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8504发布日期:2021-02-26 22:17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


背景技术:

[000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具有承载力强、耐打性好、穿透力强、施工期短、施工方便、容易布桩、综合成本低等特点,能广泛用于工业民用建筑、桥梁、高速公路、铁路、港口、水利等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两端均设有端板,端板用于固定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内部的钢筋笼的钢筋端头(厚度通常在1-1.5厘米),且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时,需要将上下两个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端板对齐后焊接在一起。
[0003]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2073091u,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12月14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端板中部设置有端板内孔,端板上设置有若干主筋锚孔和螺纹孔,主筋锚孔和螺纹孔组合在一起,在主筋锚孔和螺纹孔下部设置加强凸起。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通过在主筋锚孔和螺纹孔下部设置有加强凸起,从而增加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断的抗拉强度。
[0004]
但若是打桩深度较深需要多个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行接桩时,相邻的管桩之间的同轴度要通过吊锤来判断,且不能完全保证其同轴度。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具有在接桩时便于保证同轴度的作用。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包括端板本体,所述端板本体中部设有中心孔,所述端板本体上设置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包括供钢筋端头穿过的螺纹孔、与螺纹孔相通且在转动后供钢筋端头相对转动后实现扣合的卡孔,所述端板本体的一个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加强块,所述加强块远离中心孔的端面与端板本体的周侧在同一曲面上,多个所述连接孔分布在多个加强块的中部且贯穿端板本体和加强块,所述端板本体和多个加强块之间形成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定位槽;所述加强块在端板本体上的正投影的边缘形状与定位槽在端板本体上的正投影边缘形状相同。
[0007]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块远离端板本体的端面上形成有与连接孔相通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钢筋端头的厚度。
[0008]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孔和卡孔的深度相同,所述螺纹孔的端部所在平面与卡孔的端部所在平面相同。
[0009]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块远离中心孔的端面边缘设置有折角。
[0010]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块远离端板本体的端面上沿着中心孔的径向延伸的边缘形成有弧形导角。
[001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
1、通过在端板本体上设置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加强块,此时同等厚度的端板可增加抗拉强度,或同等强度时可减少端板的厚度;且加强块在端板本体上的正投影的边缘形状与定位槽在端板本体上的正投影边缘形状相同,因端板通常为圆板形,此时加强块和定位槽均呈扇形,从而在两个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行接桩时,相靠近的两个端板的加强块和定位槽相配以实现定位,以保证同轴度,并在焊接两个端板时,可延长焊接长度,从而提高焊接时的连接强度;
[0013]
2、凹槽的深度大于钢筋端头的厚度,此时钢筋端头连接后完全嵌入在凹槽内,避免钢筋端头外凸;且在此情况下可实现螺纹孔的端部所在平面与卡孔的端部所在平面相同,从而减少连接孔的加工难度;
[0014]
3、在加强块的端面边缘设置有折角,从而在两个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且对两个相靠近的端板焊接时,能起到强固连接的作用;
[0015]
4、在加强块远离端板本体的端面上沿着中心孔的径向延伸的边缘形成有弧形导角,此时在两个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接桩,便于两个端板的加强块和定位槽相配合。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图1中位于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
附图标记:1、端板本体;11、中心孔;12、连接孔;121、螺纹孔;122、卡孔;2、加强块;21、凹槽;22、折角;23、弧形导角;3、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
实施例:一种高强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呈圆环状的端板本体1,端板本体1中部设有中心孔11,端板本体1上开设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连接孔12,连接孔12包括供钢筋端头穿过的螺纹孔121、与螺纹孔121相通且在转动后供钢筋端头相对转动后实现扣合的卡孔122。
[0021]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端板本体1的一个端面上一体设置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加强块2,加强块2远离中心孔11的端面与端板本体1的周侧在同一曲面上。端板本体1和多个加强块2之间形成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定位槽3;加强块2在端板本体1上的正投影的边缘形状与定位槽3在端板本体1上的正投影边缘形状相同
[0022]
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连接孔12分布在多个加强块2的中部且贯穿端板本体1和加强块2,加强块2远离端板本体1的端面上形成有与连接孔12相通的凹槽21,凹槽21的深度大于钢筋端头的厚度,凹槽21的深度在2厘米;螺纹孔121和卡孔122的深度相同,螺纹孔121的端部所在平面与卡孔122的端部所在平面相同。
[0023]
如图1和图2所示,同时在加强块2远离中心孔11的端面边缘设置有折角22。在加强块2远离端板本体1的端面上沿着中心孔11的径向延伸的边缘形成有弧形导角23。
[0024]
实施效果:通过在端板本体1上设置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加强块2,此时同等厚度的端板可增加抗拉强度,或同等强度时可减少端板的厚度;且加强块2在端板本体1上的正投影的边缘形状与定位槽3在端板本体1上的正投影边缘形状相同,因端板通常为圆板
形,此时加强块2和定位槽3均呈扇形,从而在两个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行接桩时,相靠近的两个端板的加强块2和定位槽3相配以实现定位,以保证同轴度,并在焊接两个端板时,可延长焊接长度,从而提高焊接时的连接强度。
[0025]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