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的水利堤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5004发布日期:2021-02-03 13:18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的水利堤坝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堤坝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的水利堤坝。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流速较快的河流,其堤坝面向河道的边坡容易在汛期遭到水流大规模冲刷,从而土壤会被冲到河道内导致水土流失,对边坡进行加固能够缓解水土流失的情况。
[0003]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9040073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水电工程用边坡绿化防洪装置,其设置有混凝土框将边坡分隔成各个区域进行种植绿化,且在混凝土框内种植土壤的下方设了固定金属网,起到固定土壤的作用,使在洪捞或大雨冲刷时土壤能很好的固定在混凝土框内,减少了土壤的流失。
[0004]
但是,如果需要在旱季对边坡上的植物进行浇灌时,必须从其他地方引水或者从河道内抽水才能对植物进行浇灌,这样会增加灌溉难度、占用较多的劳动力才能实现,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的水利堤坝,其通过在挡土墙内开设连接孔,并在连接孔内穿设吸水棉绳,吸水棉绳能够将河道内的水输送到土壤层内,从而具有在旱季降低灌溉难度的效果。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的水利堤坝,包括设置在河道侧边的土坝,还包括固定在土坝底部河床上的挡土墙,挡土墙设置在河道的边缘,土坝面向河道的斜坡上设置有用于种植作物的土壤层;所述挡土墙的内部开设有多个连接孔,连接孔的一端连通河道,另一端通向所述土壤层,多个连接孔沿河道的走向在挡土墙上间隔设置;所述连接孔内穿设有吸水棉绳,吸水棉绳的两端从连接孔的两端分别伸出,且吸水棉绳靠近所述河道的一端放置在河道内水面的下方,吸水棉绳位于所述土坝上的部分埋设在所述土壤层内。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洪涝和大雨天气,挡土墙能够对土坝上的泥土起到阻挡作用,在旱季,吸水棉绳能够从河道内吸收水分送到土壤层内,由于吸水棉绳穿设在连接孔内、埋设在土壤层内,水分受到日光照射蒸发量较少,从而保证了水分能够持续的输送到土壤层内,有利于减少人工浇灌的次数,降低灌溉难度,解决了旱季灌溉不便的问题。
[0009]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水棉绳位于河道内的端部固定设置有重块,重块放置在河床上。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河水流速较快时,重块降低了吸水棉绳位于河道内的部分受到河水流动等干扰被冲出河道的几率,使吸水棉绳能够稳定的向土壤层内输送水分。
[0011]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水棉绳上固定设置有挡片,挡片设置在所述土壤层内靠近所述连接孔的入口处。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吸水棉绳受到河水流动的作用力时,挡片能够对吸水棉绳起到阻挡作用,避免吸水棉绳位于土壤层内的部分被牵拉进河道内,从而使吸水棉绳能够稳定的向土壤层内输送水分。
[0013]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土壤层内的入口处固定设置有过滤网。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土坝的斜坡上有水经连接孔流入河道内时,过滤网能够对水中携带的泥土进行过滤,减少水土流失。
[0015]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土坝的斜坡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桩,固定桩为柱状结构,固定桩穿过所述土壤层插入土坝内部,固定桩的底部为尖端,多个固定桩在土坝的斜坡上均匀设置。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桩能够对土坝斜坡上的土壤进行挤压,使土壤更加紧密,降低土壤受到雨水冲刷被冲入河道内的几率,减少水土流失。
[0017]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土墙靠近所述土坝的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碎石层,碎石层在挡土墙的墙角下沿河道的长度方向延伸。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将土坝上的泥土冲到挡土墙的墙角下时,碎石层能够对泥土起到过滤和阻挡作用,被雨水冲刷流下的泥土能够聚集在碎石层上,从而减少水土流失。
