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桩梁板式码头顶层梁板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21733发布日期:2020-09-23 01: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桩梁板式码头顶层梁板混凝土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tep1.在钢管桩(11)上平铺工字钢(8),在工字钢(8)上搭设脚手架(12);

step2.用水袋预压脚手架(12),预压重量为顶层梁(1)浇筑时荷载重量;

step3.在脚手架(12)上搭建模板并浇筑顶层梁(1),待顶层梁(1)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后,二次浇筑顶板砼(13);

step4.从下游侧的结构段向上游侧的结构段依次进行step3的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桩梁板式码头顶层梁板混凝土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tep3中,模板包括梁柱接头模板、梁模板、大块组合木模板,搭建时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在梁柱接头模板的断面、垂直度、刚度合格后,再支撑梁模板和大块组合木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桩梁板式码头顶层梁板混凝土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tep2中,依次采用50%载荷、75%载荷、100%载荷分阶段加载试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桩梁板式码头顶层梁板混凝土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试压前在脚手架(12)顶部设置若干观测点,在未对脚手架(12)施加预压荷载前实施第一次观测,记观测点的高度为d1,而后匀速加载;加载至50%荷载后持荷30分钟,观测高度值记为d2;然后继续施加荷载,加载至75%荷载后持荷30分钟,观测高度值记为d3;当全部加载100%完成后,持荷30分钟开始观测,每2小时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后进行卸载,并记录卸载之前的最后一次高度观测值记为d4;卸载后再次进行观测,记高度值为d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桩梁板式码头顶层梁板混凝土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水袋预压前,于工字钢(8)上也设置若干观测点,观测方法与观察脚手架(12)的方法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桩梁板式码头顶层梁板混凝土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tep3中,二次浇筑前,顶层梁(1)与顶板的混凝土接触面需凿毛处理、顶层梁(1)与顶板接缝处模板需拼缝处理、顶层梁(1)与顶板顶部钢筋的水泥浆需清洗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桩梁板式码头顶层梁板混凝土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8)包括横向工字钢(9)和纵向工字钢(10),横向工字钢(9)固定于钢管桩(11)顶部,纵向工字钢(10)固定于横向工字钢(9)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桩梁板式码头顶层梁板混凝土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梁(1)包括顶层横梁(2)、顶层纵梁(3)和轨道梁(4),轨道梁(4)与顶层纵梁(3)的长度方向相同,顶层梁(1)下设有若干根立柱(5),相邻的立柱(5)通过横向联系梁(6)和纵向联系梁(7)连接,轨道梁(4)位于立柱(5)顶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港口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桩梁板式码头顶层梁板混凝土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在钢管桩上平铺工字钢,在工字钢上搭设脚手架;用水袋预压脚手架,预压重量为顶层梁浇筑时荷载重量;在脚手架上搭建模板并浇筑顶层梁,待顶层梁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后,二次浇筑顶板砼;从下游侧的结构段向上游侧的结构段依次进行施工。本发明采取梁板分开浇筑的施工工艺,即首次混凝土浇筑至顶板底标高,待顶层梁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后,二次浇筑顶板砼,保证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沈超;谢凯;燕理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航道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7
技术公布日:2020.09.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