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抗隆起土压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61054发布日期:2020-07-14 16:36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抗隆起土压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防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抗隆起土压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基坑以及低下开挖工程中,坑底抗隆起及变形控制一直是一个难题。对于淤泥及淤泥质土等软弱地层的基坑,亟需提供一种安全方便、可循环利用的装置,以提高基坑坑底抗隆起稳定性问题,并控制基坑周边环境的变形。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83448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坑抗隆起土压平衡装置。其包括若干个重力墩和底板,底板放置在四周设有围护墙的基坑底部,重力墩置于各个底板上,各个相邻的重力墩之间可设置连系杆;与基坑围护墙相邻的重力墩与围护墙之间可设置支撑梁;各个相邻的底板之间可设置连系杆。其通过补充基坑底面竖向压力,平衡土压力变量,提高土体围压,提高基坑坑底抗隆起稳定性,降低地下开挖风险,控制基坑变形的优点。

在施工的过程中,先将底板铺设在基坑底面上,之后将重力墩吊起并垂放至基坑内,并固定安装在底板。在重力墩安装稳定后,再进行基坑土方开挖作业,之后立刻进行基础底板浇筑,当基础底板浇筑完成且强度达到要求后,取下重力墩。但是在浇筑的过程中,部分混凝土容易洒落至重力墩和底板贴合的缝隙中,导致将重力墩和底板粘结在一起,导致后续不能方便的将重力墩取下,若强行取下的话,容易导致底板开裂,甚至导致浇筑好的基础底板出现损坏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抗隆起土压平衡装置,在浇筑好基坑底面的基础底板后,能够方便的将重力墩和底板分离,便于将重力墩回收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坑抗隆起土压平衡装置,包括预制底板和安装在预制底板上侧的重力墩,所述的重力墩的横截面呈方形,在重力墩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底边,支撑底边沿着重力墩底面的外侧边设置,在预制底板上开设有嵌设槽,嵌设槽的形状不小于支撑底边在预制底板顶面上的投影形状,嵌设槽的深度等于支撑底边与重力墩底面之间的距离,在嵌设槽内铺设有塑编布,塑编布包覆在支撑底边和重力墩外侧,且塑编布边缘的高度高于预制底板顶面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在预制底板上铺设有塑编布,使塑编布盖设在嵌设槽上,之后将重力墩放置在预制底板上,且使重力墩底面上的支撑底边嵌设在嵌设槽内,此时塑编布垫在支撑底边和嵌设槽之间。在浇筑的时候,将塑编布包覆在重力墩的外侧面上,混凝土在洒落至重力墩和预制底板贴合的缝隙时,被塑编布隔离开,使重力墩和预制底板不易粘结在一起,能够在浇筑好基坑底面的基础底板后,方便的将重力墩和底板分离,便于将重力墩回收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嵌设槽呈方框形,在嵌设槽的外侧边上开设插设槽,插设槽呈方框形,且插设槽的内侧面与嵌设槽的外侧面重合,在插设槽内的插设槽插设板,插设板设置有四块,且在插设槽的四条边内均插设有一块,插设板上侧边的高度高于预制底板的顶面,塑编布夹设在插设板和重力墩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塑编布垫在插设板和重力墩之间,一方面能够很好的收束起塑编布,另一方面能够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使混凝土不易粘结在塑编布上,便于后续将塑编布回收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插设槽底面与预制底板顶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嵌设槽底面与预制底板顶面之间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后续取出重力墩的时候,能够直接通过推动插设板,使插设板从插设槽内脱离。即使插设板被混凝土粘结在预制底板上时,也能够很好的从预制底板上取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插设槽底面与嵌设槽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插设板在插设槽底面上的投影为等腰梯形,且各个等腰梯形依次首尾相接形成第一矩形框,第一矩形框在插设槽底面上的投影与插设槽的底面形状相同;插设板翻转至与嵌设槽底面平行的侧面时,其在预制底板顶面上的投影也为等腰梯形,各个等腰梯形依次首尾相接形成第二矩形框,第二矩形框在预制底板顶面上的投影与插设槽和嵌设槽底面相加的形状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重力墩放置在预制底板上的时候,各个预制底板能够很好的嵌设在插设槽内,且依次相接,将重力墩围护起来,从而达到将塑编布收束起来的效果。在将重力墩从预制底板上取下后,通过推动插设板,四块插设板能够依次连接形成一个矩形框,并嵌设在预制底板顶面上的插设槽和嵌设槽内,使预制底板顶面变得平整,便于后续预制底板的浇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重力墩的横截面呈正方形,支撑底边、嵌设槽和插设槽的横截面均为正方形的方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重力墩底面上的支撑底板能够从多个角度嵌设在嵌设槽内,并且使各个插设板的形状也相同,便于进行组装,使用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重力墩的外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一圈锚固钢圈,锚固钢圈上固定安装有吊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重力墩吊装至基坑内时,能够通过将吊索绑在吊耳上,从而方便的将重力墩吊装至基坑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锚固钢圈和重力墩上均开设有锚固孔,锚固钢圈上的锚固孔和重力墩上的锚固孔数量相等,且锚固钢圈上的锚固孔均与一个重力墩上的锚固孔对应,对应的两个锚固孔相互重叠,所述的锚固孔内穿设有锚固钉,且锚固钉穿过塑编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塑编布包覆起重力墩后,通过在锚固孔内穿设有锚固钉,从而简单的将塑编布的边缘处固定住,使其能够很好的包覆在重力墩的外侧面上,使用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预制底板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垫杆,支撑垫杆设置有至少两根,且各个支撑垫杆相互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基坑底面通常为凹凸不平的结构,通过在预制底板的底面上设置有支撑垫杆,能够使预制底板在铺设基坑内时,更为平稳,便于后续进行浇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使重力墩和预制底板不易粘结在一起,能够在浇筑好基坑底面的基础底板后,方便的将重力墩和底板分离;

