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综合管廊底板与侧墙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制造工业的迅猛发展,预制装配式结构工厂化生产也实现了快速崛起,在交通业、建筑业以前的现浇施工领域,逐渐形成了标准的预制构件装配式施工,不仅提高了工效,也有效保证了质量。小到铁路轨道板、盾构管片,大到铁路箱梁、城轨的u形梁等,混凝土预制制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其中,综合管廊的预制管也在近年得到了大的发展,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刚刚兴起,还存在一些施工细节上的问题,例如:综合管廊底板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侧墙采用工厂预制,那么底板与侧墙的交叉节点的连接施工还未考虑成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综合管廊底板与侧墙连接结构,其能够实现综合管廊施工时叠合墙体与现浇底板交叉节点处牢固连接,提高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整体结构受力性能,保障施工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综合管廊底板与侧墙连接结构,其包括:
侧墙、底板和现浇混凝土;
侧墙为具有中空腔体的预制叠合墙,底板为现场浇筑而成的钢筋混凝土板,侧墙的外露钢筋和现浇的底板的外露钢筋互穿,形成节点处钢筋骨架;现浇混凝土充满节点处钢筋骨架位置处的剩余空隙、侧墙的中空腔体中以及底板的外露钢筋部分的中空部分,并与底板的底板初期浇筑混凝土固连在一起。
更优选地,所述侧墙包括内侧混凝土板、外侧混凝土板和侧墙钢筋总体;
侧墙钢筋总体由闭环钢筋与设置在闭环钢筋之间的加强筋组成;侧墙钢筋总体中的闭环钢筋的内侧筋和外侧筋分别被内侧混凝土板和外侧混凝土板包裹,且底部部分外露,形成第一外露钢筋。
更优选地,内侧混凝土板比外侧混凝土板短;第一外露钢筋的内侧筋外露部分长于外侧筋外露部分。
更优选地,底板包括底板初期浇筑混凝土和底板钢筋;底板钢筋由闭环钢筋组成,所述底板钢筋的闭环钢筋的部分被底板初期浇筑混凝土完全包裹,端部预留第二外露钢筋;
所述第二外露钢筋与所述侧墙的第一外露钢筋互穿对接形成节点处钢筋骨架。
更优选地,所述综合管廊底板与侧墙连接结构还包括:
分别连接侧墙钢筋总体与底板钢筋的斜撑钢筋。
更优选地,在现浇混凝土与底板初期浇筑混凝土之间的施工缝位置处设置有止水带。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预制的侧墙与现浇的底板的外露钢筋互穿,可实现综合管廊施工时叠合墙体与现浇底板交叉节点处牢固连接,提高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整体结构受力性能,保障施工安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点处钢筋骨架位置处的剩余空隙、侧墙的中空腔体中以及底板的外露钢筋部分的中空部分施作现浇混凝土,使得侧墙与底板的底板初期浇筑混凝土固连在一起。
通过在现浇混凝土与底板初期浇筑混凝土之间的施工缝位置处设置有止水带,提高了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整体结构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预制侧墙和现浇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预制侧墙和现浇底板组装后的结构图。
附图中:
侧墙1、底板2、止水带3、斜撑钢筋4、现浇混凝土5;第一混凝土现浇模板6、第二混凝土现浇模板7、内侧混凝土板11、外侧混凝土板12、侧墙钢筋总体13、第一外露钢筋14;底板初期浇筑混凝土21、底板钢筋22、第二外露钢筋2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并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文件中的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方位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建立的。附图不同,则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故不能以此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相连”、“相接”、“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也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器件内部的联通,也可以是两个元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综合管廊底板与侧墙连接结构,其适用于综合管廊叠合侧墙与现浇底板连接施工。该综合管廊底板与侧墙连接结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侧墙1、底板2、止水带3、斜撑钢筋4、现浇混凝土5。
侧墙1为具有中空腔体的预制叠合墙,底板2为现场浇筑而成的钢筋混凝土板,侧墙1的外露钢筋和现浇的底板2的外露钢筋互穿,并设置斜撑钢筋4分别连接预制的侧墙1和现浇的底板2的钢筋,形成节点处钢筋骨架;现浇混凝土5充满节点处钢筋骨架位置处的剩余空隙、侧墙1的中空腔体中以及底板2的外露钢筋部分的中空,并与底板2的底板初期浇筑混凝土固连在一起。
侧墙1包括内侧混凝土板11、外侧混凝土板12、侧墙钢筋总体13;侧墙钢筋总体13由闭环钢筋与设置在闭环钢筋之间的加强筋组成。侧墙钢筋总体13中闭环钢筋的内侧筋和外侧筋分别被内侧混凝土板11和外侧混凝土板12包裹,且底部部分外露,形成第一外露钢筋14。
为了使侧墙1与底板2连接更为紧固,内侧混凝土板11比外侧混凝土板12短,使第一外露钢筋14的内侧筋外露部分长于外侧筋外露部分。
底板2包括底板初期浇筑混凝土21和底板钢筋22。底板钢筋22由闭环钢筋组成,其部分被底板初期浇筑混凝土21完全包裹,端部预留第二外露钢筋23。
侧墙1的第一外露钢筋14与底板2的第二外露钢筋23互穿对接,形成节点处钢筋骨架。为了使得侧墙1与底板2连接更加稳固,焊接斜撑钢筋4分别连接侧墙钢筋总体13与底板钢筋22。
由于现浇混凝土5与底板初期浇筑混凝土21之间容易形成施工缝。为了能够提高防水效果,在现浇混凝土5与底板初期浇筑混凝土21之间的施工缝位置处设置有止水带3。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施工方法:
首先,现场浇筑混凝土施作底板2,底板2的第二外露钢筋23外露;
然后,将工厂预制的叠合侧墙1进行现场拼装,侧墙1端部的第一外露钢筋与现浇底板2的第二外露钢筋23互穿焊接,形成节点处钢筋骨架;
随后,焊接斜撑钢筋4连接侧墙1和底板2的钢筋;在节点处钢筋骨架外侧施作第一混凝土现浇模板6,在节点处钢筋骨架内侧顺着斜撑钢筋4施作第二混凝土现浇模板7。如此形成如图3所示的效果图。
最后,基于节点处钢筋骨架、第一混凝土现浇模板6和第二混凝土现浇模板7,在侧墙1的中空腔体内和底板2的第二外露钢筋部分现场浇筑混凝土,形成将侧墙1与底板2连接在一起的现浇混凝土5。
为了提高防水效果,在现浇混凝土5施作之前,对现浇混凝土5与底板2已经浇筑完毕的底板初期浇筑混凝土21之间的施工缝位置处做防水处理,施作止水带3,与叠合侧墙1内部的中空腔体整体现浇。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本实用新型通过墙预制的侧墙与现浇的底板的外露钢筋互穿,可实现综合管廊施工时叠合墙体与现浇底板交叉节点处牢固连接,提高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整体结构受力性能,保障施工安全。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实施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和范围内,所做的任何等效变化或润饰,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之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内容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