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建筑分区、分压、分质供水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56869发布日期:2020-07-10 17:52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建筑分区、分压、分质供水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分区、分压、分质供水工艺。



背景技术:

在现行的分质供水方案中,生活给水(包含生活饮用水)与直饮水由于实施的主体单位不同,设备设施的管辖权不统一,建设单位对饮用水设施的投入的重视等方面的原因,直饮水一般是作为生活给水的一项独立的设施存在,这样导致了一些区域针对用户提升水质就会带来重复建设和运行维护等方便的额外支出,由此而形成的分质供水的方案,一般而言会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缺点:

一、采用一体化净水设备的方案,从城镇管网取水,到净水设备到用户,可以委托专业单位对设备进行维护,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增压、管路这一块重复性的费用(包含建设和运维)投入;

二、用户自行采购的家用或商用的进水设备,由于设备标准不统一,设备的后期耗材更换的成本高等原因,以及缺乏专业的设备维护经验,导致用户在直饮水的体验上不尽如人意,甚至由于管理不当导致水质问题的发生。

以上两种模式,以第二种模式较多,为现在生活用水中直饮水实现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但是由于缺乏对设备专业有效的维护和管理,导致直饮水的普及率不高或者使用率不高。因此需要一种更经济有效、运行可靠的直饮水工艺,来满足居民对高品质饮水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一种新型的建筑分区、分压、分质供水工艺。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新型的建筑分区、分压、分质供水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次供水系统、管网系统、净水系统;步骤如下:a)原水通过二次供水系统进行预处理,先对原水进行消毒、过滤、二次增加后再通过管网系统的管道输送至生活给水管道;b)所述生活给水管道的一侧上设有多路分支管道,所述分支管道上设有控制阀,用于将生活用水输送至各家用户的生活用水管道中;c)所述生活给水管道的另一端与净水系统的净水设备相连接,所述净水设备的输出端通过管网系统的直饮水管道相连接,所述直饮水管道与分水器相连接,净化后的水通过分水器将直饮水输送至用户户内直饮水龙头;d)所述直饮水管道的末端还设有冲洗放空管,所述冲洗放空管用于余水、残水的放空和管道冲洗。

优选地,所述冲洗放空管还外接冲洗放空阀。

优选地,所述管网系统中还设计一路自来水直通管道,通过自来水冲洗净水设备的出水口至用户取水龙头之间的管道,冲洗完成后保压杀菌消毒,再用直饮水冲洗管道直至自来水排空,所述自来水直通管道与冲洗放空阀连接,通过控制阀门的切换,管道冲洗消毒完成后,切换至直饮水管道。

优选地,所述净水设备安装在小区各单元特定楼层上。

优选地,所述二次供水系统包括水池箱、净化消毒设备、增压设施、阀门管路、供水管道;所述水池箱与净化消毒设备相连接,所述消毒设备与增压设施相连接,所述增压设施与阀门管路连接,所述阀门管路与用户管道相连接,所述水泵与净水相连接,所述连接方式均采用供水管道连接。

优选地,所述净水设备还包括智能传感器和显示设备,所述智能传感器用于检测水质的参数值,所述显示设备用于显示所测参数值。

优选地,所述管网系统的管道采用不锈钢管道。

本发明一种新型的建筑分区、分压、分质供水工艺具有如下优点:

1、新型的分区、分压、分质供水工艺其实质是综合集中一体化净水设备,有效地实现了用户水直饮的功能。不仅对于进水设备的管理可以实现统一监控和管理,同时降低了加压供水设备、给水管路的重复投入,实现了增压与净化的统一。

2、由于增加了净水设备,消除了用户饮用水的水质不达标的风险,通过净水设备的智能传感器,实现水质的实时监测的同时,降低了因给水管网水质安全影响用户饮水的风险隐患,其实质是一种实现分区、高质供水的新型工艺。

3、生活给水管道增加净水设备,便于今后对净水设备的统一建设和维护管理,且通过合理的取水点布置,使得净水设备取水处保持实时的水循环,降低了源头死水导致的水质风险。同时采用分区、高质供水工艺,净水设备满足较多饮水用户需求时,相比单独家用式的直饮水设备的使用频次升高,水滞留管道时间降低,也降低了水质污染的隐患。

4、为保障管道内水质不受污染,在直饮水出水管末端设定放空管,通过程序设定,定时进行余水、残水放空和管道冲洗。

5、设计一路自来水直通管路,定期采用管网自来水冲洗净水器出水口至用户取水龙头之间的管道,具有冲洗、净化、消毒的功能,通过程序设定和阀门切换,管道冲洗消毒完成后,切换至直饮水回路,排空市政自来水后供用户直接饮用,通过这样的消毒工艺,节能环保,安全可靠,避免了加热消毒的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二次供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的建筑分区、分压、分质供水工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位本发明一种新型的建筑分区、分压、分质供水工艺的供水流程;

