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装载部和挖掘部的新型两头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2460发布日期:2020-06-17 01:18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具有装载部和挖掘部的新型两头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具有装载部和挖掘部的新型两头忙。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是建筑领域非常常见的作业机械,其能够替代人工,极大地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及质量,减少人力成本。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的工程车包括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搅拌机、吊装机等等,分别能够完成不同的作业,各种工程车之间配合作业,能够高效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作业。但对于这些工程车来说,每种工程车只具备单一的一种功能,例如挖掘机只具备挖掘功能,其虽然挖掘效率高,但通过性能差,转场麻烦,装载机则只能进行装载作业,在整体施工时需要采购多种工程车,这无疑增加了设备的投入成本,而且工程车之间交替工作对工程的进度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装载部和挖掘部的新型两头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程机械功能单一、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具有装载部和挖掘部的新型两头忙,包括可移动的车体,所述车体的一端设有装载部,另一端设有挖掘部,所述装载部与挖掘部之间的车体上还设有驾驶室;

所述装载部位于车体前后方向的中心线上,所述驾驶室位于所述中心线的一侧,所述驾驶室的一侧还设有用于存放属具的备用平台;

所述挖掘部包括第一旋转底座和安装于所述第一旋转底座上的挖掘大臂,所述第一旋转底座驱动挖掘大臂在水平面内360°旋转,所述挖掘大臂旋转至与车体前后方向一致时,挖掘大臂位于驾驶室的一侧,挖掘大臂的末端位于所述备用平台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挖掘部还包括侧移座,所述侧移座安装于所述车体上并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往复直线移动,所述第一旋转底座安装于所述侧移座上,所述侧移座驱动第一旋转底座和挖掘大臂同步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驾驶室的一侧还安装有吊装部,所述吊装部包括安装于所述备用平台上的第二旋转底座,所述第二旋转底座上固定有向上延伸的第一主臂,所述第一主臂的末端铰接连接有第二辅臂,所述第二辅臂的末端铰接连接有第三辅臂,所述第一主臂与第二辅臂之间、第二辅臂与第三辅臂之间均连接有吊装油缸,通过吊装油缸实现第二辅臂、第三辅臂的伸缩;

所述第三辅臂为多级伸缩结构,所述第三辅臂上还安装有卷扬机,所述第二旋转底座驱动第一主臂、第二辅臂与第三辅臂在水平面内同步旋转;

所述吊装部和挖掘部处于最低状态时,其最高处均低于驾驶室的最高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备用平台上固定有与属具尺寸相对应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呈上大下小的开口状,所述属具置于所述固定架内,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对称设有顶住所述属具的螺栓,通过螺栓将属具固定在固定架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备用平台为自卸料斗,其一侧边铰接于所述车体的侧边处,所述自卸料斗的下方还设有顶升油缸,所述顶升油缸将所述自卸料斗向远离驾驶室的方向顶翻。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驾驶室的两侧均设有方便驾驶员进出的开门,驾驶室内前后布置有两个驾驶位,可实现双向驾驶、双向操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车体包括前车体和后车体,所述前车体和后车体之间铰接连接,所述前车体上安装有前桥和发动机,所述后车体上安装有后桥和变矩器,所述前桥由发动机驱动,所述后桥通过变矩器与发动机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车体上还对称设有可水平伸出的多根支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驾驶室的一侧还设有放置于备用平台上的备用油桶和灭火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两头忙一端设置装载部,另一端设置挖掘部,可以实现一机两用,通过在驾驶室的一侧设置备用平台,可以存放一些其他的备用属具(例如破碎锤或其他型号的挖斗),待需要更换工作属具时,只需将挖掘大臂旋转至与车体前后方向一致,将挖掘大臂上的工作属具进行更换即可,此时位于一侧的驾驶室内的驾驶员也能够很方便地进行观察。而且这种挖掘大臂旋转至前后方向的结构可以将挖掘大臂做的更长,实现更大的作业范围,只要挖掘大臂旋转至前后方向时能够确保更换属具方便即可,此外,该两头忙的备用平台上还可存放其他的部件,使得整机具有更多的功能。

