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马桶盖的清洗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03697发布日期:2020-03-17 15:56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马桶盖的清洗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马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马桶盖的清洗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生活越来越重视,智能马桶由于其功能强大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一般的智能马桶都设有清洗机构和烘干装置,清洗机构用于私部的清洗,烘干装置用于对清洗后的私部进行吹风烘干处理。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21457988.x)公开所示:现有的马桶清洗机构,包括喷杆和带动喷杆移动的传动机构,现有的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喷枪喷杆底部的齿条和设置在弧形支架底部的齿轮,弧形支架的中央设置有镂空的长条形孔,齿轮从长条形孔中伸出并与齿条啮合。然而由于齿轮为固定设置,而且齿条为弧形,从而导致了齿轮带动齿条移动的过程中,齿轮与齿条之间的径向距离会发生变化,易导致齿轮与齿条之间会发生卡顿,影响清洗机构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智能马桶盖的清洗机构,通过齿轮和柔性齿条的传动方式,带动清洗组件移动进行清洗,传动更加稳定,而且不易卡顿,用户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马桶盖的清洗机构,包括安装座、导向座、清洗组件和带动所述清洗组件移动的传动机构,所述清洗组件包括喷杆和与喷杆连接的喷头,所述喷杆呈弧形,所述喷杆滑动安装于导向座上,喷头上设有喷孔,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元件、齿轮和柔性齿条,所述齿轮和柔性齿条均安装于安装座内,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齿轮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柔性齿条一端与齿轮相啮合,所述柔性齿条另一端穿出安装座与喷杆连接,所述喷杆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移动从而使喷头伸出或缩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齿轮和柔性齿条的配合,使用时,驱动元件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柔性齿条移动,柔性齿条与喷杆连接,从而带动喷杆和喷头伸出或缩回,实现清洗,通过齿轮和柔性齿条的传动方式,带动清洗组件移动进行清洗,由于齿轮和柔性齿条均安装于安装座内,使得齿轮与柔性齿条之间能够始终啮合紧密,传动更加稳定,而且不易卡顿,用户使用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驱动元件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齿轮传动连接,通过上述改进,使得控制精度更高,清洗组件移动更加精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喷杆呈弧形,通过上述改进,使得清洗机构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喷杆侧壁上设有卡槽,所述柔性齿条外周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卡块,所述柔性齿条通过卡块插接于卡槽内与喷杆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喷杆远离喷头的一端设有水管引导孔和水管引入孔,通过上述改进,便于将水管固定,防止喷杆在移动时与水管发生干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安装座上端形成有避让槽,所述卡块穿过避让槽插接于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导向座上设有导轨,所述喷杆上设有与导轨配合的滑槽,所述喷杆通过滑槽与导轨配合滑动安装于导向座上。通过上述改进,能够保证喷杆移动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导向座临近喷头的一端铰接有挡板,通过上述改进,当喷头位于导向座内时,能够对喷头起到防护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喷杆上设有插槽,所述喷头上设有与插槽配合的插块,所述喷头通过插块插入插槽内与喷杆活动连接,所述喷头外套设有护套,所述护套与喷杆连接,且所述喷头与喷杆连接处位于护套内,通过上述改进,能够便于喷头和喷杆之间的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喷头上位于喷孔两端分别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外缘与护套内壁相抵,通过上述改进,能够增加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去除端盖后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喷杆和喷头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喷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喷头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喷杆;11.卡槽;12.水管引导孔;13.水管引入孔;14.滑槽;15.插槽;2.喷头;21.插块;22.安装槽;23.水管插接柱;24.喷孔;3.伺服电机;4.齿轮;5.柔性齿条;51.卡块;6.安装座;61.避让槽;62.导向座;63.挡板;64.端盖;65.导轨;7.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释。

