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矩形渡槽槽身大型钢模板与竹胶木模板组合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2261发布日期:2021-07-20 16:31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矩形渡槽槽身大型钢模板与竹胶木模板组合模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跨度渡槽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矩形渡槽槽身大型钢模板与竹胶木模板组合模架。



背景技术:

渡槽主要用砌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成。现在许多水利工程、引水工程等大量地使用着渡槽,创造出很多富有特色的新式渡槽、现代化渡槽。在我国己有的此类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渡槽槽身分两次浇筑成型是多年沿用的常规做法,它具有可对渡槽底板混凝土进行充分振捣,保证底板质量;控制时可视性好,并对支架承载能力要求相对较低等特点。

但此法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例如混凝土需留置施工接缝,该处常常出现渗水现象,严重影响渡槽质量和使用寿命;施工需要分成两次安装模板和钢筋,两次浇筑混凝土,施工工艺落后,增加了施工组织的复杂性,交叉作业多,相互干扰大;需要大量使用劳动力,不利于提高施工机械水平;施工进度缓慢,施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矩形渡槽槽身大型钢模板与竹胶木模板组合模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矩形渡槽槽身大型钢模板与竹胶木模板组合模架,包括框架、底部支架、外钢模、底角钢模、底板木模、内角钢模、内木模;

所述底板木模和两个所述的外钢模和底角钢模共同构成外模;所述底板木模和两个所述的内木模、内角钢模共同构成内模;

所述框架设于外钢模外且与外钢模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支架为碗扣式脚手架支架,设于整体模架的底部;

所述外钢模与内木模之间设有多个止水拉杆。

进一步的,包括木支撑;所述内木模与木支撑之间呈三角形且二者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包括竖直槽钢和若干横梁槽钢;所述横梁槽钢一端固定于竖直槽钢,另一端固定连接外钢模。

进一步的,包括若干上拉杆和下拉杆;所述上拉杆两端分别与位于模架两侧的框架的竖直槽钢固定连接;所述下拉杆两端分别与位于模架两侧的框架的竖直槽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支架的顶部设有用于调节高度的可调支座;所述可调支座上设有若干支架横梁;所述支架横梁上设有若干支架纵梁;所述支架纵梁顶部与底角钢模或底板木模的底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支座包括第一螺杆、卡座、纵向钢管;

所述底部支架顶部设有支架立管,第一螺杆套在支架立管内;

所述支架立管的顶部管口设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螺杆的顶端与卡座固定连接;所述卡座卡在纵向钢管上;所述纵向钢管顶部与支架横梁底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钢管数量为二,两根所述纵向钢管并列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止水拉杆包括第二螺杆和自锁螺母;

所述第二螺杆的端头穿过内木模和外钢模与自锁螺母连接;

所述第二螺杆中部设有止水片,所述止水片位于内木模和外钢模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杆与内木模和外钢模的交点处设有锥形橡胶垫。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渡槽在分次浇筑过程中的变形、质量隐患,且便于快速安装和拆卸,能够有效保证渡槽的模板不变形,不上浮,防止出现侧向位移,浇筑后的结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方案,简化了相关的支撑结构,也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装置的整体结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外模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可调支座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止水拉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框架;2、外钢模;3、内木模;4、底角钢模;5、底板木模;6、内角钢模;7、止水拉杆;8、木支撑;9、上拉杆;10、下拉杆;11、可调支座;12、横梁;13、底部支架;14、纵梁;101、竖直槽钢;102、横梁槽钢;71、第二螺杆;72、止水片;73、锥形橡胶垫;74、自锁螺母;111、第一螺杆;112、支架立管;113、调节螺母;114、卡座;115、纵向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矩形渡槽槽身大型钢模板与竹胶木模板组合模架,包括框架1、底部支架13、外钢模2、底角钢模4、底板木模5、内角钢模6、内木模3;

所述底板木模5和两个所述的外钢模2和底角钢模4共同构成外模;所述底板木模5和两个所述的内木模3、内角钢模6共同构成内模;

所述框架1设于外钢模2外且与外钢模2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支架13为碗扣式脚手架支架,设于整体模架的底部;

所述外钢模2与内木模3之间设有多个止水拉杆7。

包括木支撑8;所述内木模3与木支撑8之间呈三角形且二者固定连接。内木模3与木支撑8固定连接形成稳定的三角防变形体。

所述框架1包括竖直槽钢101和若干横梁12槽钢;所述横梁12槽钢一端固定于竖直槽钢101,另一端固定连接外钢模2;所述竖直槽钢101采用但不限于16#槽钢,横梁12槽钢采用但不限于10#槽钢。

包括若干上拉杆9和下拉杆10;所述上拉杆9两端分别与位于模架两侧的框架1的竖直槽钢101固定连接;所述下拉杆10两端分别与位于模架两侧的框架1的竖直槽钢101固定连接;所述上拉杆9和下拉杆10采用但不限于圆钢。

所述底部支架13的顶部设有用于调节高度的可调支座11;所述可调支座11上设有若干支架横梁;所述支架横梁上设有若干支架纵梁14;所述支架纵梁14顶部与底角钢模4或底板木模5的底部接触。

如图3所示,所述可调支座11包括第一螺杆111、卡座114、纵向钢管115;

所述底部支架13顶部设有支架立管112,第一螺杆111套在支架立管112内;

所述支架立管112的顶部管口设有调节螺母113,调节螺母113与第一螺杆111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螺杆111的顶端与卡座114固定连接;所述卡座114卡在纵向钢管115上;所述纵向钢管115顶部与支架横梁底部接触。

所述纵向钢管115数量为二,两根所述纵向钢管115并列设置。

如图4所示,所述止水拉杆7包括第二螺杆71和自锁螺母74;

所述第二螺杆71的端头穿过内木模3和外钢模2与自锁螺母74连接;

所述第二螺杆71中部设有止水片72,所述止水片72位于内木模3和外钢模2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杆71与内木模3和外钢模2的交点处设有锥形橡胶垫73。

具体施工时,包括以下步骤:

一、厂内加工框架1和外钢模2、内木模3、底角钢模4、底板木模5、内角钢模6;

二、在施工现场现浇混凝土渡槽位置搭设碗扣式脚手架支架13;

三、在支架顶部安装底座;

四、调整底座高程位置,在其顶部安装横梁12、纵梁14;

五、调整底角钢模4和底板木模5的位置至设计尺寸后,安装框架1和外钢模2;

六、框架1通过多个上拉杆9与下拉杆10固定连接;

七、逐节安装止水拉杆7,并与内木模3、内角钢模6固定连接;

八、逐节安装止水拉杆7到位,再精准调节各止水拉杆7松紧程度一致;

九、安装内模撑杆;

十、开始槽身浇筑,每隔一段时间检查各个螺母,存在松动时及时紧固;通过以上步骤实现矩形渡槽槽身大型钢模板与竹胶木模板组合装置的施工,使矩形渡槽槽身混凝土整体浇筑一次成型,浇筑尺寸精确、无变形。

步骤五中,框架1支撑在底部支架13的顶部,调整可调支座11,使框架1底部可靠支撑。

步骤十中,每2-3小时检查一次各个连接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和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渡槽在分次浇筑过程中的变形、质量隐患,且便于快速安装和拆卸,能够有效保证渡槽的模板不变形,不上浮,防止出现侧向位移,浇筑后的结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本发明简化了相关的支撑结构,也降低了施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