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防蚊闸。
背景技术:
下水道是蚊子、老鼠最好的安身场所:暗淡,湿润,龌龊,恶臭,是各种虫害的抱负居所,是许多病毒、细菌的滋生地。
目前,有一种防蚊闸,其采用优质不锈钢或玻璃纤维板制成,呈漏斗形,防蚊闸与井口大小一致。在下水道入水口安装防蚊闸后,会在下水道与地面之间形成一道屏障,以此达到减少蚊蝇、老鼠和蟑螂孳生源、藏匿地的目的。
但是,现有的防蚊闸由于没有自动封闭开口的功能,雨水可以直接通过,但蚊虫容易从井盖上的开口处直接跑出,会导致整个防蚊闸防蚊效果较差,在下雨时也容易造成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防蚊闸,能够增加防蚊效果,减少蚊虫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效防蚊闸,包括:安装在井口的井盖,与井盖相固定的承载框,倾斜安装在承载框边缘处的第一导流板,以及倾斜安装在承载框中间部位且与第一导流板互相平行的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以及第二导流板的底部均通过合页铰接有挡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底侧与第二导流板底侧均安装有用于驱动挡板旋转的复位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防蚊闸设置成两个倾斜且互相平行的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本身不影响井口的排水功能,同时,在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设置的挡板和复位组件,在不使用井口使,能使得防蚊闸起到自动锁紧闭合防蚊闸的开口的作用,从而使得蚊子或其他虫害处于下水道内,从而减少了蚊子或其他虫害对人们健康的干扰,并且防蚊闸在下雨天时,依靠水流的重力,能自动开启开口,且用两个开口增加排水量,从而减少雨水排不出而导致的浸水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安装在合页远离挡板一侧的杠杆,以及安装在杠杆远离合页一端的下坠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复位件设置成杠杆与下坠块的组合,使下坠块依靠重力,将挡板提起,从而使挡板挡住开口,达到闭合开口的效果,从而减少了蚊子或其他虫害对人们健康的干扰,在下雨时,依靠雨水的重力,将挡板与导流板下的开口分离,从而达到自动开启开口的目的,当无雨水时,依靠下坠块的重力,使得挡板又重新闭合开口,继而达到驱动挡板自动复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一导流板以及第二导流板靠近合页一侧的伸缩杆,以及套设在伸缩杆上的弹簧,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挡板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伸缩杆与弹簧的组合,依靠弹簧的弹力,使得挡板被顶住,从而使挡板挡住开口,达到闭合开口的效果,在下雨时,依靠雨水的重力,使弹簧压缩带动挡板绕着合页远离开口,从而达到自动开启开口的目的,而伸缩杆能限制住挡板旋转的角度,以减少弹簧无法复位的情况,同样达到驱动挡板自动复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承载框顶侧开设有与井盖相匹配的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承载框设置的凹槽一方面能使承载井盖时更加稳固,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井盖与承载框之间的缝隙,从而减少蚊子在承载框与井盖之间的缝隙中繁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板上的挡板与第二导流板底侧相抵触,所述第二导流板上的挡板与承载框侧面相抵触,所述挡板端部均贴设有橡胶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块挡板与第二导流板之间相抵触,另一块挡板与承载块侧面相抵触,并且在挡板的端部设置的橡胶圈,可以提高挡板闭合开口的密封效果,从而提高防蚊效率,而且可以减少下水道的恶臭气体从井盖排出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的承载面为弧形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导流板的承载面设置为弧形面,可以使得下雨时,雨水能更快通过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流入下水道,从而减少雨天浸水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承载框靠近井盖的承载面上安装有防虫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防虫网一方面初步的减少蚊子进入下水道,另一方面,可以使得下雨水的垃圾冲入防蚊中,减少了垃圾堵住下水道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承载框、第一导流板以及第二导流板