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桩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80803发布日期:2020-04-21 18:53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支护桩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桩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基坑支护结构体系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即挡土结构和降水止水体系。桩、墙式支护结构常采用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柱列式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根据土质条件及基坑规模,可以设计成悬臂式、内支撑式或锚拉式,重力式支护结构多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挡墙、土钉墙等。这些支护结构在基坑施工完成后需要拆除内支护结构时,只能采用切割或爆破方式,造成了内支护结构原材料的浪费,也提高了施工成本。

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公告号为cn207904931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周转式基坑边坡稳定支撑装置,包括支护桩、支撑梁和支撑基础,支护桩紧贴基坑内侧壁设置,支撑基础设置于基坑底面上,支撑梁一端连接支护桩,另一端连接支撑基础,在支护桩上自下而上设置数个斜支撑件,斜支撑件与支撑梁的上部连接,在支撑基础上设置与之一体浇筑的底支撑件,支撑梁的底部设置于底支撑件上,支撑基础上还设置数个穿孔,穿孔上设置与之配适的固定锚杆。该实用新型能有效地加强基坑边坡的稳定性,解决施工现场深基坑偏坡不稳定的技术问题,安装和拆卸较方便,施工工艺简单、经济实用,能周转连续利用从而节约工程造价。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安装支撑基础后再通过斜支撑件对支护桩进行抵紧支撑,斜支撑与支护桩之间的角度不可调节,从而无法确保斜支撑已对支护桩起实际支撑作用,使得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不够牢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灵活调整斜支撑倾角的基坑支护桩支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坑支护桩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边坡沿边处的多个支护桩本体,多个所述支护桩本体上端共同浇筑有沿多个所述支护桩本体排布方向的冠梁,所述支护桩本体上端部靠近基坑中部的一侧铰接有主斜支撑,基坑坑底上设置有多个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端面滑移设置有支撑座,所述主斜支撑铰接连接在所述支撑座上端,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座沿垂直于临近的所述冠梁的方向滑移的驱动装置,所述支撑台上端面穿设有多个地锚,所述支护桩本体中部与所述支撑台背离基坑中部的一侧之间还设置有副斜支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护桩本体和冠梁浇筑完成后,多个支柱桩对基坑边坡的坡层进行支护以尽可能防止在基坑内坑底施工时基坑边坡坍塌,再在基坑坑底上合适位置设置支撑台,并以多个地锚进行固定,使得支撑台能牢固固定在基坑底部而不会发生滑移,再在支护桩本体上端部和临近的支撑座之间设置主斜支撑,并通过驱动装置调整支撑座在支撑台上的位置,以使主斜支撑与支护桩本体之间的夹角可灵活调整,使得主斜支撑能有效抵紧在支护桩本体和支撑座之间,从而为支护桩本体提供有效且稳固的支撑,同时副斜支撑的设置也为支护桩本体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撑。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座包括滑移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端面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竖直固接有靠板,所述底板和所述靠板沿临近的所述冠梁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共同固接有护板,所述护板位于所述靠板背离基坑中部的一侧,两个所述护板之间穿设有贯穿所述主斜支撑的定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斜支撑一端抵接在底板和靠板上,而护板则对底板和靠板进行加固,同时主斜支撑在转杆周壁转动,使得主斜支撑与支撑座的连接更加稳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靠板远离所述护板的一侧固接有多个与所述底板也固接的加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进一步对靠板和护板的连接进行加固,提高了支撑座对主斜支撑的稳固支撑性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开设在所述支撑台上端面的滑槽,所述滑槽与临近的所述冠梁呈正交设置,所述底板与所述滑槽滑移适配,所述滑槽靠近基坑中部的一侧槽壁上固接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顶升端与所述靠板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斜支撑安装完成后,启动千斤顶使千斤顶的顶升端带动底板在滑槽内滑移,从而改变主斜支撑与支护桩本体之间的夹角,进而使得主斜支撑能对支护桩本体进行有效支撑。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千斤顶的顶升端端部还固接有横截面为“l”字形的卡板,所述卡板的水平段指向临近的所述支护桩本体,所述卡板的水平段上还开设有“u”字形的槽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字形的卡板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支撑座在对主斜支撑进行支撑时受反作用力过大而发生翻转,槽口的设置则便于主斜支撑与靠板之间夹角发生改变时为主斜支撑提供收纳和防护作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台背离基坑中部的一侧升降设置有滑板,所述副斜支撑一端铰接连接在临近的所述支护桩本体中部,另一端铰接连接在所述滑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副斜支撑在对临近的支柱桩的中部进行支撑时,通过改变滑板在竖直位置上,也可改变副斜支撑与临近支护桩本体之间的夹角,从而可使副斜支撑能将支护桩本体的中部抵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台靠近所述滑板的一侧固接有“口”字形的滑座,所述滑板与所述滑座的内沿滑移适配,所述滑座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的中部共同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竖直螺纹贯穿所述滑板,所述螺杆的上端部固接有转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转环带动螺杆旋转,螺杆在旋转时带动滑板在滑座的内沿上升降滑移,从而实现了对副斜支撑与临近支护桩本体之间夹角的便捷调整。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台沿临近的所述冠梁的长度方向的侧壁贯穿开设有穿孔,多个所述穿孔内共同穿设有连接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柱插接在多个支撑台的穿孔内将多个支撑台连成一个整体,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支撑台对主斜支撑和副斜支撑的支撑性能,进而提高了支护结构对基坑边坡的支护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驱动装置驱动支撑座在支撑台上滑移时可实现主斜支撑与支护桩本体之间的夹角可灵活调整,使得主斜支撑能有效抵紧在支护桩本体和支撑座之间,从而为支护桩本体提供有效且稳固的支撑;

