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区雨水收集、净化与回用一体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20897发布日期:2021-03-02 11:20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区雨水收集、净化与回用一体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雨水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小区雨水收集、净化与回用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雨水资源作为一种较为丰富的水资源,对其加以收集利用可以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现象。
[0003]
相关技术中,通过在地下集中设置的雨水收集装置、雨水净化装置和雨水回用装置来对雨水进行处理,在地下收集雨水时,由于雨水流经屋面、地面、沥青路面等,因此还需要在地下设置弃流装置以对初期的雨水进行弃流,另外,雨水在处理后,还需要通过水泵将雨水泵至各楼层的用户,耗能较大。
[0004]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雨水处理步骤过于繁琐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简化雨水处理步骤,本申请提供一种小区雨水收集、净化与回用一体化系统。
[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小区雨水收集、净化与回用一体化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小区雨水收集、净化与回用一体化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箱,所述雨水收集箱用于设置在建筑墙体的外墙面,所述雨水收集箱的顶部滑移设置有盖板,所述雨水收集箱设置有控制所述盖板开闭的自动控制结构,所述自动控制结构用于雨天时逐渐将所述盖板打开、晴天时逐渐将所述盖板盖合;所述雨水收集箱连接有用于将雨水导入建筑墙体内的水管,所述水管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水阀和过滤箱,所述过滤箱设置有用于将过滤后的雨水排出的用水口。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天时,盖板在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打开,雨水直接下落至雨水收集箱内,可减少初期雨水弃流的处理步骤,雨水收集箱内的雨水再通过水管流入室内,当需要利用雨水时,打开水阀,雨水便流经过滤箱,使得人们能够直接对过滤净化后的雨水进行利用,减少了需要利用水泵将净化后的雨水泵到用户处的处理步骤,使得该系统可简化雨水处理步骤。
[0008]
优选的,所述自动控制结构包括雨水承重箱、控制板、触动组件、复位组件和连杆,所述雨水承重箱竖直滑移设置在所述雨水收集箱外,所述雨水承重箱同样用于收集雨水,所述控制板水平滑移设置在所述雨水收集箱外,所述连杆连接在所述盖板与所述控制板之间,所述触动组件包括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设置于所述雨水承重箱,所述第二楔形块设置于所述控制板的一端,当所述雨水承重箱收集有雨水并向下滑动时,所述第一楔形块的斜面可抵触于第二楔形块的斜面并推动所述第二楔形块与所述控制板水平移动,当所述雨水承重箱内的雨水逐渐减少时,所述复位组件用于使所述雨水承重箱向上复位、使所述控制板水平复位。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天时,雨水先是落入到雨水承重箱内并逐渐使雨水承
重箱承重下滑,下滑的雨水承重箱通过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之间的触动使得控制板通过连杆带动盖板开启,从而使得雨水收集箱可对雨水进行收集,晴天时,雨水承重箱内的雨水逐渐蒸发,复位组件使重量变轻的雨水承重箱逐渐向上复位,复位的雨水承重箱使第一移动块逐渐远离第二移动块,复位组件再使控制板逐渐复位并通过连杆带动盖板关闭,从而避免在晴天时雨水收集箱内的雨水过快蒸发,进而使得人们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到收集的雨水。
[0010]
优选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固定块、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雨水收集箱的外壁,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连接在所述雨水承重箱与所述固定块之间,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连接在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固定块之间。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复位弹簧控制雨水承重箱自动复位,第二复位弹簧控制控制板自动复位,从而使得盖板自动关闭。
[0012]
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箱的外壁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开设有竖直贯穿的导向孔,所述雨水承重箱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导向孔。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承重箱通过导向杆在导向孔内的滑移从而竖直滑移。
[0014]
