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助于增加地下管廊承载和消震作用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5435发布日期:2020-10-17 00:46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助于增加地下管廊承载和消震作用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基础设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助于增加地下管廊承载和消震作用的结构。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的建设正在大力进行,综合管廊所到达的区域也会越来越广泛。地下综合管廊对满足民生基本需求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降低了路面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保持了路面的完整性和各类管线的耐久性,便于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和日常管理。并且管线一起入地,减少架空线与绿化的矛盾。但是普通的综合管廊只能短期承受地面各种荷载冲击,难以达到长期抗震作用,其顶部的板片直接承受动载荷和静载荷,两侧墙体不仅要承受顶部板片的动载荷和静载荷,还要承受侧边土层的横向载荷,因此为了增强综合管廊的承载能力和抵抗地面荷载冲击的能力、防止结构失稳,墙壁需要设置的很厚,而且这种结构通过现场浇筑或者预制件制作,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建设成本高,不利于抗震型综合管廊的长期推广使用,会大大增加建设维修费用,因此,建设一种有利于消除地面对管廊荷载冲击的抗震结构,为了抵抗来自地面的动载荷和静载荷,形成完整的抗震保护结构十分重要,避免造成地面荷载对管廊造成应力局部变大、对结构不利的现象。

现阶段管廊抵抗荷载作用能力有待提高,仅仅能保证正常自然条件下抵抗荷载作用效果,对应付突发状况(如遇到地震、爆炸等灾害),结构刚度和强度设计明显不足,会存在管线散落、结构坍落等隐患,这样既增大了后期的维修成本,也影响了整个公共市政的运行,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现有技术中的一些管廊抗震保护结构有很多缺点,如不利于地下综合管廊的长期建设,或者功能设计的不完善、不合理,部分装置无法保证长期耐久性,有时容易失效,有的构造设计比较复杂,有的成本过高,因此建设一种合理的消除地面对管廊荷载冲击的抗震保护结构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助于增加地下管廊承载和消震作用的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对地下管廊形成完整的抗震保护结构,能显著增加廊体承载能力和抵抗载荷破坏的能力,显著增加地下管廊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减震能力,可预防管廊被荷载冲击破坏引发的事故,对地下基础设施领域建设有意义,对地下结构的建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有助于增加地下管廊承载和消震作用的结构,包括地下管廊结构、保温板、隔水材料、防腐保护材料、保护外壳、地下管廊上端消震组合承载结构、回填土、三七灰土层、碎石垫层和砾石粗砂层,有助于增加地下管廊承载和消震作用的结构中,在回填土的下方设置地下管廊结构,在地下管廊结构的内层设置保温板,在地下管廊结构的外层设置隔水材料,在隔水材料的外层设置防腐保护材料,在防腐保护材料的外层设置保护外壳,在保护外壳的周围设置三七灰土层,在保护外壳和三七灰土层的下方设置碎石垫层,在碎石垫层的下方设置砾石粗砂层,在回填土内部的底端设置地下管廊上端消震组合承载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地下管廊上端消震组合承载结构的结构中,上下两端设置挤压端板,左右两端设置侧部支撑耗能板,在挤压端板和侧部支撑耗能板的内侧均设置内置软隔板,在地下管廊上端消震组合承载结构的结构内部设置若干个承载减震单体,在承载减震单体的内部区域设置抗震挤压材料,在地下管廊上端消震组合承载结构结构内的其他区域设置承载填充支撑混合介质层,在承载减震单体结构中的两侧设置若干个半圆形减震耗能板相互连接而成,在承载减震单体结构中的上下两端设置耗能连接水平板对半圆形减震耗能板进行连接,在地下管廊上端消震组合承载结构的结构中设置若干个内部协调连接杆对同一个承载减震单体中相对的两组半圆形减震耗能板进行连接并在内部协调连接杆的两端设置固定螺母进行固定,在地下管廊上端消震组合承载结构的结构中设置若干个内部协调连接杆对相邻两个承载减震单体中相对的一组半圆形减震耗能板进行连接并在内部协调连接杆的两端设置固定螺母进行固定,在地下管廊上端消震组合承载结构结构中的两端分别设置端部协调固定杆对侧部支撑耗能板和与其邻近的承载减震单体中的一个半圆形减震耗能板进行连接并在端部协调固定杆的两端设置固定螺母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侧部支撑耗能板、耗能连接水平板、半圆形减震耗能板均采用低屈服点耗能钢板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抗震挤压材料采用泡沫铝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外壳采用混凝土砂浆保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防腐保护材料采用聚乙烯基板,并在聚乙烯基板外层镀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隔水材料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板采用岩棉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在内置软隔板和挤压端板及内置软隔板和侧部支撑耗能板之间均设置高强度耐老化胶进行粘结。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填充支撑混合介质层采用阻尼材料添加入细沙制作而成,阻尼材料采用聚乙烯醇和丁苯乳胶混制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对地下管廊形成完整的抗震保护结构,能显著增加廊体承载能力和抵抗载荷破坏的能力,显著增加地下管廊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减震能力,可抵抗地面动载荷和静载荷传递到管廊结构上的震动能量,当地下管廊上端消震组合承载结构受到地面载荷作用时,挤压端板能对承载减震单体和抗震挤压材料挤压耗能,能大幅耗散地面的动载荷和静载荷传递到廊体的能量,同时设置的侧部支撑耗能板和承载填充支撑混合介质层能增强地下管廊结构承载能力,防止综合管廊整体结构失稳,避免造成地面荷载对地下管廊造成应力增加的情况,对地下基础设施领域建设有意义,降低使用后期维修费用,可预防管廊被荷载冲击破坏引发一系列重大事故,具有很强实用性和广泛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有助于增加地下管廊承载和消震作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地下管廊上端消震组合承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承载减震单体示意图。

