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墙基槽及导墙基槽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042156发布日期:2020-08-28 18:15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导墙基槽及导墙基槽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墙基槽及导墙基槽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地下连续墙具有墙体刚度大、防渗效果好、能适用多种不同的地层条件、施工噪声低、占地少、施工工效高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及城市地下空间围护施工中。为了便于地下连续墙施工,在地下连续墙施工前需要进行导墙施工,导墙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时长会影响后期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以上技术问题,特别是导墙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时长会影响后期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进度的问题,特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墙基槽,所述导墙基槽包括槽壁、槽底、槽顶,所述槽底边沿设置有排水沟,且所述排水沟侧壁由部分所述槽壁构成。

可选地,还包括分段设置的若干个收集所述排水沟中水的集水坑,所述集水坑与所述排水沟连接。

可选地,所述导墙基槽包括用于设置导墙转角的异型槽段,所述异型槽段中后施工挖掘的导墙基槽始端不超过先施工挖掘的导墙基槽末端。

可选地,所述异型槽段为l型形或者z型。

可选地,所述排水沟的深度为0.05-0.2m,所述排水沟的宽度为0.05-0.2m。

可选地,所述排水沟的深度为0.1m,所述排水沟的宽度为0.1m。

可选地,所述槽底宽度与地下连续墙的厚度比例为63:40,所述地下连续墙厚度为0.6-1.2m,所述槽底宽度为1.1-1.3m,所述槽底的深度为1.7-1.9m,两侧槽顶的宽度相同,单侧所述槽顶的宽度为0.9-1.1m,所述槽顶低于地面0.1-0.25m。

可选地,所述地下连续墙厚度为0.8m,所述槽底宽度为1.26m,所述槽底的深度为1.8m,单侧所述槽顶的宽度为1m,所述槽顶低于地面0.2m。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导墙基槽施工方法,包括:

根据地下连续墙施工轴线,确定导墙放样位置,所述导墙轴线与所述地下连续墙轴线一致;

依据所述导墙放样位置,确定导墙基槽宽度;

按照所述基槽宽度挖掘预设深度的槽坑,形成导墙基槽,沿着所述导墙基槽槽底边沿挖掘排水沟。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导墙基槽槽底挖掘排水沟之后,包括:

分段设置若干个收集所述排水沟中的水且与所述排水沟连接的集水坑。

可选地,所述按照所述基槽宽度挖掘预设深度的槽坑,包括:

开挖导墙基槽的转角位置时,直线连接已成槽的所述导墙基槽段确定为第一槽段,转角连接已成槽的所述导墙基槽段确定为第二槽段;

对所述第一槽段挖掘预设深度的槽坑,形成第一槽坑;

对所述第二槽段挖掘预设深度的槽坑,形成第二槽坑;所述第一槽坑和所述第二槽坑共同形成转角导墙基槽。

可选地,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槽段正交连接的第三槽段;或者与所述第二槽段正交连接的第四槽段。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一槽段挖掘预设深度的槽坑,形成第一槽坑,包括:

延长所述第一槽段的挖掘长度;

并对挖掘长度已延长的所述第一槽段挖掘预设深度的所述第一槽坑。

可选地,当所述导墙放样位置为具有转角的导墙所在的放样位置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槽段转角连接的第四槽段;具体为:

在所述第一槽坑末段且未超过所述第一槽坑的末段挖掘所述第二槽坑的始段,并延长所述第二槽段的挖掘长度;

对挖掘长度已延长的所述第二槽段挖掘所述预设深度的所述第二槽坑;

在所述第二槽坑末段且未超过所述第二槽坑的末段,挖掘所述第四槽坑的始段,对所述第四槽段挖掘预设深度的槽坑,形成第四槽坑。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三槽段挖掘预设深度的槽坑,形成第三槽坑,包括:

在所述第一槽坑始段且未超过所述第一槽坑的始段,挖掘所述第三槽坑的始段。

可选地,所述按照所述基槽宽度挖掘预设深度的槽坑,形成导墙基槽,包括:

