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菌除臭型智能马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78563发布日期:2021-02-05 18:3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排菌除臭型智能马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智能马桶,尤其涉及一种排菌除臭型智能马桶。


背景技术:

[0002]
马桶是人们常用的卫生清洁设备,具有方便、快捷和节约空间等优点。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马桶的质量和功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智能马桶也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
[0003]
但现有的马桶,一般在人如厕时会产生较大的臭味及细菌等异味,异味及细菌不能及时去除,则会遗留在室内久,影响室内空气环境。即使人们在室内安装排风设备来增加空气流动,也无法在很短时间内彻底清除异味,并且人在如厕时也会闻到异味,尤其在公共厕所,使用者较多,异味更加明显,并且下一位使用者也会受到上一位使用者的异味困扰,大大影响了人们如厕时的舒适度和心情。
[0004]
再者,2019年至2020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在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这个现象说明了病毒可以在消化道复制并且存在。专家推测,病毒可能会通过粪便传播,因此马桶,尤其是公共卫生间的马桶如何保持清洁显得更加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菌除臭型智能马桶,让人们在如厕时的臭味等异味能够及时抽离,不会因为异味而困扰,解决如厕时接触异味的困扰,同时将马桶座斗中可能产生的病毒一起排出,防止病毒通过粪便传染。
[0006]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菌除臭型智能马桶,包括马桶座、座圈和马桶盖,所述马桶座的前端设有便斗,所述座圈和马桶盖的内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便斗的开口上;所述便斗的底部设有排污口,该排污口连接至排污管道上;所述马桶座的后端内设有上冲水注水口,该上冲水注水口连接有上冲水管,该上冲水管连通环绕所述便斗的上侧开口周围设置的上冲水通道,所述便斗位于所述上冲水管外设有抽气狭缝与所述上冲水通道连通,所述马桶座的后端内设有排气管道,该排气管道的上端与所述抽气狭缝连通,下端与所述排污管道连通;所述排气管道上设有抽气装置和止逆片,且该止逆片位于所述抽气装置的下方。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座圈上设有感应开关,该感应开关感应到人体坐落时启动所述抽气装置开启除臭系统,感应到人体站立时开启上冲水注水口向上冲水管内注水并关闭所述抽气风扇。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感应开关为红外线感应开关,该红外线感应开关检测到人体坐落时启动所述抽气装置开启除臭系统,检测到人体站立时开启上冲水注水口向上冲水管内注水并关闭所述抽气风扇。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气装置为抽气风扇、鼓风机、离心扇和轴流
扇其中之一。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气装置为抽气风扇,该抽气风扇通过上风扇固定座和下风扇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排气管道上,且所述抽气风扇的扇面垂直所述排气管道的轴线设置。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气装置为抽气风扇,该抽气风扇通过上风扇固定座和下风扇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排气管道上,且所述抽气风扇的扇面平行于所述排气管道的轴线设置。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气管道包括位于所述抽气装置下方的内止逆管和排气伸缩接管,所述止逆片设于该内止逆管内。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止逆管和排气伸缩接管之间通过排气万向接头连接。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座圈和马桶盖的内端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便斗的开口内侧。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排菌除臭型智能马桶通过在现有智能马桶(无水箱、直冲)上增加抽气系统,即排菌除臭装置,将人们如厕时的异味及可能产生的细菌及时的完全的抽离到排污管内,不会因异味而困扰,及杜绝可能产生的病毒传染,解决如厕时所接触异味的困扰和病毒传染的可能性。该除臭型智能马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又能完全排除异味和细菌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图1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图3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冲水和抽气结构示意图。