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不锈钢材质,可以提高防蚊闸的耐用性,提高防蚊闸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防蚊闸设置成两个倾斜且互相平行的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本身不影响井口的排水功能,同时,在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设置的挡板和复位组件,在不使用井口使,能使得防蚊闸起到自动锁紧闭合防蚊闸的开口的作用,从而使得蚊子或其他虫害处于下水道内,从而减少了蚊子或其他虫害对人们健康的干扰,并且防蚊闸在下雨天时,依靠水流的重力,能自动开启开口,且用两个开口增加排水量,从而减少雨水排不出而导致的浸水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复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井口;101、井盖;1、承载框;11、第一导流板;12、第二导流板;13、凹槽;2、挡板;21、合页;22、橡胶圈;3、杠杆;31、下坠块;4、伸缩杆;41、弹簧;5、防虫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高效防蚊闸,如图1所示,包括安装在井口10的井盖101,以及安装在井盖101底部的承载框1,井口10与井盖101分别为矩形的通口与矩形的架子,大多数设置在居民区或街道中的下水道上,大多数情况下,蚊子老鼠等虫害通过井盖101到达下水道繁殖,从而使下水道成为大多数虫害繁殖的场所,通过设置防蚊闸,减少了虫害进出下水道,从而减少了城市里虫害对居民健康的干扰。
承载框1为嵌合在井口10的防蚊闸框架,通过将承载框1的顶部宽度设置成大于承载框1的底部宽度,使得承载框1的截面整体呈t形,因此能很稳固的承载住井盖101,在承载框1内部倾斜安装有第一导流板11以及第二导流板12,第一导流板11顶部与承载框1的边缘相固定,侧边与承载框1的侧面相抵触,第二导流板12的顶部位于承载框1的中间位置处,且第二导流板12的侧边同样与承载框1的侧面相抵触,且两者互相平行。
在第一导流板11与第二导流板12的底部均铰接有挡板2,第一导流板11上的挡板2与第二导流板12的底部相抵触,而第二导流板12上的挡板2侧边与承载框1的内侧相抵触,且挡板2通过合页21铰接,通过设置在第一导流板11与第二导流板12底侧的复位组件,分别对两块挡板2进行位置的限定,使得挡板2趋于水平的安装在第一导流板11和第二导流板12上,同时复位组件可在雨水到来时,利用水的冲击力与重量,自动将挡板2旋转至远离第一导流板11与第二导流板12的开口一侧,当无排水时,复位组件会自动将挡板2驱动到靠近开口的位置,从而闭合开口。
在本实施例中,复位组件包括安装在合页21的旋转轴上的杠杆3,以及下坠块31,杠杆3与挡板2之间呈垂直角度,下坠块31安装在杠杆3远离合页21的一端,正常状态下,下坠块31依靠重力,通过杠杆原理,使挡板2抵触到第二导流板12或承载框1侧面上,从而达到限制挡板2位置的作用,当下雨时,雨水通过井盖101流入承载框1中,依靠雨水的重力,使得挡板2逐渐向下转动,从而达到排水的功能,当无雨水时,依靠下坠块31的重力,使得挡板2又旋转回原来的位置,从而达到复位的功能。
在承载框1的顶侧开设有与井盖101相匹配的凹槽13,凹槽13为矩形。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流板11上的挡板2与第二导流板12的底侧相抵触,在第二导流板12上的挡板2与承载框1的侧面相抵触,在两块挡板2的端部均贴设有橡胶圈22,橡胶圈22本身具有弹性,能够很紧密的与第二导流板12以及承载框1的内壁相抵触,从而可以增加密封效果,可以减少下水道的恶臭气体从井盖101排出的情况。
其中,第一导流板11和第二导流板12的承载面均设为弧形面,弧形面可以使得雨水以及雨水中的各种杂物更加顺畅的排放到下水道中,减少下水道井口10出现堵塞的情况,在靠近井盖101的承载面上安装有防虫网5,防虫网5采用多层的网状结构,从而能使大多数害虫不能通过承载框1,能初步的减少害虫进出下水道中。本实施例中的承载框1、第一导流板11以及第二导流板12均采用不锈钢材,不锈钢材质的利用,本身可以减少整个防蚊闸出现锈蚀的情况,减少更换的成本与次数,从而可以延长防蚊闸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部分在于复位组件的不同,本实施例的复位件包括安装在第一导流板11以及第二导流板12靠近合页21一侧的伸缩杆4,第一导流板11上的伸缩杆4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导流板11靠近合页21的一侧,另一端铰接在挡板2上,第二导流板12上的伸缩杆4一端铰接在第二导流板12靠近合页21的一侧,另一端铰接在靠近第二导流板12的那块挡板2上,两个伸缩杆4上均套设有弹簧41,且弹簧41的一端与第一导流板11以及第二导流板12相抵触、另一端与挡板2的承载面相抵触。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伸缩杆4本身具有伸缩性,因此通过弹簧41的弹力以及伸缩杆4的配合,在外力作用下,同样能达到自动驱动挡板2旋转的目的,使得在下雨时,雨水可以很方便的排放到下水道中,在非下雨天时,挡板2在弹簧41回复力的作用下,可以与第二导流板12以及承载框1的内壁相抵触,继而可以有效的减少蚊虫等害虫的进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