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海绵专用净化型雨水调蓄系统及其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81267发布日期:2021-03-09 12:04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海绵专用净化型雨水调蓄系统及其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色海绵专用净化型雨水调蓄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2.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在新形势下,海绵城市是推动绿色建筑建设,低碳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形成的创新表现,是新时代特色背景下现代绿色新技术与社会、环境、人文等多种因素下的有机结合,而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通过跨尺度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并结合多类具体技术建设水生态基础设施,是海绵城市的核心。
3.雨水调蓄设施是海绵城市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有的海绵城市雨水调蓄设施结构单一,雨水中经常会裹挟着街道的上杂质,进入调蓄系统,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现有的调蓄设施由于大多数并不具备过滤结构,其结构主体非常容易发生堵塞,需要环卫工人经常进行清理,给环卫工人造成的巨大的负担,且现有的调蓄设施,大多不具备主动排水的功能,城市的抗洪涝灾害能力弱,降低了海绵城市调蓄设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海绵专用净化型雨水调蓄系统及其施工工艺,具备过滤效果好,不易堵塞,且易于施工能够主动排水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海绵城市雨水调蓄设施结构单一,雨水中经常会裹挟着街道的上杂质,进入调蓄系统,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现有的调蓄设施由于大多数并不具备过滤结构,其结构主体非常容易发生堵塞,需要环卫工人经常进行清理,给环卫工人造成的巨大的负担,且现有的调蓄设施,大多不具备主动排水的功能,城市的抗洪涝灾害能力弱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海绵专用净化型雨水调蓄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和蓄水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的内腔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内部设置有防水层,所述混凝土层的内腔设置有预处理池,所述预处理池的一侧贯穿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预处理池的一端贯穿至蓄水系统的内腔并连通有过滤管结构,所述过滤管结构的右侧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的顶部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管连通有排水管,所述蓄水系统的内腔设置有蓄水箱,所述排水管的顶部贯穿至蓄水箱的内腔。
6.优选的,所述预处理池包含有位于混凝土层内腔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内腔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所述蓄水槽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维护板,所述维护板的底部连通有一次过滤结构,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设置有导向机构。
7.优选的,所述一次过滤结构包含有与维护板固定连接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内腔的中轴处固定连接有滤网架,所述滤网架的上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安装环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网。
8.优选的,所述导向机构包含有与混凝土层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顶部贯穿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部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导向板,所述导向管的顶部开设有与导向杆和导向板均相适配的导向孔。
