驼峰堰,尾墩堰5既是消力池2的尾部结构,作为消能结构的一部分,又是下一级泄槽(第二级泄槽3)的起点,做成堰形,可以使其过流顺畅。

上述实施例中以两级泄槽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很显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两级泄槽,在具体实施中,可根据需要设置n级泄槽和n级消力池,n为大于2的整数。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申请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技术方案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