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塞连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2726发布日期:2020-10-23 12:32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塞连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排水塞连动结构。



背景技术:

在诸如洗脸盆、浴盆或洗手池等容器中,希望提供下水器,亦称排干装置来实现容器中的储水或排水。这样的排干装置通常呈现为排水塞连动结构。

现有的排水塞连动结构通常包括拉杆组件、操作杆、排水塞及排水管,所述排水塞容设于排水管的上端,所述拉杆组件连动操作杆,所述操作杆连动排水塞上下移动,从而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拉杆组件让排水塞开启排水或关闭排水,由于现有的排水塞连动结构应用于诸如洗脸盆、浴盆或洗手池等容器的下方窄小空间,所述排水管的侧壁向外一体成型出用于连接操作杆的连接结构,但是所述连接结构会阻碍排水管的上端与诸如洗脸盆、浴盆或洗手池等容器的固定,使得现有的排水塞连动结构安装不便。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排水塞连动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排水塞连动结构,包括:拉杆组件、操作杆、排水塞、排水管及一供操作杆穿设的连接组件,所述排水塞容设于排水管的上端,所述拉杆组件连动操作杆,所述操作杆连动排水塞上下移动,所述排水管的侧壁设有一缺槽,所述缺槽的槽壁上凸设有至少一卡块,所述连接组件与排水管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的外壁凸设有至少一卡槽,所述连接组件外壁恰抵接于缺槽的槽壁,所述卡块旋转卡入卡槽内。

所述排水管的外壁上设有螺纹,所述螺纹螺合一螺母,所述螺母上固设有一垫片。

所述操作杆上设有一球头,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一本体及一盖体,所述球头容设于本体内,所述盖体盖合固定于本体。

所述本体外壁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扣件,所述盖体设有多个分别供第一扣件卡扣的第一卡孔。

所述拉杆组件包括一拉杆、一连接套筒及一外套筒,所述拉杆与连接套筒连动,所述操作杆上间隔凹设有多个卡入部,所述连接套筒与操作杆交叉设置,所述连接套筒上间隔设有多个具有开口的定位部,所述外套筒贯穿设有一体成型的横孔及竖孔,所述外套筒套设于连接套筒上,所述操作杆的卡入部选择性穿过竖孔及开口卡入于定位部内。

所述拉杆组件还包括一外套件,所述外套件的下端与连接套筒的上端固定,所述外套件的上端内壁朝下凸设有多个夹紧件,所述拉杆的外壁设有供对应夹紧件夹入的凹槽,所述连接套筒的上端设有至少一按钮,所述按钮的内壁朝向拉杆凸设有多个插入件,所述插入件可活动挤入夹紧件之间,选择性使夹紧件外张。

所述按钮的数量为二,所述按钮关于外套件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所述外套件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卡孔,所述连接套筒的外壁间隔凸设有多个分别卡扣入对应的第二卡孔的第二扣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组件与排水管的结构设计,所述连接组件设有卡槽,所述排水管设有卡块,所述卡块旋转卡入卡槽内,使得所述连接组件与排水管可以快速连接固定,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与排水管分体形成,在诸如洗脸盆、浴盆或洗手池等容器下方的空间窄小的情况下,不让连接组件影响排水管的上端与诸如洗脸盆、浴盆或洗手池等容器的固定,从而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局部分解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局部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局部剖切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局部分解图(2);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局部剖视图(1);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局部剖视图(2);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图(1);

图9为图8的局部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立体图(2);

图11为图10的局部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立体图;

图15为图14的局部剖切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局部剖视图(1);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局部剖视图(2)。

