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理管涌专用模块化方舱式导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66722发布日期:2021-03-05 18:20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理管涌专用模块化方舱式导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汛救灾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治理管涌专用模块化方舱式导滤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南方地区,每年的六到九月是防汛的重要时期,由于南方地区水网密布,抗洪任务非常重;管涌是防洪中非常可怕的一种灾害,管涌初期口径不大,但是如果不及时处理,管涌在流水的冲刷下使河堤内形成巨大的空洞,非常容易造成决堤等可怕后果,现有的方法是用管涌压滤器进行堤坝外侧压制,通过在管涌出口设置过滤泥沙的过滤箱来降低管涌的破坏,但是使用过程中过滤箱内过滤网经常堵塞,需要频繁更换过滤网,但是由于水压太大,造成过滤网非常容易卡死,更换不便;而且现有的过滤箱下部均为钢板制成的覆斗形底座将管涌口覆盖,下部无法与地面连接,在斜坡的堤坝上非常容易发生整体移位,造成导滤器失效;现有的导滤器体积大而且无法拆解,每次运输车辆只能运输几个导滤器,造成运输和搬运非常不便;因此需要一种装置来解决现有管涌导滤器过滤网容易卡死、在斜坡使用时容易移位和运输非常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治理管涌专用模块化方舱式导滤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管涌导滤器过滤网容易卡死、在斜坡使用时容易移位和运输非常不便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治理管涌专用模块化方舱式导滤器,包括过滤箱和导滤罩,导滤罩设置在过滤箱的下部;所述的过滤箱由过滤筒、过滤盒和上盖构成,过滤盒垂直均匀设置在过滤筒的内侧,上盖水平设置在过滤筒的上部;所述的过滤筒为垂直设置的圆筒形壳体,过滤筒的外圆中部均匀设置有通孔,过滤筒的内侧下端对称设置有横向的“l”形锁紧钩,锁紧钩的上部过滤筒内设置有水平的圆形下托板,下托板上中部均匀设置有方形通孔,过滤筒的内侧上端设置有水平的锁紧环,锁紧环内侧均匀设置有缺口;过滤筒的内侧下托板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过滤仓。
6.所述的导滤罩为上下敞开的圆锥形壳体,固定罩的上部设置有垂直的圆筒形外挡边,外挡边的内侧与过滤筒外圆下部配合安装,固定罩的上部内侧设置有水平的圆环形的下托环,下托环的内侧对称设置有矩形的锁紧板,锁紧板上设置有锁紧孔,锁紧孔与过滤筒内侧下部锁紧钩对应并配合安装;导滤罩的下部均匀设置有垂直向下的地锚钉。
7.所述的过滤盒为上下贯通的方形结构的壳体,过滤盒的内侧设置有过滤芯,过滤盒的外侧与过滤仓的过滤孔配合安装,过滤盒的下端与下托板上面接触。
8.所述的上盖为圆板形结构,上盖的外圆直径与过滤筒的外圆直径相同,上盖的上面均匀设置有过水通孔,上盖的下面边缘均匀设置有“l”形的卡钩,卡钩与过滤筒内侧上部的锁紧环配合安装;上盖的下面内侧均匀设置有垂直的压紧板,压紧板下端与过滤盒上端
接触,上盖的上面设置有内凹的半圆形扣槽。
9.所述的过滤仓的截面成田字形结构,过滤仓内侧均匀设置有方形的过滤孔,过滤孔的下端与下托板上方形通孔对应。
10.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取了良好的效果:治理管涌专用模块化方舱式导滤装置通过可以模块化可拆解结构,给运输和搬运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并且通过在过滤筒内设置可以方便更换的过滤盒,有效解决了过滤网容易卡死的问题,下部的地锚钉避免了在斜坡上使用时移位,给救灾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图1中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图2中过滤箱的俯视结图。
14.图4为图2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图3中导滤罩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过滤箱,1-1、过滤筒,1-2、上盖,1-3、锁紧环,1-4、过滤盒,1-5、过滤仓,1-6、锁紧钩,1-7、下托板,1-2-1、压紧板,1-2-2、卡钩,1-2-3、过水通孔,2、导滤罩,2-1、外挡边,2-2、下托环,2-3、锁紧板,2-4、地锚钉。
具体实施方式
17.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18.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的一种治理管涌专用模块化方舱式导滤装置,包括过滤箱1和导滤罩2,所述的过滤箱1由过滤筒1-1、过滤盒1-4和上盖1-2构成,所述的过滤筒1-1为垂直设置的圆筒形壳体,过滤筒1-1的外圆中部均匀设置有通孔,过滤筒1-1的内侧下端对称设置有横向的“l”形锁紧钩1-6,锁紧钩1-6的上部过滤筒内设置有水平的圆形下托板1-7,下托板1-7上中部均匀设置有方形通孔,过滤筒1-1的内侧上端设置有水平的锁紧环1-3,锁紧环1-3内侧均匀设置有缺口;所述的过滤筒1-1的内侧下托板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过滤仓1-5,过滤仓1-5的截面成田字形结构,过滤仓1-5内侧均匀设置有方形的过滤孔,过滤孔的下端与下托板1-7上方形通孔对应;所述的过滤盒1-4垂直均匀设置在过滤筒1-1的内侧,过滤盒1-4为上下贯通的方形结构的壳体,过滤盒1-4的内侧设置有过滤芯,过滤盒1-4的外侧与过滤仓1-5的过滤孔配合安装,过滤盒1-4的下端与下托板1-7上面接触;所述的上盖1-2水平设置在过滤筒1-1上部,上盖1-2为圆板形结构,上盖1-2的外圆直径与过滤筒1-1的外圆直径相同,上盖1-2的上面均匀设置有过水通孔1-2-3,上盖1-2的下面边缘均匀设置有“l”形的卡钩1-2-2,卡钩1-2-2与过滤筒1-1内侧上部的锁紧环1-3配合安装;上盖1-2的下面内侧均匀设置有垂直的压紧板1-2-1,压紧板1-2-1下端与过滤盒1-4上端接触,上盖1-2的上面设置有内凹的半圆形扣槽;
19.所述的导滤罩2设置在过滤箱1的下部,导滤罩2为上下敞开的圆锥形壳体,固定罩2的上部设置有垂直的圆筒形外挡边2-1,外挡边2-1的内侧与过滤筒1-1外圆下部配合安装,固定罩2的上部内侧设置有水平的圆环形的下托环2-2,下托环2-2的内侧对称设置有矩形的锁紧板2-3,锁紧板2-3上设置有锁紧孔,锁紧孔与过滤筒1-1内侧下部锁紧钩1-6对应
并配合安装;导滤罩2的下部均匀设置有垂直向下的地锚钉2-4。
20.治理管涌专用模块化方舱式导滤装置使用时,首先将导滤罩2下部中间对准管涌孔,将导滤罩2向地面放下,再用锤子将地锚钉2-4快速的钉入地面,并用沙袋等物均匀压在导滤罩2的上部;当管涌中涌出的水从过滤箱1下部进入经过过滤盒1-4内过滤后,清水从过滤箱1上盖1-2的过水通孔1-2-3和过滤筒1-1的外部通孔内缓慢流出,将泥沙滞留到过滤盒1-4下部,实现对管涌的控制;当过滤盒1-4内过滤棉被泥沙堵死后,将过滤箱1的上盖1-2打开,将内侧各过滤盒1-4更换后,将其推入到过滤仓1-5内,旋转关闭上盖1-2;实现了对堤坝管涌口的有效封堵控制。
21.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