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70103发布日期:2020-08-25 18:59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园林排水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园林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园林给排水与污水处理工程是园林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必须满足人们对水量、水质和水压的要求。水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污染,而完善的给排水工程及污水处理工程对园林建设及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园林给排水与污水处理工程是园林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必须满足人们对水量、水质和水压的要求。水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污染,而完善的给排水工程及污水处理工程对园林建设及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地用水,为园林景观区内供应生活与服务经营活动所需的水,并满足对水质、水量、水压的标准要求,园林给水工程的水源有多种:来自地表水:用水管网线路长、面广、分散;来自地下水:由于地形高度不一而导致的用水高程变化大;引用邻近城市自来水:用水水质可据用途不同分别对待处理;在用水高峰期时应采取时间差的供给管理办法;饮用水以优质天然山泉水为最佳。在园林工程的给水过程中,为节约用水,应该加强对水的循环使用;具体对水的用途大致可分为以下四项内容。生活用水:宾馆餐厅、茶室、超市、消毒饮水器以及卫生设备等的用水;养护用水:植物绿地灌溉、动物笼舍冲洗及夏季广场、园路的喷洒用水等;造景用水:水池、塘、湖、水道、溪流、瀑布、跌水、喷泉等水体用水;消防用水:对园林景观区内建筑、绿地植被等设施的火灾预防和扑灭火用水。

园林给排水工程以室外配置完善的管渠系统进行给排水为主,包括园林景观区内部生活用水与排水系统、水景工程给排水系统、景区灌溉系统、生活污水系统和雨水排放系统等。同时还应包括景区的水体、堤坝、水闸等附属项目。

园林一般植被覆盖率较大,在较大的降水量情况下,园林的排水系统很难及时进行排水,导致植被的根部因泡在水里而受到损伤,即使排水系统及时将地表水进行积水疏通排放,由于较大降水量,土壤内的含水量会急剧增大,在排水系统很难对土壤内的水分进行排放,并且土壤内含水量的异常增加,导致土壤自身也很难及时对水分进行调节,导致植被的根系极易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排水系统,它通过在排水通道内壁设置的外延导水机构,可以在较大的降水量时,将土壤内异常增加的水,从土壤内向排水通道内引导,从而及时排走土壤内的水分,同时,在进行土壤内异常的水向排水通道内引导过程中,外延导水机构吸收的水滴落在变力块内,使得变力块重力增大,其触到导水管内壁后,变力块重力会降低,弹性导水杆会向上逐渐恢复形变,使得在整个排水过程中,弹性导水杆呈现不断颤动的状态,从而有效加速弹性导水杆上引导的水向导水管的内的滴落,加速对于土壤内的排水速度,实现在较大降水量时,对植被根系的保护作用。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园林排水系统,包括通过混凝土砌在园林地下的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上端盖设有多个排水滤板,所述排水通道左右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滤泥层,所述排水通道内部嵌设有多个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一端与排水通道外壁相平齐,所述导水管另一端嵌入至滤泥层内,所述导水管内部设有外延导水机构,所述外延导水机构与导水管内壁之间浇筑有防水封层,所述外延导水机构的一端贯穿防水封层位并于导水管内部,所述外延导水机构另一端位于园林土壤内,所述外延导水机构包括多个多点导水杆,所述多点导水杆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多点导水杆、弹性导水杆和变力块,且弹性导水杆贯穿防水封层,变力块位于朝向滤泥层的一侧,通过在排水通道内壁设置的外延导水机构,可以在较大的降水量时,将土壤内异常增加的水,从土壤内向排水通道内引导,从而及时排走土壤内的水分,同时,在进行土壤内异常的水向排水通道内引导过程中,外延导水机构吸收的水滴落在变力块内,使得变力块重力增大,其触到导水管内壁后,变力块重力会降低,弹性导水杆会向上逐渐恢复形变,使得在整个排水过程中,弹性导水杆呈现不断颤动的状态,从而有效加速弹性导水杆上引导的水向导水管的内的滴落,加速对于土壤内的排水速度,实现在较大降水量时,对植被根系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滤泥层为多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砌设而成,且形状不规则的石块的粒径沿着远离排水通道内壁的方向逐渐变小,使得滤泥层远离导水管的部分的石块之间的间隙较小,因而可以有效阻挡通过滤泥层排放的地表水中的泥沙进入到滤泥层内,从而有效保证外延导水机构从土壤内引导出的水能够穿过滤泥层进入到排水通道内被排出。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外延导水机构在园林地下土壤内从上至下向外的延伸范围逐渐增大且密集度逐渐降低,在较大的降水量时,较大的密集度的外延导水机构能够更快的将土壤表面较多的水分向排水通道内引导,从而有效加速土壤内的水分的排放,同时下方外延导水机构较大的延伸范围,能够增大向排水通道内引导的范围,使得更大范围的土壤内的积水能够得到排放,从而有效保护植被根系不易受到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多点导水杆包括内外延吸水杆以及包裹在内外延吸水杆外的外护杆,所述弹性导水杆与内外延吸水杆固定连接,外护杆可以保护内外延吸水杆,使得内外延吸水杆在进行吸水向排水通道内引导过程中,不易发生由于含水较多的土壤导致内外延吸水杆被湿润的土壤颗粒堵住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内外延吸水杆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内嵌吸水柱,所述内嵌吸水柱嵌设在外护杆内部,且内嵌吸水柱的端部与外护杆表面保持平齐,多个内嵌吸水柱的设置使得内外延吸水杆可以通过内嵌吸水柱实现多点的吸附土壤内的异常增加的水。