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箱的外壁设置有滑座,所述滑座开设有水平的第二滑槽,所述控制板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移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内。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板通过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的滑移从而水平滑移。
[0016]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顶部开设有往所述雨水收集箱内倾斜的斜面,所述盖板顶部的斜面用于使雨水滑入所述雨水收集箱内。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落至盖板顶部的雨水落入雨水收集箱内,从而加快雨水收集箱的收集速度。
[0018]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设置有保护块,所述保护块位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内,所述保护块可与下滑的所述雨水承重箱抵触。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块能够避免下滑的雨水承重箱使第一复位弹簧过度压缩,从而对第一复位弹簧起保护作用。
[0020]
优选的,所述水阀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可拆卸地盖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管的外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板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连接板螺纹连接。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过滤箱的内部进行清理时,通过旋转连接板可使连接板与连接管分离,随后再将连接板从过滤箱顶部拆卸,从而便于对过滤箱的内部进行清理。
[0022]
优选的,所述雨水承重箱设置有聚光件,所述聚光件用于将部分阳光聚集在所述雨水承重箱内。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晴天时,阳关通过聚光件聚集在雨水承重内的雨水,从而加快雨水承重箱内的雨水蒸发,进而加快盖板在雨水收集箱上的关闭,以减少晴天时雨水收集箱内的雨水蒸发。
[0024]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雨天时,盖板在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打开,雨水直接下落至雨水收集箱内,可减少初期雨水弃流的处理步骤,雨水收集箱内的雨水再通过水管流入室内,当需要利用雨水时,打开水阀,雨水便流经过滤箱,使得人们能够直接对过滤净化后的雨水进行利用,减少了需要利用水泵将净化后的雨水泵到用户处的处理步骤,使得该系统可简化雨水处理步骤;2.雨天时,雨水先是落入到雨水承重箱内并逐渐使雨水承重箱承重下滑,下滑的雨水承重箱通过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之间的触动使得控制板通过连杆带动盖板开启,从而使得雨水收集箱可对雨水进行收集,晴天时,雨水承重箱内的雨水逐渐蒸发,复位组件使重量变轻的雨水承重箱逐渐向上复位,复位的雨水承重箱使第一移动块逐渐远离第二移动块,复位组件再使控制板逐渐复位并通过连杆带动盖板关闭,从而避免在晴天时雨水收集箱内的雨水过快蒸发,进而使得人们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到收集的雨水;3.晴天时,阳关通过聚光件聚集在雨水承重内的雨水,从而加快雨水承重箱内的雨水蒸发,进而加快盖板在雨水收集箱上的关闭,以减少晴天时雨水收集箱内的雨水蒸发。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6]
附图标记说明:1、雨水收集箱;2、盖板;21、第一滑块;22、第一滑槽;23、橡胶条;3、雨水承重箱;41、控制板;42、连杆;43、滑座;51、导向块;52、导向孔;53、导向杆;61、第一楔形块;62、第二楔形块;7、固定块;71、第一复位弹簧;711、保护块;72、第二复位弹簧;8、聚光件;9、水管;91、水阀;911、连接管;92、过滤箱;921、连接板;93、用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小区雨水收集、净化与回用一体化系统。参照图1,小区雨水收集、净化与回用一体化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箱1,雨水收集箱1呈矩形箱状,雨水收集箱1的底部开设有呈矩形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供雨水进入雨水收集箱1内,雨水收集箱1固定设置在建筑墙体的外墙面。雨水收集箱1的顶部滑移设置有两块盖板2。具体的,每个盖板2的底部均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滑块21,雨水收集箱1的底部开设有两条第一滑槽22,同一盖板2的两个第一滑块21分别滑移设置在两条第一滑槽22内,第一滑槽22的长度方向与建筑墙体的外墙面的宽度方向平行,两块盖板2通过第一滑槽22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当两块盖板2相互靠近至互相抵触时,两块盖板2将雨水收集箱1的第一开口封闭。两块盖板2相对的面上均设置有橡胶条23,两条橡胶条23相互抵触时,能够加强两块盖板2之间的密封效果。进一步的,盖板2的顶部开设有斜面,盖板2顶部的斜面往雨水收集箱1的中部倾斜,以使盖板2顶部的雨水滑入雨水收集箱1内,从而加快雨水收集箱1的收集速度。
[0029]
参照图1,雨水收集箱1设置有控制盖板2开闭的自动控制结构,为了使自动控制结构用于雨天时逐渐将盖板2打开、晴天时逐渐将盖板2盖合,自动控制结构包括雨水承重箱3、控制板41、触动组件、复位组件和连杆42。
[0030]
参照图1,雨水承重箱3同样用于收集雨水,雨水收集箱1呈矩形箱状,雨水承重箱3
