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堤的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2036发布日期:2020-10-23 12:31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河堤的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坡结构,特别是一种用于河堤的护坡结构,属于水利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决堤,一般指堤岸被水冲开。决堤是水漫过堤顶后逐步带走了筑堤的泥土,然后堤身变薄变软,挡不住上游的水,堤垮了就叫决堤(这是自然因素决堤)。

护坡【slopeprotection】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

在河堤湖泊工程中,通常采用铺砖以及种植植被进行护坡,在水位过高时,河堤泥土容易被水带走,要保证河堤的安全性能,需要保证泥土尽可能不流失,目前铺砌通常为单体的砖体铺装拼凑,并且在砖体的拼凑是留出部分空间实现植被的种植以实现保护泥土和保证河堤的美观,但是其维护成本较高,每年度的检修工程量大,维护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河堤的护坡结构,该护坡结构相对于传统的护坡结构具有更加稳定的效果,同时还具有了种植植被的功效,从而实现保护河堤的泥土尽可能少的流失,实现河堤护坡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河堤的护坡结构,包括铺设于河堤的多排护堤砖,该护堤砖包括砖体,该砖体的中部设置有用于种植植被的第一容腔,该砖体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装配凹部,该装配凹部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与装配凹部匹配的装配凸部,位于上方排列的且相邻的护堤砖,其靠近的两个装配凸部装配于下方一个对应护堤砖的装配凹部内,以交叉相叠的方式保证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凹部的宽度d为装配凸部的宽度d的两倍,以实现相邻两排砖体铺装后交叉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腔的中部还设置有加强条,该加强条两端连接砖体。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条与砖体一体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砖体的两侧还设置有第二容腔,以增大植被种植空间。

进一步的,该第二容腔为开口容腔,同排相邻的护堤砖装配后形成完整的容腔。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凹部与装配凸部之间还设置有过渡部以增大砖体装配后砖体之间的接触面。

进一步的,该过渡部处还设置有用于穿入钢绳的通孔,该通孔由砖体顶部的过渡部贯穿至砖体底部的过渡部。

进一步的,钢绳由上至下穿过每排护堤砖。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河堤的护坡结构解决了传统的护坡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借助护堤砖相互之间具有装配部的设计实现护堤砖之间具有较好的限位效果,促使铺装后的结构更加稳定,尤其是交叉叠压的效果,同时,借助其中部设置有种植植被的空间,利用植被稳定泥土,促使在水位过高的情况下避免水流带走泥沙的问题,具有较好的保护河堤泥土,降低泥土流失的效果,从而实现较好的河堤护坡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护堤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a-a处截面图。

图中标记:1-砖体、2-第一容腔、3-装配凹部、4-装配凸部、5-过渡部、6-加强条、7-第二容腔、8-通孔、9-内置管、10-防滑台面、11-钢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一种用于河堤的护坡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铺设于河堤的多排护堤砖,该护堤砖包括砖体1,该砖体的中部设置有用于种植植被的第一容腔2,该砖体1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装配凹部3,该装配凹部3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与装配凹部匹配的装配凸部4,位于上方排列的且相邻的护堤砖,其靠近的两个装配凸部装配于下方一个对应护堤砖的装配凹部内,以交叉相叠的方式保证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护堤砖在其结构上设计有装配凹部和装配凸部,从附图可以看到,在装配后,装配凸部是嵌入到装配凹部当中。尤其说明的是,位于上方排列的且相邻的护堤砖,其靠近的两个装配凸部装配于下方一个对应护堤砖的装配凹部内,以交叉相叠的方式保证稳定性并且其分布是由上至下的分布。作为具体的描述,该交叉相叠的方式,即为,在上的一排护堤砖的装配如图外侧边缘位于在下的一排护堤砖装配凹部的中部,结合相邻的两个护堤砖从而实现上方可对下方进行压紧,避免错位的情况。由于河堤是具有一定坡度,在装配后,上方的砖体对下方的砖体具有一定压力,同时借助装配凹部和装配凸部可以进行横向的限位,从而促使护坡结构更具备稳定性,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还设计了用于植被种植的容腔,在装配后种植上植被后,其植被的根系具有对泥土稳固的效果,同时,在其外观上,还具有了更加美观的效果。相对于传统设计,是多块小砖体铺装,并预留部分可种植的空间而言,本结构从装配效率以及装配效果来看,是具有非常突出的有益效果。

