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钻孔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钻孔灌注桩形成的围护结构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围护结构,但是现有的钻孔钻孔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对基层表面进行清理的施工过程,故在具体钻孔过程中会出现钻杆偏移的问题,因此需要进行钻杆的位置调整,从而影响施工的效率。此外,由于灌注桩无挤土作用,使得桩孔内壁相对较为松软,在灌注混凝土时,混凝土大量渗透至桩孔内壁土层的缝隙中,使得混凝土污染土层的范围较大,因此还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钻孔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钻孔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场地整平
基层表面的处理操作包括清理砂浆以及将基层表面的洞眼以及残缺口处填平,并在平整好的场地上测定桩位点;
(2)钻孔
根据测定桩位点,将护筒埋设在基层表面的第一预设位置并确定护筒的中心点;将钻孔机设置在基层表面的第二预设位置并使钻孔机的钻杆的中心线与护筒的中心点相重合,钻杆以护筒的中心点为起点沿竖直方向移动以钻出孔段,进而形成预桩孔,预桩孔的孔径大于钢筋笼的外径且少于设计图纸中桩孔的孔径;
(3)扩孔
在预桩孔内放入中空的呈圆柱状的气袋,气袋的外径比设计图纸中桩孔的孔径大0.2-3厘米,气袋长度与设计图纸中桩孔孔深一致,气袋顶部与地面平齐且连通有注气管,气袋内盛放有若干流动球,用于垂实预桩孔,朝气袋中打入气体,气体将气袋撑起,气袋慢慢变大,进而实现扩孔,由于不断向气袋内充气,气流带动流动球垂实预桩孔内壁,当气袋内压强为空气压强的1.1倍时,停止吹气,静置至少20分钟,将气袋内的气体放出;
(4)沉入钢筋笼
将钢筋笼利用龙门吊吊装在预桩孔内;
(5)浇筑混凝土;
将混凝土利用导管浇注在预桩孔内,以使钢筋笼密封在混凝土内;
(6)破除桩头。
步骤(2)中,待混凝土凝结第一预设时间段后,将护筒从基层表面拉出,以在用于容纳护筒的基层表面上形成环形安装槽。
步骤(2)中,预桩孔的孔径为设计图纸中桩孔的孔径的95%。
步骤(2)中,预桩孔的孔深为设计图纸中桩孔孔深的96%。
步骤(2)中,在基层表面划分出第一预设位置,并对第一预设位置处的土体进行密度检测;将护筒利用加压、振动以及锤击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埋设在第一预设位置;其中,护筒的一端高出基层表面20cm至30cm。
步骤(3)中,气袋外侧壁上设有若干钢制的弧形压板,用于使预桩孔内壁
光滑。
步骤(5)中,将水泥浆通过注浆管输送至环形安装槽内,以填充环形安装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预桩孔的孔径少于设计图纸中桩孔的孔径,利用气袋恢复圆柱状的同时挤压预桩孔的孔壁以扩孔,使得终桩孔的孔壁土层密实,结构稳定,由于气体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方便简洁,便于实现,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灌注时,孔壁为密实结构导致导致混凝土从孔壁渗透至土层内的范围大幅度减少,进而减少混凝土污染土层的范围;本发明通过对基层表面进行砂浆清理以及洞眼和残缺口处的填平操作可以避免后续钻杆钻孔过程中出现偏移的问题,从而避免了重复调整钻杆而导致的施工时间加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一种钻孔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场地整平