的顶部同样开设有呈矩形的第二开口,雨水通过第二开口落入雨水承重箱3内。雨水承重箱3竖直滑移设置在雨水收集箱1外。具体的,雨水收集箱1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导向块51,导向块51呈矩形块状,导向块51开设有两个由导向块51顶部竖直贯穿至导向块51底部的导向孔52,两个导向孔52均为圆孔。雨水承重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条导向杆53,两条导向杆53均为圆杆,两条导向杆53的轴线均与竖直方向平行,两条导向杆53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导向孔52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且导向杆53的直径等于导向孔52的直径,两条导向杆53分别穿过两个导向孔52,雨水承重箱3通过导向杆53在导向孔52内的滑移从而竖直滑移。进一步的,导向杆53的底部穿过导向孔52并螺纹连接有防脱块(图中未示出),防脱块呈圆饼状,防脱块的直径大于导向孔52的直径,防脱块能够避免导向杆53脱离导向块51,起到防脱作用。
[0031]
参照图1,控制板41呈矩形板状,控制板41设置有两块,两块控制板41均水平滑移设置在雨水收集箱1外。具体的,雨水收集箱1的外壁固定设置有两个滑座43,滑座43呈矩形块状,滑座43的顶部开设有水平的第二滑槽(图中未示出),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与建筑墙体的宽度方向平行。两块控制板41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二滑块(图中未示出),两个第二滑块分别滑移设置在两条第二滑槽内,控制板41通过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的滑移从而水平滑移。
[0032]
参照图1,连杆42呈l形杆状,连杆42设置有两条,连杆42固定连接在盖板2与控制板41之间,使得两个控制板41可分别通过连杆42带动盖板2移动。
[0033]
参照图1,触动组件包括第一楔形块61和第二楔形块62,第一楔形块61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楔形块61间隔设置于雨水承重箱3的底部,第二楔形块6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楔形块62分别设置于两块控制板41的之间相对的端面,当雨水承重箱3收集有雨水并向下滑动时,第一楔形块61的斜面可抵触于第二楔形块62的斜面并推动第二楔形块62与控制板41水平移动,从而使得两块控制板41相互远离。雨天时,雨水先是落入到雨水承重箱3内并逐渐使雨水承重箱3承重下滑,下滑的雨水承重箱3通过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之间的触动使得控制板41通过连杆42带动盖板2开启,从而使得雨水收集箱1可对雨水进行收集。
[0034]
为了当雨水承重箱3内的雨水逐渐减少时,复位组件可使雨水承重箱3向上复位、使控制板41水平复位,复位组件包括固定块7、第一复位弹簧71和第二复位弹簧72。固定块7呈矩形块状,固定块7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块7间隔设置在雨水收集箱1的外壁,第一复位弹簧71设置有两个,第一复位弹簧71连接在雨水承重箱3的底部与固定块7的顶部之间,第二复位弹簧72设置有两个,第二复位弹簧72连接在控制板41的顶部与固定块7的侧壁之间,第一复位弹簧71控制雨水承重箱3自动复位,第二复位弹簧72控制控制板41自动复位。晴天时,雨水承重箱3内的雨水逐渐蒸发,复位组件使重量变轻的雨水承重箱3逐渐向上复位,复位的雨水承重箱3使第一移动块逐渐远离第二移动块,复位组件再使控制板41逐渐复位并通过连杆42带动盖板2关闭,从而避免在晴天时雨水收集箱1内的雨水过快蒸发,进而使得人们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到收集的雨水。
[0035]
参照图1,每个固定座的顶部均设置有保护块711,保温块呈圆柱状,保护块711位于第一复位弹簧71内,保护块711可与下滑的雨水承重箱3抵触,保护块711能够避免下滑的雨水承重箱3使第一复位弹簧71过度压缩,从而对第一复位弹簧71起保护作用。
[0036]
参照图1,雨水承重箱3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倾斜的聚光件8,多个聚光件8沿雨水承
重箱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聚光件8为凸面镜,多个聚光件8用于将部分阳光聚集在雨水承重箱3内。晴天时,阳关通过聚光件8聚集在雨水承重3内的雨水,从而加快雨水承重箱3内的雨水蒸发,进而加快盖板2在雨水收集箱1上的关闭,以进一步减少晴天时雨水收集箱1内的雨水蒸发。
[0037]
参照图1和图2,雨水收集箱1连接有用于将雨水导入建筑墙体内的水管9,水管9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水阀91和过滤箱92,过滤箱92设置有用于将过滤后的雨水排出的用水口93。具体的,水阀91固定连接在水管9远离雨水收集箱1的一端,水阀91远离水管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911。过滤箱92内设置有过滤件,过滤箱92的顶部可拆卸地盖设有连接板921,其中,连接管911的外壁开设有外螺纹,连接板921开设有内螺纹,连接管911与连接板921螺纹连接。当需要对过滤箱92的内部进行清理时,通过旋转连接板921可使连接板921与连接管911分离,随后再将连接板921从过滤箱92顶部拆卸,从而便于对过滤箱92的内部进行清理。
[0038]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小区雨水收集、净化与回用一体化系统的实施原理为:雨天时,盖板2在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打开,雨水直接下落至雨水收集箱1内,可减少初期雨水弃流的处理步骤,雨水收集箱1内的雨水再通过水管9流入室内,当需要利用雨水时,打开水阀91,雨水便流经过滤箱92,使得人们能够直接对过滤净化后的雨水进行利用,减少了需要利用水泵将净化后的雨水泵到用户处的处理步骤,使得该系统可简化雨水处理步骤。
[0039]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