进一步的,所述内嵌吸水柱端部固定连接有绒毛束,所述绒毛束在外护杆表面呈散开状,通过绒毛束一方面增大单个内嵌吸水柱在土壤内的吸水的面积,从而加速吸水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绒毛束可以对内嵌吸水柱端部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有效避免内嵌吸水柱被泥土堵住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外护杆为抗腐蚀材料制成,使得外护杆在土壤内不易被腐蚀,能够对内外延吸水杆起到长时间的保护作用,所述绒毛束、内嵌吸水柱、内外延吸水杆和弹性导水杆均为吸水材质制成,且绒毛束、内嵌吸水柱、内外延吸水杆和弹性导水杆的吸水性逐渐增强,使得四者之间的吸水能力产生吸水差,从而有效保证外延导水机构在。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弹性导水杆位于防水封层外的部分从上至下逐渐缩短,使得通过外延导水机构吸收的水滴落在变力块内,使得变力块重力增大从而带动弹性导水杆发生向下的弯曲形变,伸出的距离不同,使得向外弯曲发生形变的多个弹性导水杆不会相互干扰,从而有效保证外延导水机构对土壤内的水分向排水通道内的引导作用不易受到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变力块包括水控力变球和异形顶块,所述异形顶块固定连接在水控力变球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水控力变球为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弹性导水杆与水控力变球的连接处位于开口处正上方,使得弹性导水杆端部向下滴落的水珠能够通过开口处滴落至水控力变球内,且水控力变球为弹性材料制成,使其能够发生形变,当弹性导水杆发生向下的弯曲后,异形顶块向下接触到导水管内壁时,异形顶块会对水控力变球产生向上的推力作用,从而使得水控力变球内的水向外溢出,此时其整体重力降低,弹性导水杆会向上逐渐恢复形变,在不断向排水通道引导水的过程中,弹性导水杆会不断重复下落上升的过程,从而使得弹性导水杆呈现不断颤动的状态,从而有效加速弹性导水杆上引导的水向导水管的内的滴落,从而有效提高对于土壤内的排水效率,实现在较大降水量时,对植被根系的保护作用。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在排水通道内壁设置的外延导水机构,可以在较大的降水量时,将土壤内异常增加的水,从土壤内向排水通道内引导,从而及时排走土壤内的水分,同时,在进行土壤内异常的水向排水通道内引导过程中,外延导水机构吸收的水滴落在变力块内,使得变力块重力增大,其触到导水管内壁后,变力块重力会降低,弹性导水杆会向上逐渐恢复形变,使得在整个排水过程中,弹性导水杆呈现不断颤动的状态,从而有效加速弹性导水杆上引导的水向导水管的内的滴落,加速对于土壤内的排水速度,实现在较大降水量时,对植被根系的保护作用。

(2)滤泥层为多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砌设而成,且形状不规则的石块的粒径沿着远离排水通道内壁的方向逐渐变小,使得滤泥层远离导水管的部分的石块之间的间隙较小,因而可以有效阻挡通过滤泥层排放的地表水中的泥沙进入到滤泥层内,从而有效保证外延导水机构从土壤内引导出的水能够穿过滤泥层进入到排水通道内被排出。

