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8679发布日期:2021-02-26 22:20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人工挖孔桩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定建筑物中桩基孔钻进、挖掘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挖孔桩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道路施工中越来越多地使用立交的结构形式,立交桥上以及立交桥下的道路上均可以通车。立交桥的承力柱的桩孔,多是使用大型的旋挖钻机进行钻进施工而成,施工效率较高,但旋挖钻机的高度很高,对施工场地标高空间有要求,在一些施工场景无法使用,比如立交桥下的道路上需要改建增设人行天桥时,因上方立交桥限制了高度,下方无法再使用旋挖钻机在道路的两侧钻进施工人行天桥的桩孔;为了解决在限高场地完成桩孔作业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有如cn 208518599 u专利技术通过专门研发的低净空专用桩孔钻机来进行桩孔作业的,但专门针对性的研发设计限高的专用钻机成本较高,耗时也比较长,实际施工中也有直接采用人工挖掘方式的进行桩孔作业的,但安全性和效率都不太高,有待进一步改进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挖孔桩施工结构,避免在限高场地采用人工挖掘桩孔的方式中,存在安全性和效率都不太高的问题,取得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的效果。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人工挖孔桩施工结构,包括桩孔;所述桩孔的孔口周围设有一圈混凝土承台,所述一圈混凝土承台朝向远离桩孔的方向水平延伸以具有一定的面积从而便于置物;桩孔的上方通过混凝土承台架设有垂直运输架,所述垂直运输架的下部固定设有卷扬机以避免卷扬机位于桩孔的正上方,卷扬机作用连接的钢丝绳绕过设于垂直运输架上部的定滑轮并悬吊连接土方吊斗,所述定滑轮位于桩孔的正上方以使土方吊斗也被钢丝绳悬吊于桩孔的正上方,所述垂直运输架的一侧为敞口形式并形成为出渣通道;桩孔底部挖设有集水坑,混凝土承台上设有水泵且所述水泵通过抽水管连接至集水坑内以便及时排水;混凝土承台上还设有风机,所述风机连接送风管道,送风管道的自由端延伸至桩孔底部以便及时换气。
[0006]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面,桩孔下部设有灯具,混凝土承台上设有电源,灯具与电源电连接;所述水泵和风机与电源电连接。
[0007]
进一步地,桩孔的内壁设有护壁砼层,所述护壁砼层上埋设连接有竖向的爬梯以便孔内作业人员上下时使用。
[0008]
进一步地,送风管道沿护壁砼层向下延伸并通过角钢支架固定于护壁砼层上,所述角钢支架护的数量为若干并竖向间隔埋设连接在护壁砼层上。
[0009]
进一步地,垂直运输架上还活动连接有安全绳索,安全绳索的自由端端头设有挂钩以便与孔外作业人员的安全带相连,垂直运输架上连接有防坠器以便孔内作业人员连接
使用。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运输架为矩形的钢筋框架,钢筋框架包括矩形的顶框架,顶框架的四角连接向下延伸的竖向撑杆并通过四根竖向撑杆置于所述混凝土承台上,位于顶框架的同侧的两竖向撑杆的下部之间连接有侧面下横杆,位于顶框架的一端的两竖向撑杆的下部之间连接有端面下横杆,位于顶框架的另一端的两竖向撑杆之间形成为所述出渣通道;顶框架的两侧的中部之间连接有滑轮横杆,所述定滑轮通过滑轮支架连接于滑轮横杆的中部,所述卷扬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端面下横杆上并位于中部位置;安全绳索和防坠器连接于任一侧面下横杆上。
[0011]
进一步地,位于顶框架的同侧的两竖向撑杆之间还设有一加强立杆,加强立杆呈竖向且其下端支撑于所述混凝土承台上,加强立杆的上端连接至顶框架并与滑轮横杆的端头对应以更好地支撑滑轮横杆。
[0012]
进一步地,两侧面下横杆之间还连接有一置物横杆,置物横杆与端面下横杆相邻且平行于端面下横杆以在置物横杆与端面下横杆之间形成更为稳定的置物空间,所述卷扬机横设于置物横杆和端面下横杆之间并与置物横杆或\和端面下横杆固定连接,卷扬机的两端分别设有斜撑杆,斜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滑轮横杆相连,斜撑杆的下端从置物横杆和端面下横杆之间穿过并与置物横杆或端面下横杆相连;卷扬机的正上方的两斜撑杆段之间连接有小横杆,所述小横杆位于卷扬机的正上方以起到反压的作用从而防止卷扬机被拉起。
