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桩围堰逆作法施工的内支撑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1034发布日期:2021-02-03 12:3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板桩围堰逆作法施工的内支撑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板桩围堰施工中的内支撑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当结构物需在水中施工时,如桥梁墩柱施工、水库施工等,一般采用围堰施工,而钢板桩围堰是最常用的一种板桩围堰形式,适用于深水及流速较大的砂类土、黏性土、碎石土及强风化岩等坚硬河床,其具有防水性能好,整体刚度较强,相对于其他深水围堰经济性较好的特点,得到广泛使用。
[0003]
目前,钢板桩围堰分为顺作法施工和逆作法施工两种。逆作法施工是先通过吊装装置安装内支撑,再打钢板桩,而顺作法刚好相反。在围堰水深较大时(超过15米),采用逆作法施工能有效避免顺作法施工时钢板桩先承受水压力,导致钢板桩变形过大甚至脱扣等问题,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0004]
在钢板桩围堰逆作法施工中,为满足在没有打钢板桩前内支撑的安装和临时的固定,则需要用一种内支撑安装装置进行实施。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钢板桩围堰逆作法施工中的内支撑安装装置。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板桩围堰逆作法施工的内支撑安装装置,包括钢平台、贝雷梁、悬吊内撑系统等。所述钢平台为施工操作平台,所述第一工字钢和第二工字钢为竖直设置,二者下端分别设于所述钢平台沿水流方向的两端上部,所述贝雷梁横跨设于所述第一工字钢和第二工字钢上端,所述悬吊内撑系统用于用于悬吊围堰内支撑,包括分别竖直焊接于贝雷梁两端上部的第三工字钢和第四工字钢,第三工字钢和第四工字钢上部分别水平焊接第五工字钢和第六工字钢,第五工字钢和第六工字钢上分别架设第一液压千斤顶和第二液压千斤顶,所述第一和第二液压千斤顶上方分别水平设置第七工字钢和第八工字钢,水平设置的第五、第六、第七、七八工字钢上部,分别设有两个一组精扎螺纹钢筋吊杆限位螺帽,四条精轧螺纹钢筋挑绳贯通穿过上下相应的精扎螺纹钢筋吊杆限位螺帽。
[0007]
进一步地,所述贝雷梁两片为一组,所述第一工字钢和第二工字钢上架设一组贝雷梁;进一步地,钢平台上垂直于水流方向设置多组第一工字钢和第二工字钢,以及相应的贝雷梁组;进一步地,所述钢平台上部沿水流方向两端各焊接一条工字钢作为支撑;进一步地,进一步地,通过将精轧螺纹钢筋挑绳与内支撑的挑梁两端的设置的两组精扎螺纹钢筋吊杆限位螺帽固定设置,挑起内支撑挑梁。
[0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09]
1)利用钢平台作为支撑构件,作为内支撑的加工及定位平台,解决了内支撑加工
场地和大型起重吊装设备的问题,降低施工风险和成本,使内支撑沉放过程中定位准确、简单。
[0010]
2)利用钢平台作为支撑构件,设置悬吊内撑体系对内支撑进行沉放,既降低了施工风险和成本,又可控制内支撑沉放的垂直度及平面位置,有效保证钢板桩的插打质量。
[0011]
3)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深水(水深超过15米)的河床施工环境,与其他安装装置相比,其材料普遍,具有安装高效、施工安全等优点,并且安装装置操作所投入的人员和设备较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成本,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2]
图1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平面示意图。
[0013]
图2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立面示意图。
[0014]
1钢平台;2贝雷梁;3悬吊内撑系统;4精扎螺纹钢筋吊杆限位螺帽;5精轧螺纹钢筋挑绳;11第一工字钢;12第二工字钢;13第三工字钢;14第四工字钢;15第五工字钢;16第六工字钢;17第七工字钢;18第八工字钢;21第一液压千斤顶;22第二液压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0016]
一种钢板桩围堰逆作法施工的内支撑安装装置,包括钢平台1、贝雷梁2、悬吊内撑系统3等。所述钢平台为施工操作平台,所述第一工字钢11和第二工字钢12为竖直设置,二者下端分别设于所述钢平台沿水流方向的两端上部,所述贝雷梁2横跨设于所述第一工字钢11和第二工字钢上端12,所述悬吊内撑系统3用于悬吊围堰内支撑,包括分别竖直焊接于贝雷梁2两端上部的第三工字钢13和第四工字钢14,第三工字钢13和第四工字钢14上部分别水平焊接第五工字钢15和第六工字钢16,第五工字钢15和第六工字钢16上分别架设第一液压千斤顶21和第二液压千斤顶22,所述第一21和第二液压千斤顶22上方分别水平设置第七工字钢17和第八工字钢18,水平设置的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工字钢上部,分别设有两个一组精扎螺纹钢筋吊杆限位螺帽4,四条精轧螺纹钢筋挑绳5贯通穿过上下相应的精扎螺纹钢筋吊杆限位螺帽,并与螺帽固定连接。
[0017]
进一步地,所述贝雷梁2两片为一组,所述第一工字钢11和第二工字钢12上架设一组贝雷梁2;进一步地,钢平台1上垂直于水流方向设置多组第一工字钢11和第二工字钢13,以及相应的贝雷梁组;进一步地,所述钢平台1上部沿水流方向两端各焊接一条工字钢作为支撑。
[0018]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如下:
[0019]
1)进行围檩系统的拼装。将围檩分层固定在钢平台上(围堰范围)进行焊接组装;围檩安装完成后进行支撑梁及内斜撑梁的安装,内斜撑梁与围檩之间采用满焊进行固定;结合工程工况,可选择增加内撑之间的剪刀撑或竖肋。采用相同方法,加工拼接好第n道内撑系统后,在第n道内撑系统的四个转角内侧分别插打一根足够刚度钢管做为下沉内撑的定位桩,避免内撑在下沉水中因未插打钢板桩受到水流、风荷载的冲击导致吊杆摆动影响悬吊系统的稳定性。
[0020]
2)围檩系统拼装完成后,将本实用新型的内支撑安装装置的精轧螺纹钢筋挑绳固
定连接拼装好的围檩系统,利用第一和第二千斤顶同步下放安装好的围檩系统,每下放一层后,在水面上进行第二层内撑框架安装,安装完成后继续下沉,直至完成所有内撑框架;在下放过程中如果精扎螺纹挑绳不够长,则需要接长,具体做法是:保持其他悬吊系统不动,逐一通过连接器接长每一个悬吊系统的精扎螺纹钢,直至所有悬吊系统精轧螺纹钢完成接长。
[0021]
3)利用悬吊系统将内支撑沉放至设计标高后,最终形成一个封闭牢固的内撑框架。随后进行钢板桩插打,直至完成全部钢板桩插打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