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17313发布日期:2020-12-01 10:5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地,是一处正在发展建筑项目,进行土木工程的地点,其范围常有围板、铁丝网或者围墙所封闭,排水装置,是指排水的收集、输送、水质的处理和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用以除涝、防盐的各级排水沟道及建筑物的总称;它主要由田间排水调节网、各级排水沟、蓄涝湖泊、排水闸、抽排泵站和排水容泄区等组成;排水区的多余水量首先汇入田间排水调节网,然后经各级排水沟或经湖泊滞蓄后再由排水闸或抽排站排至容泄区。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

一、现有的建筑工地人员混杂、地势崎岖,操作人员在挖土、填埋等工作时,建筑工地内部的地势通常都是坑坑洼洼,一旦遇到暴雨天气,很容易造成建筑工地内涝的问题,由于建筑工地内部的地势问题,现有的排水装置由于体积较大,在一般体积较小的建筑工地中无法进行安装,正常进行工作,使得建筑工地的内涝,污水处理变得异常困难,使得建筑工地内的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效率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

二、现有的大面积的建筑工地内的地势崎岖,杂物较多,使得操作人员在安装排水装置时,由于建筑工地内的空旷面积较小,使得操作人员安装排水装置时的工作难度较大,且现有的排水装置的重量非常大,体积非常大,使得操作人员在安装排水装置时需要的操作人员的数量较多,不利于该装置的经济效益,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不利于该装置的实用性,降低了该装置的灵活性。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排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排水装置,通过设置装置本体,固定装置,利用了装置本体的体积较小,使得操作人员能将装置本体安装在建筑工地的地面,且该装置的体积较小,即时一些小型建筑工地以及比较杂乱、无规则的地面也可进行安装,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凸块与凹块,利用了一组排水装置的左端的凸块与另一组排水装置的右端凹块相适配,使得两组排水装置构成的一个榫卯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排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右侧表面开设有圆孔,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面卡接右漏水板,所述漏水板的表面开设右槽口,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焊接有螺帽,所述螺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装置本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弯杆,所述连接弯杆的底端一体形成有尖头,所述装置本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凹头,所述装置本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凸头,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面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暴扣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侧活动安装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圆孔。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漏水板的材质为金属质构件,且漏水板的底端与装置本体的顶端表面紧紧贴合在一起。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槽口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槽口开设在漏水板的表面。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固定装置焊接在装置本体的左侧与右侧底端。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凹头和凸头的表面粗糙。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的材质为金属质构件,且安装板的长度值为十厘米至十五厘米。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杆贯穿整个装置本体的左侧与圆孔的底端摩擦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表面光滑,所述装置本体的长度值为一米至一米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装置本体,固定装置,利用了装置本体的体积较小,使得操作人员能将装置本体安装在建筑工地的地面,且该装置的体积较小,即使一些小型建筑工地以及比较杂乱、无规则的地面也可进行安装,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利用了固定装置插入建筑工地获得的固定性,使得该装置在能建筑工地崎岖的环境下紧紧抓牢在建筑工地的表面,使得该装置的牢固性增加,避免了该装置在疏导水流时,被水流的巨大压力冲毁,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该装置整体与地面的固定性,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与稳定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凸块与凹块,利用了一组排水装置的左端的凸块与另一组排水装置的右端凹块相适配,使得两组排水装置构成的一个榫卯结构,利用了榫卯结构之间的固定性使得排水装置能够牢固的固定在一起,避免了内涝将排水装置冲垮变形,利用了排水装置之间的凸块与凹块相适配,使得排水装置可分为一段一段的结构,使得该装置的灵活性增加,降低了操作人员铺设安装的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漏水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本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装置本体;2、圆孔;3、漏水板;4、槽口;5、连接弯杆;6、固定装置;7、尖头;8、凹头;9、凸头;10、安装板;101、固定板;102、转动板;103、固定圆孔;11、螺帽;12、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5所示的一种建筑工地用的排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右侧表面开设有圆孔2,装置本体1的顶面卡接右漏水板3,漏水板3的表面开设右槽口4,装置本体1的内部焊接有螺帽11,螺帽1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12,装置本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弯杆5,连接弯杆5的底端一体形成有尖头7,装置本体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凹头8,装置本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凸头9,装置本体1的顶面焊接有安装板10,安装板10包括固定板101,固定板101的左侧活动安装有转动板102,转动板102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圆孔103。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2,槽口4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槽口4开设在漏水板3的表面。

实施方式具体为:利用了槽口4的数量,使得积水能够快速的流入到装置本体1的内部,避免了内涝发生的可能性,在大雨天气下,利用了槽口4的数量,使得该装置流水速度大大增加,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增加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3,安装板10的材质为金属质构件,且安装板10的长度值为十厘米至十五厘米。

实施方式具体为:利用了安装板10的材质,使得安装板10的工作寿命较长,增加了该装置的经济效益,避免了水流的冲击力对安装板10造成的损坏,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4,凹头8和凸头9的表面粗糙。

实施方式具体为:利用了凸头9与凹头8相适配,使得该装置各个组件的固定性增加,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5,装置本体1的内部表面光滑,装置本体1的长度值为一米至一米五。

实施方式具体为:利用了装置本体1的长度,使得操作人员在固定、安装装置本体1时,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较低,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使得操作人员易于将多个装置本体1榫卯连接起来,避免了由于装置本体1重量过大,而对操作人员造成的劳动量过高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的便捷性,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准备阶段:首先安装好该装置的各个部件,接着操作人员将装置本体1的底端的固定装置6通过尖头7插入到建筑工地的底端,然后操作人员将若干数量的装置本体1通过装置本体1左端的凹头8与装置本体1右端的凸头9榫卯接在一起,然后操作人员将铁棒的一点插入到装置本体1的圆孔2内,另一端插入到另一端装置本体1的圆孔2内部,然后将两个装置本体1紧紧贴合在一起,增加两个装置本体1之间的固定性。

工作阶段:首先建筑工地地面的积水从漏水板3表面的若干个槽口4流进装置本体1的内部,接着水流通过装置本体1的内部流向建筑工地的外面的下水道内。

结束阶段:首先操作人员将圆孔2内部的杂草,泥沙等清理干净,随后操作人员检查该装置各个组件之间的固定性是否正常,然后对该装置老化的部件进行更换与维修,最终完成了该装置对地面积水的疏通工作与导流工作,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