基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设计原则上,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配凹部的宽度d为装配凸部的宽度d的两倍,以实现相邻两排砖体铺装后交叉设置。该方式的设计能够有效的促进砖体与砖体之间的装配,并保证其具备更小的铺装缝隙,在具体的结构上,充分的实现泥土的保护,避免泥土容易流失的问题。

进一步的设计,结合砖体的结构以及砖体第一容腔的设计,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腔的中部还设置有加强条6,该加强条两端连接砖体。作为更加具体的设计,所述加强条与砖体一体制成。在具体的实施当中,砖体的面积为0.16m2-0.64m2,作为更加具体的设计,砖体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砖体的长度。作为更加具体的设计,砖体较小的边长为砖体较大的边长的3/4-1。而在第一容腔的设计,为了保证砖体的强度以及第一容腔尽可能的大,从而设计了第一加强条。作为更加具体的设计,该第一容腔的两侧边缘位于过渡部的内侧。作为具体的说明,过渡部的内侧是以过渡部与装配凹部的交界为界,以装配凹部位置为过渡部的内侧。而在具体的设计中,该砖体的厚度设计为4cm-15cm。

基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设计原则上,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砖体的两侧还设置有第二容腔7,以增大植被种植空间。作为具体的设计,在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该第二容腔为开口容腔,同排相邻的护堤砖装配后形成完整的容腔。在多个同排的砖体设置之后,即可拼接成为一个闭合的第二容腔。当然,作为具体的描述,该方式的设计方面是保证砖体的强度,同时也便于现场装配。若是闭合的第二容腔,其边缘处相对的强度较小,要保证强度则需要增大不少的砖体面积,而该方式不利于搬运和铺装。

作为更加具体的设计,在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配凹部与装配凸部之间还设置有过渡部5以增大砖体装配后砖体之间的接触面。在常见的设置中,为了提高砖体与砖体之间装配后的稳定定,需有较好的摩擦力以及限位效果,而本设计增到了砖体之间的接触面,同时,本设计使得砖体自身结构更具备较好的强度,尤其是在运输、搬运以及铺装时降低砖体的损坏,并且在使用后提高砖体的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设计原则上,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过渡部5处还设置有用于穿入钢绳11的通孔8,该通孔8由砖体顶部的过渡部贯穿至砖体底部的过渡部。进一步的,钢绳由上至下穿过每排护堤砖。该方式的设计中,其结构有效的使每排的护堤砖形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张大型织网,其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对于河堤的保护是传统的结构无法实现的。作为细节描述,以下方的护堤砖为例,其左侧的通孔与上方位于偏左的护堤砖的右侧通孔配合,其右侧的通孔与上方位于偏有的护堤砖的左侧通孔配合。

作为更加具体的设计,该通孔8的设计为了更好的制作,该通孔内设置有内置管9。该内置管采用塑料制成。其主要的目的可能更好穿入钢绳,并且在制作时,预埋内置管,脱模时具有更快的效率。

作为进一步的设计,该砖体的上表面还设置有防滑台面10,该防滑台面相对于砖体的上表面突出1cm-2cm。作为具体的设计,在铺装后的河堤坡上,在维护和地砖时,可增大操作者脚下的摩擦力,作为单独的砖体而言可能其效果不明显,但是当铺装成片后,其效果就尤为突出。作为具体的,防滑台面10与砖体是一体制成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河堤的护坡结构解决了传统的护坡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借助护堤砖相互之间具有装配部的设计实现护堤砖之间具有较好的限位效果,促使铺装后的结构更加稳定,尤其是交叉叠压的效果,同时,借助其中部设置有种植植被的空间,利用植被稳定泥土,促使在水位过高的情况下避免水流带走泥沙的问题,具有较好的保护河堤泥土,降低泥土流失的效果,从而实现较好的河堤护坡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