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污水管道疏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42706发布日期:2020-10-31 09:2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污水管道疏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市政环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污水管道疏通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疏通车用于将管道进行疏通,清理管道里面的淤泥等废物,保持长期畅通,以防止城市发生内涝.管道消淤工作己成为排水部门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在排水管道中排入大量杂物和基建工地水泥砂发生沉淀、淤积就会造成管道堵塞,不进行管道清淤、疏通就会造成污水滥流,污染环境,给人民生活带来麻烦。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0737758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排水管道疏通清淤系统,包括箱体,箱体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车轮,箱体右侧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发动机,箱体左侧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防护盒,防护盒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远离转动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清淤块,清淤块背对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淤片。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装置在疏通管道的过程中需要将窨井盖打开,但是窨井盖打开后管道内的污水和垃圾混合后的气体容易飘散出来,味道刺鼻难闻,且在疏通作业的过程中气体更加容易从管道中飘散到路面上,容易对作业人员和路过行人造成不良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污水管道疏通装置,能够减少疏通管道的过程中,下水管道内的刺鼻气体飘散至外界对行人造成不良影响。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雨污水管道疏通装置,应用于市政道路的下水道疏通,该市政道路包括路面,路面的基层埋设有下水管道,路面上于下水管道的端口处开设有连通的井盖槽;该雨污水管道疏通装置包括管道疏通车,所述管道疏通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清洗系统、存储系统、清淤系统,

所述清洗系统包括水箱、设置于水箱上的水泵,与水泵的出水口连通的水管、设置于水管的出水口的喷头;

所述存储系统包括储污罐,所述储污罐上开设有进污口;

所述清淤系统包括机械吊臂、电葫芦、电动挖泥抓斗,所述电葫芦设置于机械吊臂上,所述电葫芦上设置有绳索,所述绳索与电动挖泥抓斗连接并带动电动挖泥抓斗升降;

