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蓝绿藻清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体蓝绿藻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蓝藻是原核生物,又叫蓝绿藻、蓝细菌;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粘藻。
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微囊藻毒素,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微囊藻毒素。微囊藻毒素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
现有的清除蓝绿藻的装置,蓝绿藻在经过过滤网时,不容易下沉到收集网的内部,对蓝绿藻的清除造成了一定的不便,而且收集网更换不方便,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对后续的工作产生影响,而且粘附在过滤网上的蓝绿藻不好清理,使过滤网的使用寿命减少,增大了企业的花费。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水体蓝绿藻清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蓝绿藻不易下沉,收集网更换不方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体蓝绿藻清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体蓝绿藻清除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对的一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过滤网,且过滤网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壁上开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定位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壁上设置有收集网连接板,且收集网连接板的两侧外壁上均开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销钉孔,所述销钉孔的内部插接有销钉,且销钉的另一端插接至定位孔的内部,所述收集网连接板的底端设置有收集网。
上述技术方案的关键构思在于:通过设置的收集网连接板和销钉,通过收集网连接板和销钉,在收集网固定在过滤网的下方,在收集网集满蓝绿藻时,拔出销钉时便可以直接更换收集网,方便了收集网的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外壁靠近顶端的位置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焊接有絮凝剂箱体,所述絮凝剂箱体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絮凝剂箱体的底端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输剂管,且第一输剂管的内部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输剂管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输剂管,且第二输剂管的底端开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输剂孔,所述输剂孔的内部插接有喷头,所述絮凝剂箱体的顶端设置有注剂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焊接有传动丝杆,所述传动丝杆远离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轴承,且轴承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的外壁上,所述传动丝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滑块的一端焊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外部焊接有刮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固定在河岸的两侧,且与河岸水平面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开有矩形通孔,且过滤网安装在矩形通孔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的顶端高出水平面15-20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收集网连接板和销钉,通过收集网连接板和销钉,在收集网固定在过滤网的下方,在收集网集满蓝绿藻时,拔出销钉时便可以直接更换收集网,方便了收集网的更换。
2.通过设置的刮板,刮板在通过电机的带动下,可以上下移动,能够对粘附在过滤网上的蓝绿藻进行清理,能够起到清理过滤网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使蓝绿藻顺利的下沉至收集网内部。
3.通过设置的絮凝剂箱体,絮凝剂箱体的内部注入有絮凝剂,然后喷头可以将絮凝剂喷晒在过滤网上,使过滤网上的蓝绿藻进行凝结下沉至下方的收集网内部,方便蓝绿藻的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体蓝绿藻清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体蓝绿藻清除装置的絮凝剂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体蓝绿藻清除装置的收集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过滤网、6收集网、7销钉、8第一连接杆、9絮凝剂箱体、10注剂管、11第二连接杆、12第一输剂管、13阀门、14第二输剂管、15喷头、16电机、17传动丝杆、18滑块、19限位块、20传动轴、21刮板、22销钉孔、23收集网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3,一种水体蓝绿藻清除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相对的一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第一支撑板3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过滤网5,且过滤网5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4通过螺栓固定,第一支撑板3的外壁上开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定位孔,第一支撑板3的外壁上设置有收集网连接板23,且收集网连接板23的两侧外壁上均开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销钉孔22,销钉孔22的内部插接有销钉7,且销钉7的另一端插接至定位孔的内部,收集网连接板23的底端设置有收集网6,通过若干个销钉7插接至销钉孔22和定位孔的内部,可以将收集网连接板23固定在过滤网5下方的第二支撑板4上,然后通过拔出销钉7可以方便收集网6的更换。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收集网连接板23和销钉7,通过收集网连接板23和销钉7,在收集网6固定在过滤网5的下方,在收集网6集满蓝绿藻时,拔出销钉7时便可以直接更换收集网6,方便了收集网6的更换。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杆1的一侧外壁靠近顶端的位置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连接杆8,第一连接杆8的另一端焊接有絮凝剂箱体9,絮凝剂箱体9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二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1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絮凝剂箱体9的底端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输剂管12,且第一输剂管12的内部设置有阀门13,第一输剂管12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输剂管14,且第二输剂管14的底端开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输剂孔,输剂孔的内部插接有喷头15,絮凝剂箱体9的顶端设置有注剂管10,通过注剂管10向絮凝剂箱体9的内部注入絮凝剂,絮凝剂选用微生物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或其分泌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它是利用微生物技术,通过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发酵、提取、精制而得的,是具有生物分解性和安全性的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的水处理剂,当絮凝剂占絮凝剂箱体9的三分之二时,停止注入,然后打开阀门13,可以将絮凝剂通过第一输剂管12输送至第二输剂管14的内部,然后经过若干个喷头15,可以将絮凝剂均匀的喷洒在过滤网5上方,能够使过滤网5处的蓝绿藻进行凝结下沉,然后至收集网6的内部。