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水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06950发布日期:2020-11-20 11:59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水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水器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8965645u于2019年06月11日公开了一种过滤防臭下水器,包括多通管、底座、过滤篮和密封盖结构,多通管包括竖向设置的主管、位于主管侧面的至少一进水管和第二调节管。在主管内腔设有分隔结构,分隔结构包括横置于主管内腔的将其分隔为上进水腔和下出水腔的分隔板和竖置于下出水腔的防臭板,进水管与上进水腔连通,第二调节管与下出水腔连通,防臭板将下出水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的下端与第二腔室的下端连通;底座的下端连通有出水管,通过过滤篮对废水进行过滤,然后由出水管排入下出水腔,再从第二调节管排出。这种过滤防臭下水器的性能单一,因此有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易操作的下水器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下水器结构,包括带有内腔的阀体,其结构特征是所述阀体内设置有与阀体内腔相连通的筒体,该筒体的外壁与阀体的内壁之间保持一定间距,带封水盖的弹跳芯设置在筒体内,封水盖将筒体的内部上下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筒体的顶部通过连接件与阀体的顶部相接,筒体的外壁、连接件和阀体的内壁共同围成顶部封闭的环状空腔,筒体的底部边缘与阀体的内底面之间保持一定间距,环状空腔的底部开口且与第二腔室相连通,第一固定管的一端插入阀体且与第一腔室相连通,出水管和第二固定管的一端分别插入阀体且与环状空腔相连通,其中,筒体的外壁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二个以上的隔板,该二个隔板分别位于出水管的左右两侧,二个隔板的顶部与环状空腔的顶部相接,筒体底部与二个隔板底部的最高边缘分别低于出水管端部的最低高度;第一调节管的一端插入第一固定管的另一端,第二调节管的一端插入第二固定管的另一端,第一调节管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管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一调节管与第一固定管以及第二调节管与第二固定管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伸缩机构和第二伸缩机构,其中,第一伸缩机构包括第一定位螺钉,该第一定位螺钉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管另一端的侧壁后抵靠在第一调节管一端的外壁上;第一调节管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且用于平衡第一调节管内气压的第一通孔。

进一步,所述环状空腔底部的内壁、二个隔板的底部和筒体的底部共同围成中间通道,该中间通道分别与环状空腔、第二腔室相连通,中间通道的过水面的最高高度低于出水管端部的过水面的最低高度,二个隔板与筒体底部的最高边缘分别低于中间通道的过水面的最低高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调节管的外壁上环设有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圈设置在第一密封槽中,第一密封圈压接在第一调节管与第一固定管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一定位孔设置在第一凸台中且与第一凸台的内部相连通,第一定位螺钉的一端穿过第一定位孔后抵靠在第一调节管一端的外壁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密封圈为二个以上且第一调节管的轴向间隔设置,第一定位螺钉抵靠在上下相邻的二个第一密封圈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调节管另一端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凸台,该第二凸台与第一通孔同轴线设置,第二凸台中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连通的第二通孔,第二凸台的内部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一调节管的内部相连通,第二凸台内设置有用于防止溢水的截止阀,该截止阀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第二凸台内,截止阀的外壁与第二凸台的内壁之间保持一定间距,截止阀的顶部突出于第二通孔,截止阀的底部遮盖在第一通孔上。

进一步,所述截止阀顶部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该第二密封圈压接在第二凸台顶部的内壁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调节管另一端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装配槽,第一通孔设置在装配槽的底部,第二凸台嵌设在装配槽中。

