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闸基础的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37674发布日期:2021-02-23 15:32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闸基础的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闸基础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闸基础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水闸是一种修建在河道和渠道上利用闸门控制流量和调节水位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关闭闸门可以拦洪、挡潮或抬高上游水位,以满足灌溉、发电、航运、水产、环保、工业和生活用水等需要;开启闸门,可以宣泄洪水、涝水、弃水或废水,也可对下游河道或渠道供水,在水利工程中,水闸作为挡水、泄水或取水的建筑物,应用广泛。
[0003]
目前,参照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水闸,水闸包括水闸基础以及闸门3,其中水闸基础包括底板1以及设置于底板1两侧的墙墩2,底板1以及墙墩2均容置于地基5内,底板1以及墙墩2分别与地基5抵接,如此在底板1以及墙墩2之间分隔形成引流渠,墙墩2起到对水进行导流的作用;闸门3安装于底板1两侧的墙墩2上,闸门3用于对引流渠进行封堵,如此起到挡水截流的作用,同时水闸基础上设置有启闭装置4,启闭装置4将闸门3吊持升降,使得闸门3实现开启以及关闭,当闸门3开启时,水闸实现泄水。
[0004]
水闸基础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随着地质的改变,地基5中容易渗入水,造成地基5松软,使得水闸基础产生沉降,在地基5产生沉降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水闸基础的受力产生偏载,对水闸基础造成开裂崩塌等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闸基础的加固结构,其具有减少水闸基础沉降的功能,起到对水闸基础进行加固保护的效果。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水闸基础的加固结构,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两侧的墙墩,所述底板以及所述墙墩设置于地基上,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加固桩,所述加固桩沿竖直方向插接于地基中,所述加固桩上设置有防沉降凸台,所述防沉降凸台沿水平方向插接于地基中。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桩插接于地基深处,地基深处的土层硬度比土层表面的硬度大,此时加固桩对水闸基础施加支撑力,减少了水闸基础的下沉,同时,防沉降凸台沿水平方向插接于地基中,使得加固桩通过防沉降凸台卡持于地基中,从而减少了加固桩的沉降,使得加固桩更稳固,进一步提升了对水闸基础的支撑,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水闸基础的沉降,起到对水闸基础进行加固保护的效果。
[000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沉降凸台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防沉降凸台沿着所述加固桩的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防沉降凸台进一步提升了加固桩的稳定性,提升了加固桩对水闸基础的防沉降效果。
[00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沉降凸台环绕着所述加固桩的周面呈环状设置。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环设置的防沉降凸台向着加固桩的四周进行插接,使得加固桩在周向的各个方位实现卡持加固。
[001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沉降凸台与所述加固桩之间呈圆弧过渡。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防沉降凸台以及加固桩之间设置为圆弧过渡,如此增大了防沉降凸台以及加固桩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防沉降凸台受力时不易与加固桩之间产生断裂。
[001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桩内设置有钢筋笼。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笼提升了加固桩的抗剪以及抗弯性能,强化了加固桩自身的结构强度,满足了使用工况。
[001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底板两侧的墙墩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插接板插接于地基中。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板将墙墩卡持于地基中,减少了墙墩的沉降,从而进一步地减少了水闸基础的沉降,同时位于墙墩两侧的插接板对水闸基础的两侧施加支撑力,使得水闸基础在发生沉降的过程中不易产生倾斜偏移。
[001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板的数量为多块,多块所述插接板沿竖直方向呈间隔设置。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块插接板进一步提升了墙墩的稳定性,提升了插接板对水闸基础的防沉降效果。
[002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板与所述墙墩之间呈圆弧过渡设置。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接板以及墙墩之间设置为圆弧过渡,如此增大了插接板以及墙墩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插接板受力时不易与墙墩之间产生断裂。
