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污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2911发布日期:2020-12-11 15:21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污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污口。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排污口都只要一个,而在排污口的出口处会设有一个过滤网用于过滤污水内的垃圾,所以垃圾都会堵塞在排污口的出口处,久而久之排污口就会被堵塞,这时就需要人工去清理,而当污水内的垃圾越多,清理排污口的次数就越多。

故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污口。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排污口,包括有排污管,在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支管,在所述排污管与支管的出口处设有过滤网,在所述排污管和支管的出口下端外壁上设有开槽,在所述支管与排污管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在所述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上设有分别能封闭开槽的圆弧板,在所述支管的外壁上设有固定架,在所述固定架上设有能分别驱动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工作的驱动机构,在所述固定架上位于开槽下方设有垃圾收集箱,在所述支管与排污管之间设有能使支管与排污管交替工作的交替机构并与驱动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除了原本的排污管为,还在排污管上延伸了一条支管,而且排污管与支管之间能切换工作,当排污管堵塞时就能切换支管工作,而且堵塞在排污管与支管内的垃圾在排污管与支管切换工作时会自动的掉出来,这样就不需要人工进行清理,减少了工人的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固定在固定架顶部一侧的第一固定板,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设有电机,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设有第一齿轮,在所述第一圆环的外壁上依次设有能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牙,在所述第二圆环的外壁上依次设有第二齿牙,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部与第二齿牙同侧设有第二固定板,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转动设有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设有能与第二齿牙啮合的第二齿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与电机的输出端上套设连接有第一皮带,因为开槽朝下,当圆弧板代开后,堵塞在排污管和支管出口处的垃圾就会因为自身的重力掉出来,从而落在垃圾收集箱上。

进一步的,所述交替机构包括有穿设在支管与排污管连接处上的塞子,在所述塞子上设有能使排污管通水的第一通孔,在所述塞子上设有能使水改道流入支管的第二通孔,在所述塞子一端固定设有能与第一齿轮连接的齿条,这样当塞子移动时使第一通孔与排污管连通水就会从排污管出来,而当与第二通孔连通时就会从支管处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孔包括有设置在塞子外壁上位于第一通孔一侧设有第一进水孔,在所述塞子一端与支管用侧设有能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水孔。

优选的,所述在排污管和支管内设有水流速度传感器,水流速度传感器为现有技术。

优选的,所述圆弧板上设有密封胶,为了防止使开槽封闭后不会漏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除了原本的排污管,还在排污管上延伸了一条支管,而且排污管与支管之间能切换工作,当排污管堵塞时就能切换支管工作,而且堵塞在排污管与支管内的垃圾在排污管与支管切换工作时会自动的掉出来,这样就不需要人工进行清理,减少了工人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视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视图之二。

附图标示说明:1、排污管;2、支管;3、过滤网;4、开槽;5、第一圆环;6、第二圆环;7、圆弧板;8、固定架;20、驱动机构;9、垃圾收集箱;40、交替机构;21、第一固定板;22、电机;23、第一齿轮;24、第一齿牙;25、第二齿牙;26、第二固定板;27、第一转轴;28、第二齿轮;29、第一皮带;41、塞子;42、第一通孔;43、第二通孔;44、齿条;11、第一进水孔;12、第二通水孔:14、水流速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3所示的一种排污口,包括有排污管1,在所述排污管1上设有支管2,在所述排污管1与支管2的出口处设有过滤网3,在所述排污管1和支管2的出口下端外壁上设有开槽4,在所述支管2与排污管1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一圆环5与第二圆环6,在所述第一圆环5与第二圆环6上设有分别能封闭开槽4的圆弧板7,在所述支管2的外壁上设有固定架8,在所述固定架8上设有能分别驱动第一圆环5和第二圆环6工作的驱动机构20,在所述固定架8上位于开槽4下方设有垃圾收集箱9,在所述支管2与排污管1之间设有能使支管2与排污管1交替工作的交替机构40并与驱动机构20连接,所述在排污管1和支管2内设有水流速度传感器14,所述圆弧板7上设有密封胶。

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机构20的一种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20包括有固定在固定架8顶部一侧的第一固定板21,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1的底部固定设有电机22,在所述电机22的输出端上固定设有第一齿轮23,在所述第一圆环5的外壁上依次设有能与第一齿轮23啮合的第一齿牙24,在所述第二圆环6的外壁上依次设有第二齿牙25,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1底部与第二齿牙25同侧设有第二固定板26,在所述第二固定板26上转动设有第一转轴27,在所述第一转轴27的一端固定设有能与第二齿牙25啮合的第二齿轮28,在所述第一转轴27上与电机的输出端上套设连接有第一皮带29,在初始状态下,工作的是排污管,而当设置在排污管上的水流速度传感器感应到水流的速度达到了预设的最低流速时就会把发送信息使电机启动,当电机启动时就会通过第一齿轮使第一圆环转动,而第一皮带就会使第一转轴转动,所以第二齿轮在第一齿轮使第一圆环转动的同时使第二圆环转动,这样圆弧板就会使排污管上的开槽打开,而支管上的开槽就会闭合,而堵塞在排污管上的垃圾会因为自身的重量从而掉落在垃圾收集箱上。

本实用新型中交替机构40的一种实施例:所述交替机构40包括有穿设在支管2与排污管1连接处上的塞子41,在所述塞子41上设有能使排污管1通水的第一通孔42,在所述塞子41上设有能使水改道流入支管2的第二通孔43,在所述塞子41一端固定设有能与第一齿轮23连接的齿条44,当电机在驱动第一圆环转动的同时会使齿条移动,而当齿条移动时就会使塞子移动,而当塞子移动后第一通孔就会与排污管断开,而第二通孔就会与排污管连通,这样污水就会从支管处流出,而支管就会接替排污管工作,同理当支管上的水流速度传感器感应到了支管内的流速达到了预设的最低流速时,就会使电机反转,从而使排污管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通孔43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通孔43包括有设置在塞子41外壁上位于第一通孔42一侧设有第一进水孔11,在所述塞子41一端与支管2用侧设有能与第一通孔42连通的第二通水孔12。

使用时:在初始状态下,工作的是排污管,而当设置在排污管上的水流速度传感器感应到水流的速度达到了预设的最低流速时就会把发送信息使电机启动,当电机启动时就会通过第一齿轮使第一圆环转动,而第一皮带就会使第一转轴转动,所以第二齿轮在第一齿轮使第一圆环转动的同时使第二圆环转动,这样圆弧板就会使排污管上的开槽打开,而支管上的开槽就会闭合,而堵塞在排污管上的垃圾会因为自身的重量从而掉落在垃圾收集箱上,当电机在驱动第一圆环转动的同时会使齿条移动,而当齿条移动时就会使塞子移动,而当塞子移动后第一通孔就会与排污管断开,而第二通孔就会与排污管连通,这样污水就会从支管处流出,而支管就会接替排污管工作,同理当支管上的水流速度传感器感应到了支管内的流速达到了预设的最低流速时,就会使电机反转,从而使排污管工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