9.优选的,所述过滤管结构包含有与连接管连通的过滤管本体,所述过滤管本体的内腔从左至右一侧设置有海绵滤芯和聚丙烯熔喷滤芯,所述海绵滤芯和聚丙烯熔喷滤芯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表面与过滤管本体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隔板的一侧开设有疏水孔,所述疏水孔的形状为圆形。
11.优选的,所述过滤管结构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与蓄水箱接触。
12.优选的,所述排水管的表面设置有止回阀。
13.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通孔。
14.本发明还公开的一种绿色海绵专用净化型雨水调蓄系统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5.步骤一,在土壤中挖掘出预处理系统,在预处理系统的内腔中涂覆混凝土,同时在混凝土中放置混凝土层,继续填充混凝土,表面涂抹光滑。
16.步骤二,待水泥干透后在预处理系统的内腔中放置混凝土层,同时在混凝土层内腔底部两侧合适的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底座,将导向管的位置固定住,此时放置壳体,使得导向杆和导向板嵌入导向孔的内腔中,完成对壳体的安装,在壳体的顶部放置顶板。
17.步骤三,布设连接管,将连接管与另外设置蓄水系统内腔中的过滤管结构相连通,过滤管结构与导管、水泵、排水管和蓄水箱依次连通,即可完成绿色海绵专用净化型雨水调蓄系统的施工。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9.1、本发明通过结合现有的建筑施工手段,设计了一种绿色海绵专用净化型雨水调蓄系统及其施工工艺,蓄排水设施能够实现对雨水的初步过滤,阻隔外界大型垃圾杂物,进入城市下水管道网络,从根本上避免了堵塞的发生,同时蓄排水设施内腔中的积水,还可通过连接管,利用水泵、导管、排水管和过滤管结构之间的配合,对雨水进行二次过滤后排放至蓄水箱的内腔中积蓄起来,该绿色海绵专用净化型雨水调蓄系统具备过滤效果好,不易堵塞,且易于施工能够主动排水的优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防水性能好,易于施工,造价低廉,不发生堵塞,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负担,只需定时清理蓄水槽和一次过滤结构内腔中的杂物即可,在大雨发生时,水泵能够实现主动排水的优点,将蓄排水设施内腔中水尽快排出,避免了洪涝灾害的发生,解决了现有的海绵城市蓄排水设施结构单一,雨水中经常会裹挟着街道的上杂质,进入蓄排水设施,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现有的蓄排水设施由于大多数并不具备过滤结构,其蓄排水设施非常容易发生堵塞,需要环卫工人经常进行清理,给环卫工人造成的巨大的负担,且现有的蓄排水设施,大多不具备主动排水的功能,城市的抗洪涝灾害能力弱的问题。
20.2、本发明通过预处理池的设置,其中顶板和蓄水槽形成了腔体起到了快速将地面的积水排除的作用,通过一次过滤结构的设置,一次过滤结构内腔中的安装环、滤网架和滤网起到了一次过滤的作用,通过导向机构的设置,导向杆和导向板嵌入导向孔的内腔中,即可对壳体的位置进行限定,提高了壳体的稳定性,通过过滤管结构的设置,海绵滤芯和聚丙烯熔喷滤芯起到了二次过滤的作用,对水中的微小颗粒进行过滤,通过支撑架的设置,起到了对蓄水箱进行支撑的作用,提高了蓄水箱的稳定性,通过止回阀的设置,起到了放置雨水倒灌的作用,通过通孔的设置,起到了雨水进出通道的作用。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预处理池的立体拆分示意图一;
23.图3为本发明预处理池的立体拆分示意图二;
24.图4为本发明导向机构的立体拆分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一次过滤结构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过滤管结构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25.图中:1、预处理系统;2、混凝土层;3、防水层;4、预处理池;41、壳体;42、安装槽;43、顶板;44、蓄水槽;45、排水孔;46、维护板;47、一次过滤结构;471、安装环;472、滤网架;473、滤网;474、防护网;48、凹槽;49、导向机构;491、底座;492、导向管;493、导向杆;494、导向板;495、导向孔;5、连接管;6、过滤管结构;61、过滤管本体;62、海绵滤芯;63、聚丙烯熔喷滤芯;64、隔板;65、疏水孔;7、导管;8、水泵;9、排水管;10、蓄水系统;11、蓄水箱;12、支撑架;13、止回阀;1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绿色海绵专用净化型雨水调蓄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1和蓄水系统10,预处理系统1的内腔设置有混凝土层2,混凝土层2的内部设置有防水层3,混凝土层2的内腔设置有预处理池4。
