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预制装配式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60301发布日期:2020-10-09 18:39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预制装配式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预制装配式支撑结构,属于基坑支护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越来越紧缺,高层建筑以及各种大型地下设施工程越来越多,地下空间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且规模和深度不断加大。开发和建造这些地下空间和设施,首先要进行大规模的深基坑开挖,可是在市区建筑物和道路相对密集的场地,其交通管线错综复杂、施工场地狭小、施工条件差,这对基坑支护体系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目前,国家正大力推广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而基坑支撑结构体系作为一种临时性的施工结构,因此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框架中横梁、纵梁之间的连接件的结构,其强度关系着整个支撑结构体系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坑预制装配式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结构简单,可靠牢固,稳定性强,大大降低了横梁、纵梁被压溃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坑预制装配式支撑结构,包括立柱、安装部、斜撑部以及止动件;所述立柱竖直设置;两所述安装部分别固定在所述立柱两侧;所述安装部包括与所述立柱固定的竖直的侧板和水平固定在所述侧板远离所述立柱一侧上端的安装梁;所述斜撑部倾斜固定在所述侧板与所述安装梁之间;所述斜撑部包括倾斜设置的斜撑梁以及两分别固定在所述斜撑梁两端的支座;一所述支座与所述侧板外侧面固定,另一所述支座固定在所述安装部下端;位于下端下端二的所述支座,其下端与所述侧板下端平齐设置;所述止动件设置在所述立柱的外侧面;所述止动件上端面抵靠在所述侧板下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止动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挡块和下固定件;所述挡块中部下端竖直固定有固定杆;所述下固定件固定在所述侧板外侧,所述下固定件中部开设有供所述固定杆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杆套设在所述下固定件的通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靠近所述立柱一侧的两端分别固定一水平的连接板;两所述连接板内侧均贴合在所述立柱外侧;一ㄇ字形的固定板两端分别与两所述侧板上位于同一侧的两连接板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挡块呈“凸”字形;所述挡块中间凸部与与所述固定杆固定;所述挡块两侧向上倾斜设置,形成斜面;所述挡块两侧下端分别设置一与所述斜面贴合的楔形卡件;所述楔形卡件下端贴于所述下固定件上;有紧固螺栓依次穿过楔形卡件、挡块下端凸部、另一楔形卡件后,与紧固螺帽螺纹固定。

进一步的,挡块下端凸部供所述紧固螺栓穿过的孔,其孔径大于所述紧固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下端面抵靠在所述止动件上端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支撑结构结构简单,可靠牢固,稳定性强,大大降低了横梁、纵梁被压溃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能。

2、侧板、斜撑部下端设有止动件,能够减小横梁、纵梁被压溃的风险。

3、挡块两侧下端的斜面与楔形卡件配合,再通过锁紧紧固螺栓,能够提升挡块,更好地支撑安装部与斜撑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斜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止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立柱;11、固定板;2、安装部;21、侧板;22、安装梁;23、连接板;3、斜撑部;31、斜撑梁;32、支座;4、止动件;41、挡块;42、固定杆;43、斜面;44、楔形卡件;45、下固定件;46、紧固螺栓;47、紧固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6,一种基坑预制装配式支撑结构,包括立柱1、安装部2、斜撑部3以及止动件4;所述立柱1竖直设置;两所述安装部2分别固定在所述立柱1两侧;所述安装部2包括与所述立柱1固定的竖直的侧板21和水平固定在所述侧板21远离所述立柱1一侧上端的安装梁22;所述斜撑部3倾斜固定在所述侧板21与所述安装梁22之间;所述斜撑部3包括倾斜设置的斜撑梁31以及两分别固定在所述斜撑梁31两端的支座32;一所述支座32与所述侧板21外侧面固定,另一所述支座32固定在所述安装部2下端;位于下端下端二的所述支座32,其下端与所述侧板21下端平齐设置;所述止动件4设置在所述立柱1的外侧面;所述止动件4上端面抵靠在所述侧板21下端面。安装部2的安装梁22上固定有横梁或者纵梁;斜撑部3设在侧板21与安装梁22之间,起到支撑作用;止动件4固定在立柱1的外侧面,位于侧板21,对侧板21起到支撑固定作用,防止侧板21下掉,进而防止横梁、纵梁被压溃。

特别的,立柱1、安装梁22以及斜撑梁31均可选用工字钢,但斜撑梁31的端部需固定有钢板,才可与支座32进行固定。

优选的,支座32为三棱柱。特别的,支座32为直角三棱柱。

进一步的,所述止动件4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挡块41和下固定件45;所述挡块41中部下端竖直固定有固定杆42;所述下固定件45固定在所述侧板21外侧,所述下固定件45中部开设有供所述固定杆42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杆42套设在所述下固定件45的通孔内。固定杆42起导向作用,使挡块41和下固定件45的配合更加精确,拆装也更为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21靠近所述立柱1一侧的两端分别固定一水平的连接板23;两所述连接板23内侧均贴合在所述立柱1外侧;一ㄇ字形的固定板11两端分别与两所述侧板21上位于同一侧的两连接板23固定。通过固定板11与连接板23的固定,能够防止立柱1两侧的安装部2张开;ㄇ字形的固定板11相比普通单一的钢板,也能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挡块41呈“凸”字形;所述挡块41中间凸部与与所述固定杆42固定;所述挡块41两侧向上倾斜设置,形成斜面43;所述挡块41两侧下端分别设置一与所述斜面43贴合的楔形卡件44;所述楔形卡件44下端贴于所述下固定件45上;有紧固螺栓46依次穿过楔形卡件44、挡块41下端、另一楔形卡件44后,与紧固螺帽47螺纹固定。挡块41两侧下端设置有斜面43,斜面43与楔形卡件44配合,可以通过楔形卡件44上下微调挡块41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32下端面抵靠在所述止动件4上端面。这样,止动件4将会同时支撑支座32与侧板21,起到更好的支撑固定效果。

进一步的,挡块41下端凸部供所述紧固螺栓46穿过的孔,其孔径大于所述紧固螺栓46。这样,通过旋紧紧固螺栓46与紧固螺帽47,即可使两楔形卡件44相互靠近,再通过楔形卡件44与挡块41两侧下端斜面43的配合,即可提升挡块41的高度,更好地对侧板21下端进行支撑,提高整个装置的支撑性、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