通过侧移座能够驱动第一旋转底座和挖掘大臂在车体的宽度方向上同步移动,这样能够根据作业需要改变挖掘大臂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一是可以扩大挖掘大臂的作业范围,二是在需要更换属具时,将挖掘大臂进行侧移能够在不移动属具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更换,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三是可以通过改变挖掘大臂的左右位置调节整车的重心,使其更加的稳定。

通过在驾驶室的一侧安装吊装部使得该两头忙又增加了吊装的功能,实现了一机三用,吊装部的第二旋转底座能够实现在水平面内360°旋转,有效扩大了吊装的范围,通过第一主臂、第二辅臂与第三辅臂的依次连接,同时利用多级伸缩结构的第三辅臂能够有效提高吊装的高度,进一步扩大作业范围,而且第三辅臂上设置的卷扬机能够提供充足的动力进行吊装。当吊装部和挖掘部处于最低状态时,其最高处均低于驾驶室的最高处,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该车不用时的占地空间,便于转场移动。

在备用平台上设置固定架能够将属具牢固地进行固定,避免在工作状态下,备用平台上的属具发生位移,消除安全隐患,其固定的方式即通过两侧对称设置的螺栓即可完成,操作非常的简单,而且固定架是呈上大下小的开口状,能够方便属具的放入与取出。

将备用平台设置为自卸料斗,且在其下方设置顶升油缸,能够利用该自卸料斗实现物料的运输功能,利用顶升油缸将自卸料斗向远离驾驶室的方向顶翻,能够实现物料的自卸功能,非常方便实用。

在驾驶室的两侧均设置开门,不仅能够方便驾驶员出入驾驶室,而且能够极大地方便驾驶员直接从驾驶室进入备用平台上,进行属具的维修、整理。驾驶室内前后布置的两个驾驶位,可实现双向驾驶、双向操作。

车体采用前车体、后车体铰接连接的形式,能够减小整车的转弯半径,将发动机安装于前车体上,变矩器安装于后车体上,区别于传统的发动机后置形式,能够减小整车的车身长度。而且发动机不仅驱动前桥,还通过变矩器驱动后桥,实现了四驱功能,整车在复杂的工地环境下具有更强的通过性。

在车体上对称设置水平伸出的多根支腿,能够在进行挖掘和吊装作业情况下提高车身的稳定性,在不工作时,可以将支腿收回,不占用过多的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部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后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动力机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三部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三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装载部;3-挖掘部;4-驾驶室;5-备用平台;6-破碎锤;7-挖斗;8-第一旋转底座;9-挖掘大臂;10-侧移座;11-吊装部;12-第二旋转底座;13-第一主臂;14-第二辅臂;15-第三辅臂;16-吊装油缸;17-卷扬机;18-固定架;19-螺栓;20-自卸料斗;21-顶升油缸;22-开门;23-驾驶位;24-前车体;25-后车体;26-前桥;27-发动机;28-后桥;29-变矩器;30-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共同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装载部和挖掘部的新型两头忙的一种实施例,其包括可移动的车体1,在车体1的左端设有装载部2,右端设有挖掘部3,中间为驾驶室4,驾驶室4内前后布置有两个驾驶位23,可实现双向驾驶、双向操作、一机两用。

将图1的左端定义为前,右端定义为后,则装载部2位于车体1前后方向的中心线上,而驾驶室4则位于中心线的一侧,这样驾驶员在驾驶室4内可以很方便地观察到装载部2和挖掘部3的作业情况,具有很好的作业视角。在驾驶室4的一侧还设有用于存放属具的备用平台5,此处的属具可以为破碎锤6或其他型号的挖斗7,需要时可以将挖掘部3上的属具拆卸下来进行更换,以便进行其他的作业。