2.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易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预制底板;11、支撑垫杆;12、嵌设槽;2、重力墩;21、支撑底边;3、塑编布;4、锚固钢圈;41、吊耳;42、锚固孔;43、锚固钉;5、插设槽;51、插设板;6、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基坑抗隆起土压平衡装置,包括预制底板1和重力墩2,预制底板1呈方形。在预制底板1的底面上一体成型有两根相互平行的支撑垫杆11,支撑垫杆11为方杆,且沿着预制底板1相对的两条侧边设置。重力墩2设置在预制底板1的上侧。

参照图1和图2,重力墩2的横截面呈正方形,在重力墩2的底面上一体成型有支撑底边21,支撑底边21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方框,且支撑底边21沿着重力墩2底面的外侧边设置。在预制底板1的顶面上开设有嵌设槽12,嵌设槽12的形状与支撑底板在预制底板1上侧面的投影面积相等,且嵌设槽12底面与预制底板1上侧面之间的间距等于支撑底边21的下侧面与重力墩2的下侧面之间的间距。

参照图1和图2,在嵌设槽12内铺设有塑编布3,塑编布3包覆在重力墩2的外侧,在重力墩2的侧面上通过膨胀螺栓锚固安装有锚固钢圈4,且锚固钢圈4套设在重力墩2上,在锚固钢圈4上焊接有吊耳41。在重力墩2的四个侧面上均开设有锚固孔42,在锚固钢圈4上也开设有锚固孔42,锚固钢圈4上的锚固孔42数量与重力墩2上的锚固孔42数量相等,且重力墩2上的锚固孔42与锚固钢圈4上的锚固孔42一一对应,相互对应的两个锚固孔42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在锚固孔42内穿设有锚固钉43,塑编布3的边缘位于锚固钢圈4的上侧,锚固钉43同时穿过塑编布3。

参照图1和图2,在嵌设槽12的外侧面上开设有一圈插设槽5,插设槽5的底面与嵌设槽12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插设槽5的横截面呈正方形的方框,且插设槽5的内侧面与嵌设槽12的外侧面重合。在插设槽5内插设有竖直设置的插设板51,插设板51在其所贴合的重力墩2侧面上的投影呈等腰梯形,且插设板51的上侧边高于预制底板1的上侧边,在插设板51的底面上开设有通槽6,使插设板51在插设槽5底面上的投影也呈等腰梯形。插设板51竖直状态时,其在插设槽5底面上投影的等腰梯形依次首尾相接形成第一矩形框,且第一矩形框与插设槽5的底面形状相同。当插设板51翻转至水平状态时,其在预制底板1顶面上投影的等腰梯形依次首尾相接形成第二矩形框,第二矩形框的内侧边长度等于嵌设槽12内侧边的长度,第二矩形框的外侧边的长度等于插设槽5外侧面的长度。

在使用的时候,先在插设槽5内插入插设板51,之在预制底板1上铺设有塑编布3,使塑编布3盖设在嵌设槽12上,之后将重力墩2放置在预制底板1上,且使重力墩2底面上的支撑底边21嵌设在嵌设槽12内,此时塑编布3垫在支撑底边21和插设板51之间。将塑编布3收束起来,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混凝土在洒落至重力墩2和预制底板1贴合的缝隙时,被塑编布3和插设板51隔离开,使重力墩2和预制底板1不易粘结在一起,并且混凝土不易粘附在塑编布3上。在浇筑完成后,可以轻松的将重力墩2和塑编布3取下,之后在利用锤子之类的工具敲动插设板51,使插设板51从插设槽5内脱离。并嵌设在预制底板1顶面上的插设槽5和嵌设槽12内,使预制底板1顶面变得平整,便于后续的浇筑。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