图中:1为地下管廊结构;2为保温板;3为隔水材料;4为防腐保护材料;5为保护外壳;6为地下管廊上端消震组合承载结构;7为挤压端板;8为侧部支撑耗能板;9为内置软隔板;10为承载减震单体;11为内部协调连接杆;12为端部协调固定杆;13为固定螺母;14为抗震挤压材料;15为承载填充支撑混合介质层;16为耗能连接水平板;17为半圆形减震耗能板;18为回填土;19为三七灰土层;20为碎石垫层;21为砾石粗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有助于增加地下管廊承载和消震作用的结构,主要包括地下管廊结构1、保温板2、隔水材料3、防腐保护材料4、保护外壳5、地下管廊上端消震组合承载结构6、挤压端板7、侧部支撑耗能板8、内置软隔板9、承载减震单体10、内部协调连接杆11、端部协调固定杆12、固定螺母13、抗震挤压材料14、承载填充支撑混合介质层15、耗能连接水平板16、半圆形减震耗能板17、回填土18、三七灰土层19、碎石垫层20和砾石粗砂层21等,有助于增加地下管廊承载和消震作用的结构中,在回填土18的下方设置地下管廊结构1,在地下管廊结构1的内层设置保温板2,在地下管廊结构1的外层设置隔水材料3,在隔水材料3的外层设置防腐保护材料4,在防腐保护材料4的外层设置保护外壳5,在地下管廊结构1的周围设置三七灰土层19,在地下管廊结构1和三七灰土层19的下方设置碎石垫层20,在碎石垫层20的下方设置砾石粗砂层21,在回填土18内部的底端设置地下管廊上端消震组合承载结构6,在地下管廊上端消震组合承载结构6的结构中,上下两端设置挤压端板7,左右两端设置侧部支撑耗能板8,在挤压端板7和侧部支撑耗能板8的内侧均设置内置软隔板9,在地下管廊上端消震组合承载结构6的结构内部设置若干个承载减震单体10,在承载减震单体10的内部区域设置抗震挤压材料14,在地下管廊上端消震组合承载结构6结构内的其他区域设置承载填充支撑混合介质层15,在承载减震单体10结构中的两侧设置若干个半圆形减震耗能板17相互连接而成,在承载减震单体10结构中的上下两端设置耗能连接水平板16对半圆形减震耗能板17进行连接,在地下管廊上端消震组合承载结构6的结构中设置若干个内部协调连接杆11对同一个承载减震单体10中相对的两组半圆形减震耗能板17进行连接并在内部协调连接杆11的两端设置固定螺母13进行固定,在地下管廊上端消震组合承载结构6的结构中设置若干个内部协调连接杆11对相邻两个承载减震单体10中相对的一组半圆形减震耗能板17进行连接并在内部协调连接杆11的两端设置固定螺母13进行固定,在地下管廊上端消震组合承载结构6结构中的两端分别设置端部协调固定杆12对侧部支撑耗能板8和与其邻近的承载减震单体10中的一个半圆形减震耗能板17进行连接并在端部协调固定杆12的两端设置固定螺母13进行固定。

侧部支撑耗能板8、耗能连接水平板16、半圆形减震耗能板17采用低屈服点耗能钢板。

抗震挤压材料14采用泡沫铝制成。

保护外壳5采用混凝土砂浆保护层。

防腐保护材料4采用聚乙烯基板,并在其外层镀锌设置。

隔水材料3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保温板2采用岩棉材料制成,其保温同时具有防火隔热作用。

在内置软隔板9和挤压端板7、侧部支撑耗能板8之间设置高强度耐老化胶进行粘结。

承载填充支撑混合介质层15采用阻尼材料添加入细沙制作而成,阻尼材料采用聚乙烯醇和丁苯乳胶混制而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