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防护级地下人防门密封无泄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6993发布日期:2020-08-07 17:18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防护级地下人防门密封无泄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给排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防护级地下人防门密封无泄漏系统。



背景技术:

在高铁站、飞机站等场合都会设有防空洞,防空洞的地下通道采用非常厚的人防门关紧,然而人防门的防漏性能有限,遇到大暴雨、发大水等特殊的情况时,防空洞有被淹的危险。现有技术一般是采用普通的泵阀进行排水,然而普通的泵阀响应速度慢,需要很大的冲击力才能响应,排水速度不够快,而且现有的泵阀通常是电控式的,发大水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故障,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防护级地下人防门密封无泄漏系统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高防护级地下人防门密封无泄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通道、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第一壳体内设置与进水通道的末端连通的引流通道,引流通道内设置多个第一单向阀;第二壳体的上部开设第二壳体内腔,第二壳体内腔内设置第一内胆,第二壳体的下端开设与进水通道连通的进流通道,进流通道上设置第二单向阀;第三壳体内设置中间层,中间层将第三壳体的内腔分隔成第三壳体上内腔和第三壳体下内腔,第三壳体上内腔内设置膜片,膜片将第三壳体上内腔分隔成第三壳体上内腔上部和第三壳体上内腔下部,第三壳体上内腔上部内设置第二内胆,第三壳体上内腔下部与第二壳体内腔通过管道连接,第三壳体上内腔下部一侧开设排水孔,中间层上滑动插接第三阀杆,第三阀杆与膜片配合连接,第三阀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与第二内胆下端相抵的压块,第三壳体下内腔上设置连通的第三壳体进水口和第三壳体排水口,第三壳体进水口分别与第一壳体的引流通道和第三壳体上内腔下部的排水孔通过管道连接,第三壳体排水口外接真空排水系统,第三阀杆的下端堵住第三壳体进水口。

所述的一种高防护级地下人防门密封无泄漏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内的引流通道为环状结构,引流通道的四角分别设置第一单向阀。

所述的一种高防护级地下人防门密封无泄漏系统,其特征在于引流通道为回字形结构,引流通道上设置与第三壳体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的第一壳体出水口,第一壳体出水口位于引流通道上端的两个第一单向阀之间。

所述的一种高防护级地下人防门密封无泄漏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单向阀包括第一阀体、固定连接于第一阀体上端的第一阀盖、滑动插接于第一阀盖上的第一阀杆、固定连接于第一阀杆上的第一阀芯及套设于第一阀杆上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阀盖和第一阀杆的下端头,第一阀芯堵住第一阀盖和第一阀体的通道。

所述的一种高防护级地下人防门密封无泄漏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单向阀包括第二阀体、设置于第二阀体内的第二阀体内挡肩、滑动插接于第二阀体内挡肩的第二阀杆、固定连接于第二阀杆上端的第二阀芯及套设于第二阀杆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阀体内挡肩和第二阀芯相连,第二阀芯堵住第二阀体的通道上口。

所述的一种高防护级地下人防门密封无泄漏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阀杆上开设第二单向阀流道,第二单向阀流道分别与第二壳体内腔和通道连通。

所述的一种高防护级地下人防门密封无泄漏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的顶部设置气嘴机构。

所述的一种高防护级地下人防门密封无泄漏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阀杆的上端设置压片,膜片夹设于压片与压块之间,压块通过螺接于第三阀杆顶部的螺母锁紧。

所述的一种高防护级地下人防门密封无泄漏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壳体的第三壳体上内腔上部设置用于与第二壳体内腔连通的第三壳体进水孔,第三壳体进水孔的直径大于排水孔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为纯机械式结构,能够避免漏电失效的情况,而且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第三壳体内的阀门的快速开合,响应速度快,排水量大,排水效率高,只有很少的水进入也能快速排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f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c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三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处放大图;