2.卡板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支撑座在对主斜支撑进行支撑时受反作用力过大而发生翻转,槽口的设置则便于主斜支撑与靠板之间夹角发生改变时为主斜支撑提供收纳和防护作用;

3.通过转动转环可实现滑板在滑座内沿上的升降滑移,从而实现了对副斜支撑与临近支护桩本体之间夹角的便捷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台、支撑座、驱动装置、穿孔、主斜支撑、副斜支撑、滑座、滑板、螺杆和转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护桩本体;2、冠梁;3、主斜支撑;4、支撑台;5、支撑座;6、地锚;7、副斜支撑;8、底板;9、靠板;10、护板;11、定杆;12、加强板;13、滑槽;14、千斤顶;15、卡板;16、槽口;17、滑板;18、滑座;19、螺杆;20、转环;21、穿孔;22、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基坑支护桩支护结构,包括插设在基坑边坡沿边处的多个呈等间距分布的支护桩本体1,多个支护桩本体1上端共同浇筑有沿多个支护桩本体1排布方向的冠梁2,冠梁2整体呈封闭的“口”字形,支护桩本体1上端部靠近基坑中部的侧壁上铰接有主斜支撑3,主斜支撑3为圆管内浇筑缓凝土制成,基坑坑底上设置有多个长方体状的支撑台4,支撑台4的长边与临近的冠梁2长度方向呈正交设置,支撑台4上端面滑移设置有支撑座5,主斜支撑3远离临近支护桩本体1的一端铰接连接在支撑座5上端,支撑台4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座5沿支撑台4长度方向滑移的驱动装置,支撑台4上端面的四角处穿设有多个地锚6,支撑台4沿支撑台4宽度方向的侧壁贯穿开设有方形的穿孔21,穿孔21位于支撑台4靠近基坑中部的一端,多个穿孔21内共同穿设有连接柱22,连接柱22为工字钢,相邻两个连接柱22之间焊接连接。

支护桩本体1和冠梁2浇筑完成后,多个支柱桩对基坑边坡的坡层进行支护以尽可能防止在基坑内坑底施工时基坑边坡坍塌,再在基坑坑底上合适位置设置支撑台4,将连接柱22穿入多个支撑台4上的穿孔21后依次将多个支撑台4连接成整体,工字钢制成的连接柱22具有较强的抗弯折性能,提高了支撑台4对主斜支撑3的支撑性能,随后通过四个地锚6对支撑台4进行固定,使得支撑台4能牢固固定在基坑底部而不会发生滑移,进一步提高了支撑台4对主斜支撑3的稳定支撑;再在支护桩本体1上端部和临近的支撑座5之间设置主斜支撑3,并通过驱动装置调整支撑座5在支撑台4上的位置,以使主斜支撑3与支护桩本体1之间的夹角可灵活调整,使得主斜支撑3能有效抵紧在支护桩本体1和支撑座5之间,从而为支护桩本体1提供有效且稳固的支撑。

