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闸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68577发布日期:2021-04-30 09:38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闸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闸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闸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船闸,是指“通航建筑物”的一种;在天然河流由于调节流量、渠化通航以及在运河上因地形条件及水面坡度的限制,必须具有阶梯形的纵断面形成集中水面落差;所以必须借助专门的通航建筑物使船舶直接通过落差;现代通航建筑物应用最多的是船闸;它是一厢形构筑物,由上、下游引航道与上、下游闸首连闸室组成;闸室是停泊船舶(或船队)的厢形室,借助室内灌水或泄水来调整闸室中的水位,使船舶在上、下游水位之间作垂直的升降,从而通过集中的航道水位落差;当船舶由下游向上游行驶时,室内水位降至与下游水位齐平,然后打开下游闸首的闸门,船进闸室,关闸门,灌水,待水位升髙到与上游水位齐平后,开上游闸首闸门,船即可出闸通过上游引航道驶向上游;

尽管市面上有很多种类的船闸,但是现有的船闸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货船在经过船闸时,由于船闸的空间较小,容易发生碰撞,造成船身损伤等危害;

2、船闸不具备防护设备,而且防护设备不便于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闸防撞装置,具有能防止货船在经过船闸时船体碰撞船闸损伤,以及该船闸的防护装置便于调节维修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闸防撞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体壁上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之间连接固定有海绵辊,其中;

所述连接板的侧面内部开设有滑道,所述连接板靠近滑道的侧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板的侧面固定有齿条,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包裹有安置仓,所述安置仓的一侧连接有压板,所述安置仓靠近连接板的一侧体壁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贯穿安置仓体壁连接有齿轮,所述安置仓与螺纹孔之间贯穿连接有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闸防撞装置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形状为“l”形,且每两个连接杆之间连接有一个海绵辊,而且两个连接杆关于海绵辊对称。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闸防撞装置优选的,所述海绵辊设置为圆柱形,且海绵辊与连接板之间为平行关系。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闸防撞装置优选的,所述每2个滑道设置为一组,且连接杆上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滑道之间构成对称关系。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闸防撞装置优选的,所述滑道与安置仓构成镶嵌连接,且安置仓与连接板之间构成滑动连接,并且连接板的最大滑动距离小于滑道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闸防撞装置优选的,所述齿条与齿轮之间构成啮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是在普通的船闸航道两侧安装,并且利用海绵辊覆盖住船闸航道两侧的墙壁,使得航行至船闸的船,在进入到狭窄的区域内,不会直接碰撞到墙壁,而是碰撞到柔软的海绵辊上,并且海绵辊还能够转动,能够缓解一部分船体带来的摩擦力,既能够保护船体不被碰撞损伤,还能使得海绵辊自身损耗降低,延长使用寿命。

2、海绵辊被连接杆连接固定在连接板上,连接板的侧面齿条与电机所带动的齿轮啮合,只要电机带动旋转齿轮,就能够因为齿轮与齿条的啮合关系,将连接板带动上升,使得防护装置改变位置,以便于更换或者维修。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板与海绵辊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板;2、连接杆;3、海绵辊;4、滑道;5、螺纹孔;6、齿条;7、安置仓;8、压板;9、电机;10、齿轮;11、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船闸防撞装置,包括连接板1、连接杆2、海绵辊3、滑道4、螺纹孔5、齿条6、安置仓7、压板8、电机9、齿轮10和螺栓11,所述连接板1的一侧体壁上固定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之间连接固定有海绵辊3,其中;

所述连接板1的侧面内部开设有滑道4,所述连接板1靠近滑道4的侧面开设有螺纹孔5,所述连接板1的侧面固定有齿条6,所述连接板1的一侧包裹有安置仓7,所述安置仓7的一侧连接有压板8,所述安置仓7靠近连接板1的一侧体壁上固定有电机9,所述电机9输出端贯穿安置仓7体壁连接有齿轮10,所述安置仓7与螺纹孔5之间贯穿连接有螺栓11。

具体的,连接杆2的形状为“l”形,且每两个连接杆2之间连接有一个海绵辊3,而且两个连接杆2关于海绵辊3对称。

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的形状使得海绵辊3被夹持时,与连接板1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不会像连接板1一样贴近船闸的墙壁,避免无法旋转海绵辊3,也能够避免海绵辊3与墙壁摩擦损伤。

具体的,海绵辊3设置为圆柱形,且海绵辊3与连接板1之间为平行关系。

本实施例中:海绵辊3的圆柱形状,使得海绵辊3受到船的行进碰撞和推挤时,能够旋转化解一部分的摩擦力,既不会损坏船体,也能够尽量避免海绵辊3自身受损。

具体的,每2个滑道4设置为一组,且连接杆2上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滑道4之间构成对称关系。

本实施例中:滑道4是给安置仓7提供一个与连接板1连接的条件,使得连接板1在安置仓7控制内能够稳定的升降。

具体的,滑道4与安置仓7构成镶嵌连接,且安置仓7与连接板1之间构成滑动连接,并且连接板1的最大滑动距离小于滑道4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安置仓7内的齿轮10被电机9带动旋转,齿轮10是定向无法活动,便会迫使与之啮合的齿条6升降,以便于控制连接板1的位置。

具体的,齿条6与齿轮10之间构成啮合连接。

本实施例中:齿条6与齿轮10之间的啮合关系,使得齿轮10带来的力被齿条6实现在连接板1上,致使连接板1被电机9掌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该船闸防撞装置时吗,首先需要对该船闸防撞装置进行一个简单的了解,先根据船闸的高度定制合适尺寸的连接板1与海绵辊3,再将压板8安装并固定在船闸侧壁的顶部,通过电机9带动齿轮10旋转,来利用齿条6与齿轮10的啮合下放连接板1与海绵辊3,此时的连接板1依靠安置仓7与滑道4的连接稳固下降,下降到合适的位置时,将螺栓11插入安置仓7与连接板1重合的螺纹孔5内,固定住连接板1,然后快速关闭电机9,此时的连接板1和海绵辊3垂直安装在船闸侧壁内侧,有船靠近船闸时,会碰撞到海绵辊3,由于海绵辊3依靠连接杆2远离连接板1,所以海绵辊3会被推进力带动旋转,减缓摩擦力,也能够依靠自身材质防护进入船闸的货船,若是海绵辊3出现损坏,需要维修时,只需要启动拔掉螺栓11,重新启动电机9带动上升连接板1即可,这就是该装置的工作流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