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水砂层基底管廊集水井预制钢筋砼外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5254发布日期:2020-06-09 21:39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富水砂层基底管廊集水井预制钢筋砼外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模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富水砂层基底管廊集水井预制钢筋砼外模结构。



背景技术:

管廊基底为富水砂性土层时,开挖体积相对较小的集水井基坑存在以下问题:因砂性土在富水状态时流动性极大,要想基坑开挖后不被泥沙淤积,且能施做集水井结构,就必须解决基坑的支护和止水问题。为解此问题,我们通过不断尝试及研究,实验出一种结构简单、经济适用的永久性集水井外模结构,全称为管廊集水井预制钢筋砼外模结构。此种预制钢筋砼外模结构安装需注意以下事项:钢筋砼外模预制完成后,需装满水检查其止水性能,止水性能满足要求时,方可开挖集水井基坑;集水井基坑开挖完成后必须快速将满足要求的钢筋砼外模吊放至基坑内,以免泥沙淤积太快影响安装,然后按设计集水井姿态来调整砼外模的姿态,待砼外模姿态调整好后外壁周围回填砂性土,并振捣密实,以此来稳固砼外模,达到初步抗浮处理;砼外模周边整平处理后,需在最短时间内进行管廊底板垫层砼浇筑,垫层顶标高与砼外模顶标高应一致,且垫层砼与砼外模应紧密衔接,达到密封无渗漏,以满足管廊底板及集水井外防水层施工条件。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决定在富水砂性土层地质的管廊基底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外模来代替传统的砖砌基坑支护方式来保障集水井的施工,具有节省资源,缩短工期,强度满足水压要求,吊装完成后能达到干槽作业等优势,但在混凝土外模安装稳固后因地下水水位高会使混凝土外模出现上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富水砂层基底管廊集水井预制钢筋砼外模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富水砂层基底管廊集水井预制钢筋砼外模结构,包括地表和底座,所述地表的表面插接有外模,所述外模的表面设置有配重块,所述底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

可选的,所述底座表面靠近限位环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槽。

可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

可选的,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可选的,所述螺纹槽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配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

可选的,所述配重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勾,所述配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配重块的表面设置有加水口,所述配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料口。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富水砂层基底管廊集水井预制钢筋砼外模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富水砂层基底管廊集水井预制钢筋砼外模结构,通过螺纹槽和限位环的设置,该装置在使用时,将螺纹杆连接到螺纹槽内,然后将配重块一侧的固定环套接到螺纹杆的表面,另一侧的卡钩插接到限位环内,进行固定,可以有效的防止该装置在移动时配重块掉落的风险。

2、该富水砂层基底管廊集水井预制钢筋砼外模结构,通过移动轮和把手的设置,当配重块需要使用时,可以更方便省力的移动到需要使用的地点,节省了工人的劳动力,使用时,通过开口对配重块进行注沙或者注水,然后捆绑固定到外模的表面可以有效的避免外模出现上浮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配重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表;2、底座;3、外模;4、配重块;5、移动轮;6、限位环;7、螺纹槽;8、固定块;9、转轴;10、连接杆;11、把手;12、螺纹杆;13、固定环;14、卡勾;15、橡胶垫;16、加水口;17、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富水砂层基底管廊集水井预制钢筋砼外模结构,包括地表1和底座2,地表1的表面插接有外模3,外模3的表面设置有配重块4,底座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移动轮5,底座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6,底座2表面靠近限位环6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槽7,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固定块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9,转轴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1,螺纹槽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2,配重块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3,配重块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勾14,配重块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5,配重块4的表面设置有加水口16,配重块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料口17,通过螺纹槽7和限位环6的设置,该装置在使用时,将螺纹杆12连接到螺纹槽7内,然后将配重块4一侧的固定环13套接到螺纹杆12的表面,另一侧的卡钩14插接到限位环6内,进行固定,可以有效的防止该装置在移动时配重块4掉落的风险,通过移动轮5和把手11的设置,当配重块4需要使用时,可以更方便省力的移动到需要使用的地点,节省了工人的劳动力,使用时,通过开口16对配重块4进行注水或者注沙,然后捆绑固定到外模的表面可以有效的避免外模出现上浮的风险;

以长×宽×高=2.6m×2.0m×1.5m(外尺寸)的管廊集水井为例,来进行预制钢筋砼外模结构尺寸的设计,钢筋砼外模结构尺寸宜为:长×宽×高=2.8m×2.2m×1.6m(外尺寸),砼外模底板及壁厚均为10cm,主筋采用间距为20cm的u型螺纹钢,直径为16mm,水平箍筋采用间距为15cm的ф12螺纹钢,混凝土采用c40抗渗混凝土,集水井基坑开挖坡度按1:1确定。

依据实例计算钢筋砼外模受水浮力影响大小,计算分砼外模内未设置配重块和设置配重块两种情况,设置配重块时按配重块填满砼外模内为准。水密度取1000kg/m3,配重块密度取1500kg/m3,c40抗渗混凝土密度取2400kg/m3,重力计算公式g=mg中,g值取9.8n/kg,单个预制钢筋砼外模中钢筋质量及混凝土方量依据物质密度标准取值,经计算单个钢筋砼外模需钢筋280kg,混凝土2.1m3,则:

f浮=g排=ρ水gv排

=1000kg/m3×9.8n/kg×2.8m×2.2m×1.6m

=96590n=96.59kn

预制钢筋砼外模内未设置配重块时自身重力:

g1=m1g=(m钢+m混)g

=(280kg+2.1m3×2400kg/m3)×9.8n/kg

=52136n=52.14kn

预制钢筋砼外模内设置配重块后重力:

g2=m2g=(m钢+m混+m配重)g

=(280kg+2.1m3×2400kg/m3+2.6m×2.0m×1.5m×1500kg/m3)×9.8n/kg

=140924n=140.92kn

经计算得出,砼外模内未设置配重块时,砼外模自身重力为52.14kn,砼外模受水浮力为96.59kn,砼外模受水浮力大于砼外模自重,易上浮;设置配重块后,砼外模及配重块重力为140.92kn,砼外模受水浮力为96.59kn,砼外模受水浮力远远小于砼外模及配重块自重,不会上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移动轮的数量为四个。

综上所述,该富水砂层基底管廊集水井预制钢筋砼外模结构,使用时,通过螺纹槽7和限位环6的设置,该装置在使用时,将螺纹杆12连接到螺纹槽7内,然后将配重块4一侧的固定环13套接到螺纹杆12的表面,另一侧的卡钩14插接到限位环6内,进行固定,可以有效的防止该装置在移动时配重块4掉落的风险,通过移动轮5和把手11的设置,当配重块4需要使用时,可以更方便省力的移动到需要使用的地点,节省了工人的劳动力,使用时,通过开口16对配重块4进行注水或者注沙,然后捆绑固定到外模的表面可以有效的避免外模出现上浮的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