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收集雨水的收集池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30386发布日期:2020-12-18 13:19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用于收集雨水的收集池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雨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收集雨水的收集池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水资源,而可以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却并不足,因此,大多数城市都设置有雨水收集池来收集雨水,以增加用水的量。

然而,这些收集池的现有工艺使得收集池结构稳定性不高,在埋设在地下时容易出现坍塌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收集雨水的收集池及系统,能够提升收集池的抗承载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收集雨水的收集池。

收集池呈方柱状设置,且收集池包括顶壁、底壁和连接于顶壁和底壁之间的侧壁,顶壁、底壁和侧壁共同围设成收集腔,且至少顶壁呈弧面状设置,且往背离收集腔的方向拱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收集雨水的收集系统。

此收集系统包括上述的收集池及过滤组件,其中,过滤组件,用于对雨水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雨水输送至上述提及的收集池内。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通过设置收集池的顶壁呈弧面状,且顶壁往背离收集腔的方向拱起,在埋入地下时能够分散顶壁受力,进而提高收集池的抗承载能力,以能够较好地降低收集池坍塌风险,提高收集池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收集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收集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收集池沿a-a剖切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收集池沿b-b剖切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收集系统沿b-b剖切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收集系统沿c-c剖切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收集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收集系统可以用于收集雨水,可以包括收集池100和过滤组件200。过滤组件200设置在收集池100内部,用于对雨水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雨水输送至收集池100内进行雨水收集。

收集池100可以有多种形状,可以根据具体环境和情况进行设置或者调整。例如,收集池100可以设置为柱状的腔体,如圆柱状或者方柱状等,也可以进一步设置为多边形的拱形结构等。过滤组件200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安装在收集池100内。例如过滤组件200,可以通过吊装或者放置式推入等方式设置在收集池100内。

参阅图2和图3,图2是本申请收集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收集池沿a-a剖切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该收集池100呈方柱状设置,具体可以包括顶壁101、底壁102和连接于顶壁101和底壁102之间的侧壁103。顶壁101例如是指埋设于地下时靠近地面的一侧,底壁102是埋入地下时远离地面的一侧。顶壁101、底壁102和侧壁103共同围设成一收集腔104。在顶壁101、底壁102和侧壁103之中至少顶壁101呈弧面状设置,且往背离收集腔104的方向拱起。

通过将方柱状收集池100至少顶壁101设置成弧面状,且向往背离收集腔104的方向拱起,在埋入地下时能够分散顶壁101受力,进而提高收集池100的抗承载能力,以能够较好地降低收集池100坍塌风险,提高收集池100的结构稳定性。

具体地,顶壁101呈弧面状设置,且往背离收集腔104的方向拱起,顶壁101整体上向外拱起,可以形成为拱形结构。当然,底壁102也可以呈弧面状设置,在背离收集腔104方向上拱起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侧壁10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至少其中一个侧壁103也呈弧面状设置,且往背离所述收集腔104的方向拱起。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只有顶壁101保持拱形结构,而侧壁103和底壁102则可以为平面结构,也可以为凹陷形式又或者其他结构形式。在又一些实施例中,顶壁101、底壁102和侧壁103都可以为拱形结构,以使得收集池100能够有效分散来自于收集池100各方向的受力,进而加强其抗承载能力,有效提高收集池100的结构稳定性,同时还有利于工业化生产,方便成型。

收集池100的类型可以包括三类,第一类的收集池100的侧壁10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侧壁103相对设置,进而使得收集腔104具有两个敞口(未标注)。第二类的收集池100的侧壁103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其中的两个侧壁103相对设置,另一个侧壁103连接该两个侧壁103之间,收集腔104在一侧具有敞口。为了增大收集池100的容量,可以将多个第一类的收集池100的敞口与敞口对接,进而可以依次连接。多个第一类的收集池100对接后,可以分别在两端连接第二类的收集池100,以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收集池100。当然,两个第二类的收集池100的敞口对接也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收集池100。第三类的收集池100的侧壁103的数量可以为四个,四个侧壁103首尾相接,和底壁102以及顶壁101一起形成收集腔104,形成一个独立的收集池100。

当然,顶壁101、底壁102和侧壁103相互之间的拱形结构的弧度可以部分相同,也可以全部相同,还可以各自不同。

收集池100的顶壁101、底壁102和侧壁103之间可以通过装配式法兰与螺栓实现可拆卸连接,能够增强各个壁连接的稳定性。当然,也可以是通过卡合连接等方式将各个壁进行相对固定,例如对于小型的收集池100,可以通过一次成型形成相互连接的侧壁103、顶壁101和底壁102。

采用拱形结构设置的收集池100,提高收集池100的抗承载能力,能够极大的降低收集池100坍塌风险。

参阅图4,图4是图2中收集池沿b-b剖切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收集池100采用钢结构制成。顶壁101、底壁102和侧壁103中的至少一者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设置有波纹结构1001。例如,顶壁101、侧壁103和底壁102各自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可以设置有波纹结构1001。