对所述挖掘机进行修直,采用修直后的所述挖掘机挖掘预设深度的所述槽坑。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墙基槽及导墙基槽施工方法,所述导墙基槽包括槽壁、槽底、槽顶,所述槽底边沿设置有排水沟,且所述排水沟侧壁由部分所述槽壁构成。通过在导墙基槽底部边沿设置排水沟,使得浇筑导墙的混凝土泌水能够及时从排水沟排出,以便导墙施工进度以及后期地下连续墙施工进度得到保证。另外,由于排水沟侧壁由部分导墙基槽的槽壁构成,避免了导墙混凝土的泌水影响导墙结构的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墙基槽及导墙基槽施工方法,通过分段设置与排水沟相连接的集水坑,便于快速地收集排水沟排出的水,并通过排水泵快速地排出集水沟的水,避免过多的水累积在排水沟中。保证了后期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进度,同时导墙保养的水也能够从排水沟排到集水坑中,保证了导墙混凝土的凝结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墙基槽及导墙基槽施工方法,在挖掘导墙拐角出的基槽时,先挖掘与已施工导墙基槽直线连接部分导墙基槽,为拐角后的导墙基槽挖掘提供了挖掘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墙基槽及导墙基槽施工方法,通过延长与已施工导墙基槽直线连接部分导墙基槽的长度,保证了施工器械的作业空间,同时保证导墙拐角位置正确。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导墙基槽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导墙基槽施工方法的典型实施例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异型槽段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墙基槽,如图1所示,导墙基槽1包括槽壁11、槽底12、槽顶13,槽底12设置有排水沟14。其中导墙墙顶对应的槽顶13平面低于地面,便于后期施工时,施工器械能够平稳地下放,同时避免导墙壁过多的下沉。排水沟14沿槽底12边沿设置,且排水沟14侧壁由部分槽壁11形成,便于后期导墙混凝土排出的水能够直接落入排水沟14中,并通过排水沟14将导墙混凝土排出的水排走。

可选地,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排水沟的深度为0.05-0.2m,排水沟的宽度为0.05-0.2m,槽底宽度与地下连续墙的厚度比例为63:40,地下连续墙厚度为0.6-1.2m,槽底宽度为1.1-1.3m,槽底的深度为1.7-1.9m,两侧槽顶的宽度相同,单侧槽顶的宽度为0.9-1.1m,槽顶低于地面0.1-0.25m,以便构造承重力够强的导墙顶。更具体地,排水沟的深度可选为0.1m,排水沟的宽度也可选0.1m。槽底宽度与地下连续墙的厚度比例为63:40,地下连续墙厚度为0.8m时,槽底宽度为1.26m,槽底的深度为1.8m,单侧槽顶的宽度为1m,槽顶低于地面0.2m。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槽底12设置一排排水沟14时,避免过多的对槽底12造成损坏,导致后期地下连续墙的两侧泥土的不均衡性。在可选地,在本申请的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槽底12设置两排排水沟14,且两排排水沟14沿着槽底12边沿设置时,能够使得导墙混凝土的水尽快的排出,避免水过多的水淹没部分导墙,也使导墙施工进度以及后期地下连续墙施工进度得到保证,导墙混凝土能够顺利地凝结。另外,由于排水沟14侧壁由部分导墙基槽的槽壁构成,避免导墙混凝土的泌水影响导墙结构的质量,保证了导墙的保水性能。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分段设置的若干个收集排水沟中水的集水坑,集水坑与排水沟连接。其中分段设置集水坑,是将排水沟进行分段,并在分段后的每段排水沟连接处设置集水坑,进而能够将排水沟中的水从每段排水沟的两端或者一端引入集水坑中,在排水沟中间水平度高于两端水平度时,排水沟的水能够顺利地从排水沟两端排入集水坑,或者在排水沟一端水平度较高时,能从排水沟的另一端将水引入集水坑中,便于快速地收集排水沟排出的水。避免过多的水累积在排水沟中。集水坑中的水可以通过抽水装置抽出槽底,如采用排水泵快速地排出集水沟的水,保证了后期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进度,同时导墙保养的水也能够从排水沟排到集水坑中,保证了导墙混凝土的凝结质量。

在导墙施工过程中,除了通过排水沟排出导墙基槽的水,以便保证后期导墙的施工进度和质量之外。在导墙具有转角时,需要挖掘构建导墙转角的导墙基槽。因此在导墙具有转角时,导墙基槽包括用于设置导墙转角的异型槽段,即转角部分的导墙需要挖掘异型导墙基槽段,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异型槽段包括l型或者z型。异型槽段中后施工挖掘的导墙基槽始段不超过先施工挖掘的导墙基槽末段。

在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导墙基槽的施工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s1、s2、s3。

