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多点锚定的建筑基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9573发布日期:2021-02-20 20:02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多点锚定的建筑基桩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桩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多点锚定的建筑基桩。


背景技术:

[0002]
建筑基桩分为预制桩和现浇桩,按其受力特点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现阶段常用的摩擦桩依靠静压桩机进行施工,将摩擦桩压入土壤中,利用桩身和土壤之间的摩擦力来提供上部建筑的支撑力,但是,摩擦桩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沉降较端承桩来说较为明显,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抗沉降能力。
[0003]
经过检索后发现,申请号为cn201820325207.x,公开号为cn207998841u,名称一种可多点锚定的建筑基桩,盖申请中,采用转动螺母的方式,使螺纹杆下移,带动锚体伸入泥土中,从而提高基桩的稳定性,但是,现实施工过程中,基桩一旦打入泥土中后,周边的土壤受到挤压,会变得异常坚硬,单靠转动螺母将锚体顶入桩边泥土中是非常困难的,人力无法施工,而且现有的机械也没有能提供如此大的转动力,施工起来极为困难,还可以进一步被改进,同时,在基桩计入土壤的过程中泥土会进入到锚体和基桩之间的缝隙中,增大锚体移动的摩擦力,从而使锚体外移更加困难,不便于后期的转动螺母的施工。
[0004]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多点锚定的建筑基桩,具备提高基桩本体抗下沉能力、便于施工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7]
(二)技术方案
[0008]
为实现上述提高基桩本体抗下沉能力、便于施工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9]
一种可多点锚定的建筑基桩,包括基桩本体和套管,所述基桩本体表面贯穿连接有套管,且套管两端通过限位耳板与基桩本体固定连接,并且套管内部插入有锚板,所述锚板一端位于套管内部开设有刺入头,且锚板另一端位于基桩本体内部开设有斜口,所述基桩本体配合使用有挤压头,且挤压头底面一体式开设有圆台头,并且圆台头表面斜率与斜口斜率相同。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内壁开设有滚珠槽,且滚珠槽内部滚动连接有滚珠,并且滚珠和锚板滚动抵接,所述套管一端位于基桩本体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挡土板,且挡土板材质为塑料材质,并且挡土板与限位耳板铆接。
[0011]
进一步的,所述锚板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锚板等角度等距离布置,并且锚板为不锈钢实心结构。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基桩本体顶面和底面预埋有焊接板,且焊接板内外径与基桩本体内外径相同。
[0013]
进一步的,所述挡土板和刺入头之间设置有弹簧,且弹簧两端分别与挡土板和刺入头固定连接。
[0014]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头上部外表面焊接有挂接耳,且挂接耳表面贯通开设有挂接孔。
[0015]
(三)有益效果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多点锚定的建筑基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锚板和挤压头,将基桩本体采用静压桩机压入位置后,吊装挤压头对准基桩本体内部中空位置,通过静压桩机将挤压头压入基桩本体内部,挤压头在进入基桩本体内部时,圆台头与斜口抵接,随着圆台头的下降,圆台头推动斜口向外移动,从而推动锚板向外移动,利用斜楔原理,推动锚板刺入基桩本体外表面的地基土中,增加了锚固点,从而增加了多个支撑点,进而增加了支撑力,从而提高了基桩本体位于土壤中的稳定性,提高了基桩本体的抗下沉能力,使建筑结构更加稳定可靠,挤压头长度大于基桩本体长度,当挤压头抵接到基桩本体底面的土壤后,全部锚板被挤压进入土壤中,此时通过吊装设备将挤压头拔出即可,施工方便快捷。