所述清淤系统还包括内设有腔室的隔离壳,所述隔离壳的底部开设有与内部腔室连通的连通口,所述隔离壳外于连通口处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与井盖槽插接配合使得下水管道与隔离壳内的腔室连通;所述隔离壳的顶部设置有连通至内部腔室并供电动挖泥抓斗穿过的抓斗孔,所述抓斗孔位于下水管道上方,所述隔离壳顶部于抓斗孔的一侧还设置有连通至内部腔室并供喷头穿过的水枪孔;所述清淤系统还包括第一隔离装置与第二隔离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道疏通的过程一般是:将路面上的窨井盖打开后利用清洗系统对下水管道内进行清洗,而后再利用清淤系统对下水管道内的淤泥和垃圾进行收集,收集上来的垃圾和淤泥最终从下水管道内带出并投入存储系统;在清淤系统中设置了隔离壳后,喷头进入到隔离壳内对下水管道进行清洗、电动挖泥抓斗进入到隔离壳内对下水管道内的垃圾进行清除,隔离壳对下水管道内的气体起到了很好的隔绝作用,而第一个隔离装置与第二隔离装置使得在清洗与清淤的过程中由下水管道内散发至隔离壳内的气体不会影响到附近人员,且连接套与井盖槽插接配合后使得下水管道内的气体进入隔离壳内,防止下水管道内刺鼻的气体直接由井盖槽排向外界,减少管道疏通的过程中下水管道内的刺鼻气体飘散至外界对周围人造成不良影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隔离装置包括将抓斗孔覆盖的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上贯穿开设有供绳索穿过的线孔,所述第一盖板于线孔处设置有朝远离地面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管,所述电葫芦上的绳索插接配合于第一延伸管内并由线孔进入隔离壳内;所述第二隔离装置包括将水枪孔覆盖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上贯穿开设有直径与水管相同的管孔,所述第二盖板固定套设于水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盖板穿设在绳索上,电动挖泥抓斗进入隔离壳内后第一盖板将抓斗孔覆盖,清淤系统工作的过程中仅有少部分气体从线孔内飘出,而由于延伸管的设置使得从线孔飘散出的气体飘向高处,人所在高度难以感受到(类似烟囱);将第二盖板固定套设在水管上后,使喷头进入隔离壳内并伸入下水管道进行清洗,再此过程中另第二盖板将水枪孔覆盖,保证了清洗系统工作的过程中隔离壳内的气体不由管孔流向外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离壳内的底部于连通口处设置有朝远离连通口延伸的挡壁,所述挡壁呈环形且挡壁外壁与隔离壳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顶部设有开口的储污室,所述隔离壳内设置有控制电动挖泥抓斗进入储污室内的推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污室的设置使得由电动挖泥抓斗从从下水管道内打捞出的垃圾能够直接收集至隔离壳内,省去了多次装入存储系统内的麻烦,同时也减少了下水管道内刺鼻气味的外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壁顶部设置有朝内斜向上倾斜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下端朝储污室内延伸;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推件,所述推动气缸带动推件将电动挖泥抓斗推动至导流板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葫芦只能带动电动挖泥抓斗沿直线运动,而设置了推动装置使得在电动挖泥抓斗从下水管道内抓取垃圾并升至储污室上方后,推动气缸带动推件将电动挖泥抓斗推动至导流板上方,电动挖泥抓斗将收集的污泥沿导流板排至储污室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通口设置于挡壁内,所述挡壁底部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储污室连通的连接口,所述挡壁于连接口处设置有控制连接口启闭的控制阀门;所述连接套与进污口插接配合使得储污灌与隔离壳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套与进污口的插接配合使得清淤过程结束后可以直接将隔离壳运送至储污罐上方,并通过控制阀门使储污室内的垃圾流向连通口,并由连通口进入到储污灌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离壳的外侧沿周向设置有呈环形的把手,所述把手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与地面抵接的固定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的设置便于作业人员扶住隔离壳,而固定杆使得作业过程中隔离壳更加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离壳的内壁上设置有红外摄像头,所述隔离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红外摄像头电连接的显示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摄像头与显示屏的设置使得作业人员便于观察隔离壳内的情况。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离壳上设置有将连通口覆盖的封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业结束后利用盖板将连通口覆盖可以减少隔离壳内的刺鼻气体外泄。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在清淤系统中设置了隔离壳后,喷头进入到隔离壳内对下水管道进行清洗、电动挖泥抓斗进入到隔离壳内对下水管道内的垃圾进行清除,隔离壳对下水管道内的气体起到了很好的隔绝作用,且电动挖泥抓斗将下水管道内的垃圾打捞上来后能够直接排放至隔离壳内,在清淤过程结束后通过将隔离壳运送至储污灌上方进行倾倒,进一步避免了刺鼻气体外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隔离壳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推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车体;21、水箱;22、水泵;23、水管;24、喷头;3、储污罐;41、机械吊臂;42、电葫芦;421、绳索;43、电动挖泥抓斗;44、隔离壳;441、连通口;442、抓斗孔;443、水枪孔;51、连接套;511、密封圈;52、封盖;53、第一盖板;531、线孔;532、延伸管;54、第二盖板;541、管孔;61、挡壁;62、储污室;63、导流板;64、推动气缸;641、推件;65、红外摄像头;66、显示屏;71、连接口;72、控制阀门;73、把手;74、固定杆;10、路面;101、下水管道;102、井盖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雨污水管道疏通装置,如图1、图2所示,应用于市政道路的下水道疏通,该市政道路包括路面10,路面10的基层埋设有下水管道101,路面10上于下水管道101的端口处开设有连通的井盖槽102。该雨污水管道疏通装置包括管道疏通车,管道疏通车包括车体1,车体1上设置有清洗系统、存储系统、清淤系统。清洗系统包括水箱21、固定安装于水箱21上的水泵22,与水泵22的出水口连通的水管23、安装于水管23的出水口的喷头24;存储系统包括储污罐3,储污罐3上开设有进污口;清淤系统包括机械吊臂41、电葫芦42、电动挖泥抓斗43,电葫芦42固定安装于机械吊臂41上,电葫芦42上设置有绳索421,绳索421与电动挖泥抓斗43固定连接并带动电动挖泥抓斗43升降。

