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污水市政管网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2607发布日期:2020-04-07 22:04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污水市政管网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设涉及市政排水管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污水市政管网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以前由于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比较落后,没有对排水管道根据水的来源进行分设,采用的是雨水和污水合用一条排水管道的形式,即合流制的排水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意识的增强,再加上水资源越来越珍贵,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各种水资源,开始实施雨水和污水各用一条排水管道的排水方式,该类排水方式可以做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雨水直接流入江河湖泊,污水管道流经污水厂进行处理,充分保护环境。

然而该类排水方式对管道建设负担较大,尤其是在南方城市地区,由于梅雨季节影响,经常会出现短时间强降雨,造成城市内涝,城市内涝原因是雨水无法及时排出,雨水排水系统超负荷运行,在不增加建设强度的条件下,该类排水系统依然存在改进之处,来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雨污水市政管网排水系统,其具备雨污分流的排水功能,同时具备短时间加强雨水排水能力的功能,来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具体包括主雨水管道,主污水管道,支流雨水管道,支流污水管道,主雨水管道存在出水末端,出水末端用于将该片区域汇集的雨水整体从此处排出,排出到城市外或者郊区,所述主污水管道存在出污末端,出污末端用于将该片区域汇集的污水整体从此处排出,排出到城市外或者郊区污水处理点,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出水末端与出污末端并不是指管道的最终点端头处,而是指相对该片区域的雨水或者污水在此处汇集排出,所述支流雨水管道存在多道,其末端均连通在主雨水管道上,支流雨水管道分布在城市各个街道,根据需要,其上设置有若干个雨水井,用于对雨水的收集,最终经过支流雨水管道汇集流入到主雨水管道内,所述支流污水管道也存在多道,其末端均连通在主污水管道上,支流污水管道排布在支流雨水管道的相邻位置,即也需要排布在城市各个街道,有利于施工时的并列施工,且有效利用地下空间,所述支流污水管道上设置有若干道单元管道,对每个单元用户的生活生产污水进行收集,汇集流入到主污水管道内。

另外,所述支流雨水管道与支流污水管道之间连通有分流管道,所述分流管道存在多道,其排布在支流雨水管道与支流污水管道之间将两者连通,所述每道分流管道上设置有分流阀门,用于控制各道分流管道的连通与否。

本实用新型中分流管道的作用在于将支流雨水管道内的雨水分流到支流污水管道内,减少城市内涝,相比传统的雨污排水系统,本实用新型可以做到平常绝大部分情况处于雨污分流状态,此时分流阀门关闭,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独立工作,方便对雨污水分开进行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而在南方沿海城市,梅雨季节经常会出现突发的强降雨,导致雨水管道难堪重负,继而引发城市内涝,此时可以将分流阀门统一打开,利于污水管网分担排水,支流雨水管网超负荷运行后其一部分支流可以经分流管道流入支流污水管网内,再从主污水管道排出,因此可以瞬时增加将近一倍的雨水排水能力,极大缓解城市内涝情况,强降雨结束后,可以再次将分流阀门关闭,继而雨污水系统独立工作。

