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取出内模的沉井浇筑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13791发布日期:2021-04-09 13:05阅读:86来源:国知局
快捷取出内模的沉井浇筑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井预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快捷取出内模的沉井浇筑构件。



背景技术:

沉井是一种建筑结构,在港口处建设重力式码头时,需要在基础层上摆放预制沉井,并在预制沉井上建设码头的主体。目前一般采用浇筑的方式预制沉井,待沉井成型后,将沉井运送至施工场地,并将其沉入水下进行使用。

现有一种沉井浇筑构件,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底模1和摆放在底模1上表面的外模2、内模3,底模1的上表面为平面,外模2和内模3的形状均为矩形筒。内模3套设在外模2中,且内模3与外模2之间预留有用于浇筑沉井主体的间隙。浇筑沉井时,首先在内模3与外模2之间浇注混凝土。待浇注的混凝土成型为沉井后,施工人员将外模2和内模3拆除后,即可得到沉井。

外模2包括四个面板21,四个面板21依次连接,相邻的两个面板21之间栓接。当拆除外模2时,只需要将各面板21拆卸,即可将外模2拆下。

内模3的形状为整体的矩形筒,完成沉井构建后,需要将内模3整体从沉井中吊出。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完成浇筑后,内模与沉井的侧面贴合紧密。由于内模与沉井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内模难以被提起,即不方便取出内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捷取出内模的沉井浇筑构件,其具有方便取出内模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快捷取出内模的沉井浇筑构件,包括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包括互相平行的两个模板,两个所述模板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每个模板的两侧均转动架设有侧板,位于两个模板同侧的两个侧板互相对应,每个所述侧板的转动轴线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两个对应的侧板互相朝向的端面相抵,位于同一个所述模板上的侧板上转动架设有一组定位板,一组所述定位板至少包括一对定位板,同对的两个定位板分别架设在两个侧板上,每个定位板的转动轴线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同对的两个定位板之间穿设有锁紧螺栓连接,所述锁紧螺栓的轴线垂直于定位板的转动轴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内模设置为模板和侧板两部分,并将侧板转动架设在模板上。使用内模时,需要将两个定位板旋转至将锁紧螺栓锁紧,可以将限制定位板的转动,进而阻碍两个侧板相向转动。此时两个模板和四个侧板围成一个矩形筒状结构,即为内模。当沉井浇筑完成后,将锁紧螺栓拆除,即可转动定位板,转动两个侧板,将两个侧板相向转动,则侧板与沉井内侧壁解除贴合状态,减小了内模与沉井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快捷地将内模提起,进而方便施工人员取出内模。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个所述定位板互相背向的一端均转动架设有开合板,每个定位板均通过开合板转动架设在侧板上,所述开合板与侧板之间转动配合,且开合板与侧板之间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开合板与定位板之间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同对的两个所述定位板互相朝向的一端铰接,同对的两个定位板之间的铰接轴线均平行于开合板与定位板之间的转动轴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定位板互相朝向的一端铰接,并在定位板上架设开合板。则在拆卸内模时,需要提升两个定位板之间的铰接点,带动两个定位板同时转动,且同对的两个定位板底端互相靠近,进而带动两个侧板相向转动,从而便于施工人员解除侧板与沉井内侧壁之间的贴合状态。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两个提升板,两个所述提升板分别对应于一组定位板,每个提升板与对应的一组定位板均铰接,同对的两个所述定位板与提升板之间的转动轴线重合,且与两个定位板之间的转动轴线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提升板,施工人员需要解除侧板与沉井内侧壁的贴合状态时,只需要将提升板提起,即带动多组定位板同时提升,方便了施工人员解除侧板与沉井内侧壁的贴合状态。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个所述提升板的顶端均设有提升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提升板的顶端设置提升孔,可以方便利用施工机械通过提升孔对提升板施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互相对应的两个所述侧板互相朝向的侧面分别连接有密封板一和密封板二,所述密封板一和密封板二均位于内模内侧,密封板一和密封板二的板面均倾斜设置,密封板一和密封板二互相朝向的板面贴合,且密封板一和密封板二均沿竖直方向设置,相互对应的两个所述侧板通过密封板一和密封板二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密封板一和密封板二,可以增大浇注的混凝土在相互对应的两个侧板之间的渗流距离,降低浇注的混凝凝绕流至内模内侧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密封板一和密封板二之间穿设有密封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密封板一和密封板二之间穿设密封螺栓,可以提高密封板一与密封板二之间贴合的紧密程度,进而降低浇筑时混凝土绕流至内模内侧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模板和侧板朝向内模内侧的板面上连接有若干个纵向槽钢,所述纵向槽钢沿竖直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模板和侧板上设置纵向槽钢,可以提高模板与侧板的强度,降低模板与侧板变形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模板和侧板朝向内模内侧的板面上连接有若干个横向槽钢,所述横向槽钢沿水平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模板和侧板上设置横向槽钢,可以提高模板与侧板的强度,降低模板与侧板变形的概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模板和侧板,可以起到方便施工人员将内模取出的效果;