[0018]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滚珠槽、滚珠和挡土板,挡土板位于套管外侧,在基桩本体打入土壤的过程中,防止土壤进入套管中,同时,在锚板移动的过程中,锚板与滚珠滚动抵接,减小了锚板运动的摩擦力,从而便于锚板移动,降低了静压桩机压挤压头时的力,便于施工。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多点锚定的建筑基桩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多点锚定的建筑基桩的a节点放大图;
[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多点锚定的建筑基桩的a-a剖视图。
[0024]
图中:
[0025]
1、基桩本体;2、锚板;3、焊接板;4、挤压头;5、挂接耳;6、圆台头;7、限位耳板;8、滚珠槽;9、斜口;10、滚珠;11、套管;12、刺入头;13、弹簧;14、挡土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2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多点锚定的建筑基桩。
[0028]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多点锚定的建筑基桩,包括基桩本体1和套管11,基桩本体1采用预制混凝土摩擦桩,基桩本体1表面贯穿连接有套管11,且套管11两端通过限位耳板7与基桩本体1固定连接,套管11与限位耳板7为一体式结构,套管11预埋在基桩本体1内部,套管11截面为矩形结构,并且套管11内部插入有锚板2,锚板2一端位于套管11内部开设有刺入头12,便于刺土土壤中,且锚板2另一端位于基桩本体1内部开设有斜口9,基桩本体1配合使用有挤压头4,且挤压头4底面一体式开设有圆台头6,并且圆台头6表面斜率与斜口9斜率相同,圆台头6表面与斜口9表面均为光滑结构,将基桩本体1采用静压桩机压入位置后,吊装挤压头4对准基桩本体1内部中空位置,通过静压桩机将挤压头4压入基桩本体1内部,挤压头4在进入基桩本体1内部时,圆台头6与斜口9抵接,随着圆台头6的下降,圆台头6推动斜口9向外移动,从而推动锚板2向外移动,利用斜楔原理,推动锚板2刺入基桩本体1外表面的地基土中,增加了锚固点,从而增加了多个支撑点,进而增加了支撑力,从而提高了基桩本体1位于土壤中的稳定性,提高了基桩本体1的抗下沉能力,使建筑结构更加稳定可靠,挤压头4长度大于基桩本体1长度,当挤压头4抵接到基桩本体1底面的土壤后,全部锚板2被挤压进入土壤中,此时通过吊装设备将挤压头4拔出即可,施工方便快捷。
[0029]
在一个实施例中,套管11内壁开设有滚珠槽8,且滚珠槽8内部滚动连接有滚珠10,并且滚珠10和锚板2滚动抵接,套管11一端位于基桩本体1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挡土板14,且挡土板14材质为塑料材质,并且挡土板14与限位耳板7铆接,在锚板2移动的过程中,锚板2一端的刺入头12突破挡土板14进入地基土中,挡土板14位于套管11外侧,在基桩本体1打入土壤的过程中,防止土壤进入套管11中,同时,在锚板2移动的过程中,锚板2与滚珠10滚动抵接,减小了锚板2运动的摩擦力,从而便于锚板2移动,降低了静压桩机压挤压头4时的力,便于施工。
[0030]
在一个实施例中,锚板2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锚板2等角度等距离布置,并且锚板2为不锈钢实心结构,结构更加坚固,变形量小,使支撑更加稳定。
[0031]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桩本体1顶面和底面预埋有焊接板3,且焊接板3内外径与基桩本体1内外径相同,便于在基桩本体1施工过程中进行接桩,为静压桩常见结构,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0032]
在一个实施例中,挡土板14和刺入头12之间设置有弹簧13,且弹簧13两端分别与挡土板14和刺入头12固定连接,弹簧13拉住锚板2,避免基桩本体1在运输过程中,锚板2从套管11中掉落。
[0033]
在一个实施例中,挤压头4上部外表面焊接有挂接耳5,且挂接耳5表面贯通开设有挂接孔,便于挂接吊装钩,从而便于连接吊装设备,便于将挤压头4拔出。
[0034]
工作原理:
[0035]
将基桩本体1采用静压桩机压入位置后,吊装挤压头4对准基桩本体1内部中空位置,通过静压桩机将挤压头4压入基桩本体1内部,挤压头4在进入基桩本体1内部时,圆台头6与斜口9抵接,随着圆台头6的下降,圆台头6推动斜口9向外移动,从而推动锚板2向外移动,利用斜楔原理,推动锚板2刺入基桩本体1外表面的地基土中,增加了锚固点,从而增加了多个支撑点,进而增加了支撑力,从而提高了基桩本体1位于土壤中的稳定性,提高了基桩本体1的抗下沉能力,使建筑结构更加稳定可靠,挤压头4长度大于基桩本体1长度,当挤
压头4抵接到基桩本体1底面的土壤后,全部锚板2被挤压进入土壤中,此时通过吊装设备将挤压头4拔出即可,施工方便快捷,同时,挡土板14位于套管11外侧,在基桩本体1打入土壤的过程中,防止土壤进入套管11中,同时,在锚板2移动的过程中,锚板2与滚珠10滚动抵接,减小了锚板2运动的摩擦力,从而便于锚板2移动,降低了静压桩机压挤压头4时的力,便于施工。
[0036]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