28.进一步的,预处理池4包含有位于混凝土层2内腔的壳体41,壳体41内腔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42,安装槽4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顶板43,顶板4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水槽44,蓄水槽44内腔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45,蓄水槽 44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维护板46,维护板46的底部连通有一次过滤结构47,壳体41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48,凹槽48的内腔设置有导向机构49,通过预处理池4的设置,其中顶板43和蓄水槽44形成了腔体起到了快速将地面的积水排除的作用,一次过滤结构47包含有与维护板46固定连接的安装环471,安装环471内腔的中轴处固定连接有滤网架472,滤网架472的上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滤网473,安装环471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网474,通过一次过滤结构47的设置,一次过滤结构47内腔中的安装环471、滤网架472和滤网473起到了一次过滤的作用,导向机构49包含有
与混凝土层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底座491,底座49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管492,导向管492的顶部贯穿设置有导向杆493,导向杆493的顶部与壳体41固定连接,导向杆49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导向板494,导向管492 的顶部开设有与导向杆493和导向板494均相适配的导向孔495,通过导向机构49的设置,导向杆493和导向板494嵌入导向孔495的内腔中,即可对壳体41的位置进行限定,提高了壳体41的稳定性,顶板43的顶部开设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通孔14,通过通孔14的设置,起到了雨水进出通道的作用。
29.进一步的,预处理池4的一侧贯穿设置有连接管5,连接管5远离预处理池4的一端贯穿至蓄水系统10的内腔并连通有过滤管结构6,过滤管结构6 包含有与连接管5连通的过滤管本体61,过滤管本体61的内腔从左至右一侧设置有海绵滤芯62和聚丙烯熔喷滤芯63,海绵滤芯62和聚丙烯熔喷滤芯63 之间设置有隔板64,隔板64的表面与过滤管本体61固定连接,通过过滤管结构6的设置,海绵滤芯62和聚丙烯熔喷滤芯63起到了二次过滤的作用,对水中的微小颗粒进行过滤,隔板64的一侧开设有疏水孔65,疏水孔65的形状为圆形,过滤管结构6的右侧连通有导管7,导管7的顶部连通有水泵8,水泵8的出水管连通有排水管9,排水管9的表面设置有止回阀13,通过止回阀13的设置,起到了放置雨水倒灌的作用,蓄水系统10的内腔设置有蓄水箱11。
30.进一步的,过滤管结构6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 的顶部与蓄水箱11接触,通过支撑架12的设置,起到了对蓄水箱11进行支撑的作用,提高了蓄水箱11的稳定性,排水管9的顶部贯穿至蓄水箱11的内腔。
31.本发明还公开的一种绿色海绵专用净化型雨水调蓄系统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32.步骤一,在土壤中挖掘出预处理系统1,在预处理系统1的内腔中涂覆混凝土,同时在混凝土中放置混凝土层2,继续填充混凝土,表面涂抹光滑。
33.步骤二,待水泥干透后在预处理系统1的内腔中放置混凝土层2,同时在混凝土层2内腔底部两侧合适的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底座491,将导向管 492的位置固定住,此时放置壳体41,使得导向杆493和导向板494嵌入导向孔495的内腔中,完成对壳体41的安装,在壳体41的顶部放置顶板43。
34.步骤三,布设连接管5,将连接管5与另外设置蓄水系统10内腔中的过滤管结构6相连通,过滤管结构6与导管7、水泵8、排水管9和蓄水箱11 依次连通,即可完成绿色海绵专用净化型雨水调蓄系统的施工。
35.综上所述:该绿色海绵专用净化型雨水调蓄系统,通过结合现有的建筑施工手段,设计了一种绿色海绵专用净化型雨水调蓄系统及其施工工艺,预处理池4能够实现对雨水的初步过滤,阻隔外界大型垃圾杂物,进入城市下水管道网络,从根本上避免了堵塞的发生,同时预处理池4内腔中的积水,还可通过连接管5,利用水泵8、导管7、排水管9和过滤管结构6之间的配合,对雨水进行二次过滤后排放至蓄水箱11的内腔中积蓄起来,该绿色海绵专用净化型雨水调蓄系统具备过滤效果好,不易堵塞,且易于施工能够主动排水的优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防水性能好,易于施工,造价低廉,不发生堵塞,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负担,只需定时清理蓄水槽44和一次过滤结构47内腔中的杂物即可,在大雨发生时,水泵8能够实现主动排水的优点,将预处理池4内腔中水尽快排出,避免了洪涝灾害的发生,解决了现有的海绵城市调蓄设施结构单一,雨水中经常会裹挟着街道的上杂质,进入调蓄系统,在
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现有的调蓄设施由于大多数并不具备过滤结构,其结构主体非常容易发生堵塞,需要环卫工人经常进行清理,给环卫工人造成的巨大的负担,且现有的调蓄设施,大多不具备主动排水的功能,城市的抗洪涝灾害能力弱的问题。
3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