[0022]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0023]
1——马桶座;
ꢀꢀꢀꢀꢀꢀꢀꢀꢀꢀꢀ
2——座圈;
[0024]
3——马桶盖;
ꢀꢀꢀꢀꢀꢀꢀꢀꢀꢀꢀ
4——便斗;
[0025]
5——上冲水注水口;
ꢀꢀꢀꢀꢀ
6——上冲水管;
[0026]
7——上冲水通道;
ꢀꢀꢀꢀꢀꢀꢀ
8——抽气狭缝;
[0027]
9——排气管道;
ꢀꢀꢀꢀꢀꢀꢀꢀꢀ
10——抽气风扇;
[0028]
11——止逆片;
ꢀꢀꢀꢀꢀꢀꢀꢀꢀꢀ
12——上风扇固定座;
[0029]
13——下风扇固定座;
ꢀꢀꢀꢀ
91——内止逆管;
[0030]
92——排气伸缩接管;
ꢀꢀꢀꢀ
93——排气万向接头;
[0031]
100——排污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即但凡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0033]
参阅图2-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一种排菌除臭型智能马桶,包括马桶座1、座圈2和马桶盖3,所述马桶座的前端设有便斗4,所述座圈2和马桶盖3的内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便斗的开口上;所述便斗的底部设有排污口,该排污口连接至排污管道100上;所述马桶座1的后端内设有上冲水注水口 5,该上冲水注水口连接有上冲水管6,该上冲水管连通环绕所述便斗的上侧开口周围设置的上冲水通道7,所述便斗位于所述上冲水管外设有抽气狭缝8与所述上冲水通道7连通,所述马桶座的后端内设有排气管道9,该排气管道的上端与所述抽气狭缝连通,下端与所述排污管道连通;所述排气管道上设有抽气装置10和止逆片11,且该止逆片位于所述抽气装置的下方。
[0034]
该排菌除臭型智能马桶含有两个系统,上冲水注水口、上冲水管和上出水口形成的上冲水系统,以及抽气狭缝、排气通道、抽气装置和止逆片形成的抽气系统。当人体坐落在智能马桶的座圈上时,触碰感应开关(或红外线),启动抽气装置,抽气装置吹开止逆片,此时便斗内形成负压,抽气装置将便斗内的空气从抽气狭缝经排气管道吹入排污管道,从而将人体排泄产生的臭气或细菌等抽入排污管道,此时工作的是抽气系统。当人体站立时(断开感应开关),立即开启上冲水注水口进水,水从上冲水管经上出水口进入便斗,从而将人体排泄物冲入排污管道,即冲水系统开启。同时再关闭抽气系统,从而实现人体如厕后的臭气和污物的即时处理,确保如厕后的空气无异味和细菌等污染。
[0035]
所述座圈上设有感应开关,该感应开关感应到人体坐落时启动所述抽气风扇开启除臭系统,感应到人体站立时开启上冲水注水口向上冲水管内注水并关闭所述抽气风扇。优选的,所述感应开关为红外线感应开关,该红外线感应开关检测到人体坐落时启动所述抽气风扇开启除臭系统,检测到人体站立时开启上冲水注水口向上冲水管内注水并关闭所述抽气风扇。即,当人体坐落在座圈上时,感应开关感应到人体,抽气风扇启动,吹开止逆片,开始除臭,抽气系统开启工作状态。当人体站立时,开启上冲水注水口向上冲水管内注水,通过上出水口冲入便斗,以将人体排泄物冲入排污管道,冲水系统开启,同时将抽气风扇闭合,止逆片闭合防止臭气或细菌逆流,关闭抽气系统。
[0036]
其中,所述抽气装置为抽气风扇、鼓风机、离心扇或轴流扇等可以实现抽气的装置。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抽气装置为抽气风扇,该抽气风扇通过上风扇固定座12和下风扇固定座13 固定于所述排气管道9上,所述抽气风扇的扇面垂直所述排气管道9的轴线设置,或者所述抽气风扇的扇面平行于所述排气管道9的轴线设置,均可实现抽气系统的抽气功能。
[0037]
另外,所述排气管道9包括位于所述抽气装置下方的内止逆管91和排气伸缩接管92,所述止逆片11设于该内止逆管 91内。所述内止逆管91和排气伸缩接管92之间通过排气万向接头93连接。所述座圈2和马桶盖3的内端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便斗的开口内侧。
[0038]
由此可见,该排菌除臭型智能马桶通过在现有智能马桶 (无水箱、直冲)上增加抽气系统,即排菌除臭装置,将人们如厕时的异味及可能产生的细菌及时的完全的抽离到排污管内,不会因异味而困扰,及杜绝可能产生的病毒传染,解决如厕时所接触异味的困扰和病毒传染的可能性。该除臭型智能马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又能完全排除异味和细菌的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