[002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4]
1、加固桩对水闸基础施加支撑力,减少了水闸基础的下沉,同时,加固桩通过防沉降凸台卡持于地基中,减少了加固桩的沉降,使得加固桩更稳固,进一步提升了对水闸基础的支撑,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水闸基础的沉降,实现了对水闸基础进行加固保护;
[0025]
2、插接板将墙墩卡持于地基中,减少了墙墩的沉降,从而进一步地减少了水闸基础的沉降,同时位于墙墩两侧的插接板对水闸基础的两侧施加支撑力,使得水闸基础在发生沉降的过程中不易产生倾斜偏移;
[0026]
3、呈环设置的防沉降凸台向着加固桩的四周进行插接,使得加固桩在周向的各个方位实现卡持加固。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水闸基础的剖视图;
[0028]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剖视图;
[0029]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30]
图中,1、底板;2、墙墩;3、闸门;4、启闭装置;5、地基;6、加固桩;7、防沉降凸台;8、插接板;9、钢筋笼。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参照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水闸基础的加固结构,包括底板1以及设置于底板1两侧的墙墩2,底板1与墙墩2均采用混凝土浇筑成型,底板1与墙墩2形成水闸基础。
[0032]
参照图2和图3,底板1以及墙墩2设置于地基5上,且底板1以及墙墩2均容置于地基5内,底板1以及墙墩2均与地基5抵接,地基5对水闸基础进行承托,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加固桩6,加固桩6与底板1之间通过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加固桩6呈圆柱体状设置,加固桩6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加固桩6的顶端连接于底板1的底部位置处。其中,加固桩6沿竖直方向插接于地基5中,加固桩6的底端延伸并插接于地基5深处,加固桩6对水闸基础施加支撑力,实现了对水闸基础的固定支撑,如此减少了水闸基础在地基5中的沉降。
[0033]
需要说明的是,加固桩6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根,比如可以是四根、六根或者十二根等等,在本实施例中,加固桩6的数量优选为三根,三根加固桩6之间呈间隔排布的方式布置于底板1上,如此对底板1进行均匀支撑加固,另外,加固桩6内设置有钢筋笼9,钢筋笼9在加固桩6成型前预先放置于桩孔中,再通过对钢筋笼9内浇筑混凝土,如此将钢筋笼9嵌设于加固桩6中,钢筋笼9对加固桩6自身的强度进行加固。
[0034]
参照图2和图3,为了提升加固桩6在地基5中的安装稳固性,加固桩6上一体成型有防沉降凸台7,防沉降凸台7环绕着加固桩6的周面呈环状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防沉降凸台7呈圆环状设置,另外,防沉降凸台7的上表面与加固桩6的周面之间呈圆弧过渡,且防沉降凸台7沿水平方向插接于地基5中,防沉降凸台7将加固桩6卡持于地基5中,减少了加固桩6的沉降,如此使得加固桩6安装于地基5中更稳固。
[0035]
进一步地,防沉降凸台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防沉降凸台7沿着加固桩6的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多个防沉降凸台7进一步提升了加固桩6的稳定性,进而提升了加固桩6对水闸基础的防沉降效果,其中,防沉降凸台7的具体设置数量可依据加固桩6的具体实际长度对应设置,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一根加固桩6中的防沉降凸台7的设置数量为三个,三个防沉降凸台7之间呈等间距设置。
[0036]
参照图2和图3,位于底板1两侧的墙墩2上分别一体成型有插接板8,插接板8内可嵌设钢筋网,以加强插接板8的结构强度,其中,插接板8沿水平方向设置,插接板8横向插接于地基5中,插接板8将墙墩2卡持于地基5中,插接板8对水闸基础的两侧施加支撑力,使得水闸基础在发生沉降的过程中不易产生倾斜偏移。
[0037]
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一侧墙墩2上设置的插接板8的数量为三块,三块插接板8沿竖直方向呈等间距设置,三块插接板8在此进一步提升了墙墩2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插接板8的数量可以为多块,多块插接板8沿竖直方向呈间隔设置,插接板8的设置数量比如可以是五块以及十块等,插接板8的具体设置数量依据墙墩2的具体高度对应设置。
[0038]
进一步地,插接板8的上表面与墙墩2的侧壁之间呈圆弧过渡设置,同时,插接板8的下表面与墙墩2的侧壁之间呈圆弧过渡设置,将插接板8以及墙墩2之间设置为圆弧过渡,如此增大了插接板8以及墙墩2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插接板8受力时不易与墙墩2之间产生断裂。
[0039]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地基5深处的土层硬度比土层表面的硬度大,加固桩6插接于地基5的深处,加固桩6对水闸基础进行支撑,减少了水闸基础的下沉,同时,加固桩6上
的防沉降凸台7将加固桩6卡持于地基5中,使得加固桩6的到加固,进一步提升了对水闸基础的支撑,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水闸基础的沉降,起到对水闸基础进行加固保护的效果。
[0040]
另外,墙墩2处的插接板8插接于地基5中,插接板8起到对墙墩2进行防沉降加固的效果,再进一步地减少了水闸基础的沉降。
[004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