【符号说明】

拉杆组件1

拉杆11连接套筒12

凹槽111

定位部121侧壁122

按钮123插入件124

第二扣件125

弹性挡部126

开口1211

外套筒13

横孔131竖孔132

凸点1321

外套件14

夹紧件141第二卡孔142

操作杆2

球头21卡入部22

排水塞3

穿孔31塞面32

侧块33端部34

配合面331

配合面的上端3311

排水管4

导斜面41缺槽42

卡块421

螺母51垫片52

连接组件6

卡槽61

本体62盖体63

第一扣件621第一卡孔6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至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排水塞连动结构,包括:拉杆组件1、操作杆2、排水塞3、排水管4及一供操作杆2穿设的连接组件6,所述排水塞3容设于排水管4的上端,所述拉杆组件1连动操作杆2,所述操作杆2连动排水塞3上下移动,所述排水塞3的下端设有一穿孔31,所述操作杆2穿过排水管4及穿孔31,所述排水管4的侧壁122设有一缺槽42,所述缺槽42的槽壁上凸设有的至少一卡块421,所述连接组件6与排水管4的侧壁122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组件6的外壁凸设有至少一卡槽61,所述连接组件6外壁恰抵接于缺槽42的槽壁,所述连接组件6可于缺槽42内旋转,所述卡块421分别旋转卡入对应的卡槽61内,利用连接组件6的结构设计,实现排水管4与操作杆2的快速装配。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组件6与排水管4的结构设计,所述连接组件6设有卡槽61,所述排水管4设有卡块421,所述卡块421旋转卡入卡槽61内,使得所述连接组件6与排水管4可以快速连接固定,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6与排水管4分体形成,在诸如洗脸盆、浴盆或洗手池等容器下方的空间窄小的情况下,不让连接组件影响排水管4的上端与诸如洗脸盆、浴盆或洗手池等容器的固定,从而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于安装本实用新型时,可以先把排水管4的上端与诸如洗脸盆、浴盆或洗手池等容器的固定,然后再将连接组件6与排水管4、操作杆2连接固定。

于实施例中,所述卡块421与所述卡槽61的数量为上下设置的二,且所述卡块421可以设有凹槽,所述卡槽61的内壁可以凸设有卡固入凹槽内的凸点,从而使得连接组件6与排水管4牢固连接,其中所述卡槽61的截面为u型,所述连接组件6伸入排水管4内的端部套设有密封圈,从而使得连接组件6与排水管4密封连接。

进一步,所述排水管4的上端内壁设有至少一导斜面41,所述排水塞3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一塞面32、至少两侧块33及一设有穿孔31的端部34,所述侧块33间隔设置,至少其中一侧块33的宽度大于其它侧块33的宽度,至少其中一侧块33的下端设置有由上而下逐渐内缩的一配合面331,所述配合面331的上端3311可沿导斜面41滑动;当所述配合面331的上端3311滑动至抵接于导斜面41的底部时,所述穿孔31恰对位朝向操作杆2;由于排水管4的内壁设置有导斜面41及排水塞3的至少其中一侧块33的宽度大于其它侧块33的宽度,且至少其中一侧块33设有可结合于导斜面41的配合面331,从而安装人员很容易确定出宽度最大的侧块33,利用宽度最大的侧块33的配合面331对位于导斜面41,装入排水塞3,所述配合面331的上端3311会由导斜面41的顶部顺势滑至抵接于导斜面41的底部,此时,排水塞3的穿孔31恰对位朝向操作杆2,从而操作杆2可以快速的穿过穿孔31,实现排水塞3与操作杆2的快速装配,使得整体装配效率得到提高。

于实施例中,所述导斜面41的数量为二,但并不以此为限,还可以采用其它数量,所述导斜面41之间连接成一体,其中二侧块33的宽度大于其它侧块33的宽度,其中二侧块33的下端设置有配合面331,其中二侧块33关于排水塞3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其中二侧块33的配合面331的上端3311分别可滑动至对应的导斜面41的底部,从而使得穿孔31能更快速与操作杆2对位。

进一步,所述排水管4的外壁上可以设有螺纹,所述螺纹螺合一螺母51,所述螺母51上固设有一垫片52,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诸如洗脸盆、浴盆或洗手池等容器厚度调节螺母51所螺合的位置,便于让排水管4的顶端固设诸如洗脸盆、浴盆或洗手池等容器上,配合螺母51与垫片52固设于诸如洗脸盆、浴盆或洗手池等容器下,从而完成与诸如洗脸盆、浴盆或洗手池等容器的装配,所述排水管4为一体成型,所述排水管4的螺纹以下的外侧壁无高于螺纹小径的凸起或结构,确保螺母51和垫片52可从排水管4底部向上穿套。

进一步,所述操作杆2上可以设有一球头21,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一本体62及一盖体63,所述球头21容设于本体62内,所述盖体63盖合固定于本体62,利用球头21的设置,可以便于操作杆2的转动,其中,所述球头21与本体62之间可以设有密封圈,提升连接组件6的密封性。

为了便于本体62与盖体63固定,所述本体62外壁可以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扣件621,所述盖体63可以设有多个分别供第一扣件621卡扣的第一卡孔631。