如图4所示,波纹结构1001包括多个沿所述收集池10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的凸起10011。间隔排列的凸起10011,可以呈现出类似波浪的结构。每个所述凸起10011的延伸方向和所述长度方向垂直。

通过顶壁101、底壁102和侧壁103中的至少一者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设置有波纹结构1001,可以增强该顶壁101、底壁102和侧壁103中的至少一者的结构强度,进而可以增强收集池100的结构强度,更有效地对受力进行分散,能够提高抗承载能力。

对于侧壁103而言,其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凸起10011的延伸方向从顶壁101延伸至底壁102,凸起10011之间在收集池10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其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凸起10011可以是错位设置,不重叠,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侧壁103的结构强度。当然,其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凸起10011的位置也可以对应重叠。

对于顶壁101或者底壁102,其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凸起10011的延伸方向,从一侧壁103延伸至相对的另一侧壁103,凸起10011之间在收集池10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其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凸起10011可以是错位设置,不重叠,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顶壁101或者底壁102的结构强度。当然,其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凸起10011的位置也可以对应重叠。

具体地,收集池100可以由波纹钢结构制成,波纹钢具有波纹结构1001。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波纹钢结构可以是镀锌钢,可以起到防腐蚀、防止效果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收集池100的内表面和/或内表面可以进一步设置有保护层(图未示),保护层例如为环氧树脂陶瓷层,以进一步提高其抗酸碱及抗腐蚀能力。

当然,收集池100的顶壁101、侧壁103和底壁102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在整体上是波浪状设置的,或者是连续折线设置。收集池100的材料也不限于使用钢材质,还可以是其它材质。

收集池100可以包括检修管105,检修管105设置于顶壁101外侧,检修管105连通收集腔104,且检修管105能够将雨水导引至收集腔104内。检修管105可以在里面可以放置水管、电缆以及其他相关部件等。

结合参阅图5和图6,过滤组件200包括进水管201、过滤腔体202、截污提篮203和过滤件204。

进水管201可以固定或者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过滤腔体202的顶部。即过滤腔体202和进水管201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或者是各自独立。过滤腔体202和进水管201通过连通口2023连通。截污提篮203设置于连通口2023,处于进水管201与过滤腔体202之间。雨水从进水管201流入经过截污提篮203初步过滤和拦截较大污物,流入过滤腔体202进行再次加强过滤,最终流入到收集池100的收集腔104内。

进水管201设置于检修管105内,用于接收外界的雨水。例如,进水管201的一端可以穿出检修管105外,进而连通外部进水管,用来接收外部进水管流入的雨水,或者外部进水管可以伸入检修管105内与进水管201连通。外部进水管可以是从地面上接收雨水,进而将雨水导引至进水管201内。

收集池100在使用时,进水管201一般是水平放置的。进水管201内可以开设有弃流口2011,弃流口2011用于对外部流入的不满足相应条件的雨水进行弃流处理。例如,在雨量较小的情况下,雨水携带的地表污染物较多,水质较差,可以利用弃流口2011对雨水进行弃流处理,而不使之进收集腔104内。

进水管201还可以包括悬浮球2012、连接杆2013和遮板2014。遮板2014和悬浮球2012分别连接于连接杆2013的两端,连接杆2013的预设位置可转动地支撑在进水管201内,以使其形成杠杠结构,从而使连接杆2013上的遮板2014和悬浮球2012能够绕预设位置转动,进而能够根据进水管201内的雨水量调节所述悬浮球2012的位置,来带动遮板2014遮蔽或者打开弃流口2011。

具体地,遮板2014的形状并不受限制,可以为任意形状,只须其表面的大小能完全遮挡弃流口2011。为了保证悬浮球2012能够在不同水量时处于不同位置,可以设置预设位置与悬浮球2012之间的距离长于预设位置与遮板2014之间的距离,以使遮板2014和弃流口2011能够控制雨水的存储或排出。例如,在没有雨水或水流小的时候,悬浮球2012接触进水管201底部或者微微浮起,而遮板2014处于弃流口2011上方,使弃流口2011与进水管201是连通的。

过滤组件200还包括挡板2015,挡板2015设置于弃流口2011的下游,即位于弃流口2011和连通口2023之间,以将弃流口2011和连通口2023间隔开,进而允许雨水从挡板2015和进水管201的顶部之间通过。由于挡板2015的阻挡作用,使得雨水量较少的时候,雨水被挡板2015阻挡而无法继续流入到过滤腔体202,且雨水量较少使得悬浮球2012无法有效浮起,进而使得弃流口2011打开,雨水经弃流口2011流出。由于挡板2015的阻挡作用,雨水量慢慢增大的时候,能够使得在过滤腔体202之前的进水管201内积蓄相应量的雨水,以使得悬浮球2012能够有效浮起,进而使得遮板2014能够遮蔽弃流口2011,雨水从挡板2015的顶部和进水管201的顶部之间通过,流到截污提篮203,如此能够提高水质。在本实施例中,挡板2015的高度不低于弃流口2011的高度。例如弃流口2011可以为方形、圆形等而挡板2015与进水管201相连接的部分的形状可以与进水管201相适应,挡板2015高度大于或者等于弃流口2011直径,以保证有效地对雨水可以收集。