2.通过设置开合板,并将同对的两个定位板铰接,可以起到便于施工人员解除侧板与沉井内侧壁之间的贴合状态的效果;

3.通过设置密封板一和密封板二,可以起到降低浇注的混凝凝绕流至内模内侧的概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内模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模板和侧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底模;2、外模;21、面板;22、加固槽钢;23、定位槽钢;24、定位角钢;25、定位螺栓;3、内模;31、模板;32、侧板;321、密封板一;322、密封板二;323、密封螺栓;33、纵向槽钢;34、横向槽钢;341、横向槽钢一;342、横向槽钢二;35、开合板;36、定位板;361、锁紧螺栓;37、提升板;371、提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快捷取出内模的沉井浇筑构件,包括底模1、外模2和套设在外模2内的内模3,外模2和内模3的形状均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矩形筒。外模2由环绕内模3依次排列的四个面板21组成,四个面板21之间栓接。内模3包括两个模板31和四个l形的侧板32,每个模板31分别对应于两个侧板32。

参照图1,四个面板21的外侧面上均焊接有若干个加固槽钢22,若干个加固槽钢22沿面板21的宽度方向均匀排列,且每个加固槽钢22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每个面板21上还设有七对定位槽钢23,七对定位槽钢23均位于加固槽钢22背向面板21的一侧,且定位槽钢23与加固槽钢22焊接固定,七对定位槽钢23沿面板2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

参照图1,每对定位槽钢23均沿水平方向设置,同对的两个定位槽钢23沿竖直方向排列,且同对的两个定位槽钢23的槽口互相背向设置。同对的两个定位槽钢23之间焊接有两个定位角钢24,两个定位角钢24分别位于定位槽钢23的两端,且定位角钢24均位于定位槽钢23背向加固槽钢22的一侧。

参照图1,每个定位角钢24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每个定位角钢24的两个侧边均与同对的两个定位槽钢23焊接固定。四个面板21互相搭接后,相邻面板21上的两个相邻定位角钢24互相对应,互相对应的定位角钢24相互背向的板面平行,相邻两个定位角钢24相互背向的板面之间穿设有定位螺栓25连接,定位螺栓25上的螺纹端套设有定位螺帽,利用定位螺栓25和定位螺帽即可将相邻的两个面板21栓接。

参照图1,两个模板31互相平行,且两个模板31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与同一个模板31对应的两个侧板32分别通过铰链转动架设在模板31的两侧,侧板32与模板31之间的铰接轴线位于两个模板31互相朝向的一侧。侧板32靠近模板31的板面与模板31的板面平行,侧板32靠近模板31的端面与模板31的端面贴合。且侧板32背向模板31的板面与模板31的板面垂直,每个侧板32的两个板面连接处朝向外模2的边沿做倒角处理。两个模板31和四个侧板32相互搭接,围成矩形筒状结构的内模3。