如图1、图2所示,清淤系统还包括内设有腔室的隔离壳44,隔离壳44的底部开设有与内部腔室连通的连通口441,隔离壳44外于连通口441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套51,连接套51的外圆周壁上固定套设有密封圈511,密封圈511的外圆周壁与井盖槽102的内圆周壁贴合,连接套51与井盖槽102插接配合使得下水管道101与隔离壳44内的腔室连通,并尽可能防止气体由井盖槽102飘散至外界。隔离壳44于连接套51上铰接有将连通口441覆盖的封盖52。隔离壳44的顶部开设有连通至内部腔室并供电动挖泥抓斗43穿过的抓斗孔442,抓斗孔442位于下水管道101上方;隔离壳44顶部于抓斗孔442的一侧还开设有连通至内部腔室并供喷头24穿过的水枪孔443。在对下水管道101进行清洗或者清淤工作时,放置好隔离壳44在相应的位置使下水管道101与隔离壳44内的腔室连通,水枪对下水管道101的冲洗与电动挖泥抓斗43对管道的清淤都在隔离壳44内进行,使得由下水管道101散发出的刺鼻气体大都被隔离在隔离壳44内,防止气体外泄影响周围人。

如图1、图2所示,清淤系统还包括第一隔离装置与第二隔离装置。第一隔离装置包括将抓斗孔442覆盖的第一盖板53,第一盖板53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于隔离壳44于抓斗孔442处,第一盖板53上贯穿开设有供绳索421穿过的线孔531,第一盖板53于线孔531处固定连接有朝远离地面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管532,电葫芦42上的绳索421插接配合于第一延伸管532内并由线孔531进入隔离壳44内。第二隔离装置包括将水枪孔443覆盖的第二盖板54,第二盖板54同样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于隔离壳44于水枪孔443处,第二盖板54上贯穿开设有直径与水管23相同的管孔541,第二盖板54固定套设于水管23上。第一盖板53在电动挖泥抓斗43进入隔离壳44内后通过螺栓将抓斗孔442覆盖,仅剩下供绳索421穿过的线孔531,绳索421可在线孔531内自由升降,而延伸管532利用烟囱排烟的方式使得由隔离壳44内从线孔531跑出的气体排至高处,减少对周围人的影响;水管23进入隔离壳44内后调整水管23角度使喷头24朝向下水管道101,并用第二盖板54同样通过螺栓将水枪孔443覆盖,使得隔离壳44内的气体被隔离在内。

如图1、图2所示,隔离壳44内的底部于连通口441处固定连接有朝远离连通口441延伸的挡壁61,连通口441位于挡壁61内,挡壁61呈环形且挡壁61外壁与隔离壳44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顶部设有开口的储污室62。挡壁61顶部固定连接有朝内斜向上倾斜的导流板63,导流板63的下端朝储污室62内延伸。隔离壳44内设置有控制电动挖泥抓斗43进入储污室62内的推动装置,推动装置固定安装于隔离壳44内的推动气缸64,推动气缸64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呈圆弧形的推件641(见图3),推件641的凹陷侧朝向电动挖泥抓斗43,推件641推动气缸64带动推件641将电动挖泥抓斗43推动至导流板63上方。隔离壳44的内壁上还固定安装有便于观察隔离壳44内情况的红外摄像头65,隔离壳44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与红外摄像头65电连接的显示屏66。电动挖泥抓斗43从下水管道101内打捞的垃圾可以通过推动装置与导流板63的配合运送至储污室62内,使电动挖泥抓斗43无需离开隔离壳44,进一步控制了隔离壳44内的气体,防止气体外泄。

如图1、图2所示,挡壁61底部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储污室62连通的连接口71,挡壁61于连接口71处固定安装有控制连接口71启闭的控制阀门72;连接套51与进污口插接配合使得储污灌3与隔离壳44连通。隔离壳44的外侧沿周向固定安装有呈环形的把手73,把手73上沿周向固定连接有若干与地面抵接的固定杆74。对上下水管道101内的垃圾打捞完后将隔离壳44运送至储污灌3于进污口处,启动控制阀门72使得连接口71打开,储污室62内的垃圾沿连接口71流向连通口441并进入到储污灌3内,使得转移垃圾的过程中隔离壳44内的刺鼻气体尽可能减少排向外界,转移隔离壳44可通过起吊设备进行。

本实施例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在清淤系统中设置了隔离壳44后,喷头24进入到隔离壳44内对下水管道101进行清洗、电动挖泥抓斗43进入到隔离壳44内对下水管道101内的垃圾进行清除,隔离壳44对下水管道101内的气体起到了很好的隔绝作用,且电动挖泥抓斗43将下水管道101内的垃圾打捞上来后能够直接排放至隔离壳44内,在清淤过程结束后通过将隔离壳44运送至储污灌3上方进行倾倒,进一步避免了刺鼻气体外泄。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