[0013]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承台上还活动放置有可覆盖所述桩孔的安全盖板。
[0014]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
1、本实用新型的人工挖孔桩施工结构,可避免在限高场地采用人工挖掘桩孔的方式中,存在安全性和效率都不太高的问题,通过架设的垂直运输架,将挖掘出的土方装入土方吊斗,卷扬机可以进行挖掘出的土方的吊运,吊起之后,通过垂直运输架侧面的出渣通道运出,省时省力,也更安全;集水坑和水泵的设置,可以避免桩孔底部积水,避免对孔内作业人员造成不利影响;通过风机的设置,可以及时对桩孔内作业区域进行换气,避免二氧化碳或其它有毒气体的浓度上升,保证孔内作业人员的安全。
[0016]
2、本实用新型的人工挖孔桩施工结构,垂直运输架的结构稳定可靠,方便跨设在桩孔的正上方,与相关吊具的连接牢固,连接的安全绳索和防坠器,在使用过程中都可以很好地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具体实施例的人工挖孔桩施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的垂直运输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的垂直运输架可增设加强部分的示意图;
[0020]
图4为具体实施例中的土方吊斗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其中,桩孔1,护壁砼层11,集水坑12,爬梯13,混凝土承台2,水泵21,抽水管211,风机22,送风管道221,灯具23,电源24,垂直运输架3,顶框架31,竖向撑杆32,加强立杆321,侧面下横杆33,端面下横杆34,置物横杆341,滑轮横杆35,斜撑杆36,小横杆361,剪力撑37,中部横杆38,出渣通道39,卷扬机4,钢丝绳41,定滑轮5,滑轮支架51,土方吊斗6,吊耳61,绳索62,安全绳索7,防坠器8。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
请参见图1,具体实施例的人工挖孔桩施工结构,包括桩孔1;所述桩孔1的孔口周围设有一圈混凝土承台2,所述一圈混凝土承台2的外沿朝向远离桩孔1的方向水平延伸以具有一定的面积从而便于置物;桩孔1的上方通过混凝土承台2架设有垂直运输架3,所述垂直运输架3的下部固定设有卷扬机4以避免卷扬机4位于桩孔1的正上方,卷扬机4位于垂直运输架3的下部主要是要使其位于垂直运输架3与混凝土承台2支撑接触的位置附近,不在桩孔1的正上方;卷扬机4作用连接的钢丝绳41绕过设于垂直运输架3上部的定滑轮5并悬吊连接土方吊斗6,所述定滑轮5位于桩孔1的正上方以使土方吊斗6也被钢丝绳41悬吊于桩孔1的正上方,所述垂直运输架3的一侧为敞口形式并形成为出渣通道39;桩孔1底部挖设有集水坑12,混凝土承台2上设有水泵21且所述水泵21通过抽水管211连接至集水坑12内以便及时排水,所排水主要是地下渗水;混凝土承台2上还设有风机22,所述风机22连接送风管道221,送风管道221的自由端延伸至桩孔1底部或下部以便及时换气,避免孔底二氧化碳或其它有毒气体的浓度上升,送风管道221伸至桩孔1下部时应保证距离桩孔1底面小于五十厘米。
[0024]
实施例的人工挖孔桩施工结构,可避免在限高场地采用人工挖掘桩孔1的方式中,存在安全性和效率都不太高的问题,通过架设的垂直运输架3,将挖掘出的土方装入土方吊斗6,卷扬机4可以进行挖掘出的土方的吊运,吊起之后,通过垂直运输架3侧面的出渣通道39运出,省时省力,也更安全;集水坑12和水泵21的设置,可以避免桩孔1底部积水,避免对孔内作业人员造成不利影响;通过风机22的设置,可以及时对桩孔1内作业区域进行换气,避免二氧化碳或其它有毒气体的浓度上升,保证孔内作业人员的安全。
[0025]
其中,桩孔1下部设有防水带罩的安全灯具23,灯具23主要用于照明,灯具23可挂设在桩孔1内壁上,混凝土承台2上设有电源24,灯具23与电源24电连接;所述水泵21和风机22与电源24电连接。
[0026]
这样,随着桩孔1的不断挖掘,孔内作业的能见度降低,设置防水带罩的安全灯具23,适于孔内环境使用,可以进行照明,也保证用电安全。
[0027]
其中,桩孔1的内壁设有护壁砼层11,所述护壁砼层11上埋设连接有竖向的爬梯13以便孔内作业人员上下时使用。
[0028]
这样,方便孔内作业人员使用,进一步挖深之后,增加的爬梯部分可以直接焊接固定在埋设的爬梯13的下方;实施时,第一段的护壁砼层11可以单独成型,也可以与混凝土承台2一起浇筑成型,后续作进一步介绍。
[0029]
其中,送风管道221沿护壁砼层11向下延伸并通过角钢支架(图中未示出)固定于护壁砼层11上,所述角钢支架护的数量为若干并竖向间隔埋设连接在护壁砼层11上。
