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应变基桩完整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06570发布日期:2020-12-01 10:28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应变基桩完整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为一种低应变基桩完整性检测装置,属于检测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基桩是建筑结构中的一个专业术语,要弄清楚其含义,必须明白什么是桩基础、群桩基础和单桩基础,桩基础:由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低应变检测技术是一门基于弹性波理论的新兴技术,在实际工作应用中为准确全面地评价基桩的质量,检测人员需掌握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土力学、波动理论、振动测试、信号处理、计算机应用等综合理论知识及实践中积累的经验。

因此,则需要一种低应变基桩完整性检测装置来满足目前市面上的需求,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生产出来了多种检测装置,但总的来看,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通病,其一、现有的检测装置为一体式,导致在导线出现损坏后无法进行及时的更换,其二、现有的检测装置的检测元件不是倒锥状,导致无法使元件接收面积信息面积最大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低应变基桩完整性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低应变基桩完整性检测装置,包括矩形外壳、把手槽、液晶显示屏、开关按钮、第一数据接收口、第二数据接收口、第一数据传输线、第二数据传输线、接头、频率检测传感器、声波检测传感器、蓄电池和主板;所述矩形外壳构成该检测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把手槽呈内凹式设置在矩形外壳的左右两侧,所述液晶显示屏呈嵌入式固定在矩形外壳的前侧面板上,所述开关按钮呈嵌入式固定在矩形外壳的前侧面板上并位于液晶显示屏的下方,所述第一数据接收口竖直固定在矩形外壳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数据接收口竖直固定在矩形外壳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数据接收口的右侧,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线通过接头连接在第一数据接收口上,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线通过接头连接在第二数据接收口上,所述接头固定连接在第一数据传输线、第二数据传输线的顶端,所述频率检测传感器固定连接在第一数据传输线的底端,所述声波检测传感器固定连接在第二数据传输线的底端,所述蓄电池固定在矩形外壳内部空腔底板上,所述主板固定在矩形外壳内部空腔中心处,所述开关按钮通过导线与蓄电池串联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屏、频率检测传感器、声波检测传感器和主板通过导线与开关按钮并联连接。

优选的,为了保证操作人员能够轻松的旋拧接头与接收口对接,所述接头呈正八边形状,并通过螺纹旋拧与第一数据接收口、第二数据接收口连接锁定。

优选的,为了增加操作人员手掌与把手槽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由于操作人员手掌湿滑而造成装置掉落损坏,所述把手槽上胶结有一层防滑手胶。

优选的,为了使传感器接收面积信息面积最大化,所述频率检测传感器和声波检测传感器的外壳是由橡胶制作而成的锥形结构。

优选的,为了能够在数据线出现损坏时及时快速的进行更换,不影响使用,所述第一数据接收口、第二数据接收口为螺纹柱,且第一数据传输线、第二数据传输线通过接头与螺纹柱呈可拆式旋拧锁定。

优选的,为了保证主板处理数据的速度够快,所述主板上设置有多个计算阵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检测装置设计合理,接头呈正八边形状,并通过螺纹旋拧与第一数据接收口、第二数据接收口连接锁定,保证操作人员能够轻松的旋拧接头与接收口对接,把手槽上胶结有一层防滑手胶,增加操作人员手掌与把手槽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由于操作人员手掌湿滑而造成装置掉落损坏,频率检测传感器和声波检测传感器的外壳是由橡胶制作而成的锥形结构,使传感器接收面积信息面积最大化,第一数据接收口、第二数据接收口为螺纹柱,且第一数据传输线、第二数据传输线通过接头与螺纹柱呈可拆式旋拧锁定,能够在数据线出现损坏时及时快速的进行更换,不影响使用,主板上设置有多个计算阵列,保证主板处理数据的速度够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以及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中:1、矩形外壳,2、把手槽,3、液晶显示屏,4、开关按钮,5、第一数据接收口,6、第二数据接收口,7、第一数据传输线,8、第二数据传输线,9、接头,10、频率检测传感器,11、声波检测传感器,12、蓄电池和13、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低应变基桩完整性检测装置,包括矩形外壳1、把手槽2、液晶显示屏3、开关按钮4、第一数据接收口5、第二数据接收口6、第一数据传输线7、第二数据传输线8、接头9、频率检测传感器10、声波检测传感器11、蓄电池12和主板13;所述矩形外壳1构成该检测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把手槽2呈内凹式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左右两侧,所述液晶显示屏3呈嵌入式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前侧面板上,所述开关按钮4呈嵌入式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前侧面板上并位于液晶显示屏3的下方,所述第一数据接收口5竖直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数据接收口6竖直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数据接收口5的右侧,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线7通过接头9连接在第一数据接收口5上,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线8通过接头9连接在第二数据接收口6上,所述接头9固定连接在第一数据传输线7、第二数据传输线8的顶端,所述频率检测传感器10固定连接在第一数据传输线7的底端,所述声波检测传感器11固定连接在第二数据传输线8的底端,所述蓄电池12固定在矩形外壳1内部空腔底板上,所述主板13固定在矩形外壳1内部空腔中心处,所述开关按钮4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2串联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屏3、频率检测传感器10、声波检测传感器11和主板13通过导线与开关按钮4并联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屏3的型号为vg270u,所述频率检测传感器10的型号为cht-cd33-50,所述声波检测传感器11的型号为ht23a25t/r,所述蓄电池12的型号为dl-qs12-20ah。

所述接头9呈正八边形状,并通过螺纹旋拧与第一数据接收口5、第二数据接收口6连接锁定,保证操作人员能够轻松的旋拧接头9与接收口对接,所述把手槽2上胶结有一层防滑手胶,增加操作人员手掌与把手槽2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由于操作人员手掌湿滑而造成装置掉落损坏,所述频率检测传感器10和声波检测传感器11的外壳是由橡胶制作而成的锥形结构,使传感器接收面积信息面积最大化,所述第一数据接收口5、第二数据接收口6为螺纹柱,且第一数据传输线7、第二数据传输线8通过接头9与螺纹柱呈可拆式旋拧锁定,能够在数据线出现损坏时及时快速的进行更换,不影响使用,所述主板13上设置有多个计算阵列,保证主板13处理数据的速度够快。

工作原理:操作步骤:

1、传感器的安装

实心桩:频率检测传感器10、声波检测传感器11安装点宜在距桩中心2/3半径处

空心桩:激振点与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宜为90°,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厚的1/2处;

根据桩径大小,桩心对称布置2~4个安装传感器的检测点。

2、激振点及锤击振源

现场测试时,最好多准备几种锤头、锤垫,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

激振点的位置:

实心桩:激振点位置应选择在桩中心;

空心桩:激振点与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宜为90°,激振点位置宜为桩壁厚的1/2处;

激振的要求:

激振方向垂直于桩面,激振点平整,激振干脆,形成单扰动;

激振点应远离钢筋笼的主筋;

激振应通过现场敲击试验,选择合适重量的激振力锤和软硬适宜的锤垫,宜用宽脉冲获取桩底或桩身下部缺陷反射信号,宜用窄脉冲获取桩身上部缺陷反射信号;最后利用应力波在桩中传播时,当桩身的波阻抗发生变化会产生反射的原理,通过分析计算反射波的频率和波长以及到达时间,得出桩缺陷的大小、性质、位置等信息,最终对桩基的完整性给予评价。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