s1:根据地下连续墙施工轴线,确定导墙放样位置,导墙轴线与地下连续墙轴线一致。

s2:依据导墙放样位置,确定导墙基槽宽度。

s3:按照基槽宽度挖掘预设深度的槽坑,形成导墙基槽,沿着导墙基槽槽底边沿挖掘排水沟。

本申请在进行导墙基槽挖掘过程中,导墙基槽进行分段挖掘,即一端基槽挖掘完成后,则进行导墙的浇筑,浇筑完成且能进行下一段导墙基槽挖掘时,则继续下一段导墙基槽的挖掘,重复进行挖掘-浇筑的过程。在进行导墙基槽挖掘时,首先进行测量放样,即测量地下连续墙施工轴线,由于导墙的施工轴线是与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轴线一致,以便后期在导墙的基础上确保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垂直度,因此,在地下连续墙轴线确定时,则得到了导墙的施工轴线。在放样过程中,考虑地下连续墙施工误差及开挖过程中的变形以及地下连续墙的厚度,地下连续墙施工轴线按设计轴线向基槽外移,并确定导墙基槽宽度,以进一步确定导墙基槽挖掘宽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地下连续墙施工轴线按设计轴线向基槽外移10cm进行测量放样(即在设计轴线基础上外移10cm),相应的导墙轴线与连续墙施工轴线一致,两导墙内侧间距比连续墙尺寸大6cm(取86cm),导墙基槽的挖掘宽度(即开挖宽度)为1.26m。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可能存在坍塌时其开挖宽度将变大。在导墙基槽宽度确定后,基于导墙基槽确定的基槽挖掘宽度,进行导墙基槽的挖掘,在导墙基槽挖掘到预设深度的槽坑时,则停止当前导墙基槽的挖掘,得到导墙基槽,并在导墙基槽槽底的边沿挖掘排水沟,排水沟的侧壁由部分导墙基槽侧壁构成。

可选地,按照基槽宽度挖掘预设深度的槽坑,形成导墙基槽,包括:

对所述挖掘机进行修直,采用修直后的挖掘机挖掘预设深度的槽坑。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导墙基槽开挖采用切割机除现状路面,再反铲掘侧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修直保证其垂度,轻坍方或开挖过宽的地方立外模,保证导墙墙底标高要符合技术交求。导墙基槽开挖后应尽快浇筑5cm厚砂浆垫层和完成导墙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导墙基槽施工前,根据天气状况,无雨天气成槽一段浇筑一段,基槽施工过程中基槽2m范围内严禁堆放物料,且严禁施工车辆在基槽周边行驶,避免基槽因振动或者受力不均导致坍塌。

可选地,在导墙基槽槽底挖掘排水沟之后,包括:

分段设置若干个收集排水沟中的水且与排水沟连接的集水坑。

为及时排除导墙基槽槽底积水,在槽底设置一排水沟,在一定距离设置集水坑,用抽水泵外排。通过对排水沟进行分段,并在分段后的每段排水沟连接处设置集水坑,进而能够将排水沟中的水从每段排水沟的两端或者一端引入集水坑中,便于集中地将排水沟的水排出,提高了槽底积水的排出效率,避免过多的水累积在排水沟中。集水坑中的水可以通过抽水装置抽出槽底,如采用排水泵快速地排出集水沟的水,保证了后期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进度,同时导墙保养的水也能够从排水沟排到集水坑中,保证了导墙混凝土的凝结质量。

可选地,按照基槽宽度挖掘预设深度的槽坑,包括:

开挖导墙基槽的转角位置时,直线连接已成槽的导墙基槽段确定为第一槽段,转角连接已成槽的导墙基槽段确定为第二槽段;

对第一槽段挖掘预设深度的槽坑,形成第一槽坑;

对第二槽段挖掘预设深度的槽坑,形成第二槽坑;第一槽坑和第二槽坑共同形成转角导墙基槽。

在导墙具有转角时,其转角如图3所示,为l型转角,在开挖导墙基槽的转角位置时,直线连接已成槽的导墙基槽段确定为第一槽段为图3中第一槽段1,转角连接已成槽的导墙基槽段确定为第二槽段为图3中第二槽段2;对第一槽段1挖掘预设深度的槽坑,形成第一槽坑,即先挖掘第一槽段1;再对第二槽段2挖掘预设深度的槽坑,形成第二槽坑,即再挖掘第二槽段2;第一槽坑和第二槽坑共同形成转角导墙基槽。能够保证第一槽段1导墙基槽两侧泥土的均衡性,避免过多的泥土坍塌,导致导墙沉降过多,同时保证挖掘第二槽段2的挖掘空间以及保证后期在第二槽段2内构建的导墙正确位置,以进一步保证后期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位置正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导墙基槽还包括与第一槽段正交连接的第三槽段;对第二槽段挖掘预设深度的槽坑,形成第二槽坑之后,包括:对第三槽段挖掘预设深度的槽坑,形成第三槽坑,第一槽坑、第二槽坑以及第三槽坑共同形成转角导墙基槽,即构成z型转角导墙基槽。在挖掘时,挖掘顺序为第一槽段-第二槽段-第三槽段,即先挖掘z型中间部分槽段,再依次挖掘z型上下两部分槽段,其中中间部分槽段与已成槽的槽段连接。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导墙基槽还包括与第二槽段正交连接的第四槽段;对第四槽段挖掘预设深度的槽坑,形成第四槽坑;第一槽坑、第二槽坑以及第四槽坑共同形成转角导墙基槽,同样也构成z型转角导墙基槽,在挖掘时,挖掘顺序为第一槽段-第二槽段-第四槽段,即先挖掘z型上/下部分槽段,再挖掘z型中间部分槽段,最后挖掘z型下/上部分槽段,其中,先挖掘z型上/下部分槽段与已成槽的槽段连接。以保证已成槽部分导墙基槽两侧泥土的均衡性,避免过多的泥土坍塌,使得导墙沉降过多,同时保证后挖掘槽段的挖掘空间,以及保证构建在后挖掘部分槽段中导墙的正确位置。