图9为图7中e处放大图。

图中:进水通道1、第一壳体2、引流通道200、第一壳体出水口201、第一单向阀3、第一阀体300、第一阀盖301、第一阀杆302、第一阀芯303、第一弹簧304、第二壳体4、第二壳体内腔400、进流通道401、第一内胆5、第二单向阀6、第二阀体600、第二阀体内挡肩601、第二阀杆602、第二单向阀流道6020、第二阀芯603、第二弹簧604、第三壳体7、排水孔700、第三壳体进水口701、第三壳体排水口702、第三壳体进水孔703、中间层8、膜片9、第二内胆10、压块11、气嘴机构12、压片13、螺母14、防空洞15、地下通道16、人防门17、下水孔18、第三阀杆22、第三阀芯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9所示,一种高防护级地下人防门密封无泄漏系统,包括进水通道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4和第三壳体7。第一壳体2内设置与进水通道1的末端连通的引流通道200,引流通道200内设置多个第一单向阀3。第二壳体4的上部开设第二壳体内腔400,第二壳体内腔400内设置第一内胆5,第二壳体4的下端开设与进水通道1连通的进流通道401,进流通道401上设置第二单向阀6。第三壳体7内设置中间层8,中间层8将第三壳体7的内腔分隔成第三壳体上内腔和第三壳体下内腔,第三壳体上内腔内设置膜片9,膜片9将第三壳体上内腔分隔成第三壳体上内腔上部和第三壳体上内腔下部,第三壳体上内腔上部内设置第二内胆10,第三壳体上内腔下部与第二壳体内腔通过管道连接,第三壳体上内腔下部一侧开设排水孔700,排水孔700处设置单向阀,中间层8上滑动插接第三阀杆22,第三阀杆22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三阀芯23,第三阀杆22与膜片9配合连接,第三阀杆22的上端固定连接与第二内胆10下端相抵的压块11,第三壳体下内腔上设置连通的第三壳体进水口701和第三壳体排水口702,第三壳体进水口701分别与第一壳体2的引流通道200和第三壳体上内腔下部的排水孔700通过管道连接,第三壳体排水口702外接真空排水系统,真空排水系统为公知技术,能够快速排水,第三阀杆22的下端的第三阀芯23堵住第三壳体进水口70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结构:第一壳体2内的引流通道200为环状结构,引流通道200的四角分别设置第一单向阀3,其中一个单向阀位于引流通200道与进水通道1的连接处。设置四个第一单向阀3的好处在于其中一两个损坏时,整体依然可以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结构:引流通道200为回字形结构,引流通道200上设置与第三壳体进水口701通过管道连接的第一壳体出水口201,第一壳体出水口201位于引流通道200上端的两个第一单向阀3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结构:第一单向阀3包括第一阀体300、固定连接于第一阀体300上端的第一阀盖301、滑动插接于第一阀盖301上的第一阀杆302、固定连接于第一阀杆302上的第一阀芯303及套设于第一阀杆302上的第一弹簧304,第一弹簧30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阀盖301和第一阀杆302的下端头,第一阀芯303堵住第一阀盖301和第一阀体300的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结构:第二单向阀6包括第二阀体600、设置于第二阀体600内的第二阀体内挡肩601、滑动插接于第二阀体内挡肩601的第二阀杆602、固定连接于第二阀杆602上端的第二阀芯603及套设于第二阀杆602的第二弹簧604,第二弹簧60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阀体内挡肩601和第二阀芯603相连,第二阀芯603堵住第二阀体600的通道上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结构:第二阀杆602上开设第二单向阀流道6020,第二单向阀流道6020分别与第二壳体内腔400和进流通道401连通,第二单向阀流道6020的直径较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结构:第一内胆5和第二内胆10的顶部设置气嘴机构12,气嘴机构12为公知技术,其外部柱体与对应壳体螺接,可以调整内胆的位置,而且气嘴机构12可以给内胆充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结构:第三阀杆22的上端设置压片13,膜片9夹设于压片13与压块11之间,压块11通过螺接于第三阀杆22顶部的螺母14锁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结构:第三壳体7的第三壳体上内腔上部设置用于与第二壳体内腔连通的第三壳体进水孔703,第三壳体进水孔703的直径大于排水孔700的直径,这样经第三壳体进水孔703流到第三壳体上内腔上部的水不至于轻易被排水孔700排走。相应的,第二壳体4上开设用于与第三壳体进水孔703连接的第二壳体出水口402。

工作原理:防空洞15的地下通道16设置人防门17的位置开设具有一定深度的下水孔18,下水孔18一方面与进水通道1连通,另一方面通过管道与第三壳体7的第三壳体进水口701连通,当地下通道16进水时,水一部分从下水孔18直接流到第三壳体进水口701,另一部分流到进水通道1,进入进水通道1的水一部分流入第一壳体2,经第一壳体2的第一壳体出水口201流到第三壳体进水口701,由于水在冲击第一壳体2时会被瞬间截流,使水原先的冲击力增大好几倍甚至几十倍并形成冲击波,这一部分水回流进入第二壳体4冲击第一内胆5,第一内胆5内具有高压气体,受到冲击时会产生震荡,以此来消波(消波就是减小水冲击波的峰值,平均值依然不变),第二壳体4内的水经过消波后经第二壳体出水口402和第三壳体进水孔703进入第三壳体7的第三壳体上内腔下部,水将第三壳体上内腔下部上端的膜片9顶起,膜片9带动第三阀杆22上移,第三阀杆22下端的第三阀芯23不再堵住第三壳体进水口701,使第三壳体进水口701完全打开,之前流到第三壳体进水口701处的水通过第三壳体进水口701后流到第三壳体排水口702再经过真空排水系统快速排放,在这个过程中第三壳体上内腔上部中的第二内胆10因为受到水的冲击也会产生震荡,第二内胆10膨胀时挤压压块11,压块11带动第三阀杆22下移重新堵住通过第三壳体进水口701,这样的话第三壳体进水口701就会以一个较高的频率开合,开启幅度无需很大,流到第三壳体进水口701的水也会不断地被真空排水系统排走,如果第三壳体进水口701始终敞开着的话,真空排水系统吸走的水又会回流,因此第三壳体进水口701需要快速开合。第三壳体上内腔下部的水通过排水孔700流到第三壳体进水口701也被排走,如若排水孔700被堵塞,第三壳体上内腔下部的水可以回流到第二壳体内腔400中,经第二单向阀流道6020流走。在整个过程中,第二壳体4及其内部部件起到蓄能、增大水冲击力的作用,相当于把水的冲击力放大几倍甚至十几倍,借此冲击力打开第三壳体7内的第三阀芯23,水的冲击力越大,排放的越快,但是相应的,冲击力过大也会使装置受损。本装置的优点就在于增大的水流冲击力的同时,又能对水进行消波,以减小水冲击力对装置的伤害,而且本实用新型还是纯机械式结构,不会因为漏电失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