通过设置悬浮球2012、遮板2014和连接杆2013构成杠杆结构,在进入进水管201的雨水量较少时使得悬浮球2012保持遮板2014不遮挡弃流口2011,进而使得水质较差的水通过弃流口2011流出而不收集在收集腔104中,在进入进水管201雨水量较大时,悬浮球2012浮起,连接杆2013转动带动遮板2014遮档弃流口2011,进而使得水不从弃流口2011流出,进而进入到过滤腔体202内,如此能够自动地依靠进水管201内的雨水量调节弃流口2011的打开或者关闭,进而能够提高进入过滤腔体202的水质,有效地将水质较好的雨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存储收集等,便于再利用。

过滤腔体202支撑于收集池100的顶壁101和底壁102之间。在过滤组件200安装在收集腔104内时,进水管201伸入到检修管105内,过滤腔体202可以支撑在收集池100的顶壁101和底壁102之间。过滤腔体202可以形成有相互间隔的沉泥仓2021和过滤仓2022,过滤腔体202中沉泥仓2021的顶部和进水管201通过连通口2023。截污提篮203设置于连通口2023,以对经连通口2023流入到沉泥仓2021的雨水进行截污处理,其中,截污提篮203可以是不锈钢材质的提篮或其他材质的提篮,可以放置且稳定于连通口2023上。截污提篮203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对从外部进水管流入且流经连通口2023的雨水进行简单过滤。

过滤仓2022的底部和沉泥仓2021的底部之间没有被隔绝和遮挡,而是通过通孔连通。过滤仓2022的顶部和收集腔104也没有被隔绝和遮挡,是通过另一通孔连通,以对经过沉泥仓2021的底部流入的雨水从过滤仓2022的顶部流入到收集腔104。

过滤件204设置于过滤仓2022内,以对经过沉泥仓2021的沉泥过滤后的雨水再次进行过滤,进而使得过滤后的雨水从过滤仓2022的顶部流入到收集腔104。过滤件204可以包括活性炭、杀菌剂等物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腔体202的一端可以固定连接在收集池100的顶壁101的内表面一侧,过滤腔体202的另一端可以不直接抵触底壁102。当然,进水管201伸入到检修管105内,过滤腔体202也可以不直接接触收集池100的顶壁101。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组件200还可以包括排泥泵205,排泥泵205位于沉泥仓2021底部,用来将经过截污提篮203过滤后流入沉泥仓2021沉淀后的泥土等一些物质排出。雨水从进水管201和截污提篮203之后进入到沉泥仓2021,泥土等物质由于重力作用会沉淀于沉泥仓2021的底部,而雨水会从过滤仓2022的底部经过过滤件204流到过滤仓2022的顶部进行再一步过滤。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外部进水管内也可以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例如在外部进水管管口,设置截污格栅,将大块的杂质进行过滤。

通过上述过滤组件200的过滤处理,将经过过滤组件200处理过后得到的比较清洁的雨水收集起来,循环利用。

本申请设置具有强抗承载能力的拱形结构的收集池100与有层层过滤处理的过滤组件200,在能够提高抗压能力和净水处理的作用下,提高抗压能力,延长实用寿命。

具体的,本申请的收集系统的工作流程可以如下:

开始时雨水较少,水位较低,雨水从雨水管口流入外部进水管,进入进水管201,此时收集系统直接将此雨水从弃流口2011弃流,将表面的污渍冲刷出去,不进入收集池100。

随着雨量增加,水位较高,雨水的浮力促使悬浮球2012浮起,相应的,遮板2014向下将弃流口2011封闭,以使水量积累增高,当雨水超过挡板2015的高度时,将绕过挡板2015进入截污提篮203,通过截污提篮203对雨水进行截污过滤,随后进入沉泥仓2021内,利用重力的作用,将一些沉泥砂石沉淀,同时利用重力流和逆流的原理改变进水流向,使得之后的雨水从沉泥仓2021底部进入过滤仓2022中的过滤件204进行过滤处理,随之,从其顶部的通孔进入收集池100,对过滤后的雨水进行收集在同时,排泥泵205定期或感应自动排泥以备多次利用。

在雨水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收集池100中的雨水储满,因此多余雨水将不会进入收集系统,而可以通过分流井等进入市政管网,把水从市政管网排出,保证排水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