另外,由于主雨水管道的出水末端通常连通到郊外河流湖泊,直接将雨水排出,而主污水管道的出污末端通常要连通到郊外污水处理厂,所以在支流污水管道接纳雨水流入后,其内部流量会瞬间增大,污水处理厂接纳能力有限,需要将分流出的雨水直接排入到江流湖泊,为了实现此效果,所述主污水管道的出污末端设置有总阀门,并且主污水管道上在总阀门之前设置有独立管道,所述独立管道上设置有独立阀门,独立管道用于将分流出的雨水直接排出,当支流污水管道与主污水管道充当雨水排水管时,将总阀门关闭,打开独立阀门,则排水方向改道,不再直接从出污末端流入污水处理厂,而是改道经独立管道直接排入到江流湖泊,平常绝大部分时间内,雨污排水系统独立运行时,总阀门处于打开状态,独立阀门关闭,污水则流入需要处理的位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流管道俯视形态为向下向支流污水管道方向倾斜设置,使得其内水流方向为倾斜向下。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相邻位置的支流雨水管道的高程要高于支流污水管道的高程,这样进一步扩大重力势差,在分流阀门打开后,有利于雨水分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管网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流管道连接位置a-a截面视角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一种雨污水市政管网排水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主雨水管道1,主污水管道2,支流雨水管道3,支流污水管道4,主雨水管道1存在出水末端11,出水末端11用于将该片区域汇集的雨水整体从此处排出,排出到城市外或者郊区,所述主污水管道2存在出污末端21,出污末端21用于将该片区域汇集的污水整体从此处排出,排出到城市外或者郊区污水处理点,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出水末端11与出污末端21并不是指管道的最终点端头处,而是指相对该片区域的雨水或者污水在此处汇集排出,所述支流雨水管道3存在多道,其末端均连通在主雨水管道1上,支流雨水管道3分布在城市各个街道,根据需要,其上设置有若干个雨水井31,用于对雨水的收集,最终经过支流雨水管道3汇集流入到主雨水管道1内,所述支流污水管道4也存在多道,其末端均连通在主污水管道2上,由于图1为俯视图,其中支流污水管道4跨过主雨水管道1的位置采用断折符号表示,实际上两个可以不处在同一高程,即主雨水管道1不影响支流污水管道4与主污水管道2连接,支流污水管道4排布在支流雨水管道3的相邻位置,即也需要排布在城市各个街道,有利于施工时的并列施工,且有效利用地下空间,所述支流污水管道4上设置有若干道单元管道41,对每个单元用户的生活生产污水进行收集,最终汇集流入到主污水管道2内。

另外,所述支流雨水管道3与支流污水管道4之间连通有分流管道5,所述分流管道5存在多道,其排布在支流雨水管道3与支流污水管道4之间且将两者连通,所述每道分流管道5上设置有分流阀门51,用于控制各道分流管道5的连通与否。

本实用新型中分流管道5的作用在于将支流雨水管道3内的雨水分流到支流污水管道4内,减少城市内涝,相比传统的雨污排水系统,本实用新型可以做到平常绝大部分情况处于雨污分流状态,此时分流阀门51关闭,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独立工作,方便对雨污水分开进行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而在南方沿海城市,梅雨季节经常会出现突发的强降雨,导致雨水管道难堪重负,继而引发城市内涝,此时可以将分流阀门51统一打开,利于污水管网分担排水,支流雨水管道3超负荷运行后其一部分支流可以经分流管道5流入支流污水管道4内,再从主污水管道2排出,因此可以瞬时增加将近一倍的雨水排水能力,极大缓解城市内涝情况,强降雨结束后,可以再次将分流阀门关闭,继而雨污水系统独立工作。

另外,由于主雨水管道1的出水末端11通常连通到郊外河流湖泊,直接将雨水排出,而主污水管道2的出污末端21通常要连通到郊外污水处理厂,所以在支流污水管道4接纳雨水流入后,其内部流量会瞬间增大,污水处理厂接纳能力有限,需要将分流出的雨水直接排入到江流湖泊,为了实现此效果,所述主污水管道2的出污末端21位置设置有总阀门22,如图1所示,并且主污水管道2上在总阀门22之前设置有独立管道6,所述独立管道6上设置有独立阀门61,独立管道6用于将分流出的雨水直接排出,当支流污水管道4与主污水管道2充当雨水排水管时,将总阀门22关闭,打开独立阀门61,则排水方向改道,不再直接从出污末端21流入污水处理厂,而是改道经独立管道6直接排入到江流湖泊,平常绝大部分时间内,雨污排水系统独立运行时,总阀门22处于打开状态,独立阀门61关闭,污水则流入需要处理的位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流管道5俯视形态为向下向支流污水管道4方向倾斜设置,使得其内水流方向为倾斜向下,如图1中分流管道5边上的斜向箭头所示。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相邻位置的支流雨水管道3的高程要高于支流污水管道4的高程,如图2中该位置侧视图所示,这样进一步扩大重力势差,在分流阀门51打开后,有利于雨水分流。

本文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