参见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智能马桶盖的清洗机构,包括安装座6、导向座62、清洗组件和带动清洗组件移动的传动机构,清洗组件包括喷杆1和与喷杆1连接的喷头2,喷杆1呈弧形,使得清洗组件整体更加紧凑,占用空间小,喷头2上设有喷孔24,喷头2上设有与喷孔24连通的水管插接柱23,本实施例中,喷孔24的数量为两组,水管插接柱23的数量也相应的为两个,其中一组喷孔24包括多个小孔,另一组喷孔24包括至少一个大孔,喷孔24为通孔,喷孔24的底部均通过硅胶密封塞进行密封,免去了原有的塑料密封的焊接工艺,喷杆1远离喷头2的一端还设有水管引导孔12和水管引入孔13,水管引导孔12和水管引入孔13的数量也分别相应的为两个,水管穿过水管引导孔12后再穿过水管引入孔13与相应的水管插接柱23连接,水管进水后经水管插接柱23由喷孔24喷出,实现清洗,通过设置两组尺寸不同的喷孔24,能够实现不同的清洗需求。喷杆1设有进水孔的一端还设有水管引导孔12,水管引导孔12的数量也相应的为两个,通过将水管穿过水管引导孔12和水管引入孔13,便于稳定水管的安装,防止喷杆1在移动时与水管发生干涉。导向座62相应的呈弧形,喷杆1滑动安装于导向座62上,导向座62对喷杆1起到支撑和导向的作用。

传动机构包括驱动元件、齿轮4和柔性齿条5,驱动元件与齿轮4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驱动元件为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与齿轮4连接,伺服电机3具有体积小,控制精度高的特点,能够精准控制齿轮4的转动角度,从而使得清洗组件移动更加精确,柔性齿条5一端与齿轮4相啮合,柔性齿条5另一端穿出安装座6与喷杆1连接,喷杆1设有进水孔的一端侧壁上设有卡槽11,柔性齿条5外周设有与卡槽11配合的卡块51,柔性齿条5通过卡块51插接于卡槽11内与喷杆1连接,装配方便。齿轮4和柔性齿条5均安装于安装座6内,柔性齿条5与齿轮4啮合的一端绕设于齿轮4外周,安装座6的内壁对柔性齿条5起到限位作用,以防止柔性齿条5与齿轮4之间分离,保证了柔性齿条5与齿轮4之间啮合紧密。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齿轮4和柔性齿条5的配合,使用时,驱动元件带动齿轮4转动,齿轮4带动与之啮合的柔性齿条5移动,柔性齿条5与喷杆1连接,柔性齿条5移动带动喷杆1沿导向座62滑动,从而带动喷头2伸出或缩回,实现清洗,通过齿轮4和柔性齿条5的传动方式,带动清洗组件移动进行清洗,由于齿轮4和柔性齿条5均安装于安装座6内,齿轮4和柔性齿条5能够始终保持啮合,传动更加稳定,而且不易卡顿,用户使用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当传动机构带动喷头2缩回时,柔性齿条5收拢绕设于齿轮4的外周,安装座6上还连接有端盖64,以将齿轮4和柔性齿条5隐藏至安装座6内,对齿轮4和柔性齿条5起到防护作用,安装座6上端形成有避让槽61,卡块51穿过避让槽61插接于卡槽11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喷杆1上设有滑槽14,导向座62上设有与滑槽14配合的导轨65,喷杆1通过滑槽14与导轨65配合滑动安装于导向座62上,当驱动元件带动喷杆1相对导向座62移动时,通过导轨65和滑槽14配合,限定喷杆1的移动方向,保证喷杆1移动稳定,安装座6与导向座62为一体成型机构,加工制造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导向座62临近喷头2的一端铰接有挡板63,当喷头2伸出时,喷头2推动挡板63开启,当喷头2缩回时,挡板63在重力作用下复位,以将喷头2封闭,通过设置挡板63,能够防止杂物进入喷头2处而将喷孔24封堵,能够对喷头2起到防护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喷杆1上设有插槽15,插槽15位于喷杆1的底部,喷头2上设有与插槽15配合的插块21,喷头2通过插块21插入插槽15内与喷杆1活动连接,喷头2与喷杆1之间连接方便,喷头2外套设有护套7,喷头2与护套7之间通过卡接连接,且喷头2与喷杆1连接处位于护套7内,使得喷头2与喷杆1之间不易脱离,护套7上设有与喷孔24相配合的通孔,从而使得喷孔24喷出的水能够经通孔喷出,护套7与喷杆1连接,喷杆1临近进水孔的一端设有凸块,护套7上设有与凸块配合的安装孔,护套7通过凸块卡设于安装孔内与喷杆1连接,此外,当护套7与喷杆1连接时,水管也位于护套7内,便于稳定水管的安装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喷头2上位于喷孔24两端分别设有安装槽22,安装槽22内安装有密封圈,密封圈为o形圈,o形圈的圈槽由上至下逐渐缩小,当o形圈安装于安装槽22内时,o形圈的上端伸出于安装槽22,使得其外缘与护套7内壁相抵,从而保证密封性良好,密封圈、护套7和喷头2之间形成清洁空间,使得喷孔24喷出的水,只能回流至清洁空间内,避免回流水向其它位置溢出,便于清洗。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