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杆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16,电机16输出轴的一端焊接有传动丝杆17,传动丝杆17远离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轴承,且轴承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的外壁上,传动丝杆17的外部螺纹连接有滑块18,滑块18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限位块19,限位块19远离滑块18的一端焊接有传动轴20,传动轴20的外部焊接有刮板21,通过电机16可以带动传动丝杆17进行转动,然后带动滑块18和限位块19向下移动,限位块带动传动轴20向下移动,传动轴带动刮板21向下移动,刮板21的上下移动可以将粘附在过滤网5上的蓝绿藻进行清理。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分别固定在河岸的两侧,且与河岸水平面垂直,将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垂直于河岸水平面安装,放置过滤网5倾斜,影响蓝绿藻的清除。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均开有矩形通孔,且过滤网5安装在矩形通孔的内部,通过开有的矩形通孔,可以方便絮凝剂的喷洒,而且不会阻拦蓝绿藻凝结后的下沉。
进一步的,过滤网5的顶端高出水平面20厘米,防止蓝绿藻直接从过滤网5的上方通过。
采用上述通过设置的刮板21,刮板21在通过电机16的带动下,可以上下移动,能够对粘附在过滤网5上的蓝绿藻进行清理,能够起到清理过滤网5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使蓝绿藻顺利的下沉至收集网6内部;通过设置的絮凝剂箱体9,絮凝剂箱体9的内部注入有絮凝剂,然后喷头15可以将絮凝剂喷晒在过滤网5上,使过滤网5上的蓝绿藻进行凝结下沉至下方的收集网6内部,方便蓝绿藻的收集。
以下再列举出几个优选实施例或应用实施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及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做出的技术贡献:
实施例1
一种水体蓝绿藻清除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相对的一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第一支撑板3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过滤网5,且过滤网5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4通过螺栓固定,第一支撑板3的外壁上开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定位孔,第一支撑板3的外壁上设置有收集网连接板23,且收集网连接板23的两侧外壁上均开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销钉孔22,销钉孔22的内部插接有销钉7,且销钉7的另一端插接至定位孔的内部,收集网连接板23的底端设置有收集网6,通过若干个销钉7插接至销钉孔22和定位孔的内部,可以将收集网连接板23固定在过滤网5下方的第二支撑板4上,然后通过拔出销钉7可以方便收集网6的更换。
其中,第一支撑杆1的一侧外壁靠近顶端的位置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连接杆8,第一连接杆8的另一端焊接有絮凝剂箱体9,絮凝剂箱体9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二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1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絮凝剂箱体9的底端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输剂管12,且第一输剂管12的内部设置有阀门13,第一输剂管12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输剂管14,且第二输剂管14的底端开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输剂孔,输剂孔的内部插接有喷头15,絮凝剂箱体9的顶端设置有注剂管10,通过注剂管10向絮凝剂箱体9的内部注入絮凝剂,絮凝剂选用微生物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或其分泌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它是利用微生物技术,通过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发酵、提取、精制而得的,是具有生物分解性和安全性的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的水处理剂,当絮凝剂占絮凝剂箱体9的三分之二时,停止注入,然后打开阀门13,可以将絮凝剂通过第一输剂管12输送至第二输剂管14的内部,然后经过若干个喷头15,可以将絮凝剂均匀的喷洒在过滤网5上方,能够使过滤网5处的蓝绿藻进行凝结下沉,然后至收集网6的内部;第一支撑杆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16,电机16输出轴的一端焊接有传动丝杆17,传动丝杆17远离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轴承,且轴承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的外壁上,传动丝杆17的外部螺纹连接有滑块18,滑块18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限位块19,限位块19远离滑块18的一端焊接有传动轴20,传动轴20的外部焊接有刮板21,通过电机16可以带动传动丝杆17进行转动,然后带动滑块18和限位块19向下移动,限位块带动传动轴20向下移动,传动轴带动刮板21向下移动,刮板21的上下移动可以将粘附在过滤网5上的蓝绿藻进行清理;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分别固定在河岸的两侧,且与河岸水平面垂直,将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垂直于河岸水平面安装,放置过滤网5倾斜,影响蓝绿藻的清除;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均开有矩形通孔,且过滤网5安装在矩形通孔的内部,通过开有的矩形通孔,可以方便絮凝剂的喷洒,而且不会阻拦蓝绿藻凝结后的下沉;过滤网5的顶端高出水平面20厘米,防止蓝绿藻直接从过滤网5的上方通过。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分别固定安装在河岸的两侧,在安装时,使过滤网5高出水平面20厘米,然后通过注剂管10向絮凝剂箱体9的内部注入絮凝剂,当絮凝剂占絮凝剂箱体9的三分之二时,停止注入,然后打开阀门13,可以将絮凝剂通过第一输剂管12输送至第二输剂管14的内部,然后经过若干个喷头15,可以将絮凝剂均匀的喷洒在过滤网5上方,然后通过絮凝剂将蓝绿藻凝结,能够使蓝绿藻下沉至收集网6的内部,然后开打电机16,通过电机16可以带动传动丝杆17进行转动,然后带动滑块18和限位块19向下移动,限位块带动传动轴20向下移动,传动轴带动刮板21向下移动,刮板21的上下移动可以将粘附在过滤网5上的蓝绿藻进行清理,在收集网6的内部集满蓝绿藻时,拔出销钉7,便可以将收集网6进行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