[0019]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土坝斜坡的上方的坝顶设置有护坡路,护坡路沿土坝的延伸方向设置。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坡路能够方便行人在土坝的顶部行走,有利于减少行人对土坝斜坡上的土壤层进行踩踏,使土壤层更加稳固,并有利于保护土壤层上的作物。
[0021]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土坝的斜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下河台阶。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下河对河道内的杂物进行清理时,下河台阶能够方便工作人员下河,从而保护了土壤层不受踩踏,有利于保护土壤层上的作物。
[002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4]
1. 在旱季,吸水棉绳能够从河道内吸收水分送到土壤层内,由于吸水棉绳穿设在连接孔内、埋设在土壤层内,水分受到日光照射蒸发量较少,从而保证了水分能够持续的输送到土壤层内,有利于减少人工浇灌的次数,降低灌溉难度,解决了旱季灌溉不便的问题;
[0025]
2. 重块降低了吸水棉绳位于河道内的部分被冲出河道的几率;挡片能够避免吸水棉绳位于土壤层内的部分被牵拉进河道内;过滤网能够对水中携带的泥土进行过滤,减少水土流失;固定桩能够降低土壤受到雨水冲刷被冲入河道内的几率;
[0026]
3. 被雨水冲刷流下的泥土能够聚集在碎石层上,从而减少水土流失;护坡路有利于减少行人对土坝斜坡上的土壤层进行踩踏;下河台阶能够方便工作人员下河,从而保护了土壤层不受踩踏。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是土坝和挡土墙的剖视图;
[0029]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
图中,1、土坝;11、土壤层;12、护坡路;13、下河台阶;2、挡土墙;21、连接孔;22、吸水棉绳;221、重块;222、挡片;23、过滤网;3、固定桩;4、碎石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
参考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的水利堤坝,包括设置在河道侧边的截面呈梯形的土坝1,还包括固定在土坝1底部河床上的挡土墙2,其中,土坝1面向河道的斜坡上设置有用于种植作物的土壤层11,挡土墙2设置在河道的边缘,挡土墙2的底部修筑在河床上,挡土墙2的上部高于河道内的水面,挡土墙2能够对土坝1上的泥土起阻挡作用;挡土墙2的内部开设有多个连接孔21,连接孔21的一端连通河道,另一端通向土壤层11,多个连接孔21沿河道的走向在挡土墙2上间隔设置;结合图3,连接孔21内穿设有吸水棉绳22,吸水棉绳22的两端从连接孔21的两端分别伸出,且吸水棉绳22靠近河道的一端放置在河道内水面的下方,吸水棉绳22位于土坝1上的部分埋设在土壤层11内;在洪涝和大雨天气,挡土墙2能够对土坝1上的泥土起到阻挡作用,在旱季,吸水棉绳22能够从河道内吸收水分送到土壤层11内,由于吸水棉绳22穿设在连接孔21内、埋设在土壤层11内,水分受到日光照射蒸发量较少,从而保证了水分能够持续的输送到土壤层11内,有利于减少人工浇灌的次数,降低灌溉难度,解决了旱季灌溉不便的问题。
[0033]
参考图2和图3,为了保证吸水棉绳22能够稳定的与河水保持接触,在吸水棉绳22位于河道内的端部固定设置有重块221,重块221放置在河床上,重块221降低了吸水棉绳22位于河道内的部分受到河水流动等干扰被冲出河道的几率;吸水棉绳22上固定设置有挡片222,挡片222设置在土壤层11内靠近连接孔21的入口处,当吸水棉绳22受到河水流动的作用力时,挡片222能够对吸水棉绳22起到阻挡作用,避免吸水棉绳22位于土壤层11内的部分被牵拉进河道内;连接孔21位于土壤层11内的入口处固定设置有过滤网23,当土坝1的斜坡上有水经连接孔21流入河道内时,过滤网23能够对水中携带的泥土进行过滤,减少水土流失。
[0034]
参考图1和图3,土坝1的斜坡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桩3,固定桩3为圆柱形结构,固定桩3的底部为尖端,固定桩3穿过土壤层11插入土坝1内部,多个固定桩3在土坝1的斜坡上均匀设置,固定桩3能够对土坝1斜坡上的土壤进行挤压,使土壤更加紧密,降低土壤受到雨水冲刷被冲入河道内的几率;挡土墙2靠近土坝1的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碎石层4,碎石层4在挡土墙2的墙角下沿河道的长度方向延伸,当雨水将土坝1上的泥土冲到挡土墙2的墙角下时,碎石层4能够对泥土起到过滤和阻挡作用,减少水土流失。
[0035]
参考图1,土坝1斜坡的上方的坝顶设置有护坡路12,护坡路12沿着土坝1的延伸方向设置,护坡路12能够方便行人在土坝1的顶部行走,另外,土坝1的斜坡上还间隔设置有多个下河台阶13,下河台阶13能够方便工作人员下河对水面上的杂物进行清理。
[003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洪涝和大雨天气,挡土墙2能够对土坝1上的泥土起到阻挡作用,在旱季,吸水棉绳22能够从河道内吸收水分送到土壤层11内,由于吸水棉绳22穿设在连接孔21内、埋设在土壤层11内,水分受到日光照射蒸发量较少,从而保证了水分能够持续的输送到土壤层11内,有利于减少人工浇灌的次数,降低灌溉难度,解决了旱季灌溉不便的问题。
[0037]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