基层表面的处理操作包括清理砂浆以及将基层表面的洞眼以及残缺口处填平,并在平整好的场地上测定桩位点;
(2)钻孔
根据测定桩位点,将护筒埋设在基层表面的第一预设位置并确定护筒的中心点;将钻孔机设置在基层表面的第二预设位置并使钻孔机的钻杆的中心线与护筒的中心点相重合,钻杆以护筒的中心点为起点沿竖直方向移动以钻出孔段,进而形成预桩孔,预桩孔的孔径大于钢筋笼的外径且少于设计图纸中桩孔的孔径;
(3)扩孔
在预桩孔内放入中空的呈圆柱状的气袋,气袋的外径比设计图纸中桩孔的孔径大0.2-3厘米,气袋长度与设计图纸中桩孔孔深一致,气袋顶部与地面平齐且连通有注气管,气袋内盛放有若干流动球,用于垂实预桩孔,朝气袋中打入气体,气体将气袋撑起,气袋慢慢变大,进而实现扩孔,由于不断向气袋内充气,气流带动流动球垂实预桩孔内壁,当气袋内压强为空气压强的1.1倍时,停止吹气,静置至少20分钟,将气袋内的气体放出;
(4)沉入钢筋笼
将钢筋笼利用龙门吊吊装在预桩孔内;
(5)浇筑混凝土;
将混凝土利用导管浇注在预桩孔内,以使钢筋笼密封在混凝土内;
(6)破除桩头。
步骤(2)中,待混凝土凝结第一预设时间段后,将护筒从基层表面拉出,以在用于容纳护筒的基层表面上形成环形安装槽。
步骤(2)中,预桩孔的孔径为设计图纸中桩孔的孔径的95%。
步骤(2)中,预桩孔的孔深为设计图纸中桩孔孔深的96%。
步骤(2)中,在基层表面划分出第一预设位置,并对第一预设位置处的土体进行密度检测;将护筒利用加压、振动以及锤击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埋设在第一预设位置;其中,护筒的一端高出基层表面20cm至30cm。
步骤(3)中,气袋外侧壁上设有若干钢制的弧形压板,用于使预桩孔内壁
光滑。
步骤(5)中,将水泥浆通过注浆管输送至环形安装槽内,以填充环形安装槽。
实施例1
一种钻孔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场地整平
基层表面的处理操作包括清理砂浆以及将基层表面的洞眼以及残缺口处填平,并在平整好的场地上测定桩位点;
(2)钻孔
根据测定桩位点,将护筒埋设在基层表面的第一预设位置并确定护筒的中心点;将钻孔机设置在基层表面的第二预设位置并使钻孔机的钻杆的中心线与护筒的中心点相重合,钻杆以护筒的中心点为起点沿竖直方向移动以钻出孔段,进而形成预桩孔,预桩孔的孔径大于钢筋笼的外径且少于设计图纸中桩孔的孔径;
(3)扩孔
在预桩孔内放入中空的呈圆柱状的气袋,气袋的外径比设计图纸中桩孔的孔径大0.2厘米,气袋长度与设计图纸中桩孔孔深一致,气袋顶部与地面平齐且连通有注气管,气袋内盛放有若干流动球,用于垂实预桩孔,朝气袋中打入气体,气体将气袋撑起,气袋慢慢变大,进而实现扩孔,由于不断向气袋内充气,气流带动流动球垂实预桩孔内壁,当气袋内压强为空气压强的1.1倍时,停止吹气,静置至少20分钟,将气袋内的气体放出;
(4)沉入钢筋笼
将钢筋笼利用龙门吊吊装在预桩孔内;
(5)浇筑混凝土;
将混凝土利用导管浇注在预桩孔内,以使钢筋笼密封在混凝土内;
(6)破除桩头。
步骤(2)中,待混凝土凝结第一预设时间段后,将护筒从基层表面拉出,以在用于容纳护筒的基层表面上形成环形安装槽。
步骤(2)中,预桩孔的孔径为设计图纸中桩孔的孔径的95%。
步骤(2)中,预桩孔的孔深为设计图纸中桩孔孔深的96%。
步骤(2)中,在基层表面划分出第一预设位置,并对第一预设位置处的土体进行密度检测;将护筒利用加压、振动以及锤击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埋设在第一预设位置;其中,护筒的一端高出基层表面20cm至30cm。
步骤(3)中,气袋外侧壁上设有若干钢制的弧形压板,用于使预桩孔内壁
光滑。
步骤(5)中,将水泥浆通过注浆管输送至环形安装槽内,以填充环形安装槽。
实施例2
