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基坑内降水井的封堵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49387发布日期:2021-04-13 16:59阅读:1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基坑内降水井的封堵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基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基坑内降水井的封堵方法。


背景技术:

2.在地下室抗水板、筏板等施工过程中,因存在地下承压水,设计通常会在基坑周边设置一部分降水井、结构厚度增加或增加抗浮锚杆,用以降低地下水位及增加抗浮。而往往因为基坑宽度较宽、基坑面积较大,基坑四周的降水井无法将基坑中间水位降低,故在施工过程中,相关单位会在基坑中心部位或相应位置增设临时降水井,用于降低基坑水位。
3.因结构内新增降水井,由此需要将穿过底板的降水井封堵用以满足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而当地下水位较高且水量丰富时,由于对降水井的选择位置不正确、传统工法不完善等原因,导致降水井封闭时无法将地下承压水边泄压边封堵,从而引起结构底板永久性渗水。因此急需要一种密封效果好,防渗漏性能强的在基坑内降水井的封堵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在基坑内降水井的封堵方法,将地下承压水边泄压边封堵,确保封堵质量,并且设置有多道防水措施,避免了结构底板渗漏,施工方法简便、施工速度快、成本较低。
5.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在基坑内降水井的封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1:选定降水井位置,并插入钢管作为降水井井壁;
7.s2:在钢管颈部焊接止水环,在钢管顶部焊接连接环;
8.s3:在钢管外壁设置防水卷材,防水卷材由井底到止水环下方为止;
9.s4:在止水环下方设置止水铜条卡箍,所述止水铜条卡箍用于卡紧所述防水卷材;
10.s5:在基坑以及降水井两侧铺设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预留封堵位,所述预留封堵位中设置所述钢管;
11.s6:在钢管中放入水泵,将水将至基坑最低点以下50cm,待地下室结构完成后,停止降水;
12.s7:撤出水泵,并在降水井中充填砂砾,在连接环上加封带有孔的井盖;
13.s8:沿井盖上的孔注浆。将地下承压水边泄压边封堵,确保封堵质量,并且设置有多道防水措施,避免了结构底板渗漏,施工方法简便、施工速度快、成本较低。井内充填砂砾与水泥浆液有效结合代替传统井内浇筑混凝土时,地下水将浆液带出的缺点。
14.优选的,在s1步骤中,选取靠近基坑最低点的四周设置降水井,且将水位降至基坑最低点以下50cm。
15.优选的,在s1步骤中,还包括开挖土方,钢管切割至比底板顶低25cm,钢管选用壁厚1

