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综合管廊内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78771发布日期:2021-02-05 18:39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的综合管廊内模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的综合管廊内模。


背景技术:

[0002]
综合管廊是保护城市市容环境的市政基础设施,由于综合管廊的修建不仅能够解决城市拥堵问题,还能为电力、通信、燃气、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提供便利,因而综合管廊在各城市中被普遍修建;现有的综合管廊在修建过程中,所使用的综合管廊内模大多不能移动,反复拆装耗时、耗力,严重影响施工进度,而现有的能够行走的综合管廊内模,存在需要借助外力才能进行迁移的情况,操作繁琐,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综合管廊内模,能够在施工完成后进行移动,无需反复拆装省时、省力;且无需外力牵引即可实现移动,简化操作流程,确保工作效率,提升实用性能。
[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可移动综合管廊内模,包括台车框架,台车框架上设置有管廊内模顶板,管廊内模顶板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管廊内模侧板,管廊内模侧板内壁与台车框架之间设置有支撑装置,台车框架下端设置有工字钢梁,工字钢梁下端设置有车轮支撑板,车轮支撑板下方设置有车轮,车轮设置在行走轨道上;台车框架上设置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与车轮连接。
[0006]
所述的台车框架包括顶梁,顶梁左右两侧均竖直设置有支撑梁,两根支撑梁内侧设置有加强梁杆,加强梁杆通过法兰与支撑梁连接。
[0007]
所述的管廊内模顶板与管廊内模侧板为铰接设置。
[0008]
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台车框架及管廊内模侧板上的铰接座,铰接座之间设置有铰接杆,铰接杆包括反向螺纹套筒,反向螺纹套筒两端均设置有螺纹杆,每根螺纹杆上均设置有卡块,卡块上设置有卡槽及销轴通孔。
[0009]
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上设置有链轮,并通过链条与设置在车轮上的链轮连接。
[0010]
所述的前后相邻的两根支撑梁之间均设置有支撑板。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移动的综合管廊内模,车轮、行车轨道及传动装置的设置,能够实现施工完成后综合管廊内模自主移动至下一工位,既避免了反复拆装的繁琐操作,又能实现无外力牵引下的自主移动,简化操作流程,确保工作效率。
[0012]
进一步地,台车框架内加强梁杆的设置进一步提升台车框架的支撑作用,法兰连接便于安装拆卸,操作方便。
[0013]
进一步地,管廊内模顶板与管廊内模侧板的铰接设置,一方面便于在施工完成后,进行脱模操作,另一方面铰接的设置能够确保混凝土浇筑后综合管廊顶面的平整。
[0014]
进一步地,支撑装置的优化设置,便于综合管廊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对管廊内模侧板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同时在完成浇筑后,还便于管廊内模侧板的脱模操作。
[0015]
进一步地,三相异步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性能好的优点,能确保台车移动过程中运行的稳定性;链轮及链条的设置能够满足在低速、重载和高温的条件下及充满灰尘的环境中进行工作,确保工作效率,同时,链条、链轮的传动效率高,传递效率大,并且作用在轴承和轴上的力较小,能够降低对轴和轴承的磨损程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0016]
进一步地,前后相邻的两根支撑梁之间支撑板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加强台车框架的稳定性,保证操作过程的安全性,提升实用性能。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台车框架的侧视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铰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详细的描述:
[002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综合管廊内模,包括台车框架1,台车框架1上设置有管廊内模顶板2,管廊内模顶板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管廊内模侧板3,管廊内模侧板3内壁与台车框架1之间设置有支撑装置4,当支撑装置4处于水平状态时,支撑装置4将管廊内模侧板3撑起,以此实现对综合管廊浇筑时的支撑作用,在完成浇筑后,当支撑装置4处于倾斜状态时,管廊内模侧板3与综合管廊内侧壁分离,完成脱模操作,为后续台车的移动提供便利;台车框架1下端设置有工字钢梁5,工字钢梁5能够为台车框架1起到支撑作用,当需要对综合管廊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通过将设置在工字钢梁5下端的顶升千斤顶6升起,带动台车框架1升起,此时管廊内模顶板2及管廊内模侧板3均随台车框架1的升起而同步升至指定高度,再通过对支撑装置4进行调节使其处于水平状态,以此达到综合管廊内模在综合管廊浇筑时的支撑作用,无需过多的操作流程,操作简便快捷;工字钢梁5下端设置有车轮支撑板14,车轮支撑板14下方设置有车轮7,车轮7设置在行走轨道8上,设置行走轨道8能够保证台车行走时不发生偏移,同时确保台车行走的稳定性,避免因施工中掉落的杂物,对台车的移动产生阻挡作用;台车框架1上设置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与车轮7连接,传动装置为台车的行走提供动力,避免台车行走时还需借助人力或者其它牵引机构进行移动,提升工作效率,简化操作流程。
[0022]
台车框架1包括顶梁1-1,顶梁1-1左右两侧均竖直设置有支撑梁1-2,两根支撑梁1-2内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两根加强梁杆1-3,加强梁杆1-3的设置进一步提升台车框架1的支撑作用,加强梁杆1-3通过法兰9与支撑梁1-2连接,采用法兰9连接便于安装拆卸,操作方便。
[0023]
管廊内模顶板2与管廊内模侧板3为铰接设置,一方面便于在施工完成后,进行脱模操作,另一方面铰接的设置能够确保混凝土浇筑后综合管廊顶面的平整,避免胀模现象的发生。
[0024]
支撑装置4,包括分别设置在台车框架1及管廊内模侧板3上的铰接座4-1,铰接座
4-1之间设置有铰接杆4-2,铰接杆4-2包括反向螺纹套筒4-21,反向螺纹套筒4-21两端均设置有螺纹杆4-22,通过调节反向螺纹套筒4-21使设置在两侧的螺纹杆4-22进行收缩与拉伸,进而调节支撑装置4的支撑状态,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每根螺纹杆4-22上均设置有卡块4-23,卡块4-23上设置有卡槽及销轴通孔4-24;卡槽卡合在铰接座4-1上,通过销轴穿过卡块4-23及铰接座4-1上设置的销轴通孔,将卡块4-23及铰接座4-1进行连接,操作简便快捷。
[0025]
传动装置包括三相异步电动机10,三相异步电动机10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性能好的优点,能确保台车移动过程中运行的稳定性;三相异步电动机10上设置有链轮11,并通过链条12与设置在车轮7上的链轮连接;链轮11、链条12的设置能够满足在低速、重载和高温的条件下及充满灰尘的环境中进行工作,确保工作效率,同时,链条12、链轮11的传动效率高,传递效率大,并且作用在轴承和轴上的力较小,能够降低对轴和轴承的磨损程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0026]
前后相邻的两根支撑梁1-2之间均设置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加强台车框架1的稳定性,保证操作过程的安全性,提升实用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