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8096发布日期:2020-09-15 18:22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市政排水系统管网陈旧老化,排涝应急负载能力与现有经济发展及城市规模出现匹配,维修与监测均不方便,且原有的排涝设备多为人工和现有的老旧市政设施自然排放,管网多处于成熟建筑物地下,不便于更换和升级,本申请人根据现有使用的需要特别设计一种新型的泵站,铠装供货,且安装方便,施工工期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筒体、液位传感保护管、第一爬梯、进水管、提篮格栅、格栅轨道、检修平台、第二爬梯、排气管、顶盖、安全格栅、出水口、闸阀、止回阀、自耦导轨、排水管,所述筒体内固定设置有检修平台,所述检修平台将筒体分隔两个成两个空间,位于所述筒体内壁上对称焊接有加强耳,所述筒体上外端面上固定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至少设置两个,所述筒体上固定开有安检口,所述安检口上配合有顶盖,位于所述顶盖与排气管之间固定设有安全格栅,所述筒体的外侧固定焊接有进水管,所述筒体上开有出水口;

所述筒体底部开有对接孔,所述筒体通过对接孔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与筒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或是焊接方式固定为一体;

所述筒体内上端面上固定第二爬梯,所述第二爬梯与筒体固定焊接,且位于所述顶盖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检修平台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爬梯,所述第一爬梯与第二爬梯位于同一中轴线上;

所述检修平台固定于筒体内壁上对称焊接的加强耳上,且位于检修平台下端固定设有液位传感保护管。

进一步地,所述液位传感保护管相对一侧固定设有自耦导轨,所述自耦导轨上端与检修平台固定连接,自耦导轨下端连接有自耦底座,所述自耦底座与泵体连接。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筒体内壁上固定设有格栅轨道,所述格栅轨道上固定连接有提篮格栅。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与自耦导轨平行,且排水管穿过检修平台延伸至所述筒体设置的出水口位置;

所述排水管下端与通过连接管及法兰与泵体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上固定设有闸阀、止回阀,所述闸阀位于止回阀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结构充分利用筒体空间,体积小,利用有效容积优良,施工周期短,安全地埋是安装,不影响周围环境,在筒体安装检修平台便于维护与安装,一次性投入,长期运行成本低,维护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本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液位传感保护管2、第一爬梯3、进水管4、提篮格栅5、格栅轨道6、检修平台7、第二爬梯8、排气管9、顶盖10、安全格栅11、出水口12、闸阀13、止回阀14、自耦导轨15、排水管16,所述筒体1内固定设置有检修平台7,所述检修平台7将筒体1分隔两个成两个空间,位于所述筒体1内壁上对称焊接有加强耳,所述筒体1上外端面上固定设有排气管9,所述排气管9至少设置两个,所述筒体1上固定开有安检口,所述安检口上配合有顶盖10,位于所述顶盖10与排气管9之间固定设有安全格栅11,所述筒体1的外侧固定焊接有进水管4,所述筒体1上开有出水口12;

所述筒体1底部开有对接孔,所述筒体1通过对接孔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与筒体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或是焊接方式固定为一体;

所述筒体1内上端面上固定第二爬梯8,所述第二爬梯8与筒体1固定焊接,且位于所述顶盖10下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修平台7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爬梯3,所述第一爬梯3与第二爬梯8位于同一中轴线上;

所述检修平台7固定于筒体1内壁上对称焊接的加强耳上,且位于检修平台7下端固定设有液位传感保护管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位传感保护管2相对一侧固定设有自耦导轨15,所述自耦导轨15上端与检修平台7固定连接,自耦导轨15下端连接有自耦底座,所述自耦底座与泵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筒体1内壁上固定设有格栅轨道6,所述格栅轨道6上固定连接有提篮格栅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16与自耦导轨15平行,且排水管16穿过检修平台7延伸至所述筒体1设置的出水口12位置;

所述排水管16下端与通过连接管及法兰与泵体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16上固定设有闸阀13、止回阀14,所述闸阀13位于止回阀14上方。

所述该新型装置外围通过本申请人配备的远程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实施远程管理与数据采集,筒体内设置有外接监测系统,且外接监测系统与筒体外侧设置的地上电控面板电性连接,远程智能监测控制系统与筒体内设置的外接监测系统相互结合使用,所述筒体内设置的监测系统的检测系统通过电性连接与远程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协同工作,减少人工现场检查的必要。

一体化预制泵站又被称为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主要用于离城市污水管网比较偏远的地区的雨污水排放,也可用于景观湖的水循环泵站,主要作用于市政道路旁的雨水收集提升排放,大型广场的污水提升排放,大型单位的污水提升排放,还有比如学校,医院等单位,也可用于居民区的生活污水提升排放,建筑工地的给排水,城镇生活污水或雨水集流提升排放。

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是:一个缠绕玻璃钢圆筒,其直径和高度尺寸由设计单位根据项目上的污水日处理量与场地空间情况进行设计。筒壁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设有提篮格栅或粉碎型格栅与项目上的污水源管道连接,进水口设有提篮格栅或粉碎型格栅,用于隔绝污水中的杂物或直接将杂物粉碎,通过进水口让污水流入筒体内,当污水在筒体内达到一定高度后,液位传感器发送信号到外围连接的控制柜,外围控制柜启动筒体内部的潜污泵,潜污泵将污水通过不锈钢压力管道抽送到出水口,出水口有管路与城市管网连接,可直接将污水排放到城市污水管网。外围控制柜是户外型防雨控制柜,可安装远程监控操作模块,实现无需人工值守功能。筒体内部的不锈钢压力管道上设有止回阀和闸阀,止回阀是防止泵停止后管网里的污水倒流进筒体内,闸阀是设备进行维修时关闭管路,方便维护维修。止回阀和闸阀也可以放在泵站外部的混凝土阀门井里,这个要根据项目上的具体情况而定。筒体内部还设有导轨和提链,方便后期污水泵提拎上来维护维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