进一步,所述第二凸台与装配槽之间设置有粘胶层,或者,第二凸台与装配槽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下水器结构还包括底盖,该底盖上设置有第三凸台,该第三凸台插入第二腔室内,弹跳芯插入第三凸台内,弹跳芯底部的外壁与第三凸台的内壁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初次排水时,水通过阀体顶部的进水口进入第一腔室内,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被封水盖隔断而无法连通,第一腔室内的水只能依次进入第一调管和第二调节管并排至环状空腔内,当第一调节管内开始进水且水位逐渐上升时,原先存在于第一调节管内的空气形成气压阻力阻挡第一调节管内进水,导致第一调节管内的水无法及时排走而形成堵塞,容易造成下水器的损坏,因此通过在第一调节管的另一端的顶部上设置第一通孔,令第一调节管内的部分空气通过第一通孔排出第一调节管外,从而使第一调节管内的气压达到平衡,保证了第一调节管内的水流稳定性。当第一调节管内开始进水且水位逐渐上升时,原先存在于第一调节管内的空气通过水的挤压从第一通孔排出,第一调节管内的水顺利进入排水管。当第一调节管内停止进水且水位逐渐下降时,第一调节管内的空气逐渐增多,第一调节管内的部分空气通过第一通孔排出第一调节管外,使第一调节管内的气压达到平衡,同时防止第一调节管内出现负压的情况,避免了第一调节管的变形。其次,第一通孔还起到散热的作用,当第一调节管内的水的温度过高时,通过第一通孔能够及时将第一调节管内的热量排出,防止第一调节管内温度过高而发生变形或损坏,从而保证了本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当水从环状空腔进入位于其下方的中间通道后,水会先在中间通道内慢慢积聚,当中间通道内的过水面超过其最高高度时,水从出水管排出。当排水结束时,中间通道的过水面下降至出水管端部的过水面的最低高度处,此时中间通道被水封堵,水无法从出水管排出并积聚在中间通道,同时,由于二个隔板底部和筒体底部的最高边缘均低于出水管端部的最低高度以及中间通道的过水面的最低高度,环状空腔的顶部为封闭,而二个隔板的顶部与环状空腔的顶部相接,因此来自下水道的害虫和臭味被二个隔板、筒体的外壁、中间通道以及环状空腔的顶部共同阻挡而无法逆流至阀体内部,从而提高了产品的防臭性能;

其次,由于浴缸或洗水盆的内部装配空间有限,以往的下水器都是通过螺母锁定的方式对水管的高度进行调节,但是螺母的体积较大,占用了大量的装配空间,而且用户需要用较大的力去拧动螺母,对用户的使用造成极大的不便,而通过体积较小的第一定位螺钉即可快速对第一调节管的高度进行调节以及定位,不仅减少了下水器整体的占用空间,而且省力、装配速度快,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空间利用率和装配效率。

本发明中的第一调节管另一端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凸台,该第二凸台与第一通孔同轴线设置,第二凸台中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连通的第二通孔,第二凸台的内部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一调节管的内部相连通,第二凸台内设置有用于防止溢水的截止阀,该截止阀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第二凸台内,截止阀的外壁与第二凸台的内壁之间保持一定间距,截止阀的顶部突出于第二通孔,截止阀的底部遮盖在第一通孔上。当第一调节管内的水位升高时,导致第一调节管内的水从第一通孔涌出并造成浴缸或洗手盆内部积水,因此通过在凸台内设置截止阀以防止发生溢出,由于截止阀内部为空心,通过第一调节管内上升的水位即可轻易带动截止阀在第二凸台内上升或下降,当第一调节管内停止进水时,截止阀由于自重压接在第二凸台的内底面并遮盖在第一通孔上,此时第二凸台的内部与第一调节管的内部互不连通,当第一调节管内开始进水并且水位逐渐升高时,上升的水位推动截止阀往上运动,此时第二凸台的内部与第一调节管的内部连通,空气通过第一通孔进入第二凸台内,并在截止阀与第二凸台之间的间距进行流动最后从第二通孔排出,若此时第一调节管内的水位过高,上升的水位将截止阀往上推至最高位置,此时截止阀上的第二密封圈压接在第二凸台顶部的内壁上,水无法从第二通孔排出,避免了发生溢出,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易操作、功能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水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水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调节管以及第二调节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下水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a-a剖切图。