一种钻孔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场地整平
基层表面的处理操作包括清理砂浆以及将基层表面的洞眼以及残缺口处填平,并在平整好的场地上测定桩位点;
(2)钻孔
根据测定桩位点,将护筒埋设在基层表面的第一预设位置并确定护筒的中心点;将钻孔机设置在基层表面的第二预设位置并使钻孔机的钻杆的中心线与护筒的中心点相重合,钻杆以护筒的中心点为起点沿竖直方向移动以钻出孔段,进而形成预桩孔,预桩孔的孔径大于钢筋笼的外径且少于设计图纸中桩孔的孔径;
(3)扩孔
在预桩孔内放入中空的呈圆柱状的气袋,气袋的外径比设计图纸中桩孔的孔径大3厘米,气袋长度与设计图纸中桩孔孔深一致,气袋顶部与地面平齐且连通有注气管,气袋内盛放有若干流动球,用于垂实预桩孔,朝气袋中打入气体,气体将气袋撑起,气袋慢慢变大,进而实现扩孔,由于不断向气袋内充气,气流带动流动球垂实预桩孔内壁,当气袋内压强为空气压强的1.1倍时,停止吹气,静置至少20分钟,将气袋内的气体放出;
(4)沉入钢筋笼
将钢筋笼利用龙门吊吊装在预桩孔内;
(5)浇筑混凝土;
将混凝土利用导管浇注在预桩孔内,以使钢筋笼密封在混凝土内;
(6)破除桩头。
步骤(2)中,待混凝土凝结第一预设时间段后,将护筒从基层表面拉出,以在用于容纳护筒的基层表面上形成环形安装槽。
步骤(2)中,预桩孔的孔径为设计图纸中桩孔的孔径的95%。
步骤(2)中,预桩孔的孔深为设计图纸中桩孔孔深的96%。
步骤(2)中,在基层表面划分出第一预设位置,并对第一预设位置处的土体进行密度检测;将护筒利用加压、振动以及锤击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埋设在第一预设位置;其中,护筒的一端高出基层表面20cm至30cm。
步骤(3)中,气袋外侧壁上设有若干钢制的弧形压板,用于使预桩孔内壁
光滑。
步骤(5)中,将水泥浆通过注浆管输送至环形安装槽内,以填充环形安装槽。
实施例3
一种钻孔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场地整平
基层表面的处理操作包括清理砂浆以及将基层表面的洞眼以及残缺口处填平,并在平整好的场地上测定桩位点;
(2)钻孔
根据测定桩位点,将护筒埋设在基层表面的第一预设位置并确定护筒的中心点;将钻孔机设置在基层表面的第二预设位置并使钻孔机的钻杆的中心线与护筒的中心点相重合,钻杆以护筒的中心点为起点沿竖直方向移动以钻出孔段,进而形成预桩孔,预桩孔的孔径大于钢筋笼的外径且少于设计图纸中桩孔的孔径;
(3)扩孔
在预桩孔内放入中空的呈圆柱状的气袋,气袋的外径比设计图纸中桩孔的孔径大1厘米,气袋长度与设计图纸中桩孔孔深一致,气袋顶部与地面平齐且连通有注气管,气袋内盛放有若干流动球,用于垂实预桩孔,朝气袋中打入气体,气体将气袋撑起,气袋慢慢变大,进而实现扩孔,由于不断向气袋内充气,气流带动流动球垂实预桩孔内壁,当气袋内压强为空气压强的1.1倍时,停止吹气,静置至少20分钟,将气袋内的气体放出;
(4)沉入钢筋笼
将钢筋笼利用龙门吊吊装在预桩孔内;
(5)浇筑混凝土;
将混凝土利用导管浇注在预桩孔内,以使钢筋笼密封在混凝土内;
(6)破除桩头。
步骤(2)中,待混凝土凝结第一预设时间段后,将护筒从基层表面拉出,以在用于容纳护筒的基层表面上形成环形安装槽。
步骤(2)中,预桩孔的孔径为设计图纸中桩孔的孔径的95%。
步骤(2)中,预桩孔的孔深为设计图纸中桩孔孔深的96%。
步骤(2)中,在基层表面划分出第一预设位置,并对第一预设位置处的土体进行密度检测;将护筒利用加压、振动以及锤击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埋设在第一预设位置;其中,护筒的一端高出基层表面20cm至30cm。
步骤(3)中,气袋外侧壁上设有若干钢制的弧形压板,用于使预桩孔内壁
光滑。
步骤(5)中,将水泥浆通过注浆管输送至环形安装槽内,以填充环形安装槽。
上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