参照图2,位于两个模板31同一侧的两个侧板32互相对应,两个互相对应的模板31互相朝向的一端分别焊接有密封板一321和密封板二322,相邻的密封板一321和密封板二322互相朝向的侧面贴合。两个密封板一321和两个密封板二322的板面均倾斜设置,且每个密封板一321和密封板二322的板面宽度方向均指向同一个模板31。当转动两个侧板32时,需要将与不同模板31连接的侧板32依次旋转,以避免密封板一321与密封板二322互相干扰。

参照图2,相邻的密封板一321和密封板二322之间穿设有六个密封螺栓323,六个密封螺栓323沿密封板一32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且密封螺栓323和密封板一321、密封板二322之间均为螺纹连接。

参照图2,模板31和侧板32朝向内模3内侧的侧面上焊接有若干个纵向槽钢33,若干个纵向槽钢33沿模板31和侧板32的宽度方向均匀排列,每个纵向槽钢33均沿竖直方向设置。若干个纵向槽钢33朝向背向模板31或侧板32的一侧焊接有六组横向槽钢34,六组横向槽钢34沿内模3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

参照图2,每组横向槽钢34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且每组横向槽钢34均包括设置在两个侧板32上的两对横向槽钢一341和设置在模板31上的一对横向槽钢二342,每对横向槽钢一341沿对应侧板32的宽度方向设置,横向槽钢二342沿模板31的宽度方向设置。侧板32张开后,为了保证两个侧板32互相朝向转动合拢时,横向槽钢一341和横向槽钢二342不干涉,相邻的横向槽钢一341与横向槽钢二342互相朝向的端面之间有间隙,当两个侧板32互相朝向转动时,横向槽钢一341与横向槽钢二342相邻的端面互相靠近。

参照图2,每对横向槽钢一341均包括两个横向槽钢一341,两个横向槽钢一341沿竖直方向排列,且两个横向槽钢一341的槽口互相背向设置。每对横向槽钢二342均包括两个横向槽钢二342,两个横向槽钢二342沿竖直方向排列,且两个横向槽钢二342的槽口互相背向设置。

参照图3,同组的两对横向槽钢一341互相朝向的一侧焊接有支架,支架与相邻的侧板32之间焊接固定,两个支架互相朝向的一侧均转动架设有开合板35,开合板35的旋转轴线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同对的两个横向槽钢一341上的开合板35互相对应,且两个对应的开合板35互相朝向的一端均转动架设有定位板36。定位板36与开合板35之间的旋转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定位板36与开合板35之间的旋转轴线垂直于开合板35与定位板36的板面。两个定位板3侧面互相朝向的一端穿设有锁紧螺栓361,锁紧螺栓361的轴线垂直于定位板36的板面。

参照图3,还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内模3内侧的两个提升板37,每个提升板37对应于一个模板31。同组的两个定位板36互相平行,且两个定位板36互相朝向的一端均与提升板37铰接,两个定位板36与提升板37之间的铰接轴线重合。每个提升板37的板面顶端还开设有提升孔371。使用此构件时,只需要将提升板37提起,即可带动同对的两个定位板36转动,进而通过开合板35带动两个侧板32朝向内模3的内侧转动。则侧板32与浇筑成型的沉井脱离,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将内模3提起。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沉井浇筑时,首先将外模2和内模3摆放在底模1上,并向外模2与内模3之间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依次拆除外模2与内模3。拆除内模3时,首先拆除锁紧螺栓361和密封螺栓323,再将两个提升板37提起,提升板37带动各个定位板36朝向提升板37的一端向上移动,且每个定位板36均绕自身与提升板37之间的旋转轴线旋转,每个定位板36背向提升板37的一端均朝向提升板37移动,并带动与各个侧板32朝向内模3内侧转动,进而解除侧板32与沉井内侧壁之间的贴合状态,减小了内模3整体与沉井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快捷地将内模3提起,进而方便施工人员将内模3取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