图7为第一调节管以及第二调节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b-b剖切图。

图中:1为阀体,11为连接件,12为环状空腔,13为中间通道,17为隔板,18为滤水座,2为第一固定管,21为第一调节管,22为第一定位螺钉,23为第一通孔,24为第一凸台,25为第一密封圈,3为第二固定管,31为第二调节管,32为第二定位螺钉,4为出水管,5为截止阀,51为第二凸台,52为第二密封圈,53为第二通孔,6为弹跳芯,61为封水盖,7为斜面,8为底盖,81为第三凸台,9为筒体,91为第一腔室,92为第二腔室,箭头方向表示水的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8,本下水器结构,包括带有内腔的阀体1,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与阀体1内腔相连通的筒体9,该筒体9的外壁与阀体1的内壁之间保持一定间距,带封水盖61的弹跳芯6设置在筒体9内,封水盖61将筒体9的内部上下分隔为第一腔室91和第二腔室92,筒体9的顶部通过连接件11与阀体1的顶部相接,筒体9的外壁、连接件11和阀体1的内壁共同围成顶部封闭的环状空腔12,筒体9的底部边缘与阀体1的内底面之间保持一定间距,环状空腔12的底部开口且与第二腔室92相连通,第一固定管1的一端插入阀体1且与第一腔室91相连通,出水管4和第二固定管2的一端分别插入阀体1且与环状空腔12相连通,其中,筒体9的外壁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二个以上的隔板17,该二个隔板17分别位于出水管4的左右两侧,二个隔板17的顶部与环状空腔12的顶部相接,筒体9底部与二个隔板17底部的最高边缘分别低于出水管4端部的最低高度;第一调节管2的一端插入第一固定管1的另一端,第二调节管31的一端插入第二固定管3的另一端,第一调节管2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管31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一调节管2与第一固定管1以及第二调节管31与第二固定管3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伸缩机构和第二伸缩机构,其中,第一伸缩机构包括第一定位螺钉4,该第一定位螺钉4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管1另一端的侧壁后抵靠在第一调节管2一端的外壁上;第一调节管2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且用于平衡第一调节管21内气压的第一通孔2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管和第一固定管为溢水管,第二调节管和第二固定管为排水管,第一固定管与第二固定管对称设置。第一调节管和第二调节管可以为直管或者扁平波纹管。

在本实施例中,阀体可以为筒状或者方形;呈筒状的阀体的体积较大,适用于洗水盆等高度较高的装配空间,而呈方形的阀体的体积较小,适用于浴缸等具有高度较低的装配空间,从而较好的隐藏在浴缸内部而不会占用过多空间以及发生外露。

在本实施例中,筒体、连接件和阀体为一体成形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阀体1顶部的滤水座18,该滤水座18插入筒体9内,滤水座18底部的外壁与筒体9端部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环状空腔12底部的内壁、二个隔板17的底部和筒体9的底部共同围成中间通道13,该中间通道13分别与环状空腔12、第二腔室92相连通,中间通道13的过水面的最高高度低于出水管4端部的过水面的最低高度,二个隔板17与筒体9底部的最高边缘分别低于中间通道13的过水面的最低高度。由于环状空腔的顶部为封闭,而二个隔板和筒体的底部分别伸入中间通道内,致使下水道的臭气和害虫无法逆流到下水器内部。

所述第一调节管13的外壁上环设有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圈25设置在第一密封槽中,第一密封圈25压接在第一调节管21与第一固定管1之间。当第一调节管在调节高度时,第一密封圈防止了水从第一调节管与第一固定管之间的间隙溢出。

所述第一固定管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凸台24,第一定位孔设置在第一凸台24中且与第一凸台24的内部相连通,第一定位螺钉4的一端穿过第一定位孔后抵靠在第一调节管21一端的外壁上。由于第一固定管的管壁较薄,因此通过在第一固定管的侧壁上设置第一凸台,提高第一固定管的整体结构强度,避免了在第一固定管上开孔而造成的孔边应力集中,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其次,由于第一定位螺钉具有一定长度,通过第一凸台对第一定位螺钉进行固定,保证了第一定位螺钉能够稳定的抵靠在第一调节管一端的外壁上。