2cm,直径30cm。
16.优选的,在s1步骤中,插入钢管之前,在钢管的底部侧壁钻设多个散浆孔。可有效扩散浆液,代替传统从降水井井底扩散的方法。
17.优选的,在s3步骤中,包括在钢管外侧壁刷粘结剂,并在止水环下方外贴一道雨水膨胀止水条,将防水卷材一直沿降水井外壁卷至止第一道止水环下方,并热熔连接。
18.优选的,在s7步骤中,还包括在连接环刷粘结剂,再与井盖粘结。
19.优选的,在s7步骤中,井盖上设置有第一钢管孔和第二钢管孔,所述第一钢管孔用于注浆,第二钢管孔用于泄压溢浆。第一钢管孔和第二钢管孔内加闸阀,可随时关闭及开启,控制注浆及卸载水头压力。
20.优选的,在s8步骤,在加封井盖后,且在水压未起来之前注浆,打开第二钢管孔,再打开第一钢管孔,沿着第一钢管孔注入纯水泥浆,待第二钢管孔有浆液流出,关闭第二钢管孔,并进行第二道注浆;注浆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配比1:0.5,当注浆压力表显示达到0.5mpa时,停止注浆,并关闭注浆口闸阀。采用两次注浆、两次不同注浆料的方法,可整体有效填充降水井内及降水井四周的薄弱环节,有效止水。
21.优选的,注浆后至少一个月,检查防水封堵质量,是否渗水,若渗水继续打开闸阀加压注入水玻璃浆,若无渗水,则采用微膨胀混凝土进行封口,混凝土内加钢筋网。
2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在基坑内降水井的封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定降水井位置,并插入钢管作为降水井井壁;s2:在钢管颈部焊接止水环,在钢管顶部焊接连接环;s3:在钢管外壁设置防水卷材,防水卷材由井底到止水环下方为止;s4:在止水环下方设置止水铜条卡箍,所述止水铜条卡箍用于卡紧所述防水卷材;s5:在基坑以及降水井两侧铺设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预留封堵位,所述预留封堵位中设置所述钢管;s6:在钢管中放入水泵,将水将至基坑最低点以下50cm,待地下室结构完成后,停止降水;s7:撤出水泵,并在降水井中充填砂砾,在连接环上加封带有孔的井盖;s8:沿井盖上的孔注浆。将地下承压水边泄压边封堵,确保封堵质量,并且设置有多道防水措施,避免了结构底板渗漏,施工方法简便、施工速度快、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发明的主要结构图;
24.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图。
25.主要元素符号说明:1、底板;2、钢管;3、水泵;4、止水环;5、井盖;6、止水铜条卡箍;7、防水卷材;21、连接环;51、第一钢管孔;52、第二钢管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7.实施例1: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在基坑内降水井的封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定降水井位置,并插入钢管2作为降水井井壁;s2:在钢管2颈部焊接止水环4,在钢管2顶部焊接连接环21;s3:在钢管2外壁设置防水卷材7,防水卷材7由井底到止水环4下方为止;s4:在止水环4下方设置止水铜条卡箍6,止水铜条卡箍6用于卡紧防水卷材7;s5:在基坑以及降水井两侧铺设底板1,底板1上设置有预留封堵位,预留封堵位中设置钢管2;s6:在钢管2中放入水泵3,将水将至基坑最低点以下50cm,待地下室结构完成后,停止降水;
s7:撤出水泵3,并在降水井中充填砂砾,在连接环21上加封带有孔的井盖5;s8:沿井盖5上的孔注浆。将地下承压水边泄压边封堵,确保封堵质量,并且设置有多道防水措施,避免了结构底板1渗漏,施工方法简便、施工速度快、成本较低。井内充填砂砾与水泥浆液有效结合代替传统井内浇筑混凝土时,地下水将浆液带出的缺点。
28.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在s1步骤中,选取靠近基坑最低点的四周设置降水井,且将水位降至基坑最低点以下50cm。本实施例的在s1步骤中,还包括开挖土方,钢管2切割至比底板1顶低25cm,钢管2选用壁厚1

2cm,直径30cm。本实施例的在s1步骤中,插入钢管2之前,在钢管2的底部侧壁钻设多个散浆孔。可有效扩散浆液,代替传统从降水井井底扩散的方法。本实施例的在s3步骤中,包括在钢管2外侧壁刷粘结剂,并在止水环4下方外贴一道雨水膨胀止水条,将防水卷材7一直沿降水井外壁卷至止第一道止水环4下方,并热熔连接。本实施例的在s7步骤中,还包括在连接环21刷粘结剂,再与井盖5粘结。
29.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在s7步骤中,井盖5上设置有第一钢管孔51和第二钢管孔52,第一钢管孔51用于注浆,第二钢管孔52用于泄压溢浆。第一钢管孔51和第二钢管孔52内加闸阀,可随时关闭及开启,控制注浆及卸载水头压力。本实施例的在s8步骤,在加封井盖5后,且在水压未起来之前注浆,打开第二钢管孔52,再打开第一钢管孔51,沿着第一钢管孔51注入纯水泥浆,待第二钢管孔52有浆液流出,关闭第二钢管孔52,并进行第二道注浆;注浆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配比1:0.5,当注浆压力表显示达到0.5mpa时,停止注浆,并关闭注浆口闸阀。采用两次注浆、两次不同注浆料的方法,可整体有效填充降水井内及降水井四周的薄弱环节,有效止水。本实施例的注浆后至少一个月,检查防水封堵质量,是否渗水,若渗水继续打开闸阀加压注入水玻璃浆,若无渗水,则采用微膨胀混凝土进行封口,混凝土内加钢筋网。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