参照图3,支撑座5包括滑移设置在支撑台4上端面的底板8,底板8的中部竖直一体固接有靠板9,底板8和靠板9沿支撑台4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共同固接有三角形的护板10,护板10位于靠板9背离基坑中部的一侧,两个护板10之间穿设有贯穿主斜支撑3的定杆11,主斜支撑3靠近支撑台4的一端与靠板9和底板8均抵接,靠板9远离护板10的一侧固接有多个与底板8也固接的三角形的加强板12;驱动装置包括开设在支撑台4上端面的沿支撑台4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13,底板8与滑槽13滑移适配,滑槽13靠近基坑中部的一侧槽壁上固接有千斤顶14,千斤顶14的顶升端端部固接有横截面为“l”字形的卡板15,卡板15的水平段指向临近的支护桩本体1且开设有“u”字形的槽口16,卡板15的竖直段与靠板9抵紧。

主斜支撑3安装完成后,主斜支撑3靠近支撑台4的一端抵接在底板8上端面和靠板9靠近临近支护桩本体1(如图1所示)的一侧上,而护板10则对底板8和靠板9进行加固,同时主斜支撑3在转杆周壁转动,使得主斜支撑3与支撑座5的连接更加稳定,加强板12进一步对靠板9和护板10的连接进行加固,提高了支撑座5对主斜支撑3的稳固支撑性能;随后启动千斤顶14使千斤顶14的顶升端带动底板8在滑槽13内滑移,从而改变主斜支撑3与支护桩本体1之间的夹角,进而使得主斜支撑3与支护桩本体1抵紧并对支护桩本体1进行有效支撑,“l”字形的卡板15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支撑座5在对主斜支撑3进行支撑时受反作用力过大而发生翻转,槽口16的设置则便于主斜支撑3与靠板9之间夹角发生改变时为主斜支撑3提供收纳和防护作用。

支撑台4背离基坑中部的一侧升降设置有滑板17,滑板17与邻近的支护桩本体1中部之间还设置有副斜支撑7,副斜支撑7一端铰接连接在临近的支护桩本体1(如图1所示)中部,另一端铰接连接在滑板17背离支撑台4的侧壁上,支撑台4靠近滑板17的一侧固接有“口”字形的滑座18,滑板17与滑座18的内沿滑移适配,滑座18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的中部共同转动连接有螺杆19,螺杆19竖直螺纹贯穿滑板17,螺杆19的上端部固接有转环20。

副斜支撑7在对临近的支柱桩的中部进行支撑时,转动转环20带动螺杆19旋转,螺杆19在旋转时带动滑板17在滑座18的内沿上升降滑移,从而实现了对副斜支撑7与临近支护桩本体1之间夹角的便捷调整,从而可使副斜支撑7能将支护桩本体1的中部抵紧,进一步加强了支护桩本体1在对基坑边坡进行支护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支护桩本体1和冠梁2浇筑完成后,多个支柱桩对基坑边坡的坡层进行支护以尽可能防止在基坑内坑底施工时基坑边坡坍塌,再在基坑坑底上合适位置设置支撑台4,并以多个地锚6进行固定,使得支撑台4能牢固固定在基坑底部而不会发生滑移,再在支护桩本体1上端部和临近的支撑座5之间设置主斜支撑3,并通过千斤顶14推动靠板9带动底板8在滑槽13内滑移,以使主斜支撑3与支护桩本体1之间的夹角可灵活调整,使得主斜支撑3能有效抵紧在支护桩本体1和支撑座5之间,从而为支护桩本体1提供有效且稳固的支撑,同时升降设置的副斜支撑7也为支护桩本体1提供了进一步的稳固支撑。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