(3)多个外延导水机构在园林地下土壤内从上至下向外的延伸范围逐渐增大且密集度逐渐降低,在较大的降水量时,较大的密集度的外延导水机构能够更快的将土壤表面较多的水分向排水通道内引导,从而有效加速土壤内的水分的排放,同时下方外延导水机构较大的延伸范围,能够增大向排水通道内引导的范围,使得更大范围的土壤内的积水能够得到排放,从而有效保护植被根系不易受到损伤。

(4)多点导水杆包括内外延吸水杆以及包裹在内外延吸水杆外的外护杆,弹性导水杆与内外延吸水杆固定连接,外护杆可以保护内外延吸水杆,使得内外延吸水杆在进行吸水向排水通道内引导过程中,不易发生由于含水较多的土壤导致内外延吸水杆被湿润的土壤颗粒堵住的情况。

(5)内外延吸水杆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内嵌吸水柱,内嵌吸水柱嵌设在外护杆内部,且内嵌吸水柱的端部与外护杆表面保持平齐,多个内嵌吸水柱的设置使得内外延吸水杆可以通过内嵌吸水柱实现多点的吸附土壤内的异常增加的水。

(6)内嵌吸水柱端部固定连接有绒毛束,绒毛束在外护杆表面呈散开状,通过绒毛束一方面增大单个内嵌吸水柱在土壤内的吸水的面积,从而加速吸水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绒毛束可以对内嵌吸水柱端部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有效避免内嵌吸水柱被泥土堵住的可能性。

(7)外护杆为抗腐蚀材料制成,使得外护杆在土壤内不易被腐蚀,能够对内外延吸水杆起到长时间的保护作用,绒毛束、内嵌吸水柱、内外延吸水杆和弹性导水杆均为吸水材质制成,且绒毛束、内嵌吸水柱、内外延吸水杆和弹性导水杆的吸水性逐渐增强,使得四者之间的吸水能力产生吸水差,从而有效保证外延导水机构在。

(8)多个弹性导水杆位于防水封层外的部分从上至下逐渐缩短,使得通过外延导水机构吸收的水滴落在变力块内,使得变力块重力增大从而带动弹性导水杆发生向下的弯曲形变,伸出的距离不同,使得向外弯曲发生形变的多个弹性导水杆不会相互干扰,从而有效保证外延导水机构对土壤内的水分向排水通道内的引导作用不易受到影响。

(9)变力块包括水控力变球和异形顶块,异形顶块固定连接在水控力变球下端。

(10)水控力变球为开口的中空结构,弹性导水杆与水控力变球的连接处位于开口处正上方,使得弹性导水杆端部向下滴落的水珠能够通过开口处滴落至水控力变球内,且水控力变球为弹性材料制成,使其能够发生形变,当弹性导水杆发生向下的弯曲后,异形顶块向下接触到导水管内壁时,异形顶块会对水控力变球产生向上的推力作用,从而使得水控力变球内的水向外溢出,此时其整体重力降低,弹性导水杆会向上逐渐恢复形变,在不断向排水通道引导水的过程中,弹性导水杆会不断重复下落上升的过程,从而使得弹性导水杆呈现不断颤动的状态,从而有效加速弹性导水杆上引导的水向导水管的内的滴落,从而有效提高对于土壤内的排水效率,实现在较大降水量时,对植被根系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延导水机构安装在排水通道两内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排水滤板安装在园林地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多点导水杆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颤动储水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排水滤板、2排水通道、3滤泥层、4多点导水杆、41内外延吸水杆、42外护杆、5弹性导水杆、6变力块、61水控力变球、62异形顶块、7防水封层、8导水管、9内嵌吸水柱、10绒毛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一种园林排水系统,一种园林排水系统,包括通过混凝土砌在园林地下的排水通道2,排水通道2上端盖设有多个排水滤板1,排水通道2左右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滤泥层3,滤泥层3为多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砌设而成,且形状不规则的石块的粒径沿着远离排水通道2内壁的方向逐渐变小,使得滤泥层3远离导水管8的部分的石块之间的间隙较小,因而可以有效阻挡通过滤泥层3排放的地表水中的泥沙进入到滤泥层3内,从而有效保证外延导水机构从土壤内引导出的水能够穿过滤泥层3进入到排水通道2内被排出。