[0030]
这样,提高稳定性,保障换气效果。
[0031]
其中,垂直运输架3上还活动连接有安全绳索7,安全绳索7的自由端端头设有挂钩以便与孔外作业人员的安全带相连从而防止其工作时坠入桩孔1,垂直运输架3上连接有防坠器8以便孔内作业人员连接使用从而防止其上下时因意外坠落。
[0032]
实际施工中,通常是两人一组配合作用,一人在孔外,一人在孔内挖掘作业,严禁两人同时下到桩孔1内,安全绳索7可以提供给孔外作业人员连接使用以保证安全,防止坠
井;防坠器8在孔内作业人员下井和升井时使用连接,防止爬梯13过程中意外坠落。
[0033]
请参见图2,所述垂直运输架3为矩形的钢筋框架,钢筋框架包括呈水平的、四条边构成的、矩形的顶框架31,顶框架31的四角连接向下延伸的竖向撑杆32并通过四根竖向撑杆32置于所述混凝土承台2上,位于顶框架31的同侧的两竖向撑杆32的下部之间连接有侧面下横杆33,位于顶框架31的一端的两竖向撑杆32的下部之间连接有端面下横杆34,位于顶框架31的另一端的两竖向撑杆32之间即为敞口并形成为所述出渣通道39;顶框架31的两侧的中部之间连接有滑轮横杆35,所述定滑轮5通过滑轮支架51连接于滑轮横杆35的中部,所述卷扬机4固定连接在所述端面下横杆34上并位于中部位置。安全绳索7和防坠器8连接于任一侧面下横杆33上。
[0034]
这样,矩形中空的钢筋框架,方便跨设在桩孔1的正上方,结构稳定。
[0035]
其中,位于顶框架31的同侧的两竖向撑杆32之间还设有一加强立杆321,加强立杆321呈竖向且其下端支撑于所述混凝土承台2上,加强立杆321的上端连接至顶框架31并与滑轮横杆35的端头位置对应以更好地支撑滑轮横杆35。
[0036]
其中,两侧面下横杆33之间还连接有一置物横杆341,置物横杆341与端面下横杆34相邻且平行于端面下横杆34以在置物横杆341与端面下横杆34之间形成更为稳定的置物空间,所述卷扬机4横设于置物横杆341和端面下横杆34之间并与置物横杆341或\和端面下横杆34固定连接,卷扬机4的两端分别设有斜撑杆36,斜撑杆36的上端与所述滑轮横杆35相连,斜撑杆36的下端从置物横杆341和端面下横杆34之间穿过并与置物横杆341或端面下横杆34相连;卷扬机4的正上方的两斜撑杆段之间连接有小横杆361,所述小横杆361位于卷扬机4的正上方以起到反压的作用从而防止卷扬机4被拉起。
[0037]
这样,卷扬机4的固定连接稳固可靠;滑轮横杆35的稳定性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实施时,结合斜撑杆36的角度来选择斜撑杆36的下端是与置物横杆341相连,还是与端面下横杆34相连,以两斜撑杆36之间的小横杆361可位于合适的位置并有效起到反压作用为准,小横杆361不会干涉卷扬机4与定滑轮5之间的钢丝绳41,钢丝绳41从卷扬机4后面出来并从小横杆361上方通过,连接至定滑轮5,并在绕过定滑轮5之后连接土方吊斗6。
[0038]
请参见图3,实施时,为了提高钢筋框架的稳定性,还可以在侧面增设交叉的剪力撑37以及中部横杆38。
[0039]
请参见图4,实施时,土方吊斗6为圆桶形,上边缘连接三个均布的吊耳61并分别通过绳索62连接,三绳索62向上汇集连接到一起以便钢丝绳41的连接,钢丝绳41的自由端通过吊钩与之连接,吊钩应为具有保险卡的专用吊钩。
[0040]
其中,所述混凝土承台2上还活动放置有可覆盖所述桩孔1的安全盖板(图中未示出)。
[0041]
这样,结合施工过程,可更好地保证作业安全性。
[0042]
为便于理解,进一步介绍本人工挖孔桩施工结构的施工过程。
[0043]
完成桩孔1位置确认,桩孔1为分段下挖。平地开挖时,各种作业方便,无需垂直运输架3,完成第一段桩孔挖掘之后,需要进行孔壁的维护支撑,在已完成挖掘段的桩孔壁放钢筋,浇筑护壁混凝土层(需要放入模板),在浇筑护壁混凝土层时按需预埋连接爬梯13和角钢支架,浇筑后形成护壁砼层11,同时可以浇筑成型混凝土承台2;在混凝土承台2上架设垂直运输架3,连接好垂直运输架3上的附属件,布设电源24、水泵21、风机22、灯具23等,土
方吊斗6通过卷扬机4下放到孔底,人员下井进行第二段桩孔的挖掘,先选一侧挖掘集水坑12(集水坑12应有一定的深度),然后正常开挖,通常是先挖中部,再向边缘扩挖,挖掘出的土装入土方吊斗6,起吊之前,孔内作业人员应先升井,孔外人员配合;土方吊斗6升出桩孔1之后,可以盖上安全盖板,方便将土方吊斗6的土运出。后续循环进行,第二段桩孔挖掘之后,又进行浇筑护壁的混凝土层作业,按需预埋连接爬梯13和角钢支架,浇筑成型后与第一段的部分形成整体形式的护壁砼层11,接长连接抽水管、送风管道,下放灯具。循环挖进下一段桩孔。
[0044]
不进行挖掘作业时,应在桩孔1的孔口盖上安全盖板,垂直运输架3上用彩条布进行遮盖。
[0045]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