所述第一密封圈25为二个以上且第一调节管21的轴向间隔设置,第一定位螺钉4抵靠在上下相邻的二个第一密封圈25之间。由于第一定位螺钉抵靠在二个第一密封圈之间,起到止退的作用,防止第一调节管被推出第一固定管外。

所述第一调节管21另一端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凸台51,该第二凸台51与第一通孔23同轴线设置,第二凸台51中设置有与第一通孔23相连通的第二通孔53,第二凸台51的内部通过第一通孔23与第一调节管21的内部相连通,第二凸台51内设置有用于防止溢水的截止阀5,该截止阀5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第二凸台51内,截止阀5的外壁与第二凸台51的内壁之间保持一定间距,截止阀5的顶部突出于第二通孔53,截止阀5的底部遮盖在第一通孔23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凸台为圆柱状,由于第二凸台外露在下水器外部,圆柱状的第二凸台防撞能力较强,而且圆柱状不会形成死角而导致水积聚在第二凸台的内壁,保证了第二凸台以及第一调节管内水流动的顺畅性和连续性。

所述截止阀5顶部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52,该第二密封圈52压接在第二凸台51顶部的内壁上。第二密封圈与第二凸台顶部的内壁相配合,防止水从第二通孔溢出凸台外,从而提高产品的密封性能。

所述第一调节管21另一端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装配槽,第一通孔23设置在装配槽的底部,第二凸台51嵌设在装配槽中。由于需要在第二凸台内放入截止阀,第二凸台与第一调节管之间设置为分体结构更具有效益性。

所述第二凸台51与装配槽之间设置有粘胶层,或者,第二凸台51与装配槽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当截止阀出现故障,还可以通过破坏粘胶层或第二凸台,将第二凸台与第一调节管进行分离,从而提高检修的效率。当然,还可以将第二凸台与装配槽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方式可以保持第二凸台与装配槽之间的完整性以及可持续使用,通过拧动的方式提高第二凸台与溢水管之间的装配速度,同时便于后续的拆卸检修。

所述下水器结构还包括底盖8,该底盖8上设置有第三凸台81,该第三凸台81插入第二腔室92内,弹跳芯6插入第三凸台81内,弹跳芯6底部的外壁与第三凸台81的内壁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底盖与阀体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可通过拧动底盖随时对阀体内的泥沙或呕吐物进行清理。由于弹跳芯需要被长期按从而带动封水盖开启或关闭水路,弹跳芯的底部会对底盖长期起到一个顶压的作用,因此通过第三凸台提高底盖的整体结构强度,第三凸台对弹跳芯的底部起到较好的承托作用,第三凸台不仅能够用于固定弹跳芯,而且能够缓冲弹跳芯对底盖的作用力,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体1的顶部设置有大面盖或者小面盖,该大面盖或者小面盖与中间杆的一端相接,中间杆的另一端压接在封水盖61上。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以及使用习惯,相应的改变面盖的大小和形状。

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赘述。

第三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四凸台,预留孔设置在第四凸台中,第四凸台的内部通过预留孔与阀体1的内腔以及环状空腔12相连通。第四凸台的初始状态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由于部分用户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长期使用热水,此时阀体内会长期存储有温度较高的热水,用户可通过使用利器将预留孔戳穿,令阀体内的热蒸汽从预留孔排出,避免阀体内部过热而造成危险,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以及适用范围。更具体的,可以将接管与第二凸台相连通,起到导流的作用。

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赘述。

第四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板17为四个,隔板17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其中,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别位于出水管4的左右两侧,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分别位于第二固定管3的左右两侧。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对称设置,通过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对阀体内的空气起到进一步的隔绝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下水器的防臭性能。

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赘述。

第五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管2以及第一调节管21倾斜设置在阀体1的一侧,第一调节管21另一端顶部的外壁上设置有斜面7,该斜面7沿第一固定管2以及第一调节管21的倾斜方向对应设置。当第一调节管靠墙或靠硬物设置时候,斜面的设置能够使第一调节管更稳固的抵靠在墙体或水槽的内壁上,防止了第一调节管在工作时候发生晃动和折弯,从而保证了本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