挖掘部3包括第一旋转底座8和安装于第一旋转底座8上的挖掘大臂9,挖掘大臂9上再安装挖斗,第一旋转底座8驱动挖掘大臂9在水平面内360°旋转,能够实现大面积的作业,当挖掘大臂9旋转至与车体1的前后方向一致时,挖掘大臂9正好位于驾驶室4的一侧,此时挖掘大臂9的末端也正好位于备用平台5上,这时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属具进行更换,而且这种挖掘大臂9旋转至前后方向的结构可以将挖掘大臂9做的更长,实现更大的作业范围。

此外,挖掘部3还包括侧移座10,侧移座10安装于车体1上并通过油缸等驱动部件沿车体1的宽度方向往复直线移动,第一旋转底座8安装于侧移座10上,通过侧移座10能够驱动第一旋转底座8和挖掘大臂9同步移动。这种结构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好处:一是能够根据作业需要改变挖掘大臂9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扩大挖掘大臂9的作业范围;二是在需要更换属具时,将挖掘大臂9进行侧移即可,不需要人工移动较重的属具,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三是可以通过改变挖掘大臂9的左右位置调节整车的重心,使其更加的稳定。

当然,在该机进行作业时,需保证备用平台5上的属具不发生位移,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固定,为此,该实施例采用了图11所示的固定架18,该固定架18固定在备用平台上,其尺寸与待固定的属具尺寸相对应,固定架18呈上大下小的开口状,能够方便属具的放入与取出,将属具置于固定架18内后,旋拧固定架18两侧对称设置的螺栓19,利用螺栓19将属具顶住,即可实现属具的固定。

如图7所示,为该实施例的动力机构示意图,其中,车体1包括前车体24和后车体25,前车体24和后车体25之间铰接连接,这种铰接连接的车体1具有较小的转弯半径,前车体24上安装有前桥26和发动机27,也即将发动机27进行了前置,后车体25上安装有后桥28和变矩器29,前桥26由发动机27驱动,后桥28通过变矩器29与发动机27连接,这种结构的动力机构区别于传统的发动机后置形式,具有更短的车体,减小了整车的车身长度,而且实现了四驱功能,整车在复杂的工地环境下具有更强的通过性。

此外,该实施例中的驾驶室4两侧均设有方便驾驶员进出的开门22,不仅能够方便驾驶员出入驾驶室4,而且能够极大地方便驾驶员直接从驾驶室4进入备用平台5上,进行属具的维修、整理。

为了提高车体1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该实施例还在车体1上对称设置了可水平伸出的多根支腿30,不工作时,可以将支腿30收回,不占用过多的空间。此外,在驾驶室4的一侧还设有放置于备用平台5上的备用油桶和灭火器(图中未示出),以备急用。

实施例二:

如图5和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即是将备用平台5改为了自卸料斗20,自卸料斗20的一侧边铰接于车体1的侧边处,自卸料斗20的下方还设有顶升油缸21,顶升油缸21能够将自卸料斗20向远离驾驶室4的方向顶翻。

该实施例的自卸料斗20不仅可以存放属具,还可以装载其他的物料,具有运输的功能,待运至目的地后,又可快速高效地完成物料的自卸作业,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该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8、图9和图10共同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示意图,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该实施例在驾驶室4的一侧还安装有吊装部11,这样即使得该实施例同时具备了装、挖、吊三种功能,能够完成三种不同的作业,吊装部11包括安装于备用平台5上的第二旋转底座12,第二旋转底座12上固定有向上延伸的第一主臂13,第一主臂13的末端铰接连接有第二辅臂14,第二辅臂14的末端铰接连接有第三辅臂15,第一主臂13与第二辅臂14之间、第二辅臂14与第三辅臂15之间均连接有吊装油缸16,通过吊装油缸16能够实现第二辅臂14、第三辅臂15的伸缩,另外,第三辅臂15为多级伸缩结构,第二旋转底座12能够实现在水平面内360°旋转,配合可伸长的第三辅臂15,有效扩大了吊装的范围。

此外,在第三辅臂15上还安装有卷扬机17,能够提供充足的动力进行吊装。当吊装部11和挖掘部3处于最低状态时,其最高处均低于驾驶室4的最高处,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该车不用时的占地空间,便于转场移动。

该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两头忙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一机多用,能够配合完成多种不同的作业,大大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