请参阅图2,排水通道2内部嵌设有多个导水管8,导水管8一端与排水通道2外壁相平齐,导水管8另一端嵌入至滤泥层3内,导水管8内部设有外延导水机构,外延导水机构与导水管8内壁之间浇筑有防水封层7,外延导水机构的一端贯穿防水封层7位并于导水管8内部,外延导水机构另一端位于园林土壤内,多个外延导水机构在园林地下土壤内从上至下向外的延伸范围逐渐增大且密集度逐渐降低,在较大的降水量时,较大的密集度的外延导水机构能够更快的将土壤表面较多的水分向排水通道2内引导,从而有效加速土壤内的水分的排放,同时下方外延导水机构较大的延伸范围,能够增大向排水通道2内引导的范围,使得更大范围的土壤内的积水能够得到排放,从而有效保护植被根系不易受到损伤,外延导水机构包括多个多点导水杆,多点导水杆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多点导水杆4、弹性导水杆5和变力块6,且弹性导水杆5贯穿防水封层7,变力块6位于朝向滤泥层3的一侧,多个弹性导水杆5位于防水封层7外的部分从上至下逐渐缩短,使得通过外延导水机构吸收的水滴落在变力块6内,使得变力块6重力增大从而带动弹性导水杆5发生向下的弯曲形变,伸出的距离不同,使得向外弯曲发生形变的多个弹性导水杆5不会相互干扰,从而有效保证外延导水机构对土壤内的水分向排水通道2内的引导作用不易受到影响。

请参阅图4,多点导水杆4包括内外延吸水杆41以及包裹在内外延吸水杆41外的外护杆42,弹性导水杆5与内外延吸水杆41固定连接,外护杆42可以保护内外延吸水杆41,使得内外延吸水杆41在进行吸水向排水通道2内引导过程中,不易发生由于含水较多的土壤导致内外延吸水杆41被湿润的土壤颗粒堵住的情况,内外延吸水杆41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内嵌吸水柱9,内嵌吸水柱9嵌设在外护杆42内部,且内嵌吸水柱9的端部与外护杆42表面保持平齐,多个内嵌吸水柱9的设置使得内外延吸水杆41可以通过内嵌吸水柱9实现多点的吸附土壤内的异常增加的水,内嵌吸水柱9端部固定连接有绒毛束10,绒毛束10在外护杆42表面呈散开状,通过绒毛束10一方面增大单个内嵌吸水柱9在土壤内的吸水的面积,从而加速吸水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绒毛束10可以对内嵌吸水柱9端部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有效避免内嵌吸水柱9被泥土堵住的可能性,外护杆42为抗腐蚀材料制成,使得外护杆42在土壤内不易被腐蚀,能够对内外延吸水杆41起到长时间的保护作用,绒毛束10、内嵌吸水柱9、内外延吸水杆41和弹性导水杆5均为吸水材质制成,且绒毛束10、内嵌吸水柱9、内外延吸水杆41和弹性导水杆5的吸水性逐渐增强,使得四者之间的吸水能力产生吸水差,从而有效保证外延导水机构在。

请参阅图5,变力块6包括水控力变球61和异形顶块62,异形顶块62固定连接在水控力变球61下端,水控力变球61为开口的中空结构,弹性导水杆5与水控力变球61的连接处位于开口处正上方,使得弹性导水杆5端部向下滴落的水珠能够通过开口处滴落至水控力变球61内,且水控力变球61为弹性材料制成,使其能够发生形变,当弹性导水杆5发生向下的弯曲后,异形顶块62向下接触到导水管8内壁时,异形顶块62会对水控力变球61产生向上的推力作用,从而使得水控力变球61内的水向外溢出,此时其整体重力降低,弹性导水杆5会向上逐渐恢复形变,在不断向排水通道2引导水的过程中,弹性导水杆5会不断重复下落上升的过程,从而使得弹性导水杆5呈现不断颤动的状态,从而有效加速弹性导水杆5上引导的水向导水管8的内的滴落,从而有效提高对于土壤内的排水效率,实现在较大降水量时,对植被根系的保护作用。

通过在排水通道2内壁设置的外延导水机构,可以在较大的降水量时,将土壤内异常增加的水,从土壤内向排水通道2内引导,从而及时排走土壤内的水分,同时,在进行土壤内异常的水向排水通道2内引导过程中,外延导水机构吸收的水滴落在变力块6内,使得变力块6重力增大,其触到导水管8内壁后,变力块6重力会降低,弹性导水杆5会向上逐渐恢复形变,使得在整个排水过程中,弹性导水杆5呈现不断颤动的状态,从而有效加速弹性导水杆5上引导的水向导水管8的内的滴落,加速对于土壤内的排水速度,实现在较大降水量时,对植被根系的保护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