1.楼层、2.二次供水系统、3.生活给水管道、4.净水设备、5.直饮水管道

6.冲洗放空管、6-1冲洗放空阀、7.直饮水龙头8.自来水直通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的建筑分区、分压、分质供水工艺,包括二次供水系统、管网系统、净水系统;步骤如下:a)原水通过二次供水系统2进行预处理,先对原水进行消毒、过滤、二次增加后再通过管网系统的管道输送至生活给水管道3;b)所述生活给水管道3的一侧上设有多路分支管道,所述分支管道上设有控制阀,用于将生活用水输送至各家用户的生活用水管道中;c)所述生活给水管道3的另一端与净水系统的净水设备4相连接,所述净水设备4的输出端通过管网系统的直饮水管道5相连接,所述直饮水管道5与分水器相连接,净化后的水通过分水器将直饮水输送至用户户内直饮水龙头7;d)所述直饮水管道5的末端还设有冲洗放空管6,所述冲洗放空管6用于余水、残水的放空和管道冲洗。

所述冲洗放空管6还外接冲洗放空阀6-1。

所述管网系统中还设计一路自来水直通管道8,通过自来水冲洗净水设备4的出水口至用户取水龙头7之间的管道,冲洗完成后保压杀菌消毒,再用直饮水冲洗管道7直至自来水排空,所述自来水直通管道8与冲洗放空阀6-1连接,通过控制阀门的切换,管道冲洗消毒完成后,切换至直饮水管道7。

所述净水设备安装在小区各单元特定楼层上。

所述二次供水系统包括水池箱、净化消毒设备、增压设施、阀门管路、供水管道;所述水池箱与净化消毒设备相连接,所述消毒设备与增压设施相连接,所述增压设施与阀门管路连接,所述阀门管路与用户管道相连接,所述水泵与净水相连接,所述连接方式均采用供水管道连接。

所述净水设备还包括智能传感器和显示设备,所述智能传感器用于检测水质的参数值,所述显示设备用于显示所测参数值。

所述管网系统的管道采用不锈钢管道。

首先原水通过二次供水系统,将原水进行过滤、消毒杀菌后通过管网系统将生活用水输送至用户的生活用水管道,再在生活用水管道上设置净化设备,所述净化设备分别安装与小区的各个楼层,通过将生活用水净化后通过管网系统传输到直饮水龙头,方便用户打开水龙头就能直接饮用,通过定期的对直饮水管道和连接至用户的直饮水龙头的管道进行冲洗,保证了用户用水符合国家净水标准。

本发明采用二次供水加压供水技术,将市政管网自来水通过分区加压的供水方式,输送到民用或工业建筑生活用水设施的取水口,在满足水质、水压、水流量要求的前提下,结合供水区域环境,选取建筑给水主管最有利点,作为直饮水设备的取水点,通过直饮水处理一系列工艺流程后,使得出水水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及相应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标准的要求,后供用户饮用而最终实现生活用水和饮用水分管路供应的一种更经济、有效便于管理的一种供水方式。

本发明一种新型的建筑分区、分压、分质供水工艺具有如下优点:

1、新型的分区、分压、分质供水工艺其实质是综合集中一体化净水设备,有效地实现了用户水直饮的功能。不仅对于进水设备的管理可以实现统一监控和管理,同时降低了加压供水设备、给水管路的重复投入,实现了增压与净化的统一。

2、由于增加了净水设备,消除了用户饮用水的水质不达标的风险,通过净水设备的智能传感器,实现水质的实时监测的同时,降低了因给水管网水质安全影响用户饮水的风险隐患,其实质是一种实现分区、高质供水的新型工艺。

3、生活给水管道增加净水设备,便于今后对净水设备的统一建设和维护管理,且通过合理的取水点布置,使得净水设备取水处保持实时的水循环,降低了源头死水导致的水质风险。同时采用分区、高质供水工艺,净水设备满足较多饮水用户需求时,相比单独家用式的直饮水设备的使用频次升高,水滞留管道时间降低,也降低了水质污染的隐患。

4、为保障管道内水质不受污染,在直饮水出水管末端设定放空管,通过程序设定,定时进行余水、残水放空和管道冲洗。

5、设计一路自来水直通管路,定期采用管网自来水冲洗净水器出水口至用户取水龙头之间的管道,具有冲洗、净化、消毒的功能,通过程序设定和阀门切换,管道冲洗消毒完成后,切换至直饮水回路,排空市政自来水后供用户直接饮用,通过这样的消毒工艺,节能环保,安全可靠,避免了加热消毒的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

以上仅仅以一个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