可选地,对所述第一槽段挖掘预设深度的槽坑,形成第一槽坑,包括:

延长第一槽段的挖掘长度;

并对挖掘长度已延长的第一槽段挖掘预设深度的第一槽坑。

可选地,当导墙放样位置为具有转角的导墙所在的放样位置时,还包括:与第二槽段转角连接的第四槽段;具体为:

在第一槽坑末段且未超过第一槽坑的末段挖掘第二槽坑的始段,并延长第二槽段的挖掘长度;

对挖掘长度已延长的第二槽段挖掘预设深度第二槽坑;

在第二槽坑末段且未超过第二槽坑的末段,挖掘第四槽坑的始段,对第四槽段挖掘预设深度的槽坑,形成第四槽坑。可选地,对第三槽段挖掘预设深度的槽坑,形成第三槽坑,包括:

在第一槽坑始段且未超过第一槽坑的始段,挖掘第三槽坑的始段。

为了保证施工时机械的作业空间,以及保证构建在后挖掘部分槽段中导墙的正确位置,并能保证后期地下连续墙施工机械的作业空间,需要延长部分转角的位置。延长先施工的导墙基槽的末端,如图3所示,在转角为l型时,延长第一槽段1导墙基槽段末段,即靠近第二槽段2,然后进行第二槽段(第二槽段2)的挖掘,并将延长后的第一槽段1的深度挖掘到预设深度,以使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共同构建转角导墙基槽段,即导墙基槽段的异型槽段,以保证第二槽段2导墙和地下连续墙的构建位置正确,同时也保证第一槽段1后期地下连续墙施工机械的作业空间。相应的,在转角为z型且包括第四槽段时,相当于在图3中2的末段进行转角后的下一段槽段的施工时,则延长第二槽段末段,相当于延长第二槽段2的末段,即延长第一槽段1的末段,然后进行第一槽段(第一槽段1槽段)的挖掘,并将延长后的第一槽段1槽段的深度挖掘到预设深度,之后进行第二槽段2的挖掘,并将延长后的第二槽段2的深度挖掘到预设深度,最后进行第四槽段的挖掘,将第四槽段挖掘到预设深度,以使第一槽段、第二槽段、第四槽段共同构建转角导墙基槽段,即导墙基槽段的异型槽段。

相应的,在第一槽段、第二槽段以及第三槽段共同构成z型导墙基槽段时,相当于在图3中,第三槽段的始段与第一槽段1的始段连接,在挖掘时,完成第一槽段1的挖掘之后,则直接在对应的位置进行第三槽段的挖掘,在第一槽段1、第二槽段2以及第三槽段均挖掘到预设深度时,则构建成了由第一槽段、第二槽段以及第三槽段组成的转角导墙基槽段,即z型导墙基槽段的异型槽段。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导墙基槽及导墙基槽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墙基槽及导墙基槽施工方法,所述导墙基槽包括槽壁、槽底、槽顶,所述槽底边沿设置有排水沟,且所述排水沟侧壁由部分所述槽壁构成。通过在导墙基槽底部边沿设置排水沟,使得浇筑导墙的混凝土泌水能够及时从排水沟排出,以便导墙施工进度以及后期地下连续墙施工进度得到保证。另外,由于排水沟侧壁由部分导墙基槽的槽壁构成,避免了导墙混凝土的泌水影响导墙结构的质量。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墙基槽及导墙基槽施工方法,通过分段设置与排水沟相连接的集水坑,便于快速地收集排水沟排出的水,并通过排水泵快速地排出集水沟的水,避免过多的水累积在排水沟中。保证了后期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进度,同时导墙保养的水也能够从排水沟排到集水坑中,保证了导墙混凝土的凝结质量。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墙基槽及导墙基槽施工方法,在挖掘导墙拐角出的基槽时,先挖掘与已施工导墙基槽直线连接部分导墙基槽,为拐角后的导墙基槽挖掘提供了挖掘空间。

(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墙基槽及导墙基槽施工方法,通过延长与已施工导墙基槽直线连接部分导墙基槽的长度,保证了施工器械的作业空间,同时保证导墙拐角位置正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