再者,所述拉杆组件1可以包括一拉杆11、一连接套筒12及一外套筒13,所述拉杆11与连接套筒12连动,所述外套筒13选择性于连接套筒12上移动,所述操作杆2上间隔凹设有多个卡入部22,所述连接套筒12与操作杆2交叉设置,确保提拉连接套筒12时可以很灵活,所述连接套筒12上间隔设有多个具有开口1211的定位部121,所述定位部121可以相互连通,所述外套筒13贯穿设有一体成型的横孔131及竖孔132,所述外套筒13套设于连接套筒12上,所述连接套筒12的侧壁底部分别凸设有弹性挡部126,当外套筒13需套入连接套筒12时,可以将弹性挡部126压抵于连接套筒12的侧壁后,使外套筒13套入连接套筒12,当外套筒13套入连接套筒12后,所述弹性挡部126远离连接套筒12的侧壁,抵挡外套筒13的底部,防止外套筒13脱出,所述操作杆2的其中一卡入部22选择性穿过竖孔132及其中一开口1211卡入于对应的定位部121内,请参阅图8至图11所示,当使用者需根据需要调整拉杆组件1的高度及拉杆组件1与诸如洗脸盆、浴盆或洗手池等容器的距离时,将外套筒13上移,使得操作杆2可往横孔131内移动,卡入于卡入部22中的定位部121与对应的卡入部22脱扣,此时,无需抽出拉杆11,也无需分开操作杆2,操作杆2便可带着外套筒13左右和上下随意移动,当移动到适合的安装位置时,定位部121和卡入部22相互选择性的对扣,对扣后操作杆2和连接套筒12的相对位置就完全固定,然后外套筒13下移,在竖孔132的侧壁抵住操作杆2的作用下相互对扣的定位部121和卡入部22将无法脱扣,整体使用操作便利。

其次,所述拉杆组件1还可以包括一外套件14,所述外套件14的下端与连接套筒12的上端固定,所述外套件14的上端内壁朝下凸设有多个夹紧件141,所述拉杆11的外壁设有供对应夹紧件141夹入的凹槽111,所述连接套筒12的上端设有至少一按钮123,所述按钮123的内壁朝向拉杆11凸设有多个插入件124,所述插入件124可活动挤入夹紧件141之间,选择性使夹紧件141外张,从而使用者可以利用按压按钮123,使按钮123的插入件124挤入对应的夹紧件141之间,使夹紧件141外张,解开夹紧件141对拉杆11的凹槽111的束缚,使得拉杆11可以顺利拉出,当使用者松开按钮123,所述按钮123的插入件124撤出对应的夹紧件141之间,所述拉杆11插入外套件14中,夹紧件141会先被拉杆11撑开,当移动到夹紧件141对位于凹槽111时,夹紧件141在弹力作用下回复夹紧于凹槽111,实现本实用新型拆装方便。

另外,所述外套件14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卡孔142,所述连接套筒12的外壁间隔凸设有多个分别卡扣入对应的第二卡孔142的第二扣件125,从而让外套件14与连接套筒12可以快速组装。

其中,请参阅图1至11、图12、图13及图14至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所述操作杆2上的卡入部22结构不同,实施例一中的卡入部22为由两两贴靠在一起的凸块之间的缝隙,实施例二中的卡入部22为由两两间隔设置的凸块之间的间隔处,实施例三中的卡入部22为由两两间隔设置的环块之间的间隔处;且实施例一中的连接套筒12包括两侧壁122,其中一侧壁122设置定位部121,所述按钮123的数量为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中的连接套筒12仅包括一设置定位部121的侧壁122,且为了让使用者能更快速地拉出拉杆11,所述按钮123的数量为二,所述按钮123关于外套件14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实施例一、实施例三中的定位部121的开口1211的宽度小于定位部121内的宽度,实施例二中的定位部121为u型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一中的所述按钮123的数量为一,实施例四中所述按钮123的数量为二,所述按钮123关于外套件14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从而让使用者能更快速地拉出拉杆11,所述竖孔132的上壁面与横孔131的上壁面连接处设有一凸点1321,所述凸点1321选择性紧抵于操作杆2,从而利用凸点1321可以防止外套筒13由于意外情况上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本实用新型的组成部件的数量并不以上述为限,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揭示而作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创作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权利要求书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